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605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6055U
CN211406055U CN202020303123.3U CN202020303123U CN211406055U CN 211406055 U CN211406055 U CN 211406055U CN 202020303123 U CN202020303123 U CN 202020303123U CN 211406055 U CN211406055 U CN 211406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aling
electronic device
magnetic induction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31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31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6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6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6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磁性感应元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插孔;所述磁性感应元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插孔内,且部分所述磁性感应元件可伸出至所述插孔之外。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解决目前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存在将顶针误插入麦克风导音孔和喇叭孔等孔道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性能的更新换代,手机的外观也在不断变化;例如,曲面屏和瀑布屏在手机上的应用使得手机的左右两个侧面宽度变窄,而手机升降摄像头的设计则占用了手机顶侧的面积;因此,为了更好地适用于手机外观的变化,难免会出现将顶针插孔、卡槽、麦克风导音孔和喇叭孔等同时设置于手机底侧的情形。
在对卡槽内的卡托进行弹出操作时,需要将顶针插入顶针插孔之内、进而通过推动壳体之内的推杆组件将卡托自卡槽之内弹出;但是,由于顶针插孔和麦克风导音孔的外形无明显差别,所以存在将顶针误插入麦克风导音孔的风险,尤其是在顶针插孔和麦克风导音孔均设置在靠近卡槽的使用环境中、误操作的风险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存在将顶针误插入麦克风导音孔和喇叭孔等孔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和磁性感应元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插孔;所述磁性感应元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插孔内,且部分所述磁性感应元件可伸出至所述插孔之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的插孔内滑动设置有磁性感应元件,借助磁性感应可以使部分磁性感应元件伸出至插孔之外,从而使用户可以辨识该插孔的位置和功能等,防止出现将顶针误插入麦克风导音孔和喇叭孔等孔道内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插孔、111-夜光层、120-容纳腔、
200-密封元件、210-密封部、211-密封圈、220-端帽、230-安装孔、231-台阶面、
300-推杆组件、
400-磁性感应元件、410-磁性元件、420-限位部、430-伸出部、
500-盖板、510-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以及磁性感应元件400。
壳体100作为电子设备的基础结构件,不仅可以为卡托提供承载基础,而且还可以兼顾保护及外观性能的作用。通常,壳体100具有容纳腔120,容纳腔120可以容纳电子元件以及推杆组件300等,且壳体100开设有插孔110,且插孔110具有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第一孔口位于壳体100的外侧面,第二孔口位于壳体100的内侧面,且与容纳腔120连通;这使得顶针可以通过第一孔口插入插孔110之内、并顶动容纳腔120之内的推杆组件300,进而使得推杆组件300转动、将卡槽之内的卡托弹出;因推杆组件300、卡槽以及卡托结构可参见手机的现有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结合图1-图3所示,磁性感应元件400滑动设置于插孔110之内,且部分磁性感应元件400可伸出至插孔110之外。磁性感应元件400可以感应磁性力,其可以与磁性材料相互作用。可选地,顶针可以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从而在具有磁力的顶针接近第一孔口时,通过顶针与磁性感应元件400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至少磁性感应元件400可以自插孔110内伸出至第一孔口之外,进而使操作顶针的操作人员可以看到伸出的磁性感应元件400、以确认插孔110的位置。
另外,可以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等操作指南中,标明能够伸出磁性感应元件400的孔的种类和功能,例如,能够伸出磁性感应元件400的孔可以为麦克风孔,或者该孔可以为顶针插孔,保证用户可以预先确定该孔的种类和功能等,并且,根据磁性感应元件400的提示作用,可以防止用户在取卡托的过程中出现误操作。
可选地,插孔110可以为顶针插孔,一方面可以减少电子设备中磁性感应元件400的设置数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因麦克风孔等插孔内因设置有磁性感应元件400而降低电子设备的整体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磁性感应元件400是指能够依靠磁力吸附的结构件;例如,磁性感应元件400为衔铁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为了使伸出第一孔口之外的磁性感应元件400可以自动缩回至第一孔口之内,可以在插孔110之内设置有复位组件,且复位组件与磁性感应元件400连接,从而通过复位组件的作用力使得磁性感应元件400复位。
其中,复位组件可以包括磁性元件410;磁性元件410设置于插孔110的底面、并与磁性感应元件400磁性连接;从而通过磁性元件410的磁力,在顶针移开第一孔口后、磁性元件410通过磁力吸引将磁性感应元件400拉回至第一孔口之内,实现磁性感应元件400的复位;磁性元件410可以为磁性材料或衔铁制成的结构件。
