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4903U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34903U CN216734903U CN202220266100.9U CN202220266100U CN216734903U CN 216734903 U CN216734903 U CN 216734903U CN 202220266100 U CN202220266100 U CN 202220266100U CN 216734903 U CN216734903 U CN 2167349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head
- packing
- tension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拉紧单元和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用于焊接打包带的首尾端重叠处;输送拉紧单元包括高拉力主动带轮、与高拉力主动带轮配合形成第一打包带通道的第一压紧轮组件、低拉力主动带轮以及与低拉力主动带轮配合形成第二打包带通道的第二压紧轮组件;第一压紧轮组件包括第一杠杆和分别铰接在第一杠杆两端部的从动轮结构和导向自由轮;第一杠杆上靠近导向自由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拉簧。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拉簧拉动第一压紧轮组件的第一杠杆,实现第一压紧轮组件与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分离,能够在低拉力主动带轮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影响,保证打包带的快速有效输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背景技术
打包机是用于将打包带捆扎在物品表面的设备,一般包括机架和打包头。打包头在实现自动化打包过程中要经过送带、送带到位、压带头端(自由端)、收带、压带尾端(无线长端)、焊接和切带、吐带、机头复位等几个步骤。为了完成这所有步骤,就需要打包头具有送带、退带、接头连接切断装置、传动系统、轨道机架及控制装置等结构组成。因此,打包头是整个打包机中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对于打包头的设计和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打包机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通常只包含一个主动带轮,在送带过程中正转,在收带过程中反转,无论在送带还是收带过程中均需要主动带轮与打包带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才能带动打包带移动。而为了使得打包带与主动带轮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一般会设置有压紧轮,压紧轮通常采用弹簧机构实现压紧作用。但是,在送带和收带的过程中,对打包带压紧的程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时刻处在高压力状态,不利于送带过程中的快速送带,如果时刻处在低压力状态,又不能完成收带过程中的高拉力压紧。
申请公布号为CN 112027238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捆扎打包机,该方案设置有送带轮和压轮,其中压轮通过连杆实现将打包带压紧在送带轮上,但是,该方案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如何实现压紧的过程,而根据现有技术的记载,也只能得到的是其依靠弹簧施加一定的弹力或拉力,进而能够推动或拉动连杆实现压轮的压紧作用。因此,该方案应用的也只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弹簧的应用,如果想要增大压轮的压紧力,也只能是朝着改进弹簧的方向去改进,比如更换更大弹性系数的弹簧或增大弹簧的变形程度,如果想要减小压轮的压紧力,则可以更换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或降低弹簧的变形程度,但无论哪种变化均只能提供一种压紧状态,不能根据送带和收带不同的工况进行实时调整。
授权公告号为CN 212501203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体式打包机头及打包设备,该方案中设置有输送打包带的驱动轮,并设置有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将打包带压紧在驱动轮表面,以能够保证顺利输送避免打滑,压紧组件包括轮座、压紧轮和压紧弹簧,利用压紧弹簧的弹力将压紧轮压紧在驱动轮上,但是弹簧的弹力大小有限,只能依靠增大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变形程度来增大压紧力,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同样,该方案也不能根据送带和收带不同的工况进行实时调整压紧组件的压紧状态。
