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8304U -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8304U
CN216768304U CN202220441688.7U CN202220441688U CN216768304U CN 216768304 U CN216768304 U CN 216768304U CN 202220441688 U CN202220441688 U CN 202220441688U CN 216768304 U CN216768304 U CN 216768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linger
hole
slinger
win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16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豹文
韩晓峰
姜永超
李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vi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vi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vi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vi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16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8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8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8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风电齿轮箱的高速轴穿过透盖的通孔,透盖固连在箱体上;在高速轴的轴颈处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第一甩油环和第二甩油环,在第一甩油环和箱体之间套设有挡油环;箱体和透盖内具有与第一回油腔连接的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第三甩油环为包括小直径圆柱体和大直径圆柱体的二阶圆柱,第三甩油环还具有包括小直径圆柱通孔和大直径圆柱通孔的二阶圆柱通孔;第三甩油环位于第一回油腔内,且小直径圆柱通孔套设固定在第一甩油环上,大直径圆柱通孔朝向挡油环的端面。本实用新型降低维修成本,解决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径处漏油问题。

Description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齿轮箱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背景技术
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径处,由于转速快,喷油量大,多采用机械迷宫方式密封。随着发展年限增加,密封技术也逐渐改善,但仍未彻底解决,且呈现装配困难,维修难度偏高,成本较大等问题。
图1所示现有技术1:
主要应用于FD1660/FDMC等早期1.5MW机型。
风电齿轮箱的高速轴2穿过透盖3的通孔,透盖3固连在箱体1上。
在高速轴2的轴颈处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第一甩油环5和第二甩油环6,在第一甩油环5和箱体1之间套设有挡油环4,第一甩油环5的环形凸垣式台阶结构、透盖3配合形成第一迷宫35,挡油环4、第一甩油环5、透盖3围成第一回油腔345,第二挡油环6和透盖3围成第二回油腔36,第二挡油环6外端与透盖3之间安装有V型密封7。
防漏油原理为:高速轴电机侧轴承喷油润滑后,部分润滑油通过挡油环4与第一甩油环5的缝隙处挤出,然后依赖第一甩油环5与透盖3间的第一迷宫35将大部分润滑油甩入第一回油腔345,一旦润滑油穿过第一迷宫35进入第二回油腔36,再由第二甩油环6甩油,但是由于第二甩油环6甩油能力较弱,从而容易造成漏油。
图2所示现有技术2:
为现有技术1的升级后方案,多用于2MW以后的机型。
改进在于:
第二甩油环6设有环形凸垣61式台阶结构,环形凸垣61位于第二回油腔36内,环形凸垣61与透盖3配合形成第二迷宫361。透盖3设计成分体式组装,大透盖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小透盖安装在大透盖外端面,便于装配都含有环形凸垣式台阶结构的第一甩油环5和第二甩油环6,进而增强甩油能力。
该种方案针对原始设计有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甩油不彻底问题,并且增加了新问题:1、装配难度大,风险较高;两处迷宫尺寸控制要求较高,太大甩油能力差,太小容易干涉造成透盖损坏,实践过程中,由于装配工人能力不一,产生多起损坏事故。2、处理成本高,整改现有技术1,需要更换成分体式透盖和第二甩油环,成本和维修周期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降低维修成本,解决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径处漏油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风电齿轮箱的高速轴穿过透盖的通孔,透盖固连在箱体上;
在高速轴的轴颈处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第一甩油环和第二甩油环,在第一甩油环和箱体之间套设有挡油环,第一甩油环、透盖配合形成第一迷宫,挡油环、第一甩油环、透盖围成第一回油腔,第二挡油环和透盖围成第二回油腔,第二挡油环外端与透盖之间安装有V型密封;
箱体和透盖内具有与第一回油腔连接的回油管路;
其特征在于:
第三甩油环为包括小直径圆柱体和大直径圆柱体的二阶圆柱,第三甩油环还具有包括小直径圆柱通孔和大直径圆柱通孔的二阶圆柱通孔;
第三甩油环位于第一回油腔内,且小直径圆柱通孔套设固定在第一甩油环上,大直径圆柱通孔朝向挡油环的端面。
大直径圆柱通孔位于大直径圆柱体内,且大直径圆柱通孔的高度小于大直径圆柱体的高度。
第三甩油环由沿轴线分割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通过紧定螺钉安装在第一甩油环的外圆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无需更换透盖及原甩油环,降低器件成本;施工难度很低,降低用工成本;无尺寸配合要求,极大降低运行风险;多重甩油原理,处理彻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1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2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Z”型分体甩油环解决批量设计问题。
