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9667U -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9667U
CN216739667U CN202220335770.1U CN202220335770U CN216739667U CN 216739667 U CN216739667 U CN 216739667U CN 202220335770 U CN202220335770 U CN 202220335770U CN 216739667 U CN216739667 U CN 216739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ide slope
slope
founda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57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诚
王东杰
朱广举
於可佳
刘阿锋
姜化强
李明超
鲍先锋
吴宁
陈绍龙
刘月
闫俊
孟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Urban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Urban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Urban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57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9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9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9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混凝土墩,设置在开孔内;立柱,其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墩内;支撑板,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用于放料;其中,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在支撑板与基坑边坡的坡面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这样使得支撑板与基坑边坡脱离,在支撑板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从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直接在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平地上设置放料平台所导致的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占用非边坡场地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边坡支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出现在基坑施工阶段设置放料平台的情况,一般采取在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平地上设置。这样导致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被放料平台占用,导致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
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存在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解决了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基坑边坡的地基持力层上设置有开孔,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混凝土墩,设置在开孔内;立柱,其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墩内;支撑板,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用于放料;其中,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在支撑板与基坑边坡的坡面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和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混凝土墩,多根立柱与多个混凝土墩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本实施方式,多根立柱能够同时支撑支撑板,从而确保支撑板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堆放在其上的物料。进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工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梁结构,支撑梁结构设置在支撑板和立柱之间。通过本实施方式,支撑梁结构能够加强立柱与支撑板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支撑板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梁结构包括横梁和与横梁交叉连接的纵梁。通过本实施方式,支撑梁结构能够形成交叉网状结构,该种结构既能加强支撑板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能降低支撑梁结构的自身重量,从而节约了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横梁与纵梁呈十字交叉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梁结构为焊件,横梁和/或纵梁采用工字钢。通过本实施方式,横梁采用工字钢能够确保支撑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约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基持力层上设置有支护桩,立柱与支护桩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板搭接连接在支护桩的顶端。通过本实施方式,利用地基持力层上既有的支护桩作为支撑基础支撑支撑板,这样避免了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再额外设置支撑柱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从而节约了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斜撑,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支护桩,其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一斜撑能够将支撑板以及其上方的载荷传递给支护桩,再通过支护桩传递至地基持力层。从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斜撑,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二斜撑能够将支撑板以及其上方的载荷传递给立柱,再通过立柱传递至地基持力层。从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立柱包括多根钢管,多根钢管组合在一起以构成立柱。通过本实施方式,可根据基坑边坡坡度的大小设置钢管的数目,以控制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整体高度,从而确保在支撑板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这样使得支撑板与基坑边坡脱离,在支撑板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从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直接在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平地上设置放料平台所导致的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占用非边坡场地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结构示意图(俯视视角);
图2显示了图1中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A-A处的剖面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混凝土墩;20、立柱;30、支撑板;40、支撑梁结构;41、横梁;42、纵梁;50、第一斜撑;60、第二斜撑;70、连接梁;100、地基持力层;200、支护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方向是指图1中的长度方向(水平方向),第二方向是指图1中的高度方向(竖直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基坑边坡的地基持力层100上设置有开孔,其包括混凝土墩10、立柱20和支撑板30。其中,混凝土墩10通过浇注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在开孔内,立柱20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墩10内,支撑板30设置在立柱20的顶端,支撑板30用于放料。
其中,立柱20提升了支撑板30的高度,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在支撑板30与基坑边坡面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
上述设置中,由于立柱20提升了支撑板30的高度,这样使得支撑板30与基坑边坡脱离,在支撑板30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从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直接在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平地上设置放料平台所导致的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占用非边坡场地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30采用花纹钢板,立柱20采用钢管。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20和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混凝土墩10,多根立柱20与多个混凝土墩10一一对应设置。
上述设置中,多根立柱20能够同时支撑支撑板30,从而确保支撑板30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堆放在其上的物料。进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工作。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五根立柱20和五个混凝土墩10,上述两者都均匀间隔设置。
当然在本申请附图中未显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立柱20和混凝土墩10的数量可以设置成其他值,比如设置成四个或六个以及六个以上。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还包括支撑梁结构40,支撑梁结构40设置在支撑板30和立柱20之间。
