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0420U -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0420U
CN216770420U CN202123252538.6U CN202123252538U CN216770420U CN 216770420 U CN216770420 U CN 216770420U CN 202123252538 U CN202123252538 U CN 202123252538U CN 216770420 U CN216770420 U CN 216770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bodies
main body
auxiliary bodies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25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小冬
倪鑫
米永峰
姜涛
陈文琢
皮亚明
沙慧英
邬占飞
许博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25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0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0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0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属于钢管测量的技术领域。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一个第一活动支架、一个第二活动支架、一块底板、六根测量杆、两根定位杆、八个第一轮、八个第二轮、八根第一铰、八根第二铰、十二根螺杆和十二个螺母,能够实现对钢管的壁厚进行测算的目的,并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测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管的生产及加工领域需要对其壁厚进行测量,传统的测量装置要么基于游标卡尺式、要么基于螺旋测微式,虽然只需进行一次直接测量就能完成测厚任务,由于这些测量装置没有轴线定位的装置,因此,传统的测量装置不能保证沿着钢管的径向进行测量,即测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专利文献CN102052885A公开一种管材壁厚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千分表、测量摇臂、底座、V型支座、固定测量头、千分表测量头、重锤、导柱和滑块组成,但由于该装置没有轴线定位的装置,因此,测量的可靠性欠佳。
专利文献CN201378035Y公开一种用于无缝钢管内壁厚度测量的便携式高精度测量器,该装置主要由支架、测具、测量臂、调节螺杆、定位螺母和测量珠组成,但由于该装置没有轴线定位的装置,因此,测量的可靠性欠佳。
专利文献CN202814292U公开一种多功能壁厚测量仪,该装置主要由尺身、固定量爪、活动量爪、辅助量块、活动游标尺框、固定尺框、微调装置、紧固螺钉、限位块和导向块组成,但由于该装置没有轴线定位的装置,因此,测量的可靠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其包括:两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一个第一活动支架、一个第二活动支架、一块底板、六根测量杆、两根定位杆、八个第一轮、八个第二轮、八根第一铰、八根第二铰、十二根螺杆和十二个螺母;
所述第一支架由一个第一主体和一个第一辅体连接组成;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一辅体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辅体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主体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拧接有所述螺母;所述第一辅体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一凹槽,用于对所述第一轮进行导向;
所述第二支架由一个第三主体和两个第五辅体连接组成;所述第三主体和所述第五辅体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五辅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主体的前后两个端面;所述第三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用于穿设钢管;每个所述第五辅体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
所述第一活动支架由两个第二主体、四个第二辅体、四个第三辅体和八个第四辅体连接组成,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辅体和所述第四辅体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二辅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主体之间,位置在左的所述第二主体的左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辅体和四个所述第四辅体,位置在右的所述第二主体的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两个所述第三辅体和另外四个所述第四辅体;所述第三辅体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三辅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每个所述第三辅体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测量杆,所述第一螺孔同时也贯穿于所述第二主体;每个所述第四辅体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轮;每条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铰;所述第二主体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用于对所述第二轮进行导向;
所述第二活动支架由两个第四主体、四个第六辅体、四个第七辅体和八个第八辅体连接组成,所述第四主体、所述第七辅体和所述第八辅体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七辅体位于两个所述第四主体之间,位置在左的所述第四主体的左端面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第八辅体、右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六辅体,位置在右的所述第四主体的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四个所述第八辅体、左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两个所述第六辅体;所述第六辅体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六辅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每个所述第六辅体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二螺孔,位置在下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测量杆,位置在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定位杆;所述第二螺孔同时也贯穿于所述第四主体;每个所述第八辅体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轮;每条所述第二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铰;
所述底板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所述底板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
所述测量杆由同轴的第一接触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一刻度段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接触段为半球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接触钢管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段为侧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拧接所述第一螺孔或所述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之上设有的螺纹的螺距值为0.5mm;所述第一刻度段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刻度段的圆柱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四组刻度,每组刻度的最小分格值为1mm,由相邻的上下两行错位的刻度组成,所述两行错位的刻度的错位值为0.5mm;
