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9683U -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9683U
CN216779683U CN202122909134.3U CN202122909134U CN216779683U CN 216779683 U CN216779683 U CN 216779683U CN 202122909134 U CN202122909134 U CN 202122909134U CN 216779683 U CN216779683 U CN 216779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over
cylinder head
supporting
purg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91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彦明
高秀芹
严奎
赵德祥
彭付强
杨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91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9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9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9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气缸盖罩支撑位;吹扫部件,所述吹扫部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件并朝向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所述吹扫部件适于输出正压气流以吹扫所述气缸盖罩;吸尘部件,所述吸尘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下侧并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正对,所述吸尘部件适于输出负压气流以吸附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吹扫装置集成了支撑部件、吹扫部件和吸尘部件,可以用于对气缸盖罩的支撑,在支撑的同时可以对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进行处理,提高了对于气缸盖罩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工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气缸盖罩上需要设置冷压螺母,因冷压螺母与气缸盖罩孔轴装配结构为过盈配合,而在冷压螺母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溢料以及残渣,为保证总成产品气密性合格,需保证产品溢料残渣完全清除,人工清除溢料残渣操作困难;现有技术总成产品溢料残渣清除,使用手动吹除溢料残渣,将残渣清除干净。
现有技术中的工装不具有吹扫功能,需要将气缸盖罩拿取后进行手动吹扫,工序复杂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吹扫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吹扫装置集成了支撑部件、吹扫部件和吸尘部件,可以用于对气缸盖罩的支撑,在支撑的同时可以对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进行处理,提高了对于气缸盖罩的加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气缸盖罩支撑位;吹扫部件,所述吹扫部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件并朝向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所述吹扫部件适于输出正压气流以吹扫所述气缸盖罩;吸尘部件,所述吸尘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下侧并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正对,所述吸尘部件适于输出负压气流以吸附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设置有支撑部件、吹扫部件以及吸尘部件,利用上述三个零部件使吹扫装置在实现对于气缸盖罩支撑定位的同时能够对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进行处理,无需对气缸盖罩进行拿取后再进一步吹扫,提高了对于气缸盖罩的加工效率,在同一个工位上实现了对于气缸内盖罩的多个处理工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盒,所述支撑盒内形成有容纳腔且设于所述吸尘部件上侧;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支撑盒连接,所述限位框的上侧适于与所述气缸盖罩上的支撑点配合以构造为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盒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吸尘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盒的下部且所述吸尘部件的吸尘口与所述支撑盒的下方开口正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隔绝所述限位框与所述吸尘部件的过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尘部件内设置集尘罩,所述集尘罩的开口与所述过滤网正对,所述集尘罩的开口直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吹扫部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框上并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中的特征点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盖罩上设置有多个冷压螺母装配点,所述吹扫部件构造为吹扫管,所述吹扫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压螺母装配点正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构造为在所述容纳腔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连接梁上形成有支撑凸起以构造为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连接梁分为多组,每组连接梁适于支撑一个所述气缸盖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吹扫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在所述气缸盖罩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时触发所述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吹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吹扫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吹扫装置1;