由上述方案可知,现有技术中对于主动带轮的压紧结构并不能根据工况进行调整,也就无法改变压紧状态,不能达到较好的送带和收带效果。因此,如何能够在送带和收带不同的工况下实现不同的主动带轮的压力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高拉力主动带轮和低拉力主动带轮分别配合设置有第一压紧轮组件和第二压紧轮组件,利用第一拉簧拉动第一压紧轮组件的第一杠杆,实现第一压紧轮组件与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分离,从而能够在低拉力主动带轮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影响,保证打包带的快速有效输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拉紧单元和连接单元;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头夹刀、尾夹刀以及焊接头,所述头夹刀和所述尾夹刀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拉紧单元输送的打包带的移动轨迹上,并分别夹紧打包带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焊接头用于焊接打包带的首尾端重叠处;
所述输送拉紧单元包括高拉力主动带轮、与所述高拉力主动带轮配合形成第一打包带通道的第一压紧轮组件、低拉力主动带轮以及与所述低拉力主动带轮配合形成第二打包带通道的第二压紧轮组件;所述第一压紧轮组件包括第一杠杆和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杠杆两端部的从动轮结构和导向自由轮;打包带顺次穿过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所述第二打包带通道并贴合所述导向自由轮进行收送带;所述第一杠杆上靠近所述导向自由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用于拉动所述第一杠杆带动所述从动轮结构远离所述高拉力主动带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紧轮组件包括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有压紧轮结构,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杠杆靠近所述压紧轮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拉簧用于拉动所述第二杠杆带动所述压紧轮结构靠近所述低拉力主动带轮。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焊接电机,所述焊接电机与所述焊接头动力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拉力主动带轮连接有高拉力伺服电机,所述低拉力主动带轮连接有低拉力伺服电机,所述高拉力伺服电机和所述低拉力伺服电机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凸轮连杆结构以及分别与所述头夹刀、所述尾夹刀和所述焊接头在工作位配合的第一挡板;
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包括连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杆上转轴同一侧的凸轮和弹簧,所述凸轮和所述弹簧对所述连杆转动方向的作用相反,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作业结构,所述弹簧能够使得所述作业结构向工作位移动,所述凸轮能够使得所述作业结构远离工作位移动;
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作业结构包括焊接头、尾夹刀和头夹刀。
优选地,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动力连接有位置控制电机。
优选地,所述导向自由轮的出带端设置有带槽组件,所述带槽组件包括L型基座、位于所述L型基座两侧的L型挡板以及位于所述L型基座外侧的回带挡板,所述L型基座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形成送带通道和回带通道,所述送带通道与所述回带通道的延长线相交处形成打包带重叠段。
优选地,所述送带通道的入口设置有管位条,打包带位于所述管位条和所述L型基座之间,所述送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底部带头,所述回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顶部带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的进带端设置有进带短带槽,所述进带短带槽设置有面向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的弧形尖嘴。
优选地,所述第二打包带通道的进带端设置有异性衔接转向带槽,所述异性衔接转向带槽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和所述第二打包带通道。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高拉力主动带轮和低拉力主动带轮,分别配合设置有第一压紧轮组件和第二压紧轮组件,利用第一拉簧拉动第一压紧轮组件的第一杠杆,实现第一压紧轮组件与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分离,从而能够在低拉力主动带轮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影响,保证打包带的快速有效输送;
