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9484U -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9484U
CN216789484U CN202123111532.7U CN202123111532U CN216789484U CN 216789484 U CN216789484 U CN 216789484U CN 202123111532 U CN202123111532 U CN 202123111532U CN 216789484 U CN216789484 U CN 216789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groove
well
energ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15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刘彬
李鹿佳
孙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huizhid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huizhid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huizhid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huizhida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15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9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9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9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涉及节能中开泵技术领域。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包括中开泵,所述中开泵的右侧设置有泵管,中开泵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泵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密封槽的内壁,密封环的表面开设有卡槽。该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通过滑板对密封环上的卡槽对接,这样的方式保障了泵管与中开泵进行对接密封下,进而保障了中开泵与泵管对接处缝隙进行高效封闭的简便性,提高了中开泵与泵管对接使用中具备多重密封防护的便捷性,改善了中开泵与泵管之间对接处缝隙密封的良好覆盖性,降低了中开泵与泵管之间密封处容易发生液体泄露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开泵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对比公开专利:202020821710.1,公开了一种管道密封装置,该方案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行紧密固定,防止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出现缝隙,造成管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密封垫加强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的密闭性,解决了传统管道密封装置对管道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虽然该方案具备防止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出现缝隙,造成管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中开泵管道进行油水混合物输送时,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进而对于油水混合物会在管道对接的缝隙处造成泄漏,并且在管道对接安装时需要通过外部机构固定下并不能对管道外部的连接处进行有效的密封,进而就会通过管道内部的压力差和水对优质的挤压下造成油脂在管道的密封处造成挤压泄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能够解决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进而对于油水混合物会在管道对接的缝隙处造成泄漏,并且在管道对接安装时需要通过外部机构固定下并不能对管道外部的连接处进行有效的密封,进而就会通过管道内部的压力差和水对优质的挤压下造成油脂在管道的密封处造成挤压泄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包括中开泵,所述中开泵的右侧设置有泵管,中开泵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泵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密封槽的内壁,密封环的表面开设有卡槽,中开泵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滑板,滑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滑板的上侧为倾斜状,滑板的下侧滑动卡接在卡槽的内壁,中开泵和泵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环。
优选的,所述中开泵的内部开设有与滑槽相连通的限位槽,限位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下侧和限位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内部开设有内槽,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板,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内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滑板的左侧开设有防护槽,防护板的表面滑动卡接在防护槽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通过滑板对密封环上的卡槽对接,这样的方式保障了泵管与中开泵进行对接密封下,通过滑板与卡槽的吻合卡接,使中开泵与泵管之间实现快速的固定效果,保障了中开泵与泵管之间进行固定的同时,通过滑板与卡槽的对接也实现了对中开泵与泵管之间密封槽与密封环进行双重密封的效果,进而保障了中开泵与泵管对接处缝隙进行高效封闭的简便性,提高了中开泵与泵管对接使用中具备多重密封防护的便捷性,改善了中开泵与泵管之间对接处缝隙密封的良好覆盖性,降低了中开泵与泵管之间密封处容易发生液体泄露的弊端。
(2)、该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通过防护板与防护槽的对接吻合,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防护板和防护槽进行再次密封,进而对中开泵与泵管、密封槽与密封环和中开泵与密封环进行多重密封的效果,进而保障中开泵与泵管具备良好的液体密封防泄露下,通过中开泵与泵管之间的多重密封也具备良好的防气体泄露的弊端,进而保障中开泵与泵管内部气压的防护性能,保障了中开泵与泵管使用的高效性。
(3)、该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通过将泵管上的密封环与中开泵上的密封槽进行对接吻合后,改善了传统大部分中开泵与泵管的表面直接对接造成的连接处缝隙暴露外部,进而一定程度上使中开泵与泵管对接时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分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开泵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开泵、2泵管、3密封槽、4密封环、5卡槽、6滑槽、7滑板、8限位槽、9限位板、10限位杆、11第一弹簧、12内槽、13内板、14第二弹簧、15防护板、16防护槽、17螺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包括中开泵1,中开泵1的右侧设置有泵管2,中开泵1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3,泵管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4,密封环4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密封槽3的内壁,通过将泵管2上的密封环4与中开泵1上的密封槽3进行对接吻合后,改善了传统大部分中开泵1与泵管2的表面直接对接造成的连接处缝隙暴露外部,进而一定程度上使中开泵1与泵管2对接时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密封环4的表面开设有卡槽5,中开泵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壁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滑板7,滑板7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6的内壁,滑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中开泵