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4413U -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4413U
CN216744413U CN202123118039.8U CN202123118039U CN216744413U CN 216744413 U CN216744413 U CN 216744413U CN 202123118039 U CN202123118039 U CN 202123118039U CN 216744413 U CN216744413 U CN 216744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smoke
secondary flue
boiler
boil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8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118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4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4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4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属于锅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本体、烟气循环机构和排烟管道,所述的锅炉本体的排烟口与排烟管道的进气口连接,排烟管道的出气口与烟气循环机构的进气口连接,烟气循环机构内的烟气通过烟气出口排出;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多根换热水管和分隔板,所述的外层壳体套在内层壳体外并形成空腔,所述的多根换热水管成阵列的形式排列,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内层壳体上并与空腔相通,所述的分隔板设置在内层壳体内,并将内层壳体分隔成多个循环烟道,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逐一相通。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供热。

Description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中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或者有机热载体,因此,锅炉的使用较为广泛。而对于锅炉的余热回收是锅炉运行过程中的一部分,能够对锅炉中的部分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较为单一,不方便回收排烟管的余热和不方便清理烟气过滤物,余热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余热回收的利用率不是很高,锅炉中的烟气排出锅炉外,烟气中的粉尘给环境带来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烟气循环机构,所述的锅炉本体的排烟口与烟气循环机构的进气口连接,烟气循环机构内的烟气通过烟气排出口排出;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多根换热水管和分隔板,所述的外层壳体套在内层壳体外并形成空腔,所述的多根换热水管成阵列的形式排列,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内层壳体上并与空腔相通,所述的分隔板设置在内层壳体内,并将内层壳体分隔成多个循环烟道,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逐一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锅炉本体包括炉外层和炉内层,所述的炉外层套在炉内层外并形成第二空腔,锅炉本体靠近烟气循环机构的一侧侧壁上开有一个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的中间位置铰接一个烟道挡板,并将排烟口分成上下两个烟道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分别为主烟道、次烟道一、次烟道二、次烟道三和次烟道四,所述的锅炉本体的排烟口与主烟道的进烟口连接,主烟道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一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一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二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二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三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三的排烟口与次烟道四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四的顶端设置有烟气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烟道的进烟口处于主烟道的下方,主烟道的排烟口处于主烟道的上方;所述的次烟道一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一的上方,次烟道一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一的下方;所述的次烟道二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二的下方,次烟道二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二的上方;所述的次烟道三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三的上方,次烟道三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三的下方;所述的次烟道四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四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次烟道一、次烟道二、次烟道三和次烟道四围绕主烟道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的外层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型储水箱,所述的小型储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连接到次烟道一的注水孔处,所述的输水管上设置有滴斗。