(2)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拉簧提供给第二杠杆一定的拉力,使得压紧轮结构能够将打包带压紧在低拉力主动带轮上,从而在低拉力主动带轮运行的时候能够避免打包带打滑;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对打包带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头,焊接头利用凸轮连杆结构进行驱动,凸轮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杆上转轴同一侧的第一凸轮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能够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并利用拉力实现焊接头与第一挡板的配合对打包带进行焊接,能够充分发挥弹簧的优势,避免弯曲变形,保证稳定的压紧状态,进而能够提高焊接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焊接电机提供焊接头动力,通过位置控制电机控制凸轮连杆结构的位置来控制焊接头、头夹刀、尾夹刀、中夹刀等动作状态,通过低拉力伺服电机提供打包带输送或拉紧的低拉力,通过高拉力伺服电机提供打包带拉紧的高拉力,总之,通过不同的电机控制打包头中不同结构或组件的运行,能够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水平;
(5)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基座、L型挡板和回带挡板形成打包带输送的送带通道和回带通道,无论是打包带的正向输送还是反向输送均能有效的约束打包带输送的方向和位置,保证打包带按照指定路径输送,为打包带的输送和拉紧提供结构支撑;另外,通过在送带通道的入口设置管位条,出口设置转向底部带头,回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顶部带头,进一步的约束打包带的输送路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拉紧单元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拉紧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拉力主动带轮和第一压紧轮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低拉力主动带轮和第二压紧轮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槽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槽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带短带槽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异性衔接转向带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单元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单元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单元中第一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单元中第四连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拉紧单元;2、带槽组件;3、连接单元;4、低拉力伺服电机;5、高拉力伺服电机;6、位置控制电机;7、焊接电机;
11、高拉力主动带轮;12、低拉力主动带轮;13、第一杠杆;14、从动轮结构;141、连接板;142、从动带轮;143、铰接轴;15、导向自由轮;16、第一转轴;17、第一拉簧;18、高拉力支撑板;19、压紧带轮;110、第二杠杆;111、第二转轴;112、U型支架;113、第二拉簧;114、拉力调节机构;115、转动支撑板;116、基板;
21、L型基座;22、L型挡板;23、转向底部带头;24、转向顶部带头;25、识别有带传感器;26、回带挡板;27、进带短带槽;28、异性衔接转向带槽;29、管位条;
31、中夹刀;32、焊接头;33、尾夹刀;34、头夹刀;35、第二连杆;36、第一连杆;361、第一啮合部;362、第一作业部;363、第一弹簧连接部;364、第三转轴;37、第三连杆;38、第二弹簧;39、第一弹簧;310、第三弹簧;311、第二凸轮;312、第四凸轮;313、第一凸轮;314、第五凸轮;315、第三凸轮;316、第四连杆;3161、第四啮合部;3162、第四作业部;3163、第四弹簧连接部;3164、第四转轴;317、第五连杆;318、第四弹簧;319、第五弹簧;320、第一挡板;321、第二挡板;322、焊接连杆;323、切刀;324、同步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高拉力主动带轮和低拉力主动带轮分别配合设置有第一压紧轮组件和第二压紧轮组件,利用第一拉簧拉动第一压紧轮组件的第一杠杆,实现第一压紧轮组件与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分离,从而能够在低拉力主动带轮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高拉力主动带轮的影响,保证打包带的快速有效输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拉紧单元1和连接单元3,其中,输送拉紧单元1用于输送打包带或在连接打包带首尾端的过程中拉紧打包带;连接单元3用于在打包带输送到位后实现对于打包带首尾端的压紧和焊接连接。连接单元3包括头夹刀34、尾夹刀33以及焊接头32,头夹刀34和尾夹刀33分别位于输送拉紧单元1输送的打包带的移动轨迹上,并分别夹紧打包带的头部和尾部,焊接头32用于焊接打包带的首尾端重叠处。
