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5053U -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5053U
CN216725053U CN202122434014.2U CN202122434014U CN216725053U CN 216725053 U CN216725053 U CN 216725053U CN 202122434014 U CN202122434014 U CN 202122434014U CN 216725053 U CN216725053 U CN 216725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leg pad
bottom plate
leg
skin f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40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桂湘
李献凤
陈兰萍
班荣曼
韦梦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orker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orker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orker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orker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4340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5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5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5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杆、连接梁、托架、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所述底板和支撑杆均为双套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托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铰链结构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铰链结构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托架的两侧上表面沿边框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设置在托架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腿垫与托架之间能够形成皮瓣部放空槽。本实用新型能使患肢植皮区域悬空,避免皮瓣处受压,同时能对病人的足外踝或小腿后方进行有效的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骨外科疾病中下肢骨折患者术皮瓣移植再植术后皮瓣是否受压、皮瓣的成活率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成活率,术后要求患肢制动、抬高约20-35°,略高于心脏水平,以维持稳定有效地循环血量,并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局部水肿。
足外踝或小腿后方皮瓣手术的病人,其伤口在足跟处和小腿后方,皮瓣成活需要大概十几天,因此皮瓣术后不能压到小腿后方及足外踝的皮瓣,目前常采用抬腿垫来抬高患肢或者是在病人的膝后及足跟处垫一软枕。虽然使用抬腿垫可以抬高患肢,但其不能使植皮区域悬空,如长期受压,易造成植皮区皮瓣的坏死;垫软枕虽可悬空植皮区域,但患肢抬高的高度不够,不利于血液循环。使用传统托架虽然可以抬高患者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提高了患肢抬高的效果,但传统托架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不同身材的病人使用舒适度的需求,同时皮瓣处对应的悬空位置不能调节,皮瓣容易受到压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悬空高度及悬空位置可调的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该装置能使患肢植皮区域悬空,避免皮瓣处受压,同时能对病人的足外踝或小腿后方进行有效的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杆、连接梁、托架、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所述底板和支撑杆均为双套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托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铰链结构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铰链结构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托架的两侧上表面沿边框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设置在托架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腿垫与托架之间能够形成皮瓣部放空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尾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支撑杆进行限位的齿形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腿垫与所述第二腿垫的中部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的一侧分别连接有T型螺栓,所述托架对应滑槽的外侧面位置开设有长形通孔,所述T型螺栓设置在所述长形通孔内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托架顶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支撑杆、连接梁和托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或者足够强度的塑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该装置能使患肢植皮区域悬空,避免皮瓣处受压,同时悬空高度及悬空位置可调,能对病人的足外踝或小腿后方进行有效的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托架、第一腿垫以及第二腿垫实现对下肢的支撑,通过支撑杆以及托架的配合使得支撑高度的可调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实用性强,同时,托架内的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用于调节皮瓣部放空槽的位置,便于足外踝或小腿后方皮瓣手术后病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支撑杆、连接梁及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腿垫和第二腿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为:1、底板;2、支撑杆;3、连接梁;4、托架;5、第一腿垫;6、第二腿垫;7、皮瓣部放空槽;8、齿形卡槽;9、弧形凹槽;10、T型螺栓;11、长形通孔;12、紧固件;13、防滑垫;14、第一铰链结构;15、第二铰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3,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杆2、连接梁3、托架4、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所述底板1和支撑杆2均为双套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托架4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通过第一铰链结构14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2通过第二铰链结构15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4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托架4的两侧上表面沿边框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设置在托架4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腿垫5与托架4之间能够形成皮瓣部放空槽7。
本实用新型通过托架4、第一腿垫5以及第二腿垫6实现对下肢的支撑,通过支撑杆2以及托架4的配合使得支撑高度的可调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托架4内的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用于调节皮瓣部放空槽7的位置,便于足外踝或小腿后方皮瓣手术后病人的使用。
