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1510U -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1510U
CN219491510U CN202320143465.7U CN202320143465U CN219491510U CN 219491510 U CN219491510 U CN 219491510U CN 202320143465 U CN202320143465 U CN 202320143465U CN 219491510 U CN219491510 U CN 219491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integrated heat
adjacent
insulat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34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家斌
王云飞
张海川
牛智祥
姜友荣
王永景
周敬
党文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34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1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1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1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屋面施工进度和防水质量得不到保障及湿作业对周围环境存在噪音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块搭接于相邻钢梁之间用于满覆盖于屋顶上的集成保温一体板,设于钢梁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上的排水机构;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之间留间隙且其接缝位于钢梁顶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厂预制的集成保温一体板搭接于相邻两钢梁上并设防水结构以防止雨水从集成保温一体板接缝处渗漏,设排水机构以排出屋面上雨水。整个结构稳固实用,防水效果好,将集成保温一体板吊装至屋顶并搭接于相应钢梁上,施工效率相当高,无焊接及混凝土浇筑湿作业,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环保、无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屋盖,在房屋顶部,用以承受各种屋面作用的屋面板、檩条、屋面梁或屋架及支撑系统组成的部件或以拱、网架、薄壳和悬索等大跨空间构件与支承边缘构件所组成的部件的总称。按外形和结构形式可分平屋盖、坡屋盖、拱形屋盖、悬索屋盖、薄壳屋盖、折板屋盖等。
屋盖通常包括防水层、屋面板、梁、设备管道、顶棚等,屋面板不仅是承重构件,而且是分割顶层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界面。
屋盖的作用和要求:屋盖是房屋最上层的覆盖物,由屋面和支撑结构组成。屋盖的围护作用是防止自然界雨、雪和风沙的侵袭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屋顶上部的荷载,包括风雪荷载、屋顶自重及可能出现的构件和人群的重量,并把它传给墙体。因此,对屋盖的要求是坚固耐久,自重要轻,具有防水、防火、保温及隔热的性能。同时要求构件简单、施工方便、并能与建筑物整体配合,具有良好的外观。
传统屋盖施工时,先在建筑主体上将支撑结构装配好,再开始屋面施工,现有屋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将叠合板或压型钢板吊装至屋面后,采取支撑措施进行支撑,支撑稳固后先浇筑混凝土,然后进行找坡、保温和防水等作业。如此施工存在以下缺陷:需要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等湿作业,受环境气象影响较大,施工进度得不到保障,需要临时支撑增加施工流程及施工成本,施工后屋面防水质量因施工人员之间的施工技术存在差别而不稳定,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存在噪音污染。
因此,设计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设于钢梁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顶面。
进一步地,集成保温一体板包括从上至下顺序分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高强钢板层。
进一步地,集成保温一体板宽度比对应相邻两钢梁上中线之间的间距短1-1.5cm。
进一步地,集成保温一体板侧边向上设有翼板,翼板向外水平延伸有搭接板,集成保温一体板通过两侧边的搭接板搭接于相邻两钢梁顶面。
进一步地,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安装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之间的铝盖板,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之间的接缝密封于铝盖板和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之间。
进一步地,铝盖板顶面中线向两侧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并且该斜坡的斜度为1%。
进一步地,集成保温一体板上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集成保温一体板侧边最低处设有集水斗,排水机构连接于集水斗上。
进一步地,集成保温一体板上斜坡的斜度为1%。
进一步地,排水机构包括U形接水管,以及连接于U形接水管底部的排水管,U形接水管顶部两接水口分别与钢梁两侧的集成保温一体板上集水斗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将整个屋面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集成保温一体板搭接于相邻两钢梁上,并在钢梁上方设防水结构以防止雨水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的接缝处漏下,同时还设排水机构与集成保温一体板连接用于排出集成保温一体板上的雨水。整个结构稳固实用,防水效果好,主要施工工序只需将从工厂预制的集成保温一体板吊装至屋顶后再搭接于相应钢梁上即可,施工效率相当高,可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同时也无需进行焊接及混凝土浇筑湿作业,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环保、无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保温一体板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钢梁、2-集成保温一体板、3-铝盖板、4-U形接水管、5-排水管、21-防水层、22-保温层、23-高强钢板层、24-集水斗、25-翼板、26-搭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将整个屋面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集成保温一体板搭接于相邻两钢梁上,并在钢梁上方设防水结构以防止雨水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的接缝处漏下,同时还设排水机构与集成保温一体板连接用于排出集成保温一体板上的雨水。整个结构稳固实用,防水效果好,主要施工工序只需将从工厂预制的集成保温一体板吊装至屋顶后再搭接于相应钢梁上即可,施工效率相当高,可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同时也无需进行焊接及混凝土浇筑湿作业,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环保、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2-3cm,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如此设计,可有效避免热桥、冷桥效应,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方便防水结构将其密封以防雨水从接缝处渗漏。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集成保温一体板2包括从上至下顺序分布的防水层21、保温层22和高强钢板层23。