输送拉紧单元1包括高拉力主动带轮11和低拉力主动带轮12,高拉力主动带轮11和低拉力主动带轮12均连接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可以采用同一驱动电机或分别对应有驱动电机,当采用同一驱动电机时可以采用齿轮组件等变力矩机构进行力矩变化。高拉力主动带轮11与第一压紧轮组件配合形成第一打包带通道,打包带在第一打包带通道内被高拉力主动带轮11和第一压紧轮组件压紧进行输送;低拉力主动带轮12与第二压紧轮组件配合形成第二打包带通道,打包带在第二打包带通道内被低拉力主动带轮12和第二压紧轮组件压紧进行输送。高拉力主动带轮11可以提供高拉力,用于高拉力拉紧打包带的工况,低拉力主动带轮12可以提供低拉力,用于低拉力拉紧或快速输送打包带的工况。第一压紧轮组件包括第一杠杆13和分别铰接在第一杠杆13两端部的从动轮结构14和导向自由轮15,其中,第一杠杆13上可以设置有转动支撑板115,转动支撑板115安装在第一杠杆13的两面,并将导向自由轮15夹持在中部,转动支撑板115上设置有供导向自由轮15转动的转轴。第一杠杆13可以绕其支点(如第一转轴16)进行转动,在向第一杠杆13的一端施加力的作用时,其另一端绕支点同向转动。打包带顺次穿过第一打包带通道、第二打包带通道并贴合导向自由轮15进行收送带。当打包带在收紧时会向导向自由轮15提供反向推力,在该力的作用下,第一杠杆13会绕支点转动,进而能够压动从动轮结构14朝向高拉力主动带轮11方向压紧,进而,打包带收的越紧,该压力越大,从而在打包带的收紧过程中能够提供足够的对于打包带的夹紧力,避免打包带打滑。当打包带在快速输送或低拉力拉紧时,低拉力主动带轮12与第二压紧轮组件共同作用将打包带压紧进行输送,此时,高拉力主动带轮11与从动轮结构14可能会造成对于打包带输送的一定阻力。为此,第一杠杆13上靠近导向自由轮1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拉簧17,第一拉簧17用于拉动第一杠杆13带动从动轮结构14远离高拉力主动带轮11,此时,使得从动轮结构14与高拉力主动带轮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能够使得打包带顺利通过。本实用新型输送拉紧单元1设置有高拉力主动带轮11和低拉力主动带轮12,分别配合设置有第一压紧轮组件和第二压紧轮组件,利用第一拉簧17拉动第一压紧轮组件的第一杠杆13,实现第一压紧轮组件与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分离,从而能够在低拉力主动带轮12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影响,保证打包带的快速有效输送。
结合图4所示,从动轮结构14包括连接板141以及分别转动连接在连接板141上的铰接轴143和两从动带轮142,连接板141作为铰接轴143和两个从动带轮142的支撑结构,能够将三者形成三角形布置,并且,铰接轴143位于两从动带轮142远离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一侧,通过控制铰接轴143的位置,能够将从动带轮142压紧在高拉力主动带轮11上,而两从动带轮142与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轮面之间形成打包带通道,也就是说,通过控制铰接轴143的位置能够将打包带压紧在两从动带轮142和高拉力主动带轮11之间。两从动带轮142与高拉力主动带轮11呈品字形分布,在调整铰接轴143的位置时,两从动带轮142均与高拉力主动带轮11相切,并且尽量朝着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中心方向压紧,能够保证压紧状态,避免错位。
如图2~3所示,输送拉紧单元1可以包括基板116,高拉力主动带轮11、第一压紧轮组件、低拉力主动带轮12和第二压紧轮组件均安装在基板116上,基板116作为承载结构,能够保证各安装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输送拉紧单元1还可以包括高拉力支撑板18,高拉力支撑板18与基板116平行设置,二者均可以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两端部分别转动安装在高拉力支撑板18上和基板116上,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设置轴承的方式。通过增设高拉力支撑板18,并使其与基板116配合,能够使得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两端均得到有效支撑,在高拉力主动带轮11提供高拉力带动打包带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高拉力主动带轮11的平稳运行。
第一杠杆13靠近从动轮结构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相当于第一杠杆13的支点,第一杠杆13本身能够绕第一转轴16转动,使得第一杠杆13发挥力矩放大的作用。第一转轴16的两端部可以分别转动安装在高拉力支撑板18上和基板116上,利用高拉力支撑板18和基板116提供有效的支撑,保证第一杠杆13在转动施力的时候能够稳定运行。
结合图5所示,第二压紧轮组件可以包括第二杠杆110,第二杠杆110的一端铰接有压紧轮结构,压紧轮结构用于将打包带压紧在低拉力主动带轮12上,通过第二杠杆110的设置能够提供力矩放大的作用,提高压紧轮结构相对于低拉力主动带轮12的压紧力,进而避免打包带移动的过程中打包带打滑的现象。第二杠杆1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拉簧113,第二杠杆110靠近压紧轮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111,在第二拉簧113的作用下,能够提供第二杠杆110绕第二转轴111转动的动力,从而利用第二拉簧113拉动第二杠杆110带动压紧轮结构靠近低拉力主动带轮12。
第二拉簧11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杠杆110上,第二拉簧113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拉力调节机构114,拉力调节机构114包括安装在基板116上的支座、贯穿支座的螺栓和螺纹连接在螺栓上的螺母,螺栓的端部连接第二拉簧113,第二拉簧113和螺母分别位于支座的两侧,当转动螺母时,由于螺母抵接在支座上,此时,螺栓能够沿轴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第二拉簧113的拉伸量,进而调节第二拉簧113施加给第二杠杆110的拉力大小,最终实现对于压紧轮结构相对于低拉力主动带轮12的压紧力的大小。
