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2488U - 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92488U CN216792488U CN202123269239.3U CN202123269239U CN216792488U CN 216792488 U CN216792488 U CN 216792488U CN 202123269239 U CN202123269239 U CN 202123269239U CN 216792488 U CN216792488 U CN 2167924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amp panel
- chip
- panel structure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该灯板结构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在线路板上的若干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芯片以及导光层,芯片的引脚连接在线路板上,芯片的发光端嵌合在导光层上;导光层的周围设置有隔光件,以使对应的芯片所在区域隔离成独立显示分区。该灯板结构通过隔光件将线路板上的若干包含有芯片和封装芯片的发光组件隔离成一个个独立显示分区,达到高分区且分区数多的目的,提高显示亮度均匀性,改善分区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应用了该灯板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降低产品厚度,增加亮度均匀性,提高分区显示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模组相比其结构的背光模组,最大优势在于能实现分区显示,能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设有有光源的灯板、多层光学膜片等构件,其灯板上的光源经过多层光学膜片处理后实现显示亮度均匀;在灯板上设置反射分割机构,将灯板上的光源隔离成一个个显示分区,从而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对于小尺寸VR类的显示设备,其显示屏的尺寸小,但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分区显示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裸眼近距离高分区显示且亮度均匀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发光组件,其中,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芯片以及导光层,所述芯片的引脚连接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芯片的发光端嵌合在所述导光层上;
所述导光层的周围设置有隔光件,以使对应的所述芯片所在区域隔离成独立显示分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灯板结构,通过隔光件将线路板上的若干包含有芯片和封装芯片的发光组件隔离成一个个独立显示分区,达到高分区且分区数多的目的,提高显示亮度均匀性,改善分区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隔光件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光件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
进一步地,所述隔光件为独立构件,所述隔光件采用油墨胶层、白色胶框、反射片的其中一种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隔光件与所述导光层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隔光件采用油墨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的顶部设有反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层上设有凹面结构,所述凹面结构位于所述芯片的上方,且所述凹面结构内设有油墨层,以使所述凹面结构反射扩散所述芯片发出的光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与所述光学膜片连接的如上所述的灯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结构膜、光转换膜以及增光膜,且所述结构膜与所述导光层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灯板结构,通过隔光件将线路板上的若干包含有芯片和封装芯片的发光组件隔离成一个个独立显示分区,达到高分区且分区数多的目的,提高显示亮度均匀性,改善分区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应用了该灯板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降低产品厚度,增加亮度均匀性,提高分区显示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其他的技术效果在说明书中结合具体结构指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灯板结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灯板结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灯板结构;11、线路板;12、发光组件;121、芯片;122、导光层;1221、凹面结构;123、油墨层;124、反光层;13、隔光件;2、光学膜片;21、结构膜;22、光转换膜;23、增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小尺寸显示设备,其包括光学膜片2、与光学膜片2连接的灯板结构1。其中,光学膜片2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结构膜21、光转换膜22以及增光膜23,且结构膜21与导光层122连接。结构膜21可为具有扩散光线作用的膜片;光转换膜22为荧光膜或量子膜。该直下式背光模组能降低产品厚度,增加亮度均匀性,提高分区显示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实施例一
参阅图2,具体的,该适宜应用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板结构1,包括线路板11以及设置在线路板11上的若干发光组件12;发光组件12包括芯片121以及导光层122,芯片121的引脚连接在线路板11上,芯片121的发光端嵌合在导光层122上;导光层122的周围设置有隔光件13,以使对应的芯片121所在区域隔离成独立显示分区。通过隔光件13将线路板11上的若干包含有芯片121和封装芯片121的发光组件12隔离成一个个独立显示分区,达到高分区且分区数多的目的,提高显示亮度均匀性,改善分区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2的高度等于或小于隔光件13的高度,以确保隔光件13能起到有效隔光的作用,提高显示分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光件13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避免灯板结构1过于厚,且隔光件13不会影响显示亮度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光件13为独立构件,隔光件13采用油墨胶层、白色胶框、反射片的其中一种制得。油墨胶层为点胶形成的白色或黑色油墨层1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片121的顶部设有反光层124,避免透过光学膜片2看芯片121自身形成强光点,减少灯眼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光层122上设有凹面结构1221,凹面结构1221位于芯片121的上方,且凹面结构1221内设有油墨层123,以使凹面结构1221反射扩散芯片121发出的光线,增加光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光晕、灯眼现象,提升亮度均匀性。油墨层123具有遮挡光线并发射光线的作用,可进一步防止灯眼现象的产生。
其中,导光层122为OCA光学胶、硅胶、UV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有扩散粒子及光转换粒子制得的结构层。扩散粒子如散光颗粒、气泡;光转换粒子如量子点颗粒、荧光颗粒。
实施例二
参阅图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的区别在于,灯板结构1中隔光件13与导光层122一体成型;隔光件13采用油墨制得。发光组件12在制作时,通过在导光层122的周围涂布油墨等隔光反光的涂料而形成隔光件13。这样设计便于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灯板结构1通过隔光件13将线路板11上的若干包含有芯片121和封装芯片121的发光组件12隔离成一个个独立显示分区,达到高分区且分区数多的目的,提高显示亮度均匀性,改善分区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应用了该灯板结构1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降低产品厚度,增加亮度均匀性,提高分区显示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1)上的若干发光组件(12),其中,
所述发光组件(12)包括芯片(121)以及导光层(122),所述芯片(121)的引脚连接在所述线路板(11)上,所述芯片(121)的发光端嵌合在所述导光层(122)上;
所述导光层(122)的周围设置有隔光件(13),以使对应的所述芯片(121)所在区域隔离成独立显示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12)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隔光件(1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件(13)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件(13)为独立构件,所述隔光件(13)采用油墨胶层、白色胶框、反射片的其中一种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件(13)与所述导光层(12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件(13)采用油墨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121)的顶部设有反光层(1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122)上设有凹面结构(1221),所述凹面结构(1221)位于所述芯片(121)的上方,且所述凹面结构(1221)内设有油墨层(123),以使所述凹面结构(1221)反射扩散所述芯片(121)发出的光线。
9.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膜片(2)、与所述光学膜片(2)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结构(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2)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结构膜(21)、光转换膜(22)以及增光膜(23),且所述结构膜(21)与所述导光层(122)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9239.3U CN216792488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9239.3U CN216792488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92488U true CN216792488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200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69239.3U Active CN216792488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92488U (zh)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23269239.3U patent/CN2167924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83232B2 (en) | Light-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9458992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7585098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KR20060135207A (ko) | 휘도를 개선한 발광다이오드 램프 및 이를 이용하는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 |
US10634948B2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478188A (zh) | 背光单元和使用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 |
GB2423622A (en) | Light-emitting-diode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WO2011077866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KR102613460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1045253B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579764A (zh) |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11077864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1403834A (zh) | 背光组件 | |
KR20170049802A (ko) | 광원모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CN216792488U (zh) | 一种小尺寸显示设备的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
KR20090019208A (ko) | 평판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 |
CN109581746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5895180U (zh) | 一种灯板及直下式背光结构 | |
CN216387677U (zh) | 一种灯板结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
KR101948144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 |
CN108139042A (zh) |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 |
TWI357525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 |
CN110780487A (zh) | 显示器与电子设备 | |
KR20210101369A (ko) | 고반사 led 어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 |
CN219320613U (zh) | 导光组件可被胶黏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