CN216795566U -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5566U
CN216795566U CN202123304357.3U CN202123304357U CN216795566U CN 216795566 U CN216795566 U CN 216795566U CN 202123304357 U CN202123304357 U CN 202123304357U CN 216795566 U CN216795566 U CN 216795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oop
heat exchanger
ope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43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傅荣荣
陈希恰
蒲定
徐坦
魏法军
申万秋
李耀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lanyun Data Cen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lanyun Data Cen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lanyun Data Cen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lanyun Data Cen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43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5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5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5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回路分别与液冷服务器以及液冷空调机组连通;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开环冷却通道,第一开环冷却通道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第一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回路分别与液冷服务器以及液冷空调机组连通;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开环冷却通道,第二开环冷却通道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第二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均能够独立满足对液冷服务器和液冷空调机组的冷却需求,第一换热器工作时,第二换热器作为备用;两个换热器的一备一用结构,降低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陆地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较高,大部分数据中心消耗大量淡水,且冷却系统运维量大。海底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孕育而生,不消耗淡水,用海水冷却。
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置于水下,当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维修,故急需一种能够降低冷却系统故障率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故障率的冷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包括:
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回路分别与液冷服务器以及液冷空调机组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开环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回路分别与液冷服务器以及液冷空调机组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开环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均能够独立满足液冷服务器和液冷空调机组的换热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的海水流入端与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的海水流入端通过第一支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的海水流出端与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的海水流出端通过第二支路进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上均连通有海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上均连通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上均连通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上均连通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循环回路上均连通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服务器的冷却回路上设有二次侧循环水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液冷服务器与液冷空调机组通过第一循环回路并联在第一换热器上,液冷服务器与液冷空调机组通过第二循环回路并联在第二换热器上;同一台换热器能够对两个液冷端进行同时降温,使整个冷却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控制更加简易。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均能够独立满足对液冷服务器和液冷空调机组的冷却需求,第一换热器工作时,第二换热器作为备用;两个换热器的一备一用结构,降低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故障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第一开环冷却通道能够对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却,第二开环冷却通道也能够对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却;第一开环冷却通道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的一备一用结构,也降低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液冷服务器;4、液冷空调机组;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第三管路;8、第四管路;9、二次侧循环水泵;10、阀门;11、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2、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3、第一支路;14、第二支路;15、过滤器;16、海水泵;1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以及第二换热器2,通过第一换热器1以及第二换热器2对液冷服务器3以及液冷空调机组4进行冷却。
如图1所示,所述液冷服务器3的出口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所述第一管路5与第二管路6并联设置;所述液冷服务器3的进口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第三管路7和第四管路8,所述第三管路7与第四管路8并联设置。其中,所述液冷服务器3的出口管路上连通有二次侧循环水泵9,避免冷液却的热膨胀对设备造成损伤。所述第一换热器1以及第二换热器2的内部均具有适于冷却液流通的液冷室和适于海水流通的换热室,换热室内的流通的海水对液冷室内流通的冷却液进行持续换热降温。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的液冷室的进口端,第三管路7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的液冷室的出口端,第一管路5与第三管路7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管路6连通在第二换热器2的液冷室的进口端,第四管路8连通在第二换热器2的液冷室的出口端,第二管路6与第四管路8构成第二循环回路。
如图1所示,液冷空调机组4的出口管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液冷服务器3的出口管路上,液冷空调机组4的进口管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液冷服务器3的进口管路上。液冷空调机组4通过第一循环回路与第一换热器1连通,通过第二循环回路与第二换热器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液冷服务器3与液冷空调机组4通过第一循环回路并联在第一换热器1上,液冷服务器3与液冷空调机组4通过第二循环回路并联在第二换热器2上;同一台换热器能够对两个液冷端进行同时降温,使整个冷却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控制更加简易。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第三管路7以及第四管路8上均设有阀门10;通过控制阀门10的通断,实现:当第一换热器1工作时,第二换热器2处于备用状态;以及,当第二换热器2工作时,第一换热器1处于备用状态;从而降低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故障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所述第二换热器2具有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的海水流入端与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的海水流入端通过第一支路13进行连通,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的海水流出端与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的海水流出端通过第二支路14进行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均设有阀门10;通过控制阀门10的通断,以实现:当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工作时,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处于备用状态;以及,当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工作时,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处于备用状态;从而降低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故障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均过滤器15,以降低海水中杂质对换热器的损伤。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上均连通有海水泵16,所述海水泵16促进海水的流动,以提供换热效率。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上均连通有单向阀17,在非工作状态下,用单向阀17来避免海水的逆流现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1),通过第一循环回路分别与液冷服务器(3)以及液冷空调机组(4)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第二换热器(2),通过第二循环回路分别与液冷服务器(3)以及液冷空调机组(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具有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内流通有海水,通过海水对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1)以及第二换热器(2)均能够独立满足液冷服务器(3)和液冷空调机组(4)的换热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的海水流入端与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的海水流入端通过第一支路(13)进行连通,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的海水流出端与所述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的海水流出端通过第二支路(14)进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上均连通有海水泵(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上均连通有过滤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上均连通有单向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环冷却通道(11)以及第二开环冷却通道(12)上均连通有阀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循环回路上均连通有阀门(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3)的冷却回路上设有二次侧循环水泵(9)。
CN202123304357.3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216795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4357.3U CN216795566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4357.3U CN216795566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5566U true CN216795566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8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4357.3U Active CN216795566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5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4472B (zh) 生产设备水冷却系统
CN212677604U (zh) 服务器的液冷换热机组以及液冷换热系统
CN215121663U (zh) 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大型服务器液冷系统
CN213636112U (zh) 冷水机组与储能系统
CN211240611U (zh)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CN213955466U (zh) 机房空调及数据机房
CN216795566U (zh)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CN216437827U (zh)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舱的冷却系统及其海底数据舱
CN219014770U (zh) 液冷机组和具有该液冷机组的液冷系统
CN202835915U (zh) 新型节能四季供冷供暖系统
CN216619976U (zh) 一种冬季冷热同时供应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6609182U (zh) 一种低环境温度分体式静态热泵机组
CN214582065U (zh) 一种带有调节功能的水冷机
CN219572133U (zh) 一种洁净车间用过渡季节供冷装置
CN218480814U (zh) 一种多工况冷液循环供液系统
CN209768085U (zh) 一种矿用大功率交流变频器冷却系统
CN220493426U (zh) 柜式浸没冷却系统
CN218336927U (zh) 一种分体式风液冷cdu系统
CN214592562U (zh) 一种节能型模块机组自由冷却系统
CN204176824U (zh) 水冷空调系统
CN219679090U (zh) 一种机柜式海水冷却装置
CN204555407U (zh) 节能型机房空调
CN204301346U (zh) 一种高效热泵系统
CN217441849U (zh)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中央空调系统
CN215002347U (zh) 一种水冷式制冷机成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