压紧轮结构可以包括U型支架112,U型支架112的两支臂内转动设置有压紧带轮19,U型支架112的底部设置有与压紧带轮19平行的第二转轴111,U型支架112能够带动压紧带轮19绕第二转轴111转动,进而调整压紧带轮19压紧低拉力主动带轮12的压力大小。第二转轴111安装在基板116上,利用基板116支撑第二转轴111的转动进而支撑U型支架112。压紧带轮19与低拉力主动带轮12的轮面之间形成第二打包带通道。
第二杠杆110可以呈L型,L型的第二杠杆110的底边连接在U型支架112上,且底边与U型支架112的支臂的延伸方向相同,L型的第二杠杆110的竖边连接第二拉簧113,此时,第二拉簧113可以同样位于U型支架112的支臂的延伸方向。
如图1所示,机架上安装有焊接电机7,焊接电机7与焊接头32动力连接。焊接电机7通过同步轮组件324带动从动偏心轴转动,焊接连杆322摆动,进而能够带动焊接头32相对于打包带进行摩擦焊接。
高拉力主动带轮11可以连接有高拉力伺服电机5,低拉力主动带轮12可以连接有低拉力伺服电机4,通过分别控制单独的高拉力伺服电机5和低拉力伺服电机4能够实现高拉力和低拉力的输出,机械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高拉力伺服电机5和低拉力伺服电机4均可以安装在基板116上,进而通过基板116实现对于高拉力主动带轮11、高拉力伺服电机5、低拉力主动带轮12和低拉力伺服电机4的有效支撑和固定。
如图10~13所示,连接单元3包括凸轮连杆结构以及分别与作业结构(头夹刀34、尾夹刀33和焊接头32)在工作位配合的第一挡板320。凸轮连杆结构可以包括同一凸轮轴和若干在凸轮轴上轴向间隔设置的各连杆,利用凸轮的转动,在凸轮处于推进程时能够推动连杆转动,在凸轮处于回程时,依靠的是弹簧的拉力作用;不同的连杆上连接有不同的作业结构,通过凸轮轴的旋转带动不同的凸轮旋转,通过凸轮与连杆啮合位置的改变,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对于连杆的驱动,进而改变作业结构的动作状态,实现不同的作业过程。此处所说的工作位,指的是完成作业过程的位置,控制作业结构能够到达工作位和离开工作位以完成打包带连接的过程。焊接头32用于通过摩擦动作的方式实现将打包带首尾焊接成一个环形,实现对于被打包物体的打包工作。凸轮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36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杆36上转轴同一侧的第一凸轮313和第一弹簧39,根据第一凸轮313和第一弹簧39连接在第一连杆36上的位置可知,第一凸轮313和第一弹簧39对于第一连杆36的作用效果(在施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连杆36绕其转轴转动的方向)是相同的,第一连杆36的端部连接有焊接头32,为了实现对焊接头32的控制,第一凸轮313和第一弹簧39对第一连杆36转动方向的作用相反,即第一弹簧39能够使得焊接头32向工作位移动,使得焊接头32与第一挡板320配合,能够将打包带重叠在一起的首尾端进行夹紧焊接;在焊接完成后,第一凸轮313能够使得焊接头32远离工作位移动,解除对于打包带的夹紧,使得打包带能够脱离装置,完成对于打包带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对打包带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头32,焊接头32利用凸轮连杆结构进行驱动,凸轮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36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杆36上转轴同一侧的第一凸轮313和第一弹簧39。
如图10所示,第一连杆36的端部除了连接有焊接头32外,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切断打包带的切刀323,此处,切刀323与焊接头32通过第一连杆36的端部的推块(中夹刀31)推动切断并压紧焊接打包带无线端,切刀323、焊接头32以及推块(中夹刀31)为相对独立的单元,以能够在焊接头32振动摩擦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切刀323随着第一连杆36的动作会随着焊接头32到达具有打包带的工作位,在焊接头32完成摩擦焊接的同时,会将打包带的尾端(无线端)切断形成一个打包带的环形,从而完成打包带连接的过程。
焊接头32安装在中夹刀31上,中夹刀31铰接连接在第一连杆36上,通过中夹刀31的动作会带动焊接头32动作,同时,焊接头32连接在焊接连杆322上,焊接连杆322通过偏心轴连接在焊接电机7上,通过焊接电机7带动偏心轴和焊接连杆322动作,进而能够带动焊接头32相对于打包带进行摩擦焊接。并且,由于焊接头32既连接在中夹刀31上又连接在焊接连杆322上,因此,焊接头32能够通过中夹刀31获得一定的夹紧力的同时通过焊接连杆322实现摩擦焊接,从而能够保证焊接效果。
作业结构还可以包括尾夹刀33,尾夹刀33用于夹紧打包带的尾部(即无线端),在焊接的过程中避免打包松动,进而,避免因为打包松动造成的打包质量不合格或需要重新打包造成的打包带浪费。尾夹刀33可以通过第二连杆35、第二凸轮311和第二弹簧38配合(与焊接头32配合方式类似),将打包带的尾部进行夹紧;在焊接完成后,尾夹刀33远离工作位移动,解除对于打包带尾部的夹紧,使得打包带能够脱离装置。
头夹刀34用于夹紧打包带的头部(即自由端),便于进行反向输送打包带进行拉紧操作,即夹紧打包带的头部后,拉动打包带的尾部(即无线端)进行拉紧。头夹刀34可以通过第三连杆37、第三凸轮315和第三弹簧310配合(与焊接头32配合方式类似),夹紧打包带头部;在焊接完成后,头夹刀34远离工作位移动,解除对于打包带头部的夹紧,使得打包带能够脱离装置。
