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0322U -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322U
CN216720322U CN202122530853.4U CN202122530853U CN216720322U CN 216720322 U CN216720322 U CN 216720322U CN 202122530853 U CN202122530853 U CN 202122530853U CN 216720322 U CN216720322 U CN 216720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ard slot
magnetic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08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安康
尚忠民
汤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08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0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一端设置成插口;卡托,所述卡托从所述插口伸入所述卡座,所述卡托形成有卡槽;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托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座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件,通电的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相同,以推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卡座弹出;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通断电。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吸合,以及控制件控制第二磁性件的通断电,使得卡托的复位和弹出更加方便,不需要辅助工具。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 GSM数字移动电话机以及部分电子产品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在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相关技术中,以手机为例,常见的手机SIM卡卡槽按插卡位置大致分为两种:位于机体内部和位于机体边缘。其中,位于机体内部的卡槽在更换SIM卡时需要将机体拆开,一些型号的手机还要将电源移出,还需要把卡槽翻出,操作不方便。
以及,开口位于机体边缘的卡槽,主要由锁止拉杆,导向引导槽,锁止钩和复位弹簧组成。通过锁止拉杆在不同深度的特殊形状导向引导槽中的路径变化改变复位弹簧的状态实现卡槽进出。这种卡槽虽然有效的防止误触SIM卡,但是在打开卡槽时却需要使用辅助工具,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能保证随处找到这种细长、尖锐工具,因此给正常使用造成不便;当不使用专用的卡槽辅助工具时,又有可能将SIM卡槽开孔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吸合,以及控制件控制第二磁性件的通断电,使得卡托的复位和弹出更加方便,不需要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一端设置成插口;卡托,所述卡托从所述插口伸入所述卡座,所述卡托形成有卡槽;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托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座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件,通电的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相同,以推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卡座弹出;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通断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吸合,以及控制件控制第二磁性件的通断电,使得卡托的复位和弹出更加方便,不需要辅助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铁芯和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件为触摸压力感应件,所述触摸压力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卡座的外侧,在按压所述触摸压力感应件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摸压力感应件为两个,两个触摸压力感应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盖设在所述卡座上且形成有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和所述插口相连通,所述卡托设置于所述插卡空间内,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在所述罩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罩体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和卡扣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和卡扣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槽朝向所述卡座的另一端敞开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槽的敞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座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卡托的两侧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和上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所述卡座和所述控制件设置于所述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的位于复位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槽装置的位于弹出状态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卡槽装置;
10、卡座;11、插口;12、第一卡接部;13、滑轨;
20、卡托;21、卡槽;22、敞口;23、滑动部;
30、第一磁性件;
40、第二磁性件;41、铁芯;42、电磁线圈;43、限位凸起;