进一步的,所述的次烟道四顶端的烟气出口处设置有消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烟道、次烟道一、次烟道二、次烟道三和次烟道四所对应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除尘检查口,且每个除尘检查口上设置有一个可翻转的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锅炉本体内纵向设置有两层炉箅子,下层炉箅子的两端与锅炉本体的内壁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锅炉本体两侧侧壁的上端分别开有多个第一安装孔,锅炉本体两侧侧壁的下端分别开有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的锅炉本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支架,锅炉本体的前端还插装有一根推拉杆;每个活动支架包括支撑架、弯折杆和连动杆,所述的支撑架包括多根插杆和横向固定杆,所述的多根插杆的一端垂直插装在横向固定杆上,多根插杆的另一端插装在锅炉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的弯折杆的一端与横向固定杆的中间位置铰连接,弯折杆的另一端与连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连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锅炉本体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伸进锅炉本体内,所述的弯折杆中间弯折部分设置有铰接部,弯折杆通过中间的铰接部铰接在锅炉本体的侧壁上;两个活动支架上的连动杆伸入锅炉本体内的端部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推拉杆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排烟管道分隔成多个循环烟道,并围绕在主烟道外围,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加了烟道的长度,循环烟道内的余热将大部分的热量传递给了换热水管,进而增加了余热的循环利用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在次烟道一内采用点滴式注入法注入微量的水,遇热产生蒸汽成雾,次烟道一内的温度最高,利于水的雾化,由于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带火,与烟火融到一起,能起到雾化作用,通过雾化能助燃,能消烟,减少烟排放量,可以将烟气中的微小颗粒充分燃烧,产生更多的热量,再将热量传递给换热水管;
3、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锅炉更加环保节能,由于次烟道内注入微量的水,水在高温下会雾化,可以起到助燃的作用,水蒸气伴随着火与烟混合在一起,通过多次回旋燃烧,烟能自然烧掉一部分,可以进行消烟,同时也可以减少烟的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更加环保;
4、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循环烟道可用于小型、中型和大型的水暖炉、热风炉,也可适用于民用和集中供热用,同时也适用于立式锅炉或者卧式锅炉,回旋燃烧的次数或者烟道的数量可根据锅炉房的大小和供热面积进行选择设计,民用小型锅炉所设计的回转燃烧次数一般都在三或五次左右即可,如果条件需要循环回旋次数可以达到七次、九次、十一次不等;
5、锅炉集中回旋循环供热速度快,民用小型锅炉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供暖温度45°-50°,循环水泵就可以达到设定温度气动,热量在炉内,停留时间长,燃烧散煤、型煤或秸秆块一个采暖期只需要点火一次,节省燃料50%左右;
6、当下层炉箅子上的下层型煤或者秸秆块烧尽后,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将上层型煤与下层型煤进行分离,支撑架支撑住上层的型煤或者秸秆块,翻转下层的炉箅子,下层燃尽的型煤落到炉膛底部,活动支架上的支撑架向外移动,上层未燃尽的型煤或者秸秆块向下落,直至落到下层炉箅子上;
7、在烟气排出口处设置消烟器进行消烟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D-D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E-E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2中F-F处的剖视图;
图10为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1-1、炉箅子;1-2、炉外层;1-3、炉内层;1-4、第二空腔;1-5、烟道挡板;2、烟气循环机构;2-1、外层壳体;2-2、内层壳体;2-3、换热水管;2-4、回水管;2-5、排水管;2-6、次烟道二;2-7、次烟道三;2-8、次烟道一;2-9、次烟道四;2-10、主烟道;2-15、空腔;2-16、分隔板;3、烟气排出口;4、消烟器;5、小型储水箱;6、活动支架;6-1、支撑架;6-1-1、插杆;6-1-2、横向固定杆;6-2、弯折杆;6-3、连动杆;7、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包括锅炉本体 1和烟气循环机构2,所述的锅炉本体1的排烟口与烟气循环机构2的进气口连接,烟气循环机构2内的烟气通过烟气排出口3排出;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2包括外层壳体2-1、内层壳体2-2、多根换热水管2-3和分隔板2-16,所述的外层壳体2-1套在内层壳体2-2外,外层壳体2-1与内层壳体2-2之间形成空腔2-15,所述的多根换热水管2-3成阵列的形式排列,换热水管2-3的两端分别插装在内层壳体2-2上并与空腔2-15相通,所述的分隔板2-16设置在内层壳体2-2内,并将内层壳体2-2分隔成多个循环烟道,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逐一相通;
所述的锅炉本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回水管2-4和排水管2-5,所述的回水管2-4上接有循环水泵。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集中加热,为了使燃料所产生的热能量全部用尽,水从进水口进入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再通过空腔进入到换热水管中,经过换热的水从出水管排出,为用户提供热量;