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集成保温一体板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集成保温一体板2包括从上至下顺序分布的防水层21、保温层22和高强钢板层23。如此设计,可使整个结构稳固坚实,隔热防水。集成保温一体板2结构简单实用,防水效果好,可工厂化生产,再搭接至屋顶上,可有效避免焊接和混凝土湿作业施工,施工效率高,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环保、无噪音。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集成保温一体板2宽度比对应相邻两钢梁1上中线之间的间距短1-1.5cm。
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集成保温一体板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集成保温一体板2宽度为对应相邻两钢梁1上中线之间的间距。如此设计,可方便将集成保温一体板2搭接于相邻两钢梁1上,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能使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接缝处留有2-3cm间隙,可有效避免热桥、冷桥效应,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方便防水结构将其密封以防雨水从接缝处渗漏。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向上设有翼板25,翼板25向外水平延伸有搭接板26,集成保温一体板2通过两侧边的搭接板26搭接于相邻两钢梁1顶面。
本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集成保温一体板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向上设有翼板25,翼板25向外水平延伸有搭接板26,集成保温一体板2通过两侧边的搭接板26搭接于相邻两钢梁1顶面。如此设计,可方便将集成保温一体板2搭接于相邻两钢梁1上,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简单、成本低廉。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安装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铝盖板3,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接缝密封于铝盖板3和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
本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防水结构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安装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铝盖板3,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接缝密封于铝盖板3和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铝盖板3做成倒U形扣在搭接于钢梁1上的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并在铝盖板3内壁贴附一层橡胶密封,将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接缝密封于铝盖板3和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防水性能好。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安装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铝盖板3,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接缝密封于铝盖板3和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铝盖板3顶面中线向两侧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并且该斜坡的斜度为1%。
本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给出了铝盖板3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铝盖板3顶面中线向两侧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并且该斜坡的斜度为1%。如此设计,可有效将铝盖板3上雨水导引至两侧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防止铝盖板3上积水。
实施例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最低处设有集水斗24,排水机构连接于集水斗24上。
本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集成保温一体板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最低处设有集水斗24,排水机构连接于集水斗24上。如此设计,可有效将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雨水导引至集成保温一体板2两侧再通过排水机构排出,防止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积水。
实施例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最低处设有集水斗24,排水机构连接于集水斗24上。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斜坡的斜度为1%。
本实施例8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给出了集成保温一体板2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斜坡的斜度为1%。本实用新型将,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斜坡的斜度设为1%,一方面,能有效将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雨水顺利导引至集成保温一体板2的两侧以方便排水机构排水,另一方面,低斜度还能降低集成保温一体板2工厂加工难度,方便工厂生产集成保温一体板2。
实施例9。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排水机构包括U形接水管4,以及连接于U形接水管4底部的排水管5,U形接水管4顶部两接水口分别与钢梁1两侧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集水斗24相连接。
本实施例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给出了排水机构更加优选的结构,具体为:排水机构包括U形接水管4,以及连接于U形接水管4底部的排水管5,U形接水管4顶部两接水口分别与钢梁1两侧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集水斗24相连接。如此设计,一根排水管5即可有效排出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相对接侧的雨水,在保证顺畅排水的前提下还能有效降低排水管5的设置,降低排水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快速安装的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解决目前屋面施工存在的施工效率低、现场湿作业对周围环境存在噪音污染、防水作业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由上至下分别由铝盖板、集成保温一体板、排水机构组成。