结合图12所示,第一连杆36包括与第一凸轮313啮合的第一啮合部361;包括与第一弹簧39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弹簧连接部363,第一弹簧连接部363铰接有弹簧固定装置,弹簧固定装置能够深入第一弹簧39内侧并与第一弹簧39的端部进行固定,使得第一弹簧39能够对第一连杆36施加拉力;包括与中夹刀31连接的第一作业部362,第一作业部362与中夹刀31铰接连接,以能够使得中夹刀31直线动作来推动焊接头32动作对打包带进行夹紧和焊接;还包括第三转轴364,第三转轴364即为第一连杆36的转轴,其设置在第一连杆36上靠近连接有焊接头32(中夹刀31)的端部,此时,第一弹簧39通过第一弹簧连接部363对第一连杆36所施加的力以及第一凸轮313通过第一啮合部361对第一连杆36所施加的力均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提高对于中夹刀31和焊接头32的力的作用,进而提高对于中夹刀31和焊接头32的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夹紧、焊接效果或复位效果。第二连杆35和第三连杆37可以采用与第一连杆36相同的结构,第二连杆35和第三连杆37均能利用杠杆原理的作用来更好的对尾夹刀33和头夹刀34进行控制。
如图10~11所示,第一连杆36、第二连杆35和第三连杆37均成V型结构,各V型结构的顶点分别设置有与凸轮啮合的啮合部,各啮合部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凸轮313、第二凸轮311和第三凸轮315进行啮合连接。在V型结构的内侧可以形成安装空间,能够便于其他部件和结构的安装。
如图10所示,凸轮连杆结构还可以包括第四连杆316以及连接在第四连杆316上转轴同一侧的第四凸轮312和第四弹簧318,根据第四凸轮312和第四弹簧318连接在第四连杆316上的位置可知,第四凸轮312和第四弹簧318对于第四连杆316的作用效果(在施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使得第四连杆316绕其转轴转动的方向)是相同的,第四连杆316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挡板320,为了实现对第一挡板320的控制,第四凸轮312和第四弹簧318对第四连杆316转动方向的作用相反,即第四弹簧318能够使得第一挡板320向工作位移动,使得尾夹刀33、中夹刀31(焊接头32)以及头夹刀34与第一挡板320配合,将打包带进行夹紧和焊接;在焊接完成后,第四凸轮312能够使得第一挡板320远离工作位移动,解除对于打包带的夹紧,使得打包带能够脱离装置。
连接单元3还可以包括用于限制打包带头部(即自由端)位置的第二挡板321,第二挡板321上设置有凸台,当第二挡板321移动到工作位后,凸台能够形成对于打包带贯穿位置的阻挡,从而能够阻挡打包带的头部继续移动,最终形成打包带头部和尾部重叠的连接区域。凸轮连杆结构可以包括第五连杆317以及连接在第五连杆317上转轴同一侧的第五凸轮314和第五弹簧319,根据第五凸轮314和第五弹簧319连接在第五连杆317上的位置可知,第五凸轮314和第五弹簧319对于第五连杆317的作用效果(在施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五连杆317绕其转轴转动的方向)是相同的,第五连杆317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挡板321,为了实现对第二挡板321的控制,第五凸轮314和第五弹簧319对第五连杆317转动方向的作用相反,即第五弹簧319能够使得第二挡板321向工作位移动,也就是说,使得第二挡板321能够阻挡打包带头部的移动;在正式焊接之前,还需要将第二挡板321移出工作位,即第五凸轮314能够使得第二挡板321远离工作位移动,避免对于焊接过程的影响。
结合图13所示,第四连杆316包括与第四凸轮312啮合的第四啮合部3161;包括与第四弹簧318的端部连接的第四弹簧连接部3163,第四弹簧连接部3163铰接有弹簧固定装置,弹簧固定装置能够形成挂钩形式与第四弹簧318的端部进行固定,使得第四弹簧318能够对第四连杆316施加拉力;包括与第一挡板320连接的第四作业部3162,第四作业部3162与第一挡板320铰接连接,以能够推动第一挡板320完成横向移动,能够在工作位与尾夹刀33、中夹刀31(焊接头32)和头夹刀34配合完成焊接;还包括第四转轴3164,第四转轴3164即为第四连杆316的转轴。第五连杆317可以采用与第四连杆316相同的结构,即第五连杆317包括有第五啮合部、第五作业部、第五弹簧连接部以及第五转轴。第四连杆316和第五连杆317可以均设置成L型结构,各L型结构的短边的端点分别设置有啮合部,通过各啮合部与相应的第四凸轮312和第五凸轮314啮合连接,各L型结构的顶点分别设置有弹簧连接部,通过弹簧连接部与相应的第四弹簧318和第五弹簧319连接。采用L型结构的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在L型结构的内部形成其他部件和结构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能够转换第四连杆316和第五连杆317相对于其他连杆的设置方向,从而更便于对各部件和结构进行设置,进一步的提高整个装置结构的节凑程度。
连接单元3主要由五种连杆在对应的五种凸轮(设置在同一凸轮轴上)驱动下执行五组不同的直线运动,分别控制中夹刀31(焊接头32)、尾夹刀33、头夹刀34、第一挡板320以及第二挡板321。其中,中夹刀31(焊接头32)、尾夹刀33和头夹刀34需要强压紧力,可以在对应的第一连杆36、第二连杆35和第三连杆37分别设置连杆大拉簧,即第一弹簧39、第二弹簧38和第三弹簧310均采用连杆大拉簧。并且各连杆的转轴靠近相应的作业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高强度杠杆的结构,这样就能有效的夹紧打包带连接处头部、中部和尾部,同时完成摩擦焊接过程。第一挡板320和第二挡板321的直线运动不需要很大的力,所以对应的第四弹簧318和第五弹簧319为连杆小拉簧,相应的连杆转轴也可以安装在第四连杆316和第五连杆317居中的位置。