所述定位杆由同轴的第二接触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二刻度段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接触段为圆台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接触所述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二螺纹段为侧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拧接所述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之上设有的螺纹的螺距值为0.5mm;所述第二刻度段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刻度段的圆柱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四组刻度,每组所述刻度的最小分格值为1mm,由相邻的上下两行错位的刻度组成,所述两行错位的刻度的错位值为0.5mm;
所述第一轮、所述第二轮、所述第一铰、所述第二铰、所述螺杆和所述螺母均为标准件。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是由两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一个第一活动支架、一个第二活动支架、一块底板、六根测量杆、两根定位杆、八个第一轮、八个第二轮、八根第一铰、八根第二铰、十二根螺杆和十二个螺母组成,材料普通、且方便加工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将六根测量杆和两根定位杆均旋到零刻度位置,沿着第一凹槽拉出第一活动支架车,将钢管穿设在第二支架的第三通孔之内,将八个第一轮滚入第一凹槽之内,沿着第一凹槽向下推动第一活动支架车,沿着第二凹槽向下推动第二活动支架车,沿着水平方向对中a、b、c和d,分别缓慢旋紧g和h,分别缓慢旋进a、b、c和d,将四根测量杆分别接触到钢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分别读取a、b、c和d旋进的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装置基于对称结构进行设计,底板和第一支架的联合使用,可实现第一活动支架车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移动;第一活动支架车和第二活动支架车的联合使用,可实现第二活动支架车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移动;底板和第二支架的联合使用,可实现钢管的定位;六根测量杆的六个第一刻度段和第一活动支架的四个第三辅体和第二活动支架的两个第六辅体的联合使用,可以组成六个螺旋测微仪,从而能够精确测算出钢管的壁厚,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测量精度相对较高。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能够实现对钢管的壁厚进行测算的目的,并且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前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一轮组装之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一轮组装之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一轮组装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一轮组装之后沿M-M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轮组装之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轮组装之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轮组装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轮组装之后沿N-N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前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在测量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架;101-第一主体;102-第一凹槽;103-第一辅体;104-第一通孔;2-第一活动支架;201-第二主体;202-第二辅体;203-第三辅体;204-第四辅体;205-第二通孔;206-第一螺孔;207-第一通槽;208-第二凹槽;3-第二支架;301-第五辅体;302-第三主体;303-第三通孔;304-第四通孔;4-底板;401-第五通孔;402-第六通孔;5-测量杆;501-第一螺纹段;502-第一刻度段;503-第一接触段;6-第二活动支架;601-第六辅体;602-第七辅体;603-第四主体;604-第八辅体;605-第七通孔;606-第二螺孔;607-第二通槽;7-定位杆;701-第二螺纹段;702-第二刻度段;703-第二接触段;a8-第一铰;b8-第二铰;a9-第一轮;b9-第二轮;10-钢管;11-螺杆;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实施例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是由两个第一支架1、一个第二支架3、一个第一活动支架2、一个第二活动支架6、一块底板4、六根测量杆5、两根定位杆7、八个第一轮a9、八个第二轮b9、八根第一铰a8、八根第二铰b8、十二根螺杆11和十二个螺母12组成,其中各部件均可用金属材料制作。
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架1由一个第一主体101和一个第一辅体103连接组成;所述第一主体101和所述第一辅体103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辅体103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主体101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一通孔104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螺母12;所述第一辅体103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一凹槽102,用于对所述第一轮a9进行导向。
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二支架3由一个第三主体302和两个第五辅体301连接组成;所述第三主体302和所述第五辅体301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五辅体30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主体302的前后两个端面;所述第三主体30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303,用于穿设钢管10;每个所述第五辅体301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304,所述第四通孔304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
结合图8至图11所示,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由两个第二主体201、四个第二辅体202、四个第三辅体203和八个第四辅体204连接组成,所述第二主体201、所述第二辅体202和所述第四辅体2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二辅体20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主体201之间,位置在左的所述第二主体201的左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辅体203和四个所述第四辅体204,位置在右的所述第二主体201的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两个所述第三辅体203和另外四个所述第四辅体204;所述第三辅体203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三辅体203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每个所述第三辅体203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螺孔206,所述第一螺孔206之内拧接有所述测量杆5,所述第一螺孔206同时也贯穿于所述第二主体201;每个所述第四辅体204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一通槽207,所述第一通槽207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轮a9;每条所述第一通槽207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205,所述第二通孔2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铰a8;所述第二主体201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208,用于对所述第二轮b9进行导向。