本实用新型根据屋面钢梁的布置,将屋面分割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内搭设一块集成保温一体板,并配上相应的铝盖板和排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每块集成保温一体板由工厂预制,集成保温一体板由上至下分别由防水层、保温层、高强钢板层组成。集成保温一体板宽度比相应相邻钢梁中线间距短1-1.5cm,高强钢板层的高强钢板跨中预起拱,向两边找坡。集成保温一体板两侧最低点,预制集水斗,将雨水从保温一体板上导入至排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的拼缝位于钢梁截面中线位置,拼缝宽度2-3cm,铝盖板沿钢梁长度方向与集成保温一体板采用密封橡胶接缝密实,防止雨水从两集成保温一体板的拼缝处向下渗漏。
本实用新型排水机构包括U形接水管和排水管,U形接水管将相邻两块集成保温一体板集水斗中的雨水汇集后导入至排水管排出。U形接水管的U形截面高度根据钢梁高度设计生产。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集成屋面在工厂预制、工业化程度高,现场只需依次吊装,避免了现场焊接作业和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时安全、环保、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每个集成保温一体板上预制2个集水斗,可有效提高集成保温一体板的排水效率,尤其适合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
本实用新型集成保温一体板采用工厂工业化生产,质量易控制,保温性能可因地施材以使其更加适用于当地气候环境。
本实用新型集成保温一体板搭接于相邻钢梁上,采用搭接方式,不仅结构简单,施工更加便捷,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热桥、冷桥效应,长时间保证屋面使用质量。其拆装效率也高,大部分结构可周转重复使用,可有效降低屋面综合使用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接于相邻钢梁(1)之间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设于钢梁(1)上方的防水结构,以及连接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的排水机构;集成保温一体板(2)数量若干用于满覆盖于屋顶,相邻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两者之间间隙形成的接缝位于钢梁(1)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包括从上至下顺序分布的防水层(21)、保温层(22)和高强钢板层(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宽度比对应相邻两钢梁(1)上中线之间的间距短1-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向上设有翼板(25),翼板(25)向外水平延伸有搭接板(26),集成保温一体板(2)通过两侧边的搭接板(26)搭接于相邻两钢梁(1)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安装于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铝盖板(3),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的接缝密封于铝盖板(3)和相邻两集成保温一体板(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铝盖板(3)顶面中线向两侧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并且该斜坡的斜度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形成有中间高、两侧低的斜坡,集成保温一体板(2)侧边最低处设有集水斗(24),排水机构连接于集水斗(2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斜坡的斜度为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机构包括U形接水管(4),以及连接于U形接水管(4)底部的排水管(5),U形接水管(4)顶部两接水口分别与钢梁(1)两侧的集成保温一体板(2)上集水斗(24)相连接。
CN202320143465.7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Active CN219491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465.7U CN219491510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465.7U CN219491510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1510U true CN219491510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3465.7U Active CN219491510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1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1262B (zh) 一种曲面铝镁锰合金屋面板系统施工方法
CN205444458U (zh)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106193311B (zh) 模块化组装式房屋结构
WO2011018056A1 (en) Construction module for demountable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CN20989158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屋面内天沟防水节点结构
CN201221159Y (zh) 钛锌板金属幕墙刚性防水屋面
CN219491510U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屋面结构
CN114718256A (zh) 一种彩钢瓦屋面与女儿墙交接位置防水结构
CN212836300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轻型节能复合板屋面内天沟连接结构
CN211548448U (zh) 一种混凝土墙与彩钢屋面板连接部位的防水结构
CN211622325U (zh) 一种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天窗节点防水结构
CN210887723U (zh) 一种屋面组合幕墙结构
CN219298558U (zh) 一种基于屋面的节点防水结构
CN212773193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轻型节能复合板屋面天沟连接结构
CN114922356B (zh) 一种带电动排烟扇的屋面采光天窗及其施工方法
CN2628609Y (zh) 装配式房屋
CN219825895U (zh) 带玻璃雨棚的钢结构复合式建筑装饰外墙板和变电站
CN210459787U (zh) 一种可预打胶的超宽波距屋面专用暗扣板
CN215253037U (zh) 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
CN210164150U (zh) 一种新型气楼屋面板结构
CN217500836U (zh) 一种挡雨板泛水安装节点结构
JP2015143425A (ja) 分割式屋根材
CN215563950U (zh) 一种模块间高低跨的防水结构
CN218715512U (zh) 装配式活动板房
CN217680184U (zh) 一种金属保温装饰板女儿墙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