如图1所示,凸轮连杆结构动力连接有位置控制电机6,位置控制电机6能够控制各凸轮转动,精准的控制凸轮的转动位置,进而控制与凸轮连杆结构对应的各部件的动作状态。至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单元3通过设置焊接电机7来提供焊接头32动力,通过设置位置控制电机6控制凸轮连杆结构的位置来控制焊接头32、头夹刀34、尾夹刀33、中夹刀31等动作状态,通过设置低拉力伺服电机4提供打包带输送或拉紧的低拉力,通过设置高拉力伺服电机5提供打包带拉紧的高拉力,总之,通过不同的电机控制打包头中不同结构或组件的运行,能够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水平。
如图6~9所示,导向自由轮15的出带端设置有带槽组件2,带槽组件2可以包括L型基座21、位于L型基座21两侧的L型挡板22以及位于L型基座21外侧的回带挡板26,此时,L型基座21、L型挡板22和回带挡板26围成输送打包带的通道,具体的,L型基座21的内侧(即L型基座21的两个支臂所夹持的小角度面向的一侧)和外侧(即L型基座21的两个支臂所夹持的大角度面向的一侧)分别形成送带通道和回带通道,由输送拉紧单元1输出的打包带沿送带通道穿出,绕经货物后再返回回带通道内,然后打包带继续前行,在送带通道与回带通道的延长线相交处形成打包带重叠段,重叠段设置有连接单元3,通过连接单元3的头夹刀34、尾夹刀33、焊接头32和中夹刀31等结构实现对打包带的压紧和焊接。
在送带通道的入口处可以设置有管位条29,管位条29可以安装在L型挡板22上,以能够将穿过的打包带位于管位条29和L型基座21之间,利用管位条29约束打包带的输送路径,避免打包带在送带通道内出现翘起而勾住其他结构影响输送的状况。送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底部带头23,回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顶部带头24,转向底部带头23为块状结构,转向顶部带头24的两面分别设置有U型槽状结构,转向底部带头23与转向顶部带头24之间能够形成打包带由送带通道输出带槽组件2的通道,转向顶部带头24与回带挡板26之间能够形成打包带由回带通道输出带槽组件2的通道。
结合图8所示,第一打包带通道的进带端设置有进带短带槽27,进带短带槽27位于从动轮结构14和高拉力主动带轮11之间的前置位,进带短带槽27设置有面向第一打包带通道的弧形尖嘴,能够约束打包带的各个方向,使其只能朝着第一打包带通道的方向输送。
结合图9所示,第二打包带通道的进带端设置有异性衔接转向带槽28,异性衔接转向带槽28位于高拉力主动带轮11和低拉力主动带轮12之间的路径上,异性衔接转向带槽28用以连接第一打包带通道和第二打包带通道,能够使得打包带在经过第一压紧轮组件的压紧位置后顺利进入到第二压紧轮组件的压紧位置。
在回带通道的进口处还可以设置有识别有带传感器25,识别有带传感器25可以为距离传感器,当监测到有打包带穿入回带通道后即可以监测出,并发出信号到控制装置,也可以为位置传感器,当有打包带触动触片并使其贴合位置传感器后,位置传感器能够发出信号到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拉紧单元和连接单元;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头夹刀、尾夹刀以及焊接头,所述头夹刀和所述尾夹刀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拉紧单元输送的打包带的移动轨迹上,并分别夹紧打包带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焊接头用于焊接打包带的首尾端重叠处;
所述输送拉紧单元包括高拉力主动带轮、与所述高拉力主动带轮配合形成第一打包带通道的第一压紧轮组件、低拉力主动带轮以及与所述低拉力主动带轮配合形成第二打包带通道的第二压紧轮组件;所述第一压紧轮组件包括第一杠杆和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杠杆两端部的从动轮结构和导向自由轮;打包带顺次穿过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所述第二打包带通道并贴合所述导向自由轮进行收送带;所述第一杠杆上靠近所述导向自由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用于拉动所述第一杠杆带动所述从动轮结构远离所述高拉力主动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轮组件包括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有压紧轮结构,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杠杆靠近所述压紧轮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拉簧用于拉动所述第二杠杆带动所述压紧轮结构靠近所述低拉力主动带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焊接电机,所述焊接电机与所述焊接头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拉力主动带轮连接有高拉力伺服电机,所述低拉力主动带轮连接有低拉力伺服电机,所述高拉力伺服电机和所述低拉力伺服电机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凸轮连杆结构以及分别与所述头夹刀、所述尾夹刀和所述焊接头在工作位配合的第一挡板;
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包括连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杆上转轴同一侧的凸轮和弹簧,所述凸轮和所述弹簧对所述连杆转动方向的作用相反,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作业结构,所述弹簧能够使得所述作业结构向工作位移动,所述凸轮能够使得所述作业结构远离工作位移动;