容易理解的是,当磁性感应元件400为衔铁制成的结构件时,磁性元件410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件;当磁性感应元件400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件时,磁性元件410可以为衔铁材料制成的结构件、也可以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件;总之,使得磁性元件410和磁性感应元件400之间可以产生磁力;同时,为了保证顶针与磁性感应元件400之间的磁力可以促使磁性感应元件400移动至第一孔口之外、需顶针与磁性感应元件400之间的磁力大于磁性感应元件400与磁性元件410之间的磁力。
当然,复位组件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提供回复作用力的元件;例如,复位组件可以包括弹簧;弹簧设置于插孔110的底面、并与磁性感应元件400固定连接,从而在磁性感应元件400移动至第一孔口之外时拉伸弹簧、使弹簧拉伸形变,在顶针移开后、弹簧通过拉伸形变产生的回复力拉动磁性感应元件400缩回至第一孔口之内复位;其中,弹簧还可以采用弹片等可以产生弹性形变的弹性元件替代。或者,复位组件还可以为上述磁性元件410与弹性元件形成的组件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密封元件200,至少部分密封元件200位于插孔110之内、并与插孔110滑动密封配合,从而通过密封元件200为插孔110提供防尘和防水的保护作用,并且在顶针插入插孔110后、可以顶动密封元件200沿插孔110的轴向向第二孔口所在的一侧移动,进而通过密封元件200推动容纳腔120内的推杆组件300,实现卡托的弹出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密封元件200对插孔110的密封性能,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密封元件200可以设置有沿密封元件200的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嵌设有密封圈211,密封圈211与插孔110的内侧壁密封贴合,从而通过密封圈211实现插孔110与密封部210之间的滑动密封;其中,密封圈211可以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可选地,密封元件200包括密封部210和端帽220;端帽220位于第二孔口之外,也即端帽220位于容纳腔120中,密封部210位于插孔110之内,且密封部210与端帽220连接,通过使端帽22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孔口的孔径,使得端帽220不仅可以对密封元件200提供限位作用,避免磁性感应元件400在伸出至第一孔口之外的过程中拉动密封元件200移动,而且还可以增加密封元件200与推杆组件300作用端的作用面积、有利于顶动推杆组件300动作。
可选地,密封部210设置有与磁性感应元件400适配的安装孔230,且安装孔230的孔口朝向第一孔口,磁性感应元件400可以滑动地安装在安装孔230内,从而在密封部210与插孔110之间具有较大接触面积的同时,还可以使磁性感应元件400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避免磁性感应元件400脱离安装孔230,可以将安装孔230设计为阶梯孔结构,安装孔230可以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相互连通,且第一孔道位于第二孔道背离容纳腔120的一侧,第一孔道的直径小于第二孔道的直径,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连接的端面为台阶面231。磁性感应元件400包括限位部420和伸出部430,在组装磁性感应元件400和密封元件200的过程中,可以使伸出部430位于第一孔道之内,使限位部420位于第二孔道之内,且使限位部420与台阶面231在插孔110的轴向上限位配合,从而通过台阶面231的限位阻挡作用可以限制磁性感应元件400伸出过程中移动的距离,进而避免磁性感应元件400受到磁性感应时脱离安装孔230。
具体地,限位部420可以为沿伸出部430的周向分布的环状凸起,也可以为设置于伸出部430一端的凸块结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包括复位组件和密封元件200的情况下,可以使复位组件设置于密封元件200的端帽220内,一方面可以使电子设备内安装空间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节省安装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磁性感应元件400与复位元件之间的间距更小,从而使复位元件与磁性感应元件400之间的配合关系更可靠。另外,在磁性感应元件400设置于密封元件200的安装孔230内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节省空间,且提升复位元件和磁性感应元件400之间的配合可靠性。
可选地,壳体100上对应插孔110的位置还可以布置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等,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觉感受直接识别插孔110,确定插孔110的位置和功能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设备。
通常,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卡托可以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卡托支架一端的盖板500;在卡托支架插入卡槽后,盖板500盖合于卡槽的槽口处,且盖板500的悬臂部分遮挡于插孔110处;针对于该种结构的卡托,需在盖板500的悬臂部分开设穿孔510,且穿孔510位于与插孔110的第一孔口相对的位置,从而使得穿孔510与插孔110连通。
基于上述实施例,夜光层111可以设置于盖板500的外侧面;当然,若盖板500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件,则夜光层111也可以设置于盖板500的内侧面或者第一孔口所在的壳体100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图2所示,磁性感应元件400位于第一孔口处的一端端面设置有与顶针的端部适配的凹陷部,从而使得顶针在顶动磁性感应元件400时,顶针的端部可以置入凹陷部而起到定位作用,有利于顶针顶动磁性感应元件400移动。