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9587U -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9587U
CN216739587U CN202123419663.1U CN202123419663U CN216739587U CN 216739587 U CN216739587 U CN 216739587U CN 202123419663 U CN202123419663 U CN 202123419663U CN 216739587 U CN216739587 U CN 216739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inner rod
outer tube
spring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196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4196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9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9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9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包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括内杆、外管和导杆;所述外管沿导杆圆周方向上均匀固定,沿导杆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固定有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杆上,内杆的一端可以沿外管内侧壁滑动,内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扩大段中通过弹簧、内杆和外管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可以实现骨架装置由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
背景技术
抗浮锚杆是各类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抗浮措施,现有的抗浮锚杆通常由锚头、筋体、现浇注浆锚固体等部件组成,通常为现浇形成锚固体系,其施工流程如下:
(1)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锚孔定位;
(3)钻机成孔并旋喷扩孔;
(4)清孔;
(5)将锚杆植入孔中,并设置与锚杆并排的两个注浆管道;
(6)往锚孔中一次压力浇注水泥浆,边浇注边抽离其中一注浆管,使锚孔中的渗透水沿该管道流出,直至水泥浆灌满整个锚孔;
(7)浆体初凝后,往另一管道中进行二次压力注浆,填补一次浇注初凝后形成的空隙;
(8)针对二次注浆后水泥浆所产生的收缩进行补浆。
灌注桩是指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目前,在建筑、水利、公路等基础工程中,长螺旋成孔的灌注桩以其速度快、噪音低、不用泥浆护壁、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建筑物大多采用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多为等截面直孔灌注桩。而桩基设计中大多又采用加大桩的直径和长度的方法来提高桩与土间的摩擦力,但是,该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桩身强度,不但成本高,而且浪费材料。
上述工艺虽然已有普遍使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锚固体为等直径,不能因地制宜发挥锚杆长度范围内较好土层的承载力,经济性较差。
2)在抗浮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采用水泥土固结体时,锚杆筋体与锚固体之间有锚固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扩大段中通过弹簧、内杆和外管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可以实现骨架装置由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包括内杆、外管和导杆;所述外管沿导杆圆周方向上均匀固定,沿导杆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固定有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杆上,内杆的一端可以沿外管内侧壁滑动,内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一端焊接在内杆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与导杆垂直设置;所述内杆与支撑杆垂直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为中空管,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内杆的内侧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和外管上均开设有槽口,当内杆与外管的重合最大时,内杆与外管上的槽口重合,在槽口内插入插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杆上设置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可以把插杆从槽口内拔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和外管共有16组,且沿导杆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有8组内杆和外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通过销轴与支撑杆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固定在外管一侧的侧壁上。
一种灌注桩,采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扩大段中通过弹簧、内杆和外管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可以实现骨架装置由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2.本实用新型中,在内杆和外管上均开设有槽口,当内杆和外管的重合度最大时,内杆和外管上的槽口重合,通过插杆可以限制内杆沿外管内侧壁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可弹开骨架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当需要可弹开骨架装置展开时,可以通过拉动插杆上设置的钢丝绳将插杆从槽口内拉出,因此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把本实用新型用于灌注桩的扩大段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内杆;2-外管;3-支撑杆;4-插杆;5-导杆;6-混凝土;7-锚杆;8-连接装置;9-基础; 10-基础顶;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包括内杆1、外管2和导杆5;所述外管2沿导杆5圆周方向上均匀固定,沿导杆5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5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固定有外管2,所述外管2内设置有弹簧11的一端,弹簧11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杆1上,内杆1的一端可以沿外管 2内侧壁滑动,内杆1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3。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11一端焊接在内杆1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2与导杆5垂直设置;所述内杆1与支撑杆3垂直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1为中空管,弹簧11的一端焊接在内杆1的内侧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1和外管2上均开设有槽口,当内杆1与外管2的重合最大时,内杆1与外管2上的槽口重合,在槽口内插入插杆4。
