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4436U -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4436U
CN216764436U CN202220234799.0U CN202220234799U CN216764436U CN 216764436 U CN216764436 U CN 216764436U CN 202220234799 U CN202220234799 U CN 202220234799U CN 216764436 U CN216764436 U CN 216764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reaction tank
precipitation
water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47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家中
吴迪
柳庆磊
韩文杰
王栋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pri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pri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pri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pri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47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4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4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4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具体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其包括反应池本体,反应池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位于上部的反应区和位于下部的沉淀区;在反应区的顶部的中心处连接有进水管,在反应区的周边设置有导流渠,在导流渠的外侧设置有集水渠,集水渠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在反应区的最底端设置有曝气管路,曝气管路的上方设置有拦截筛网,在拦截筛网的上方填充有悬浮载体;在所述的导流渠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沉淀区中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泥斗,在每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经过反应区反应后的泥水分离后所得污泥通过所述的排泥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将反应和沉淀集成设置在一个反应池中,节省了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污水厂节地新建以及原池提标扩容改造需求不断增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Reactor,MBBR)具有原位镶嵌、高效集约的优势,有效了解决了污水厂新建及改造缺地的难题。由于MBBR池进水携带SS,悬浮载体自身也会脱落一部分SS,为了保障最终出水的稳定达标,需增加沉淀工艺,以实现泥水分离。
传统工艺流程一般采用在MBBR池后端增加沉淀工艺,如CN211847614U公开了一种一体化MBBR兼氧好氧高效沉淀工艺污水处理设备,其采用了串联的连接方式,将沉淀池置于MBBR池后端。其虽然实现了泥水分离,但是将MBBR反应池和沉淀池串联连接,占地面积增大,难以有效实现污水处理占地的集约。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将反应和沉淀集成设置在一个反应池中,节省了占地面积,并且配合周边出水方式,出水断面大,出水均匀,可防止污泥局部堆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包括反应池本体;
所述的反应池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位于上部的反应区和位于下部的沉淀区;
在所述的反应区的顶部的中心处连接有进水管,在所述的反应区的周边设置有导流渠,在所述的导流渠的外侧设置有集水渠,所述的集水渠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
在所述的反应区的最底端设置有曝气管路,所述的曝气管路的上方设置有拦截筛网,在所述的拦截筛网的上方填充有悬浮载体;
在所述的导流渠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到反应区顶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的曝气管路到反应区顶部的垂直距离,所述的连接口用于将经过反应区反应后的泥水分离后所得清水送入所述的导流渠中,经过所述的导流渠送入所述的集水渠中,经过所述的出水管排出;
所述的沉淀区中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泥斗,在每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经过反应区反应后的泥水分离后所得污泥通过所述的排泥管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上述的反应池本体为圆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上述的曝气管路的曝气孔朝上,上述的导流渠向上述的集水渠通过跌落式排水。
优选的,上述的拦截筛网位于上述反应池本体有效高度的50%~60%处,且布满整个上述反应池本体的横截面积,上述的曝气管路位于上述的拦截筛网下方0.5m~0.8m处。
优选的,上述悬浮载体的比重为0.94~0.97g/cm3,空隙率不低于90%,填充率不高于67%。
优选的,上述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为圆形或方形,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上述的悬浮载体的直径,方形通孔的边长小于上述的悬浮载体的直径。
优选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与悬浮载体的直径配比为0.70~0.85:1,方形通孔的边长与悬浮载体的直径配比为0.50~0.70:1。
优选的,上述的跌落式进水是通过高于集水渠内有效液位的导流渠通过三角堰来实现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将反应和沉淀集成在一个反应池内,节约了占地面积,配合采用中心进水,周边通过设置导流渠,导流渠外侧设置集水渠,通过周边出水的方式,可以避免局部堆积。
(2)本实用新型MBBR反应池通过在沉淀区设置多个并排的泥斗和排泥管,可以防止污泥堆积。
(3)本实用新型MBBR反应池适用于以纯膜MBBR工艺处理的各类废水的好氧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MBBR反应池可以实现在同一反应池中的反应和沉淀,节省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反应池本体,2、进水管,3、拦截筛网,4、曝气管路,5、泥斗,6、排泥管,7、连接口,8、导流渠,9、集水渠,10、出水管,11、悬浮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1,反应池本体1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周边出水,在反应池本体1的周边设置导流渠8,即出水(上清水)首先进入导流渠8中,然后当其液面达到有效液位高度后,通过跌落式排水进入导流渠外侧的集水渠9中,优选通过三角堰来实现跌落式排水,在集水渠9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0,从而将出水排出。
进水管2连接在反应池本体顶部的中间,即从反应池本体的中心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将反应池本体分为反应区和沉淀区,即将反应和沉淀集成设置在一个反应池中,而并非采用现有技术常用的串联的方式将沉淀区置于反应区之后,本实用新型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节约占地。
在反应池本体中,位于上部的为反应区,位于下部的为沉淀区,反应区的有效高度也要大于沉淀区的有效高度,在反应区内,从上到下设置有悬浮载体11、拦截筛网3、曝气管路4,曝气管路4的曝气孔优选朝上设计,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悬浮载体流化,避免直吹泥斗。
悬浮载体的比重为0.94~0.97g/cm3,空隙率不低于90%,填充率不高于67%。