结合图16至图19所示,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由两个第四主体603、四个第六辅体601、四个第七辅体602和八个第八辅体604连接组成,所述第四主体603、所述第七辅体602和所述第八辅体6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七辅体602位于两个所述第四主体603之间,位置在左的所述第四主体603的左端面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第八辅体604、右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六辅体601,位置在右的所述第四主体603的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四个所述第八辅体604、左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两个所述第六辅体601;所述第六辅体6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六辅体601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每个所述第六辅体601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二螺孔606,位置在下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606之内拧接有所述测量杆5,位置在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606之内拧接有所述定位杆7;所述第二螺孔606同时也贯穿于所述第四主体603;每个所述第八辅体604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二通槽607,所述第二通槽607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轮b9;每条所述第二通槽607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605,所述第七通孔6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铰b8。
结合图14所示,所述底板4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401,所述第五通孔401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所述底板4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402,所述第六通孔402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
结合图15所示,所述测量杆5由同轴的第一接触段503、第一螺纹段501和第一刻度段502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接触段503为半球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接触钢管10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段501为侧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拧接所述第一螺孔206或所述第二螺孔606,所述第一螺纹段501之上设有的螺纹的螺距值为0.5mm;所述第一刻度段5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刻度段502的圆柱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四组刻度,每组刻度的最小分格值为1mm,由相邻的上下两行错位的刻度组成,所述两行错位的刻度的错位值为0.5mm。
结合图20所示,所述定位杆7由同轴的第二接触段703、第二螺纹段701和第二刻度段702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接触段703为圆台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接触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第二主体201;所述第二螺纹段701为侧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拧接所述第二螺孔606,所述第二螺纹段701之上设有的螺纹的螺距值为0.5mm;所述第二刻度段7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刻度段702的圆柱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四组刻度,每组所述刻度的最小分格值为1mm,由相邻的上下两行错位的刻度组成,所述两行错位的刻度的错位值为0.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至图20所示,首先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八条第一通槽207之内各穿设一个所述第一轮a9,然后将八个所述第一轮a9的轴心孔和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八个第二通孔205对中,然后在八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安装一根所述第一铰a8,这样一来,可以将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和八个所述第一轮a9组装成一辆第一活动支架车;
然后将两根所述测量杆5分别拧入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位置在下的两个第二螺孔606之内,然后将两根所述定位杆7分别拧入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位置在上的两个第二螺孔606之内,这样一来,可以将两根所述测量杆5、两根所述定位杆7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进行组装;
然后将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穿设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四个第二辅体202之间,保证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的八条第二通槽607和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四条第二凹槽208对中,然后在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的八条第二通槽607之内各穿设一个所述第二轮b9,然后将八个所述第二轮b9的轴心孔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的八个第七通孔605对中,然后在八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安装一根所述第二铰b8,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和八个所述第二轮b9组装成一辆第二活动支架车,而且还可以将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和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进行组装;
然后将所述底板4设置在安装台之上,然后将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第一凹槽102的开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4之上,然后将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八个第一通孔104和所述底板4的八个第五通孔401对中,然后在八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穿设一根所述螺杆11,然后在八根所述螺杆11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12,然后将所述第二支架3设置在所述底板4之上,然后将所述第二支架3的四个第四通孔304和所述底板4的四个第六通孔402对中,然后在四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穿设一根所述螺杆11,然后在四根所述螺杆11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螺母12,这样一来,可以将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第二支架3和所述底板4进行组装;