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槽6相连通的限位槽8,限位板9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槽8的内壁,限位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9的内部,限位杆10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9的下侧和限位槽8的内壁,滑板7的上侧为倾斜状,滑板7的下侧滑动卡接在卡槽5的内壁,中开泵1和泵管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环17,通过操作者将泵管2与中开泵1进行对接后,在泵管2上的密封环4与中开泵1上的密封槽3进行初步密封后,此时操作者旋转螺环17,使螺环17在泵管2的表面向中开泵1的表面旋转靠近,进而通过螺环17对滑板7上侧倾斜状的挤压下,螺环17使滑板7在滑槽6的内壁下降,进而使滑板7对密封环4上的卡槽5对接,这样的方式保障了泵管2与中开泵1进行对接密封下,通过滑板7与卡槽5的吻合卡接,使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实现快速的固定效果,保障了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进行固定的同时,通过滑板7与卡槽5的对接也实现了对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密封槽3与密封环4进行双重密封的效果,进而保障了中开泵1与泵管2对接处缝隙进行高效封闭的简便性,提高了中开泵1与泵管2对接使用中具备多重密封防护的便捷性,改善了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对接处缝隙密封的良好覆盖性,降低了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密封处容易发生液体泄露的弊端。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密封环4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2,内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板13,内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内槽12的内壁,内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5,滑板7的左侧开设有防护槽16,防护板15的表面滑动卡接在防护槽16的内壁,通过操作者对中开泵1和泵管2进行安装时,在滑板7对密封环4和中开泵1进行双重密封下,再通过防护板15与防护槽16的对接吻合,在第二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使防护板15和防护槽16进行再次密封,进而对中开泵1与泵管2、密封槽3与密封环4和中开泵1与密封环4进行多重密封的效果,进而保障中开泵1与泵管2具备良好的液体密封防泄露下,通过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的多重密封也具备良好的防气体泄露的弊端,进而保障中开泵1与泵管2内部气压的防护性能,保障了中开泵1与泵管2使用的高效性。
工作原理: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通过将泵管2上的密封环4与中开泵1上的密封槽3进行对接吻合后在泵管2上的密封环4与中开泵1上的密封槽3进行初步密封后,此时操作者旋转螺环17,使螺环17在泵管2的表面向中开泵1的表面旋转靠近,进而通过螺环17对滑板7上侧倾斜状的挤压下,螺环17使滑板7在滑槽6的内壁下降,进而使滑板7对密封环4上的卡槽5对接,这样的方式保障了泵管2与中开泵1进行对接密封下,通过滑板7与卡槽5的吻合卡接,使中开泵1与泵管2之间实现快速的固定效果,在滑板7对密封环4和中开泵1进行双重密封下,再通过防护板15与防护槽16的对接吻合,在第二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使防护板15和防护槽16进行再次密封,进而对中开泵1与泵管2、密封槽3与密封环4和中开泵1与密封环4进行多重密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包括中开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开泵(1)的右侧设置有泵管(2),中开泵(1)的右侧开设有密封槽(3),泵管(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4),密封环(4)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密封槽(3)的内壁,密封环(4)的表面开设有卡槽(5),中开泵(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壁设置有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滑板(7),滑板(7)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6)的内壁,滑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滑板(7)的上侧为倾斜状,滑板(7)的下侧滑动卡接在卡槽(5)的内壁,中开泵(1)和泵管(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环(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开泵(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槽(6)相连通的限位槽(8),限位板(9)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槽(8)的内壁,限位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9)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0)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9)的下侧和限位槽(8)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4)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2),内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板(13),内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内槽(12)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5),滑板(7)的左侧开设有防护槽(16),防护板(15)的表面滑动卡接在防护槽(16)的内壁。
CN202123111532.7U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Active CN216789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1532.7U CN216789484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1532.7U CN216789484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9484U true CN216789484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1532.7U Active CN216789484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9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0264U (zh) 一种石油管道用密封双接头连接装置
CN216789484U (zh) 一种节能中开泵管道密封装置
CN205479840U (zh) 一种管道连接密封结构
CN212960928U (zh) 一种水下管道检测装置
CN112726962A (zh) 一种装配式灌浆套筒
CN212338585U (zh) 一种管道破裂应急连接装置
CN210461205U (zh) 一种球阀喷射泵三通管密封连接结构
CN219159783U (zh) 一种管道的双密封结构
CN207960931U (zh) 一种导流端面密封槽
CN207814713U (zh) 一种柔性复合管用中间接头
CN211778348U (zh) 一种防漏性好的法兰接头
CN205155432U (zh) 一种不锈钢卡压式三通管
CN213332969U (zh) 一种液压管接头
CN218934909U (zh) 一种液压油缸的防爆式油口结构
CN218130229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净水器
CN220214228U (zh) 一种用于过滤器排出站的接口组件
CN210259705U (zh) 一种带有报警器的醇基燃料储罐
CN218268578U (zh) 一种管道温度监测装置
CN218564644U (zh) 一种套管接头
CN213900309U (zh) 一种新型快插接头
CN210106809U (zh) 一种密封法兰
CN210978055U (zh) 一种防油污堵转的液压缸
CN210318912U (zh) 一种可以实现高强度密封的插入管
CN217328881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接头连接结构
CN219954595U (zh) 一种自关闭防漏水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