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0824U - 平改坡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平改坡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0824U
CN216740824U CN202123429878.1U CN202123429878U CN216740824U CN 216740824 U CN216740824 U CN 216740824U CN 202123429878 U CN202123429878 U CN 202123429878U CN 216740824 U CN216740824 U CN 216740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panel
roof
flat
vertical enclosur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98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心怡
郭晓燕
金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98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0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0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0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其包括:竖向围护结构以及坡屋面结构;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其中,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所述坡屋面结构架设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上;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由此,坡屋面结构可以直接架设在竖向围护结构上,节省了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改造成本。同时,竖向围护结构包含有可开闭的通风组件,实现了不同季节的通风或保温功能,也有利于改善坡屋面的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平改坡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较多老旧住宅存在屋面渗漏严重、隔热保温性能差等问题,为了使屋面整体美观,提升老旧社区的整体环境,有较多既有住宅进行了平改坡工程。考虑到需要保留原有社区风貌、降低改造成本以及后期维修方便等问题,平改坡设计中应在保留原有檐口的基础上,留出檐沟防水检修的操作空间,并考虑坡屋顶内的通风要求。
现有平改坡屋面的做法基本是坡屋面直接从顶层平屋面上直接起坡,为了通风需求通常采用的是设置老虎窗的方式,但对于屋顶面积较小或者进深较窄的房屋形式,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老虎窗。如果一定要设置老虎窗,则需要加大坡屋面的坡度,造成改造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平改坡构造难以适应面积较小或者进深较窄的屋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包括:竖向围护结构以及坡屋面结构;
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其中,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
所述坡屋面结构架设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上;
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
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框体、上窗板以及下窗板;
所述上窗板的顶部与所述框体的顶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窗板用于向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的外部上翻开启;
所述下窗板的底部与所述框体的底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窗板用于向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的外部下翻开启。
可选的,所述上窗板与所述下窗板在闭合状态时相互搭接,且所述上窗板扣盖于所述下窗板之外。
可选的,所述上窗板与所述下窗板具有榫卯搭接结构;所述上窗板用于通过榫卯搭接扣盖于所述下窗板之外。
可选的,所述上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下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上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下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在1.2~1.5之间。
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上窗板和/或所述下窗板的开启角度不大于70°。
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上窗板和/或所述下窗板开启或闭合。
可选的,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立柱及连接件;
所述立柱用于立设于所述顶层屋面板上,并用于于承重结构对齐;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为装配式预制构件。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改坡屋面系统中,所述平改坡屋面系统包括竖向围护结构以及坡屋面结构;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其中,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所述坡屋面结构架设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上;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
如此配置,通风组件直接设置在竖向围护结构上,一方面能适应于较小面积的屋顶,适应于进深较窄的屋顶,也降低了改造造价;另一方面,竖向围护结构于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也为通风组件的开闭以及排水沟的设置提供了空间;再一方面,通风组件可开闭,实现了不同季节的通风或保温需求,也有利于改善坡屋面内部空间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板开启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板闭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改坡屋面系统的立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通风组件;101-框体;102-上窗板;103-下窗板;104-限位器;105-驱动器;20-竖向围护结构;201-立柱;202-连接件;30-圈(卧)梁;40-坡屋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上”、“下”、“顶”、“底”通常是按重力方向进行排布的相对位置关系;术语“竖向、竖直方向”通常是指沿重力方向,其一般垂直于地面,“水平向、水平面方向”通常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以解决平改坡后坡屋面成为闷顶,很难有自然风进入的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板开启时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窗板闭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改坡屋面系统的立面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其包括:竖向围护结构20以及坡屋面结构40;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其中,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30的檐口隔开布置;所述坡屋面结构40架设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上;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10。