50、罩体;51、插卡空间;52、限位孔;53、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卡槽装置100的电子设备。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100包括:卡座10、卡托20、第一磁性件30、第二磁性件40和控制件,卡座10的一端设置成插口11,卡托20从插口11伸入卡座10,卡托20形成有卡槽21,第一磁性件30设置于卡托20上,第二磁性件40设置于卡座10的另一端,并且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相对设置,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件,通电的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磁性相同,以推动卡托20从卡座10弹出。其中,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这样当电磁铁通电之后,电磁铁会产生和第一磁性件30相同的磁场,使得电磁铁可以排斥第一磁性件30,从而使得卡托20从卡座10内弹出。以及,在安装卡托20时可以控制第二磁性件40断电,这样第二磁性件40不会产生磁场,从而使得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可以相互吸合,即卡托20可以固定在卡座10内。如此,卡槽装置100的结构较为简单,卡托20的复位和弹出不需要辅助工具,即卡托20可以直接手动取出,这样使得卡托20 的复位和弹出更加方便。
此外,控制件和第二磁性件40相连接,控制件可以控制第二磁性件40的通断电。也就是说,控制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磁性件40的通断电来实现卡托20的弹出和复位。
由此,通过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的磁性吸合,以及控制件控制第二磁性件40的通断电,使得卡托20的复位和弹出更加方便,不需要辅助工具。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磁性件40包括:铁芯41和电磁线圈42,电磁线圈 42绕设在铁芯41上,电磁线圈42与控制件相连接。如此设置,控制件可以通过控制电磁线圈42通电与否来控制第二磁吸件是否产生磁吸力。即,当控制件控制电磁线圈42 断电时,第二磁性件40不产生磁性力,这样第一磁性件30可以和第二磁性件40磁吸连接,使得卡托20可以配合在卡座10内;以及,当控制件控制电磁线圈42通电时,第二磁性件40产生磁性力,这样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相互排斥,从而可以将卡托20弹出卡座10。
以及,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与电流大小、电磁线圈42圈数及中心的铁芯41有关。如此,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强弱或电磁线圈42的匝数多少来控制,也可通过改变电磁线圈42的电阻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磁性大小,这样可以灵活应用电磁铁。例如,当需要增加卡托20的弹出速度时,可以提升流经电磁线圈42的电流,或者增加电磁线圈42的圈数。
进一步地,电磁铁制成条形,以使铁芯41更加容易磁化。另外,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就随之消失。
其中,控制件可以为触摸压力感应件,触摸压力感应件设置于卡座10的外侧,在按压触摸压力感应件时电磁线圈42通电。如此设置,通过触摸压力感应件,这样当按压触摸压力感应件时,触摸压力感应件可以控制电磁线圈42通电,从而使得卡托20弹出,由此,用户在更换SIM卡时,只需要按压触摸压力感应件即可实现卡托20的弹出,这样无需辅助工具即可打开卡槽装置100。
进一步地,触摸压力感应件为两个,两个触摸压力感应件分别连接于电磁线圈42的两端。如此设置,两个触摸压力感应件可以分别设置在电磁线圈42的两端,这样只有在两个触摸压力感应件均被激活时,电磁线圈42才会通电,即,仅有一个触摸压力感应件被激活时,电磁线圈42不会导电,因此可以避免第一磁性件30误触发。
其中,触摸压力感应件还可以在被按压T时间后激活,如此,当电子设备放置在背包或者口袋中时,触摸压力感应件只有在持续被按压T时间后才激活,这样也可以避免电磁铁的误触发。具体地,T可以为5s。
以及,控制件可以为电子设备内的传感器,并且电子设备上的软件系统可以操控传感器。例如,可以通过操作操控系统来控制电磁铁的启动,即这样可以通过操纵手机来实现卡托20的弹出。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100还包括:罩体50,罩体50盖设在卡座10上,并且罩体50形成有插卡空间51,插卡空间51和插口11相连通,卡托 20设置于插卡空间51内,第二磁性件40固定在罩体50内。具体地,罩体50和卡座 10之间形成插卡空间51,这样罩体50可以保护SIM卡,可以避免SIM在上下方向弹出。以及,罩体50还可以用于安装第二磁性件40,这样使得第二磁吸件可以固定在卡槽装置10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磁性件40包括:壳体,壳体两端设置有限位凸起43,罩体5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孔52,限位凸起43配合在限位孔52内。也就是说,第二磁性件40可以通过限位凸起43和罩体50上的限位孔52进行限位配合,从而可以将第二磁性件40安装在罩体50上。因此,在安装卡槽装置100时,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均设置在罩体50和卡座10之间,从而可以方便卡槽装置100的安装,以及便于卡槽装置100的更换。
以及,如图2所示,卡座1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2,罩体50设置有第二卡接部53,第一卡接部12为卡槽21和卡扣中的一种,第二卡接部53为卡槽21和卡扣中的另一种,卡槽21和卡扣卡接配合。如此设置,罩体50和卡座10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53实现固定连接,这样使得卡槽装置100形成为一体,这样卡槽装置100 的集成度更高,在组装电子设备时只需要将卡槽装置100固定在电子设备内即可,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组装效率。
其中,第一卡接部12可以为卡扣,第二卡接部53可以为卡槽21,卡扣和卡槽21 卡接配合,这样卡扣和卡槽21的卡接配合即可实现卡座10和罩体50的固定连接,并且卡扣和卡槽21的卡接配合更加方便。此外,第一卡接部12可以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卡接部12设置在卡座10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一卡接部12设置在卡座10的另一侧,同样,第二卡接部53也可以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二卡接部53设置在罩体50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二卡接部53设置在罩体50的另一侧,这样可以提升罩体50和卡座10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及,卡槽21朝向卡座10的另一端敞开设置,第一磁性件30设置于卡槽21的敞口22处。也就是说,卡槽21由卡托20的部分和第一磁性件30围设而成,这样可以方便卡托20的生产,以及,减小卡托20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消减卡槽装置100 的尺寸,从而使得组装后的电子设备更加小巧化。具体地,卡托20的端部设置有槽孔,第一磁性件30的两端设置有相应的卡凸,卡凸和槽孔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将第一磁性件30固定在卡托20上。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卡座10的两侧设置有滑轨13,卡托20的两侧设置有滑动部23,滑动部23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13。如此设置,滑动部23在滑轨13上滑动,这样可以实现卡托20在卡座10内的滑动。具体地,滑动部23和滑轨13可以均为台阶,两个台阶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卡托20相对卡座10的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主机和上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100,卡座10和控制件设置于主机。由此,通过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 的磁性吸合,以及控制件控制第二磁性件40的通断电,使得卡托20的复位和弹出更加方便,不需要辅助工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座,所述卡座的一端设置成插口;