上述设置中,支撑梁结构40能够加强立柱20与支撑板30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支撑板30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40包括横梁41和与横梁41交叉连接的纵梁42。
上述设置中,支撑梁结构40能够形成交叉网状结构,该种结构既能加强支撑板30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能降低支撑梁结构40的自身重量,从而节约了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横梁41与纵梁42呈十字交叉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40为焊件,横梁41采用工字钢。
上述设置中,工字钢结构强度较好且为标准的钢构件,横梁41采用工字钢能够确保支撑梁结构40强度的同时,节约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纵梁42采用槽钢。
当然在本申请附图中未显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横梁41和纵梁42可采用其他型钢,比如方钢或圆钢等。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基持力层100上设置有支护桩200,立柱20与支护桩200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板30搭接连接在支护桩200的顶端。
上述设置中,利用地基持力层100上既有的支护桩200作为支撑基础支撑支撑板30,这样避免了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再额外设置支撑柱对支撑板30进行支撑,从而节约了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护桩200数量为五根,其底端固定在地基持力层100上,其顶端与支撑梁结构40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支护桩200和立柱20之间还设置有多根连接梁70,多根连接梁70间隔设置且与纵梁42呈十字交叉设置。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梁70采用槽钢。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还包括第一斜撑50,第一斜撑50的一端与支护桩200,其另一端与支撑板30连接。
上述设置中,第一斜撑50能够将支撑板30以及其上方的载荷传递给支护桩200,再通过支护桩200传递至地基持力层100。从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斜撑50的另一端与支撑梁结构40连接,支撑梁结构40上端与支撑板30连接。
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设置支撑梁结构40时,第一斜撑50可直接与支撑板30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还包括第二斜撑60,第二斜撑60的一端与立柱20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板30连接。
上述设置中,第二斜撑60能够将支撑板30以及其上方的载荷传递给立柱20,再通过立柱20传递至地基持力层100。从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设置支撑梁结构40时,第二斜撑60可直接与支撑板30连接。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立柱20包括多根钢管,多根钢管组合在一起以构成立柱20。
上述设置中,可根据基坑边坡坡度的大小设置钢管的数目,以控制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整体高度,从而确保在支撑板30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根钢管之间可设置伸缩短节,通过调整伸缩短节的伸缩程度即可实时调节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整体高度。从而扩大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立柱20的底部插入地基持力层100中形成稳定的嵌固端,其顶部与工字钢(横梁41)的翼缘板满焊连接,作为槽钢的结构支座。在每根立柱20与边坡垂直处挖设坑洞(开孔),并将立柱20底端垂直放入,而后浇灌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墩10,混凝土墩10作为立柱20的基础,立柱20的顶部与工字钢翼缘板满焊连接,作为槽钢(包括纵梁42和连接梁70)的结构支座,水平横纵向槽钢与工字钢通过满焊连接,形成平面结构体系。其以既有支护钢管桩(支护桩200)、立柱为结构支座,支撑与槽钢顶部焊接的花纹钢板。其四边挑出既有支护钢管桩、钢管立柱,采用焊接斜向方钢管(斜撑)方式,将荷载传递至既有支护钢管桩、立柱20上,进而传递至地基持力层10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基坑边坡的地基持力层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
混凝土墩,设置在所述开孔内;
立柱,其底端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墩内;
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板用于放料;
其中,所述立柱提升了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基坑边坡的坡面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和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混凝土墩,所述多根立柱与所述多个混凝土墩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梁结构,所述支撑梁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立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结构包括横梁和与所述横梁交叉连接的纵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呈十字交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结构为焊件,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纵梁采用工字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持力层上设置有支护桩,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护桩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搭接连接在所述支护桩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支护桩,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多根钢管,所述多根钢管组合在一起以构成所述立柱。
CN202220335770.1U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Active CN216739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5770.1U CN216739667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5770.1U CN216739667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9667U true CN216739667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5770.1U Active CN216739667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96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566A (zh) * 2022-07-19 2022-11-0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陡、强卸荷水上边坡开挖集渣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566A (zh) * 2022-07-19 2022-11-0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陡、强卸荷水上边坡开挖集渣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5262566B (zh) * 2022-07-19 2024-04-26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陡、强卸荷水上边坡开挖集渣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7614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管桩承载力检测的反力装置
CN216739667U (zh) 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JP2023546279A (ja) 橋梁水面パイルタイビームの吊上げ装置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5165629U (zh) 一种利用钻孔平台钢管桩进行钢围堰下放的结构
CN111809654A (zh) 一种装配化压重式塔吊基础结构
CN110847188A (zh) 一种超深基坑土方开挖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09463U (zh) 一种钢管桩混凝土承台
CN215053064U (zh) 一种格构柱垂直度矫正装置
CN213572357U (zh) 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工况下地下室板面加固结构
CN212270687U (zh) 一种用于倾斜式主副拱交叉段的钢管支架临时墩
CN215593948U (zh) 一种海上升压站上部结构
CN212336080U (zh) 一种装配化压重式塔吊基础结构
CN210712576U (zh) 现浇大跨度箱梁多抱箍桁架支撑贝雷支架
CN110905009A (zh) 设副支墩的8500吨级基桩静载试验压重平台及搭建方法
CN204112827U (zh) 一种通讯塔
CN212026321U (zh) 水下钢结构塔吊基础
CN215052235U (zh) 一种桥梁落梁反力架装置
CN114658031B (zh) 一种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889641U (zh) 一种用于地下车库的调节式回顶支撑结构
CN218643330U (zh) 一种钢管桩插打施工平台
CN218346952U (zh) 一种钢结构支撑及调整装置
CN21947065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框架梁结构
CN211421199U (zh) 双向延伸设副支墩的8500吨级基桩静载试验压重平台
CN219954463U (zh) 一种插管施工用定位校正平台
CN214883826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塔吊钢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