本实施方式中锅炉本体中排出的带有火星的烟气从锅炉本体的排烟口排出并进入到烟气循环机构中,烟气循环机构将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再次回收,把所产生的热能量进行几次循环回转燃烧,次烟道围绕着主烟道循环加热,把所产生的热量基本用尽,全部换给换热水管,余热最终烟气从烟气排出口3排出,排出炉体的烟道温度只在30-40度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9所示,所述的锅炉本体1包括炉外层1-2和炉内层1-3,所述的炉外层1-2套在炉内层1-3外并形成第二空腔1-4,所述的第二空腔用于注入循环热水,锅炉本体靠近烟气循环机构2的一侧侧壁上开有一个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的中间位置铰接一个烟道挡板1-5,并将排烟口分成上下两个烟道口。
本实施方式中,当燃烧型煤或者秸秆块时,把烟道板翻转下来,上烟道口用于排出型煤或者秸秆块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当燃烧散煤时,把烟道板翻上去,下烟道口用于排出散煤所产生的的高温烟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分别为主烟道2-10、次烟道一2-8、次烟道二2-6、次烟道三2-7和次烟道四2-9,所述的锅炉本体1的排烟口与主烟道2-10的进烟口连接,主烟道2-10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一2-8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一2-8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二2-6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二2-6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三2-7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三2-7的排烟口与次烟道四2-9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四2-9的顶端设置有烟气排出口3。
本实施方式中,本锅炉烟道流程次数为五次流程,回旋燃烧的次数或者烟道的数量可根据锅炉房的大小和供热面积进行选择设计,民用小型锅炉所设计的回转燃烧次数一般都在3或5次左右即可,如果条件需要循环回旋次数可以达到七次、九次、十一次不等,本实施例以五次为例,锅炉内部有加热水管、主烟道、次烟道组成一体,可以充分利用能源热能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主烟道2-10的进烟口处于主烟道2-10的下方,主烟道2-10的排烟口处于主烟道2-10的上方;所述的次烟道一2-8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一2-8 的上方,次烟道一2-8的排烟口处于处于次烟道一2-8的下方;所述的次烟道二2-6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二2-6的下方,次烟道二2-6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二2-6的上方;所述的次烟道三2-7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三2-7的上方,次烟道三2-7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三2-7的下方;所述的次烟道四2-9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四2-9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中,主烟道2-10的顶部与次烟道一2-8的顶部相通,次烟道一2-8的底部与次烟道二2-6的底部相通;次烟道二2-6的顶部与次烟道三2-7的顶部相通,次烟道三2-7的底部与次烟道四2-9的底部相通;锅炉本体中的烟气首先进入到主烟道内,再从主烟道的顶部进入到次烟道一2-8内,流经次烟道一2-8整个烟道后,从次烟道一2-8底部进入到次烟道二2-6中,流经次烟道二2-6整个烟道后,从次烟道二2-6的顶部进入到次烟道三 2-7中,流经次烟道三2-7的整个烟道后,从次烟道三2-7的底部进入到次烟道四2-9中,流经次烟道四2-9的整个烟道后,从排烟口排出;烟气在排出过程中,途径整个烟道,流通长度长,多次进行循环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回转燃烧多次,烟气所产生的热量基本用尽再排出,锅炉烟道口排出的温度基本在30-40°左右,整个过程增加了烟气的利用率和换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次烟道一2-8、次烟道二2-6、次烟道三2-7和次烟道四2-9围绕主烟道2-10布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2的外层壳体2-1 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型储水箱5,所述的小型储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连接到次烟道一2-8的注水孔处,所述的输水管上设置有滴斗。
本实施方式中,在次烟道一内采用点滴注入的方式注入微量的水,由于次烟道一内的温度最高,水在高温下会雾化,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带火,微量的水具有助燃的作用,可以将烟气中的微小颗粒充分燃烧,产生更多的热量,再将热量传递给换热水管;相比传统的锅炉更加环保节能,并且由于水蒸气伴随着火与烟混合在一起,可以进行消烟,同时也可以减少烟的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更加环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次烟道四2-9顶端的烟气出口处设置有消烟器4和烟道流程控制翻板阀门,所述的烟道流程控制翻板阀门为一个通过轴铰接在烟气出口处的板片,用于控制烟气的流量,所述的消烟器用于消除烟气循环机构中所排出烟气中的烟尘,减少环境污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主烟道2-10、次烟道一2-8、次烟道二2-6、次烟道三2-7和次烟道四2-9所对应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除尘检查口 2-11,且每个除尘检查口2-11上设置有一个可翻转的盖体。