卡托,所述卡托从所述插口伸入所述卡座,所述卡托形成有卡槽;
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托上;
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座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件,通电的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相同,以推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卡座弹出;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通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铁芯和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为触摸压力感应件,所述触摸压力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卡座的外侧,在按压所述触摸压力感应件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压力感应件为两个,两个触摸压力感应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盖设在所述卡座上且形成有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和所述插口相连通,所述卡托设置于所述插卡空间内,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在所述罩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罩体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和卡扣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和卡扣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朝向所述卡座的另一端敞开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卡槽的敞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卡托的两侧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所述卡座和所述控制件设置于所述主机。
CN202122530853.4U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720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0853.4U CN216720322U (zh)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0853.4U CN216720322U (zh)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322U true CN21672032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0853.4U Active CN216720322U (zh) 2021-10-20 2021-10-20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0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562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中框组件和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562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中框组件和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20322U (zh) 电子设备的卡槽装置和电子设备
EP1123583B3 (en) Data card connector
JP3515774B2 (ja) 摩擦のないペン取り出し、固定機構
EP1074936B1 (en) Device for attaching/detaching sim card
US7407414B2 (en) Surface contact card holder
US8144462B2 (en) Lo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154878B2 (en) Chip card holder
CN112953582B (zh) 电子设备
US20140216911A1 (en) Emergency stop device adaptable for a man-machine dialog system
EP1860784B1 (en) SIM card attachment/detachment guiding apparatus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WO2021227503A1 (zh) 卡托组件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CN112599999A (zh) 卡托弹出机构及电子设备
JPH11155006A (ja) 異なるフォーマットのカードを読取るためのアダプタを有するチップカードリーダ及びこのチップカードリーダを有する電話機
US20240008541A1 (en) Electronic heating device
US9524839B2 (en) Switch assembly
CN215183804U (zh) 用于断路器的外部手柄机构
CN211406055U (zh) 电子设备
GB0101919D0 (en) Induction logging antenna
WO1999020028A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de entry
KR10132441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자성체 장착 방법
CN215600292U (zh) 一种开关滑块、机芯和电磁锁安全开关
CN220087452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充电盒
CN214799835U (zh) 耳机充电盒
CN116016733A (zh) 电子设备
CN105633711A (zh) 托盘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