需要说明的,在图1和图2示出的示范例中,顶层屋面板和檐口并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顶层屋面板一般位于竖向围护结构20的下方,如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的现浇平屋面等,而檐口如可为女儿墙,其一般垂直于顶层屋面板,从顶层屋面板的边缘处上翻设置。对于如图1和图2示出的示范例,檐口布置于竖向围护结构20的左侧,并与竖向围护结构20隔开一定距离。
具体地,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竖向围护结构20间接架设在顶层屋面板上,例如在图1和图2示出的示范例中,可在顶层屋面板上先设置圈(卧)梁30,进而竖向围护结构20支承在圈(卧)梁30之上。在其它的一些示范例中,也可以在顶层屋面板上设置架空的承重梁,进而竖向围护结构20支承在架空的承重梁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所立位置与檐口隔开一定距离,留出所述通风组件10开启的空间和排水沟的宽度。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10,实现了夏季可通风,冬季可防风,满足了不同季节的通风以及保温需求。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通风组件10包括框体101、上窗板102以及下窗板103;所述上窗板102的顶部与所述框体101的顶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窗板102用于向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的外部(于图1和图2中为竖向围护结构20的左侧,即室外一侧)上翻开启;所述下窗板103的底部与所述框体101的底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窗板103用于向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的外部下翻开启。所述上窗板102与所述下窗板103在闭合状态时相互搭接,且所述上窗板102扣盖与所述下窗板103之外。可选的,所述上窗板102与所述下窗板103具有榫卯搭接结构;所述上窗板102用于通过榫卯搭接扣盖于所述下窗板103之外。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窗板102与下窗板103的搭接结构不局限于榫卯搭接结构,其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来实现间接搭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窗板102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下窗板103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实现了所述通风组件10开启时的防水功能。具体地,由于上窗板102的长度大于下窗板103的长度,在上窗板102和下窗板103开启时,上窗板102在竖向上的投影能够覆盖下窗板103,由此对下窗板103形成遮挡,避免雨水通过开启的窗板进入平改坡屋面系统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窗板102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下窗板103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在1.2~1.5之间。上窗板102与下窗板103的长度比值过小,不利于通风组件10防水,雨水可能会顺着风斜向飘过竖向围护结构20流入室内;上窗板102与下窗板103的长度比值过大,则不利于通风组件10通风,过长的上窗板102会起到阻挡作用,能够进入室内的自然风会被进一步缩减。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10还包括限位器104,所述限位器104用于限制所述上窗板102和/或所述下窗板103的开启角度不大于70°。需要说明的,这里上窗板102和下窗板103的开启角度是指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所述限位器104的数量配置为两个,分别用于限制所述上窗板102和所述下窗板103的开启角度,其中,限制上窗板102开启角度的限位器104位于框体101的顶壁,限制下窗板103开启角度的限位器104位于框体101的底壁。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器104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其用于限制所述上窗板102或所述下窗板103的开启角度。
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10还包括驱动器105,所述驱动器105设置于所述框体101的侧壁上,所述驱动器105用于驱动所述上窗板102和/或所述下窗板103开启或闭合。驱动器105如可为手动或电动的开窗器,其具体结构和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组件10的使用原理。在触发驱动器105之前,上窗板102与下窗板103呈现闭合状态(此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的上窗板102与下窗板103相互搭接,且上窗板102扣盖于下窗板103之外;在触发驱动器105之后,上窗板102和/或下窗板103开始打开,并在限位器104的限制下,使得上窗板102和/或下窗板103的开启角度不大于70°(此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整个打开的过程中,上窗板102向竖向围护结构20的外部上翻开启,下窗板103向竖向围护结构20的外部下翻开启;关闭的过程则相反,通过触发驱动器105,下窗板103向竖向围护结构20的内部上翻关闭,上窗板102向竖向围护结构20的内部下翻关闭,直至回到初始的闭合状态(此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如此配置,使得所述通风组件10能够根据驱动器105的操控来实现夏季开启通风,冬季关闭保温的不同需求,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平改坡屋面系统内部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竖向围护结构20包括立柱201及连接件202;所述立柱201用于立设于所述顶层屋面板上,并用于与承重结构对齐;所述连接件202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组件10连接。在一个示范例中,立柱201如可为钢柱,连接件202如可为角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重结构可以是房屋原有结构的承重墙、梁柱、圈梁、屋面上新加的卧梁或架空的承重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更进一步的,在一个示范例中,坡屋面结构40包括钢梁、屋面层以及封檐板,钢梁固定在所述立柱201的顶端,其上铺设有屋面层;屋面层由下往上依次为檩条、挂瓦条、防水卷材以及屋面瓦;屋面层的外端面还设有封檐板,封檐板的上端延伸至挂瓦条处且与檩条通过螺栓固定,防水卷材铺设在封檐板的上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封檐板与檩条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通过螺栓固定,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如图3所示,所述通风组件10为装配式预制构件。