所述的主烟道2-10正上方所对应的壳体处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所述的次烟道一2-8 正上方所对应的壳体处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次烟道一2-8壳体的侧壁下方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所述的次烟道二2-6正上方所对应的壳体处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次烟道二2-6 壳体的侧壁下方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所述的次烟道三2-7正上方所对应的壳体处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次烟道三2-7壳体的侧壁下方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次烟道四2-9壳体的侧壁下方开有一个除尘检查口,在每个除尘检查口上设置有一个可翻转的盖体。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除尘检查口用于检查处理各个烟道中的内壁挂灰情况,如果各个烟道中的内壁挂灰严重,则利用钢丝刷从各个烟道上方的除尘检查口伸入到各个烟道中,将烟道内壁上的灰刮掉,并从各个烟道下方的除尘检查口将灰除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锅炉本体1内设置有两层炉箅子1-1,上层炉箅子为可活动的炉箅子,上层炉箅子用于散煤的燃烧;下层炉箅子1-1的两端与锅炉本体1的内壁轴连接,需要时可进行翻转,下层炉箅子用于型煤和秸秆块的燃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层炉箅子可以拆卸下来,当燃烧型煤或者秸秆块时,将上层炉箅子取下;
本申请的锅炉除了燃烧散煤,型煤和秸秆块,还可以燃烧混合燃料制块,适用范围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0所示,所述的锅炉本体1两侧侧壁的上端分别开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所对应的位置为靠近上层炉箅子的上方平行位置,锅炉本体 1两侧侧壁的下端分别开有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的锅炉本体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支架6,锅炉本体1的前端还插装有一根推拉杆7;
每个活动支架6包括支撑架6-1、弯折杆6-2和连动杆6-3,所述的支撑架6-1包括多根插杆6-1-1和横向固定杆6-1-2,所述的多根插杆6-1-1的一端垂直插装在横向固定杆6-1-2 上,多根插杆6-1-1的另一端插装在锅炉本体1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的弯折杆 6-2的一端与横向固定杆6-1-2的中间位置铰连接,弯折杆6-2的另一端与连动杆6-3的一端活动连接,连动杆6-3的另一端穿过锅炉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伸进锅炉本体1内,所述的弯折杆6-2中间弯折部分设置有铰接部,弯折杆6-2通过中间的铰接部铰接在锅炉本体1的侧壁上;
两个活动支架6上的连动杆6-3伸入锅炉本体内的端部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推拉杆7相对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锅炉本体1两侧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与插杆6-1-1的数量相同,所述的连动杆6-3与弯折杆6-2的连接端设置有插孔,插孔的内径大于弯折杆6-2的外径;当锅炉燃烧的为型煤或者秸秆块时,型煤或者秸秆块燃烧的特点是先燃烧下层的型煤或者秸秆块,然后再燃烧上层的型煤或者秸秆块,为了保证型煤燃烧的效率,需要将下层燃尽的型煤去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抽出推拉杆7,推拉杆带动其两端铰接的连动杆6-3向外运动,连动杆6-3的外端沿着第二安装孔向外伸出,连动杆6-3带动弯折杆6-2的底端向外运动,由于弯折杆6-2与锅炉本体侧壁处于铰接的状态,弯折杆6-2的顶端带动支撑架朝向锅炉本体的方向运动,支撑架上的插杆伸入到锅炉本体的炉膛内,并伸入到上层型煤与下层型煤之间,支撑架将上层型煤托起,翻转下层炉箅子,处于下层燃尽的型煤落下,将下层的炉箅子位置复原,向锅炉本体的方向推动推拉杆7,推拉杆7带动其两端铰接的连动杆6-3向内运动,连动杆6-3的外端沿着第二安装孔向内进入,连动杆6-3带动弯折杆6-2的底端朝向锅炉本体的方向运动,由于杠杆原理,弯折杆6-2的顶端带动支撑架朝向远离锅炉本体的方向运动,支撑架上的插杆从锅炉本体的炉膛内撤出,处于支撑架上的上层型煤落下,并落到下层的炉箅子上,每当下层的型煤燃尽后,重复上述动作。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和烟气循环机构(2),所述的锅炉本体(1)的排烟口与烟气循环机构(2)的进气口连接,烟气循环机构(2)内的烟气通过烟气排出口(3)排出;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2)包括外层壳体(2-1)、内层壳体(2-2)、多根换热水管(2-3)和分隔板(2-16),所述的外层壳体(2-1)套在内层壳体(2-2)外并形成空腔(2-15),所述的多根换热水管(2-3)成阵列的形式排列,换热水管(2-3)的两端分别插装在内层壳体(2-2)上并与空腔(2-15)相通,所述的分隔板(2-16)设置在内层壳体(2-2)内,并将内层壳体(2-2)分隔成多个循环烟道,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逐一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本体(1)包括炉外层(1-2)和炉内层(1-3),所述的炉外层(1-2)套在炉内层(1-3)外并形成第二空腔(1-4),锅炉本体靠近烟气循环机构(2)的一侧侧壁上开有一个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的中间位置铰接一个烟道挡板(1-5),并将排烟口分成上下两个烟道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循环烟道分别为主烟道(2-10)、次烟道一(2-8)、次烟道二(2-6)、次烟道三(2-7)和次烟道四(2-9),所述的锅炉本体(1)的排烟口与主烟道(2-10)的进烟口连接,主烟道(2-10)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一(2-8)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一(2-8)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二(2-6)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二(2-6)的排烟口与次烟道三(2-7)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三(2-7)的排烟口与次烟道四(2-9)的进烟口相通,次烟道四(2-9)的顶端设置有烟气排出口(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烟道(2-10)的进烟口处于