然后将八个所述第一轮a9同时滚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四条第一凹槽102之内,最后将剩余的四根所述测量杆5分别拧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四个第一螺孔206之内,这样一来,整套装置组装完成,可以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21所示,为了方便描述,不妨将距离所述钢管10近端的四根所述测量杆5分别设为a、b、c和d,将距离所述钢管10远端的两根所述测量杆5分别设为e和f,将两根所述定位杆7分别设为g和h;不妨将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左端的第二主体201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左端的第四主体603之间的距离设为w,则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右端的第二主体201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右端的第四主体603之间的距离也为w;为了方便测量,不妨将所述测量杆5的第一接触段503的半径设为r,则位于零刻度位置的六根所述测量杆5的六个第一接触段503刚好全部伸出,即所述a、所述b、所述c、所述d、所述e和所述f伸出的距离均为r;
如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结构进行设计,这样就能保证所述a、所述b、所述c和所述d沿着所述钢管10的径向进行设置;测量所述钢管10的壁厚时,所述a、所述b均和所述钢管10保持圆外切的关系,所述c、所述d均和所述钢管10保持圆内切的关系,不妨将所述a、所述b、所述c和所述d旋进的长度分别设为△a、△b、△c和△d,将所述a和所述c所测量的壁厚设为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71
将所述d和所述b所测量的壁厚设为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72
根据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这一特性,可得到如下的两个等式: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73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74
整理之后可得到如下的两个等式: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75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76
如图21或图22所示,六根所述测量杆5的六个第一刻度段502和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四个第三辅体203、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的两个第六辅体601的联合使用,可以组成六个螺旋测微仪,六个所述螺旋测微仪的测量精度均能达到0.01mm,推理过程如下:由于所述第一螺孔206和所述第二螺孔606的螺距值均为0.5mm,即所述测量杆5每旋转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为0.5mm,由于所述第三辅体203和所述第六辅体601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因此,所述测量杆5每旋转一个分格刻度,则所述测量杆5在所述第一螺孔206和所述第二螺孔606之内移动的轴向距离均为0.01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步骤1:首先将六根所述测量杆5和两根所述定位杆7均旋到零刻度位置,然后沿着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四条第一凹槽102、将所述第一活动支架车拉出,然后将所述钢管10穿设在所述第二支架3的第三通孔303之内,然后将八个所述第一轮a9滚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四条第一凹槽102之内,如图1至图3所示;
步骤2:如图1至图3所示,然后沿着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的四条第一凹槽102向下推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车,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套设在所述钢管10的端部,然后沿着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四条第二凹槽208向下推动所述第二活动支架车,以便沿着水平方向对中所述a、所述b、所述c和所述d,然后分别旋紧所述g和所述h,以定位所述第二活动支架车;
步骤3:然后分别旋进所述a、所述b、所述c和所述d,将四根所述测量杆5的四个第一接触段503分别接触到所述钢管10的内外表面;然后读取△a、△b、△c和△d,然后精确测量所述第二主体201和所述第四主体603之间的距离w、所述测量杆5的第一接触段503的半径r,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81
就能计算出所述钢管10在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82
位置和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83
位置的壁厚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84
Figure BDA0003426279640000085
如图22所示。
补充说明:六根所述测量杆5的六个第一刻度段502和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四个第三辅体203、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的两个第六辅体601的初始刻度均保持对齐状态,以保证测量的有效性。
通过实施例可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能够实现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的第三通孔303之内的所述钢管10的壁厚进行测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Claims (1)

1.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1)、一个第二支架(3)、一个第一活动支架(2)、一个第二活动支架(6)、一块底板(4)、六根测量杆(5)、两根定位杆(7)、八个第一轮(a9)、八个第二轮(b9)、八根第一铰(a8)、八根第二铰(b8)、十二根螺杆(11)和十二个螺母(12);
所述第一支架(1)由一个第一主体(101)和一个第一辅体(103)连接组成;所述第一主体(101)和所述第一辅体(103)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辅体(103)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主体(101)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一通孔(104)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螺母(12);所述第一辅体(103)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一凹槽(102),用于对所述第一轮(a9)进行导向;
所述第二支架(3)由一个第三主体(302)和两个第五辅体(301)连接组成;所述第三主体(302)和所述第五辅体(301)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五辅体(30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主体(302)的前后两个端面;所述第三主体(30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303),用于穿设钢管;每个所述第五辅体(301)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304),所述第四通孔(304)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