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作业结构包括焊接头、尾夹刀和头夹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动力连接有位置控制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自由轮的出带端设置有带槽组件,所述带槽组件包括L型基座、位于所述L型基座两侧的L型挡板以及位于所述L型基座外侧的回带挡板,所述L型基座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形成送带通道和回带通道,所述送带通道与所述回带通道的延长线相交处形成打包带重叠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带通道的入口设置有管位条,打包带位于所述管位条和所述L型基座之间,所述送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底部带头,所述回带通道的出口设置有转向顶部带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的进带端设置有进带短带槽,所述进带短带槽设置有面向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的弧形尖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包带通道的进带端设置有异性衔接转向带槽,所述异性衔接转向带槽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打包带通道和所述第二打包带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66100.9U CN216734903U (zh) | 2022-02-10 | 2022-02-10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66100.9U CN216734903U (zh) | 2022-02-10 | 2022-02-10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34903U true CN216734903U (zh) | 2022-06-14 |
Family
ID=8191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266100.9U Active CN216734903U (zh) | 2022-02-10 | 2022-02-10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34903U (zh) |
-
2022
- 2022-02-10 CN CN202220266100.9U patent/CN2167349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085707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nding an article with a loop of tensioned strap | |
CN1189358C (zh) | 具有改进缠绕和剪切装置的捆包机 | |
US11724841B2 (en) | Machine head for packing machine and packing machine | |
US4444097A (en) | Device for applying and tensioning a strapping band around a package | |
US20130284035A1 (en) | Sealing head for modular steel strapping machine | |
CN112571801B (zh) | 一种焊接与包边系统及口罩生产线 | |
CN87105503A (zh) | 将胶带条焊接到薄膜上的设备 | |
CN216734903U (zh)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 |
CN114229082A (zh)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打包头 | |
WO2024187899A1 (zh) | 一种电池热缩膜的包装设备 | |
CN201573798U (zh) | 一种捆包机的送退带及捆紧装置 | |
CN216834408U (zh) | 一种打包带夹紧机构 | |
CN211996392U (zh) | 一种贴带器 | |
US10351275B2 (en) | Tension head with tension wheel cam biasing element for modular steel strapping machine | |
US3841213A (en) | Strapping machine feed control | |
CN212501203U (zh) | 一体式打包机头及打包设备 | |
CN216834409U (zh)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机头装置 | |
CN214241336U (zh) | 铜管包装带输送装置 | |
CN114261562B (zh)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机头装置 | |
CN212829486U (zh) | 一种边封装置 | |
US11027866B2 (en) | Strapping apparatus | |
CN114261562A (zh) | 一种用于打包机的机头装置 | |
CN107697339B (zh) | 窄带传动及张紧装置 | |
CN217375001U (zh) | 一种收送带压紧机构 | |
CN110901980A (zh) | 一种卷盘管材自动捆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