主烟道(2-10)的下方,主烟道(2-10)的排烟口处于主烟道(2-10)的上方;所述的次烟道一(2-8)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一(2-8)的上方,次烟道一(2-8)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一(2-8)的下方;所述的次烟道二(2-6)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二(2-6)的下方,次烟道二(2-6)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二(2-6)的上方;所述的次烟道三(2-7)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三(2-7)的上方,次烟道三(2-7)的排烟口处于次烟道三(2-7)的下方;所述的次烟道四(2-9)的进烟口处于次烟道四(2-9)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烟道一(2-8)、次烟道二(2-6)、次烟道三(2-7)和次烟道四(2-9)围绕主烟道(2-10)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循环机构(2)的外层壳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型储水箱(5),所述的小型储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连接到次烟道一(2-8)的注水孔处,所述的输水管上设置有滴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烟道四(2-9)顶端的烟气出口处设置有消烟器(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烟道(2-10)、次烟道一(2-8)、次烟道二(2-6)、次烟道三(2-7)和次烟道四(2-9)所对应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除尘检查口(2-11),且每个除尘检查口(2-11)上设置有一个可翻转的盖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本体(1)内纵向设置有上下两层炉箅子(1-1),下层炉箅子(1-1)的两端与锅炉本体(1)的内壁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本体(1)两侧侧壁的上端分别开有多个第一安装孔,锅炉本体(1)两侧侧壁的下端分别开有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的锅炉本体(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支架(6),锅炉本体(1)的前端还插装有一根推拉杆(7);
每个活动支架(6)包括支撑架(6-1)、弯折杆(6-2)和连动杆(6-3),所述的支撑架(6-1)包括多根插杆(6-1-1)和横向固定杆(6-1-2),所述的多根插杆(6-1-1)的一端垂直插装在横向固定杆(6-1-2)上,多根插杆(6-1-1)的另一端插装在锅炉本体(1)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的弯折杆(6-2)的一端与横向固定杆(6-1-2)的中间位置铰连接,弯折杆(6-2)的另一端与连动杆(6-3)的一端活动连接,连动杆(6-3)的另一端穿过锅炉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伸进锅炉本体(1)内,所述的弯折杆(6-2)中间弯折部分设置有铰接部,弯折杆(6-2)通过中间的铰接部铰接在锅炉本体(1)的侧壁上;
两个活动支架(6)上的连动杆(6-3)伸入锅炉本体内的端部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推拉杆(7)相对的两侧。
CN202123118039.8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Active CN216744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8039.8U CN21674441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8039.8U CN21674441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4413U true CN216744413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8039.8U Active CN21674441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4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5706U (zh) 新型的节能减排锅炉燃烧设备
CN108105757A (zh) 一种新型防结焦智能高效型生物质采暖炉
CN206145968U (zh) 一种节能减排燃煤型锅炉系统
CN216744413U (zh) 一种供热节能环保水暖锅炉
CN201581059U (zh) 洁净燃气输出式环保型燃煤气化炉
CN2112328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203949146U (zh) 组合式螺纹管锅炉
CN209147149U (zh) 反烧燃煤炉及其二次配风装置
CN103512191B (zh) 微分式动态热交换节能环保锅炉
CN2797965Y (zh) 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CN20796314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
CN207035480U (zh) 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
CN207716825U (zh) 一种干燥热风炉设备
CN2709803Y (zh) 高效节能煤气锅炉
CN104879788A (zh)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型回风炉
CN205979851U (zh) 一种多级循环换热高效生物质燃烧炉
CN214426200U (zh) 热风炉
CN214949208U (zh) 一种热风采暖炉
CN201680357U (zh) 一种燃煤锅炉
CN115218484B (zh) 生物质成型燃料表面气相燃烧热解面向下移动式气化锅炉
CN201621846U (zh) 无烟无尘锅炉
CN202915328U (zh) 立式无烟燃烧蒸汽锅炉
CN214581180U (zh) 一种燃煤式暖风炉
CN210153865U (zh) 节能环保采暖炉
CN203572016U (zh) 微分式动态热交换节能环保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