支撑部件11,支撑盒111,限位框112,支撑梁113,连接梁114,支撑凸起115;
吹扫部件12;吸尘部件13,集尘罩131,
过滤网14,位移传感器15,PLC控制元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气缸盖罩上需要设置冷压螺母,因冷压螺母与气缸盖罩孔轴装配结构为过盈配合,而在冷压螺母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溢料以及残渣,为保证总成产品气密性合格,需保证产品溢料残渣完全清除,人工清除溢料残渣操作困难;现有技术总成产品溢料残渣清除,使用手动吹除溢料残渣,将残渣清除干净。
现有技术中的工装不具有吹扫功能,需要将气缸盖罩拿取后进行手动吹扫,工序复杂加工效率低。
为此,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气缸罩吹扫装置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罩吹扫装置1包括支撑部件11、吹扫部件12 和吸尘部件13,支撑部件11上设置有气缸罩支撑位,气缸盖罩可以设置于气缸罩支撑位上,以用于对气缸盖罩进行定位保证在其他的加工工序中气缸盖罩的位置稳定。吹扫部件12设置于支撑部件11并朝向气缸盖罩支撑位,吹扫部件12适于输出正压气流以吹扫气缸盖罩,吹扫部件12集成设置在支撑部件11上使气缸盖罩在定位的同时集成了吹扫的功能,使用者无需将气缸盖罩拿取,气缸盖罩在支撑位上即能够进行对于气缸盖罩的吹扫工作。吹扫装置1还包括吸尘部件13,吸尘部件13设置于支撑部件11下侧并与气缸内盖罩支撑位正对设置,吸尘部件13适于输出负压气流以吸附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吸尘部件13用于在吹扫的过程中将吹出的残渣进行吸附,以防止残渣被吹扫至气缸盖罩的其他位置,妥善处理了残渣,提高了对于气缸盖罩吹扫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1,设置有支撑部件11、吹扫部件12以及吸尘部件13,利用上述三个零部件使吹扫装置1在实现对于气缸盖罩支撑定位的同时能够对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进行处理,无需对气缸盖罩进行拿取后再进一步吹扫,提高了对于气缸盖罩的加工效率,在同一个工位上实现了对于气缸内盖罩的多个处理工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部件11包括支撑盒111和限位框112,支撑盒111内形成有容纳腔且支撑盒111设置于吸尘部件13上侧,限位框112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支撑盒111连接,限位框112的上侧适于与气缸盖罩上的支撑点配合以构造为气缸盖罩支撑位。限位框112与支撑盒11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气缸盖罩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点,限位框112用于支撑气缸盖罩,利用限位框112 可以对气缸盖罩进行支撑,保证气缸盖罩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盒11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吸尘部件13设置于支撑盒111的下部且吸尘部件13的吸尘口与支撑盒111的下方开口正对设置,支撑盒 11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正压气流或负压气流均可以通过支撑盒111,由于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至容纳腔内,将支撑盒111构造为上下贯通的形式以便于利用吸尘部件13进一步对掉落下的残渣进行抽吸,提高了气缸盖罩表面残渣的收集效率,优化了对于气缸盖罩的吹扫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容纳腔内设置有隔绝限位框112与吸尘部件13的过滤网14,过滤网14用于过滤较大的残渣或是异物,避免过大的异物落入至下方的吸尘部件13中,较大的异物会堵塞吸尘部件13,设置过滤网14可以防止吸尘部件13被衣物堵塞,提高了吹扫装置1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吸尘部件13内设置有集尘罩131,集尘罩131的开口与过滤网14正对,集尘罩131的开口直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集尘罩131可以构造为喇叭口的形式,以用于收集残渣,集尘罩131用于收集残渣避免残渣在进入吸尘部件13后由于流速过快对吸尘部件13的内部造成冲击,设置集尘罩131 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将残渣聚集避免残渣在气流的作用下分散;另一方面在于设置集尘罩 131可以保护吸尘部件13中的内部零部件,确保残渣沿集尘罩131的内壁汇集至集尘罩 131的出口处,同时方便于用户对聚集后的残渣进行收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吹扫部件12设置于限位框112上并与气缸盖罩支撑位中的特征点对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气缸盖罩上所设置的特征点可以是残渣溢料容易积聚的点位,例如气缸盖罩上设置有多个冷压螺母装配点,而冷压螺母装配点在安装冷压螺母的过程中,孔内容易产生残渣和溢料,冷压螺母装配点可以构造为前述的特征点,吹扫部件12对冷凝螺母安装孔进行吹扫,可以有效地清除冷压螺母装配点内的残渣和溢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吹扫部件12构造为吹扫管,吹扫管与冷压螺母装配带点正对设置,此外吹扫管可以与吸尘部件13的气流通道连通,吹扫部件12与吸尘部件13共同利用同一个风机,风机的一侧于吸尘部件13中产生负压,风机的另一侧于吹扫部件12中产生正压,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框包括支撑梁113和连接梁114,支撑梁113构造为两个且在容纳腔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连接梁114构造为多个每个连接梁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113连接,连接梁114上形成有支撑凸起115以构造为气缸盖罩支撑位。两个支撑梁113可与容纳腔的内壁过盈配合,以使支撑框支撑在容纳腔内。连接梁114上侧形成的支撑凸起115用于支撑气缸盖罩,以用于满足对于气缸盖罩的定位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连接梁114分为多组,每组连接梁114适于支撑一个所述气缸盖罩,可以理解为一个吹扫装置1上设置有多个气缸盖罩安装位,及吹扫装置1一次可以用于定位多个气缸盖罩,以及实现多个气缸盖罩的吹扫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吹扫装置1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15,位移传感器15设置于气缸盖罩支撑位上,在气缸盖罩设置于气缸盖罩支撑位时,气缸盖罩触发位移传感器15,位移传感器15可以根据气缸盖罩是否到位选择开启吹扫部件12和吸尘部件 13。具体地,位移传感器15构造为弹簧压缩式触发装置,放进产品后触发装置与产品接触,从而触动吹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吹扫装置1还设置有电源箱,电源箱内部为PLC控制元件16,PLC控制元件16与位移传感器15连通,同时PLC控制元件16还与吹扫部件12和吸尘部件13连通,以控制吹扫部件12以及吸尘部件13的启动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件(11),所述支撑部件(11)上设置有气缸盖罩支撑位;