所述底板1尾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支撑杆2进行限位的齿形卡槽8或矩形卡口,通过转动支撑杆2置于不同的齿形卡槽8或矩形卡口来改变托架4的角度,从而实现不同的抬高角度或抬高高度。
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第一腿垫5与所述第二腿垫6的中部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9,对肢体重力具有缓冲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第一腿垫5的中部设有与跟腱形状匹配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腿垫6的中部设有与小腿形状匹配的第二弧形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的一侧分别连接有T型螺栓10T,所述托架4对应滑槽的外侧面位置开设有长形通孔11,所述T型螺栓10T设置在所述长形通孔11内并通过紧固件12与所述托架4顶紧,紧固件12可以为紧固螺母或者卡扣,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底板1上设有防滑垫13,能够提升底板1与床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底板1稳定,防止使用过程中底板1滑动。
所述底板1、支撑杆2、连接梁3和托架4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或者足够强度的塑料制成,第一腿垫5与所述第二腿垫6框架采用铝合金材料或者足够强度的塑料制成,使植皮部放空槽附近的垫体不会在压力下向植皮部放空槽内塌陷。本实用新型的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整体可以采用海绵垫包裹皮革制成,也可以是第一腿垫5与所述第二腿垫6内部填充透气环保乳胶棉,对肢体重力具有缓冲作用,外部包裹上还有垫套,材料为打孔透气天鹅绒面料或者透气吸汗棉布,可直接接触皮肤,柔软舒适,亲肤不闷热。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使用舒适性,其中,第二脚垫的一端为具有相对底板1倾斜向下的滑坡。
本实用新型的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根据不同的植皮部位及植皮面积调整第一腿垫5与所述第二腿垫6的位置并固定,使植皮部位位于植皮部放空槽的下方,通过支撑杆2以及托架4的配合调节支撑高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然后患者将患肢置于第一腿垫5与第二腿垫6上,在支撑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患肢抬高,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已达到悬空皮瓣移植区域,减少植皮区域受压,在不需要植皮部放空槽时,可以将第一腿垫5与第二腿垫6靠近,取消将植皮部放空槽,将支撑调节装置作为普通的抬腿垫使用。支撑调节装置托框架架镂空式的设计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肢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人群广。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杆(2)、连接梁(3)、托架(4)、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所述底板(1)和支撑杆(2)均为双套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托架(4)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通过第一铰链结构(14)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2)通过第二铰链结构(15)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所述托架(4)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托架(4)的两侧上表面沿边框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设置在托架(4)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腿垫(5)与托架(4)之间能够形成皮瓣部放空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尾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支撑杆(2)进行限位的齿形卡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垫(5)与所述第二腿垫(6)的中部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垫(5)和第二腿垫(6)的一侧分别连接有T型螺栓(10T),所述托架(4)对应滑槽的外侧面位置开设有长形通孔(11),所述T型螺栓(10T)设置在所述长形通孔(11)内并通过紧固件(12)与所述托架(4)顶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防滑垫(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支撑杆(2)、连接梁(3)和托架(4)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CN202122434014.2U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Active CN216725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4014.2U CN21672505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4014.2U CN21672505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5053U true CN216725053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4014.2U Active CN21672505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5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3774A (zh) * 2023-11-16 2023-12-19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下肢移动辅助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3774A (zh) * 2023-11-16 2023-12-19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下肢移动辅助支架
CN117243774B (zh) * 2023-11-16 2024-02-20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下肢移动辅助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1860A (en)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CN207708108U (zh) 骨科康复护理床
CN216725053U (zh) 一种下肢皮瓣术后支撑调节装置
CN111869989A (zh) 一种弧度高度可调的扁平足矫正鞋垫
US4356578A (en) Obstetrics bed
JP4102259B2 (ja) 伏臥位用の枕及び腹部マットレス
US11633317B2 (en) Comfort therapy
CN211610671U (zh) 一种腿部护理架
CN206151772U (zh) 多功能俯卧位体位垫组合
CN212089927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CN214632928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装置
CN212788942U (zh) 一种压力性损伤防护医疗手术床
CN211095495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身位调节装置
CN208626116U (zh) 一种可调节胸腔穿刺患者用座椅
CN216652733U (zh) 一种可调节式脚垫
CN208926940U (zh) 一种眼科手术椅
CN205964176U (zh) 桡动脉压迫上肢体位垫
CN205198375U (zh) 一种多功能诊断床
CN219109893U (zh) 一种多功能调节式布朗氏架
CN213431243U (zh) 用于抬高足部的脚枕
CN219743154U (zh) 一种面朝下俯位护理床
CN213346470U (zh) 一种半卧位患者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11934658U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用足托架体
CN213346608U (zh) 一种一体式手术用侧卧位体位垫
CN215021060U (zh) 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位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