基本结构如现有技术1:
风电齿轮箱的高速轴2穿过透盖3的通孔,透盖3固连在箱体1上。
在高速轴2的轴颈处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第一甩油环5和第二甩油环6,在第一甩油环5和箱体1之间套设有挡油环4,第一甩油环5、透盖3配合形成第一迷宫35,挡油环4、第一甩油环5、透盖3围成第一回油腔345,第二挡油环6和透盖3围成第二回油腔36,第二挡油环6外端与透盖3之间安装有V型密封7。
箱体1和透盖3内具有与第一回油腔345连接的回油管路13。
图示中“Z”型为第三甩油环8的截面形状,第三甩油环8实际为二阶圆柱,也即,第三甩油环8包括小直径圆柱体81和大直径圆柱体82,第三甩油环8还具有二阶圆柱通孔80,二阶圆柱通孔80包括小直径圆柱通孔83和大直径圆柱通孔84,其中大直径圆柱通孔84位于大直径圆柱体82内,且大直径圆柱通孔84的高度小于大直径圆柱体82的高度。
第三甩油环8位于第一回油腔345内,且小直径圆柱通孔83套设固定在第一甩油环5上,大直径圆柱通孔84朝向挡油环4的端面。
加工完成二阶圆柱后,沿着轴线将第三甩油环8切割成两半,分别通过紧定螺钉9分体安装在第一甩油环5的外圆周面。
回油原理:
1、将从挡油环4与第一甩油环5缝隙挤出而进入第一回油腔345的润滑油,通过挡油环4与第三甩油环8的相互配合关系,第三甩油环8高速旋转,将大部分油品甩向挡油环4端面,并顺着圆周面流入第一回油腔345中,最后通过与第一回油腔345连通的回油管路13回到箱体1内;
2、局部润滑油未能彻底甩干净,可通过第一甩油环5与透盖3间的第一迷宫35将大部分润滑油甩入第一回油腔345,部分润滑油进入第二回油腔36,由第二甩油环6进行二次处理。通过两次甩油,最终彻底解决漏油问题。
本实用新型空中维修处理步骤:
1、拆卸联轴器刹车盘部件;
2、拆卸高速轴透盖3;
3、将一半的第三甩油环8的小直径圆柱通孔83的内壁涂抹TS825胶体,使其初步固定在第一甩油环5表面;
4、用手枪钻在第三甩油环8外圆表面打孔,打孔至第一甩油环4与高速轴2结合面;
5、用丝锥攻丝至第一甩油环4与高速轴2结合面;
6、安装紧定螺钉9固定第三甩油环8到第一甩油环4上;
7、重复3-6步骤固定另一半的第三甩油环8;
8、复装透盖3并试机运行。
本专利设计重点解决早期机型中大批量设计简单造成的批量漏油问题。从漏油原理分析,设计简单易操作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FD1660/FDMC等机型轴径漏油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风电齿轮箱的高速轴穿过透盖的通孔,透盖固连在箱体上;在高速轴的轴颈处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第一甩油环和第二甩油环,在第一甩油环和箱体之间套设有挡油环,第一甩油环、透盖配合形成第一迷宫,挡油环、第一甩油环、透盖围成第一回油腔,第二挡油环和透盖围成第二回油腔,第二挡油环外端与透盖之间安装有V型密封;箱体和透盖内具有与第一回油腔连接的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第三甩油环为包括小直径圆柱体和大直径圆柱体的二阶圆柱,第三甩油环还具有包括小直径圆柱通孔和大直径圆柱通孔的二阶圆柱通孔;第三甩油环位于第一回油腔内,且小直径圆柱通孔套设固定在第一甩油环上,大直径圆柱通孔朝向挡油环的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大直径圆柱通孔位于大直径圆柱体内,且大直径圆柱通孔的高度小于大直径圆柱体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甩油环由沿轴线分割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通过紧定螺钉安装在第一甩油环的外圆周面。
CN202220441688.7U 2022-03-01 2022-03-01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Active CN216768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1688.7U CN216768304U (zh) 2022-03-01 2022-03-01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1688.7U CN216768304U (zh) 2022-03-01 2022-03-01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8304U true CN216768304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1688.7U Active CN216768304U (zh) 2022-03-01 2022-03-01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8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1317B (zh) 齿轮减速机高速轴非接触式密封装置
CN216768304U (zh) 风电齿轮箱高速级机械迷宫防漏油结构
CN206544339U (zh) 一种飞轮支撑的润滑防漏结构
CN208872512U (zh) 一种测试离合器摩擦片的试验装置
CN202195011U (zh) 磨地机行星减速器
CN207989692U (zh) 一种冷却塔专用斜齿齿轮箱
CN204477305U (zh) 一种机械轴封结构
CN202836964U (zh)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试验台的旋转支撑结构
CN206682272U (zh) 智能油品监测齿轮箱及地铁用驱动装置
CN113357343A (zh) 一种发电机轴系集成于齿轮箱的结构
CN207634653U (zh) 减速器用组合动密封装置
CN201554859U (zh) 抽油机减速箱注剂式轴封装置
CN210327262U (zh) 一种动力装置
CN209654569U (zh) 辗环机主减速机的输出端防护结构
CN210440453U (zh) 一种防止齿轮箱高速轴渗油安装结构
CN108412970B (zh) 立式齿轮箱
CN107620800A (zh) 机床变速箱主轴密封结构
CN2198461Y (zh) 一种油封
CN219197700U (zh) 一种叶轮轴的密封结构
CN206517210U (zh) 一种重负荷型固定座
CN219062331U (zh) 一种行星传动齿轮箱及其润滑装置
CN215370877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装置的减速箱
CN211859886U (zh) 一种新型电动盘车
CN217953874U (zh) 一种隔绝油雾的轴承试验机
CN213270932U (zh) 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