吹扫部件(12),所述吹扫部件(12)设于所述支撑部件(11)并朝向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所述吹扫部件(12)适于输出正压气流以吹扫所述气缸盖罩;
吸尘部件(13),所述吸尘部件(13)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11)下侧并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正对,所述吸尘部件(13)适于输出负压气流以吸附气缸盖罩表面的残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1)包括:
支撑盒(111),所述支撑盒(111)内形成有容纳腔且设于所述吸尘部件(13)上侧;
限位框(112),所述限位框(11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支撑盒(111)连接,所述限位框(112)的上侧适于与所述气缸盖罩上的支撑点配合以构造为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11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吸尘部件(13)设置于所述支撑盒(111)的下部且所述吸尘部件(13)的吸尘口与所述支撑盒(111)的下方开口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隔绝所述限位框(112)与所述吸尘部件(13)的过滤网(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件(13)内设置集尘罩(131),所述集尘罩(131)的开口与所述过滤网(14)正对,所述集尘罩(131)的开口直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部件(12)设置于所述限位框(112)上并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中的特征点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罩上设置有多个冷压螺母装配点,所述吹扫部件(12)构造为吹扫管,所述吹扫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冷压螺母装配点正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
支撑梁(113),所述支撑梁(113)构造为在所述容纳腔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
连接梁(114),所述连接梁(114)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梁(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梁(113)连接,所述连接梁(114)上形成有支撑凸起(115)以构造为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梁(114)分为多组,每组连接梁(114)适于支撑一个所述气缸盖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移传感器(15),所述位移传感器(15)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在所述气缸盖罩设置于所述气缸盖罩支撑位时触发所述位移传感器(15)。
CN202122909134.3U 2021-11-24 2021-11-24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Active CN216779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9134.3U CN216779683U (zh) 2021-11-24 2021-11-24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9134.3U CN216779683U (zh) 2021-11-24 2021-11-24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9683U true CN216779683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9134.3U Active CN216779683U (zh) 2021-11-24 2021-11-24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9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12441B2 (ja) 粉塵類の回収装置
KR101722352B1 (ko) 탈진 공정의 차폐용 캡을 구비한 집진장치
JP5290664B2 (ja) 空気浄化装置及び空気浄化装置のフィルタ交換方法
KR101024504B1 (ko) 입자 관성을 이용한 반도체 공정에서의 잔류 케미칼 및 부산물 포집장치
CN216779683U (zh) 用于气缸盖罩的吹扫装置
JP4087377B2 (ja) ミスト及び粉塵の小型捕集装置
KR100310434B1 (ko) 가스 세정 장치
KR100845958B1 (ko) 집진기의 필터고정구조
CN212544132U (zh) 一种电子元件除静电装置
CN214809236U (zh) 一种废气过滤板的除尘装置
CN214991773U (zh) 一种铜拉丝机用环保型退火装置
CN214261083U (zh) 一种过滤罐
CN211159107U (zh) 一种环保的用于机械自动化加工车间的除尘设备
CN204502632U (zh) 螺旋负压除尘器
CN112435940A (zh) 除液槽和清洗设备
CN111408227A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装置
JP5290663B2 (ja) 空気浄化装置及び空気浄化装置のフィルタ交換方法
CN104874247A (zh) 水浴除尘器
CN204109579U (zh) 一种组合式激光刻码机捕尘装置
CN213965612U (zh) 一种具有喷吹功能高压脉冲除尘器
CN214404135U (zh) 一种节能型除尘风机
CN215940803U (zh) 一种工程造价用仪表防尘装置
CN215002977U (zh) 一种集成式排烟罩
KR101604088B1 (ko) 습식 대기정화장치
CN212902831U (zh) 一种自动去除杂质的换热器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