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磁性感应元件(400),所述壳体(100)开设有插孔(110);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滑动设置于所述插孔(110)内,且部分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可伸出至所述插孔(110)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10)内设置有复位组件,且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磁性元件(410);所述磁性元件(410)设置于所述插孔(110)的底面、并与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磁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插孔(110)的底面、并与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元件(200),至少部分所述密封元件(200)设置于所述插孔(110)内,且所述密封元件(200)与所述插孔(110)滑动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200)设置有沿所述密封元件(200)的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嵌设有密封圈(211),所述密封圈(211)与所述插孔(110)的内侧壁密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200)包括密封部(210)和端帽(220);所述密封部(210)与所述端帽(220)连接,所述密封部(210)位于所述插孔(110)之内,所述壳体(100)具有容纳腔(120),所述端帽(220)位于所述容纳腔(120)中,所述插孔(110)与所述容纳腔(120)连通,且所述插孔(110)朝向所述容纳腔(120)的端部与所述端帽(220)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10)具有安装孔(230),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23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3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二孔道背离所述容纳腔(120)的一侧,所述第一孔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道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接的端面为台阶面(231);所述磁性感应元件(400)包括限位部(420)和伸出部(430),至少部分所述伸出部(430)位于所述第一孔道,所述限位部(420)位于所述第二孔道,且所述限位部(420)与所述台阶面(231)在所述插孔(110)的轴向上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端帽(220)内。
CN202020303123.3U 2020-03-12 2020-03-12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406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3123.3U CN211406055U (zh) 2020-03-12 2020-03-1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3123.3U CN211406055U (zh) 2020-03-12 2020-03-1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6055U true CN211406055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5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3123.3U Active CN211406055U (zh) 2020-03-12 2020-03-1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60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67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67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738674B (zh) * 2020-12-29 2022-11-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31871B1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US8542482B2 (en)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key assembly
US7442086B1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US20090159412A1 (en) Side key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90237892A1 (en) Hous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20020002265A (ko) 접힘식 스크린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510525B (zh) 电子设备
CN211406055U (zh) 电子设备
CN112599999A (zh) 卡托弹出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8598742B (zh) 卡座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902453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10086911B (zh) 终端设备
CN204065668U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N112333953B (zh) 电子设备
US7372136B2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CN211406056U (zh) 电子设备
US7252529B2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CN109274389B (zh) 电子设备
JP2001319727A (ja) ジャック防塵構造
CN213905634U (zh) 卡托弹出机构及电子设备
EP1909469B1 (en) Battery cover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213988684U (zh) 电子装置及其按键
CN107508935B (zh) 壳体结构及其拆解治具和拆解方法、移动终端
KR100785819B1 (ko) 메모리 카드용 스위칭 수단
CN113315901B (zh) 驱动组件、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