拦截筛网位于反应池体有效高度50%~60%处,且布满整个所述反应池本体的横截面积;曝气系统位于所述拦截筛网下0.5m~0.8m,在拦截筛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当通孔为圆形时,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悬浮载体的直径,当通孔为方形时,方形通孔的边长小于悬浮载体的直径,可防止悬浮载体冲走,更优选,圆形通孔的直径与悬浮载体的直径配比为0.70~0.85:1,方形通孔的边长与悬浮载体的直径配比为0.50~0.70:1。上述各个参数的限定主要是考虑到布气及气速,确保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沉淀区设置有多组并排设置的泥斗5,且充满整个反应池的池底。在每个泥斗5底部均连接排泥管6。多个并排设置的泥斗为了防止污泥堆积,确保排泥的均匀性,通过排泥管可将泥斗内的污泥及时排出。
在导流渠的底部设置连接口7,通过连接口7实现与反应区的连通,即通过反应区后的泥水分离后所得清水先进入该连接口7,通过连接口7进一步进入导流渠中。由于连接口7实质作用是出水,因此,连接口7的位置应低于曝气管路的位置,即连接口7距离反应池本体的顶部的距离要大于曝气管路距离反应池本体顶部的距离。
下面对上述的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的使用方法做详细说明。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通过进水管从反应池本体的中部向反应池本体内进水;
第二、开启曝气管路实现悬浮载体的流化、挂膜与污染物的去除;
第三、经过处理后的水在曝气管路底下实现泥水分离;
第四、分离所得上清液经过连接口进入导流渠,沉淀后的污泥均匀进入沉淀区的泥斗中;
第五、经过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导流渠以溢流的方式进入集水渠,然后通过出水管排出;
第六、泥斗内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出,最终完成待处理水的净化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将反应和沉淀集成设置在一个反应池中,在确保出水和污泥顺利排出的同时,节约了占地面积,其适用于以纯膜MBBR工艺处理的各类废水的好氧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反应池本体1、进水管2、拦截筛网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包括反应池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应池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位于上部的反应区和位于下部的沉淀区;
在所述的反应区的顶部的中心处连接有进水管,在所述的反应区的周边设置有导流渠,在所述的导流渠的外侧设置有集水渠,所述的集水渠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
在所述的反应区的最底端设置有曝气管路,所述的曝气管路的上方设置有拦截筛网,在所述的拦截筛网的上方填充有悬浮载体;
在所述的导流渠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到反应区顶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的曝气管路到反应区顶部的垂直距离,所述的连接口用于将经过反应区反应后的泥水分离后所得清水送入所述的导流渠中,经过所述的导流渠送入所述的集水渠中,经过所述的出水管排出;
所述的沉淀区中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泥斗,在每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经过反应区反应后的泥水分离后所得污泥通过所述的排泥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本体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路的曝气孔朝上,所述的导流渠向所述的集水渠通过跌落式排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筛网位于所述反应池本体有效高度的50%~60%处,且布满整个所述反应池本体的横截面积,所述的曝气管路位于所述的拦截筛网下方0.5m~0.8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载体的比重为0.94~0.97g/cm3,空隙率不低于90%,填充率不高于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筛网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为圆形或方形,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的悬浮载体的直径,方形通孔的边长小于所述的悬浮载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圆形通孔的直径与悬浮载体的直径配比为0.70~0.90:1,方形通孔的边长与悬浮载体的直径配比为0.50~0.70: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跌落式排水是通过高于集水渠内有效液位的导流渠通过三角堰来实现的。
CN202220234799.0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Active CN216764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799.0U CN216764436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799.0U CN216764436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4436U true CN216764436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4799.0U Active CN216764436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4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5947B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6116045A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其工艺
CN109987707A (zh) 一种与mbbr耦合的悬浮填料沉淀方法
CN112979055A (zh) 混合液在线发酵umif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池及其应用方法
CN106746376B (zh) 一种无阀快速砂滤池深度处理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法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SK15102003A3 (sk) Spôsob separácie suspenzie, najmä pri čistení odpadovej vody a zariadenie na jeho vykonávanie
CN205709927U (zh) 一种垂向涡流强化分离装置及高效固液分离的造粒流化床
CN110526395A (zh) 用于废水处理系统的旋流厌氧反应器
CN107244785A (zh) 一种微动力化粪池
CN216764436U (zh)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mbbr反应池
CN216273615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生物反应器
CN113716815B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
CN214457495U (zh) 一种自维护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3738786U (zh) 一种分置曝气自循环两段式脱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1595130U (zh) 变速升流膨胀式混凝反应与中心布水一体化的沉淀装置
CN114014492A (zh) 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
CN210620462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
CN104609553B (zh) 联户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2759201A (zh) 一种自维护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6422435A (zh) 一种折流式沉淀池及折流式沉淀工艺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111039392A (zh) 一种多功能水处理过滤装置
CN110980952A (zh) 村镇污水渗滤池
CN104787968A (zh) 金霉素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