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由两个第二主体(201)、四个第二辅体(202)、四个第三辅体(203)和八个第四辅体(204)连接组成,所述第二主体(201)、所述第二辅体(202)和所述第四辅体(2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二辅体(20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主体(201)之间,位置在左的所述第二主体(201)的左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辅体(203)和四个所述第四辅体(204),位置在右的所述第二主体(201)的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两个所述第三辅体(203)和另外四个所述第四辅体(204);所述第三辅体(203)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三辅体(203)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每个所述第三辅体(203)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螺孔(206),所述第一螺孔(206)之内拧接有所述测量杆(5),所述第一螺孔(206)同时也贯穿于所述第二主体(201);每个所述第四辅体(204)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一通槽(207),所述第一通槽(207)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轮(a9);每条所述第一通槽(207)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205),所述第二通孔(2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铰(a8);所述第二主体(201)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208),用于对所述第二轮(b9)进行导向;
所述第二活动支架(6)由两个第四主体(603)、四个第六辅体(601)、四个第七辅体(602)和八个第八辅体(604)连接组成,所述第四主体(603)、所述第七辅体(602)和所述第八辅体(6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七辅体(602)位于两个所述第四主体(603)之间,位置在左的所述第四主体(603)的左端面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第八辅体(604)、右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六辅体(601),位置在右的所述第四主体(603)的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四个所述第八辅体(604)、左端面对称设置有另外两个所述第六辅体(601);所述第六辅体(6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六辅体(601)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五十个分格刻度;每个所述第六辅体(601)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二螺孔(606),位置在下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606)之内拧接有所述测量杆(5),位置在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606)之内拧接有所述定位杆(7);所述第二螺孔(606)同时也贯穿于所述第四主体(603);每个所述第八辅体(604)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二通槽(607),所述第二通槽(607)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轮(b9);每条所述第二通槽(607)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605),所述第七通孔(6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铰(b8);
所述底板(4)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401),所述第五通孔(401)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所述底板(4)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402),所述第六通孔(402)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1);
所述测量杆(5)由同轴的第一接触段(503)、第一螺纹段(501)和第一刻度段(502)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接触段(503)为半球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接触钢管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段(501)为侧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拧接所述第一螺孔(206)或所述第二螺孔(606),所述第一螺纹段(501)之上设有的螺纹的螺距值为0.5mm;所述第一刻度段(5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刻度段(502)的圆柱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四组刻度,每组刻度的最小分格值为1mm,由相邻的上下两行错位的刻度组成,所述两行错位的刻度的错位值为0.5mm;
所述定位杆(7)由同轴的第二接触段(703)、第二螺纹段(701)和第二刻度段(702)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接触段(703)为圆台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接触所述第一活动支架(2)的第二主体(201);所述第二螺纹段(701)为侧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拧接所述第二螺孔(606),所述第二螺纹段(701)之上设有的螺纹的螺距值为0.5mm;所述第二刻度段(7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刻度段(702)的圆柱体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标设有四组刻度,每组所述刻度的最小分格值为1mm,由相邻的上下两行错位的刻度组成,所述两行错位的刻度的错位值为0.5mm;
所述第一轮(a9)、所述第二轮(b9)、所述第一铰(a8)、所述第二铰(b8)、所述螺杆(11)和所述螺母(12)均为标准件。
CN202123252538.6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Active CN216770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538.6U CN21677042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538.6U CN21677042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0420U true CN216770420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2538.6U Active CN21677042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0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3462A (zh) 一种提高直线导轨安装精度的方法
CN113074615A (zh) 一种大型零件内锥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6770420U (zh)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CN216791060U (zh) 一种基于水平方向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CN110243325B (zh) 一种长轴类零件的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4250825U (zh) 一种测量钢管内径的装置
CN111197953A (zh) 轧机轴承孔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6245934U (zh) 内径量表校对规
CN216791072U (zh) 一种基于滚动式测量钢管内径的装置
CN216205837U (zh) 一种集中测量钢管长度的装置
CN214055240U (zh) 分中划线装置
CN211205138U (zh) 一种测量孔内径的装置
CN204988093U (zh) 内径杠杆百分表校正器
CN214250820U (zh) 一种测量钢管外径的装置
CN216205836U (zh) 一种逐支测量钢管长度的装置
CN219589584U (zh) 一种基于翻转式测量钢管长度的装置
CN215893474U (zh) 一种基于轴向测量钢管外径的装置
CN216791074U (zh) 一种基于螺旋式测量钢管内径的装置
CN219083971U (zh) 一种基于竖立方向测量矩形钢管内径的装置
JP5550529B2 (ja) タイヤ成型用金型の内面形状測定方法
CN216791064U (zh) 一种基于扭转式测量钢管壁厚的装置
CN219244501U (zh) 一种基于凸八边形测量页岩气用钢管外径的装置
CN219589583U (zh) 一种基于升降式测量钢管长度的装置
CN113028991B (zh) 一种光学被测物体的立体式微动固定测量装置
CN106907982B (zh) 一种海洋平台桩腿圆度测量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