本实用新型中,在内杆和外管上均开设有槽口,当内杆和外管的重合度最大时,内杆和外管上的槽口重合,通过插杆可以限制内杆沿外管内侧壁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可弹开骨架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当需要可弹开骨架装置展开时,可以通过拉动插杆上设置的钢丝绳将插杆从槽口内拉出,因此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杆4上设置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可以把插杆4从槽口内拔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1和外管2共有16组,且沿导杆5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5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有8组内杆1和外管2。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杆1通过销轴与支撑杆3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11固定在外管2一侧的侧壁上。
一种灌注桩,采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
结合附图1至5所示,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包括内杆1、外管2、插杆4、钢丝绳、支撑杆3和弹簧11。本实用新型中,当内杆1与外管2之间重合度最大的时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去除插杆4后,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弹簧将内杆1沿外管2向外顶出,从而使得装置从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外管2的长度大于内杆1,在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内杆1与外管2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合度从而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即无论处于展开状态还是收缩状态,外管2和内杆1都有一定的重合度。
结合附图6所示,包括锚杆7、连接装置8、扩大段、混凝土6、基础9和基础顶10,本实用新型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在仅增加少量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桩身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一些能良好发挥桩的承载力的土层中,如在粘性土、粉土、填土等土层中,通过适当增加该土层灌注桩的直径,就可以在仅增加少量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桩身的承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1)、外管(2)和导杆(5);所述外管(2)沿导杆(5)圆周方向上均匀固定,沿导杆(5)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5)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固定有外管(2),所述外管(2)内设置有弹簧(11)的一端,弹簧(11)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杆(1)上,内杆(1)的一端可以沿外管(2)内侧壁滑动,内杆(1)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内杆(1)与外管(2)具有一定的重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一端焊接在内杆(1)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与导杆(5)垂直设置;所述内杆(1)与支撑杆(3)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为中空管,弹簧(11)的一端焊接在内杆(1)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和外管(2)上均开设有槽口,当内杆(1)与外管(2)的重合最大时,内杆(1)与外管(2)上的槽口重合,在槽口内插入插杆(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上设置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可以把插杆(4)从槽口内拔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和外管(2)共有16组,且沿导杆(5)轴向方向上,所述导杆(5)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均有8组内杆(1)和外管(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通过销轴与支撑杆(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固定在外管(2)一侧的侧壁上。
10.一种灌注桩,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弹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
CN202123419663.1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Active CN216739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9663.1U CN216739587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9663.1U CN216739587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9587U true CN216739587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9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19663.1U Active CN216739587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9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2874A (en) Micropile casing and method
US11220800B2 (en) System for anchoring a pile or jacket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KR102218604B1 (ko) 말뚝 본체와 경사 그라운드 앵커를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시공 방법
CN113202092A (zh) 一种伞状抗浮锚杆装置及使用方法
Vickars et al. Performance of helical piles with grouted shafts
CN112982472B (zh) 一种适用于未见基岩地区的输电塔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739587U (zh) 一种可弹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CN110067253A (zh) 自锚固微型钢管锚桩
CN212772380U (zh) 钢管锚锭板桩基坑支护系统
JP2007056663A (ja) 複合構造体用鋼製壁体
CN216739588U (zh) 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
CN115613559A (zh) 一种可伸缩的钢制螺旋桩及施工方法
CN114892672A (zh) 一种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方法
CN210368954U (zh) 一种锚杆或桩基用简明网格结构的变直径钢筋笼
US11124938B2 (en) Expanding foundation component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RU155718U1 (ru) Цанговый стык составной сваи
CN219908900U (zh) 压力型扩展盘一体化装置
KR101951684B1 (ko) 확장형 현장타설말뚝 시공방법
CN102505698A (zh) 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92385U (zh) 一种伞状抗浮锚杆装置
CN218712943U (zh) 锚固盘一体化装置
Chi et al. The helical anchor type with application as a horizontal drainage equipment for slope protection
CN217298910U (zh) 多功能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装置
CN219772960U (zh) 一种预应力囊式扩体抗浮锚杆
CN116733042B (zh) 利用土层自重进行抗拔的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