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10呈矩形,所述立柱201之间的间隔如可为2m,则可以理解的,所述通风组件10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亦可为2m,每两个立柱201之间设置一个通风组件10。所述通风组件1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在0.3m~0.6m之间。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组件10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10为装配式预制构件,装配式预制构件由于不在现场浇筑构件,不受施工场地的限制,能够提高功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改坡屋面系统中,所述平改坡屋面系统包括竖向围护结构以及坡屋面结构;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其中,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所述坡屋面结构架设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上;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
如此配置,通风组件直接设置在竖向围护结构上,一方面能适应于较小面积的屋顶,适应于进深较窄的屋顶,也降低了改造造价;另一方面,竖向围护结构于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也为通风组件的开闭以及排水管道的设置提供了空间;再一方面,通风组件可开闭,实现了不同季节的通风或保温需求,也有利于改善坡屋面内部空间的空气质量。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围护结构以及坡屋面结构;
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沿竖向设置于顶层屋面板上;其中,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用于与所述顶层屋面板的檐口隔开布置;
所述坡屋面结构架设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上;
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可开闭的通风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框体、上窗板以及下窗板;
所述上窗板的顶部与所述框体的顶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窗板用于向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的外部上翻开启;
所述下窗板的底部与所述框体的底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窗板用于向所述竖向围护结构的外部下翻开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板与所述下窗板在闭合状态时相互搭接,且所述上窗板扣盖于所述下窗板之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板与所述下窗板具有榫卯搭接结构;所述上窗板用于通过榫卯搭接扣盖于所述下窗板之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下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下窗板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在1.2~1.5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上窗板和/或所述下窗板的开启角度不大于7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上窗板和/或所述下窗板开启或闭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围护结构包括立柱及连接件;
所述立柱用于立设于所述顶层屋面板上,并用于与承重结构对齐;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组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改坡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为装配式预制构件。
CN202123429878.1U 2021-12-31 2021-12-31 平改坡屋面系统 Active CN216740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9878.1U CN216740824U (zh) 2021-12-31 2021-12-31 平改坡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9878.1U CN216740824U (zh) 2021-12-31 2021-12-31 平改坡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0824U true CN21674082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9878.1U Active CN216740824U (zh) 2021-12-31 2021-12-31 平改坡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0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63515U (zh) 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
CN216740824U (zh) 平改坡屋面系统
KR100715341B1 (ko) 지붕창이 구비된 건축구조물
CN210013364U (zh) 便于开关的通风气楼
CN210013365U (zh) 新型的便于开关的通风气楼
CN108518030B (zh) 大规格通风采光天窗
JPH04103925U (ja) 屋根の排水装置
CN202850299U (zh) 电动通风天窗
CN114922356B (zh) 一种带电动排烟扇的屋面采光天窗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57988U (zh) 一种储粮仓结构
CN110725596A (zh) 一种全现浇自通风双层屋盖储粮仓结构、构建方法
CN212295837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
JPH0326161Y2 (zh)
CN212641971U (zh) 一种木结构屋面的檐口结构
CN108518031A (zh) 屋顶通风器
CN219491510U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CN212376156U (zh) 箱式板房的屋面渗漏有组织排水装置
CN202850373U (zh) 顺坡电动通风天窗
CN204001469U (zh) 中空双结构层防水屋面
CN202850297U (zh) 加强型自然通风气楼
CN217537620U (zh) 一种墙面雨棚
JPH0124267Y2 (zh)
JPH053623Y2 (zh)
CN216380704U (zh) 旧房屋面重建结构
JP5410252B2 (ja) 屋根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