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9092U -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9092U
CN216719092U CN202123089485.0U CN202123089485U CN216719092U CN 216719092 U CN216719092 U CN 216719092U CN 202123089485 U CN202123089485 U CN 202123089485U CN 216719092 U CN216719092 U CN 216719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bare
psoc
processor
bar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94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韬
齐永
范国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chuang Micro System Co ltd
CETC 14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chuang Micro System Co ltd
CETC 1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chuang Micro System Co ltd, CETC 14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chuang Micro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894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9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9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9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PSoC芯片包括处理器裸芯、多片DDR裸芯、多片Flash裸芯、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电源芯片和若干阻容分立器件,所有裸芯、成品芯片以及若干阻容分立器件通过SiP技术封装为一体,可节约板卡的板面积,减少硬件成本,降低板卡设计难度,实现嵌入式板卡的小型化、高集成化;一种PSoC芯片封装结构,采用EHS‑FCBGA封装方式,包括散热盖,散热盖的四周边沿处为第一粘接区域,散热盖上在对应裸芯的位置处内凹形成异形槽,散热盖采用平铺布局的异型stamp方式,既减少了芯片尺寸,又兼顾粘接强度和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备迅速向短、轻、小、薄和高可靠、高性能、高速、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处理以及控制系统小型化、模块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迫切必要对采用多芯片组件技术,通过把微处理器、FPGA、存储器和接口等IC在高密度多层互联基板上互连组装,构成功能完善、高可靠的电子组件系统,实现处理以及控制系统的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集处理、控制及存储于一体的系统大多采用MCU控制器 +FPGA+存储的架构或直接采用含ARM处理器的FPGA外扩存储的方式来实现,均为分离器件设计方案,整体面积大、集成度低、抗电磁干扰难度大。
因此,亟需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采用可编程化的混合讯号阵列架构,有效节约嵌入式板卡的板面积,减少硬件成本,降低板卡设计难度,实现嵌入式板卡的小型化、高集成化、高可靠性,兼顾FPGA可编程化的硬件加速处理功能,又拥有MCU灵活的控制管理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包括一片处理器裸芯、多片DDR裸芯、多片Flash裸芯、一片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一片电源芯片和若干阻容分立器件,所有裸芯、成品芯片以及若干阻容分立器件通过SiP技术封装为一体;处理器裸芯分别与多片DDR裸芯连接,处理器裸芯内的处理系统PS连接一部分DDR裸芯用于软件应用缓存,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处理器裸芯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连接另一部分DDR裸芯用于硬件逻辑缓存,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处理器裸芯分别与多片Flash裸芯连接,处理器裸芯内的处理系统PS连接一部分Flash裸芯用于程序加载,相关信号不仅做内部互联,还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用于加载配置;处理器裸芯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连接一部分Flash裸芯用于参数存储,处理器裸芯的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处理器裸芯与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连接用于电平转换以及驱动,处理器裸芯与电源芯片连接,电源芯片与多片DDR裸芯连接。
本实用新型PSoC芯片,基于RDL、SMT、FC等SiP技术实现带ARM的FPGA 及其片上存储的单芯片高度集成。嵌入式板卡上采用该高效能PSoC芯片可有效节约板卡的板面积,减少硬件成本,降低板卡设计难度,实现嵌入式板卡的小型化、高集成化、高可靠性。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处理器裸芯本身进行FC倒装工艺,DDR裸芯、Flash裸芯以及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通过RDL技术将Wire Bond引线键合工艺转化为FC倒装工艺,使得高效能PSoC芯片内所有裸芯由FC和Wire Bond混合工艺转换成FC单一结构。PSoC芯片内部集成电路裸芯均为基于芯片凸点的FC倒装焊接工艺,既避免了WireBond打线工艺较难控制信号阻抗的缺点,也降低了基板和封装生产难度。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PSoC芯片内DDR裸芯和Flash裸芯围着处理器裸芯的四周布置,且多片DDR裸芯左右分布在处理器裸芯的两侧,且布置在基板的中上部靠近处理器裸芯对应的信号PAD位置处。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PSoC芯片内两侧DDR裸芯的布置区域均向基板的两侧外扩一定距离。两侧DDR裸芯区域均外扩至矩形散热盖区域,既兼顾芯片大小,又充分考虑DDR基板走线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封装结构,采用EHS-FCBGA封装方式,包括散热盖,散热盖的四周边沿处为第一粘接区域,散热盖上在对应裸芯的位置处内凹形成异形槽,异形槽的深度等于RDL后最高裸芯的竖直高度和导热胶厚度两者之和;异形槽的槽底设置用于替代槽底与其他裸芯顶面之间导热胶的凸台。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散热盖上在中下部的左右侧各增设一块第二粘接区域。第二粘接区域外扩至基板阻容空白区域,弥补了因DDR裸芯布局外扩而引起的散热盖区域减小问题,增加了粘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芯片,已集成了处理器、DDR及其LDO电源芯片和端接电阻、FLASH、双电源总线收发器等,用户在板级减少了外设的额外配置,有效节约板卡的板面积,减少硬件成本,降低板卡设计难度,实现嵌入式板卡的小型化、高集成化、高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芯片,从存储器裸芯的角度出发,直接采用“裸芯-基板-裸芯”的基板互联方式代替常规的“裸芯-基板-封装-PCB-封装-基板-裸芯”的 PCB互联方式,无需考虑pindelay补偿,可有效缩短处理器与存储器间的走线长度,提升存储速率,同时用户可直接复用相关配置参数和文件,实现嵌入式板卡的强灵活性、高稳定性、低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芯片封装结构为平铺结构,结合RDL技术,使SiP芯片内部封装结构转化为SMT键合工艺和FC倒装工艺,另外从裸芯布局和走线角度出发,基板封装盖区域采用非标矩形区域,两侧DDR外扩1.25mm至散热盖区域,既减少了芯片尺寸,又兼顾粘接强度和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原理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腔体布局示意图(图中虚线围成现有技术封装结构的腔体)。
图3为散热盖的横向(TOP VIEW)的剖切视图。
图4为散热盖的纵向(SIDE VIEW)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4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以,一片处理器裸芯1、四片DDR裸芯、两片Flash裸芯、一片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一片电源芯片9和若干阻容分立器件,构成的 PSoC芯片为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四片DDR裸芯,均优选DDR3裸芯;定义,四片DDR3裸芯分为第一DDR3裸芯2、第二DDR3裸芯3、第三DDR3裸芯4和第四DDR3裸芯5;两片Flash裸芯分别为第一Flash裸芯6和第二Flash裸芯7。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内的一片处理器裸芯1、四片DDR3裸芯、两片Flash裸芯、一片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一片电源芯片9和若干阻容分立器件,所有裸芯、成品芯片以及若干阻容分立器件通过SiP技术封装为一体,内部通过基板互联或引出的方式集成为 SiP芯片。
如图2所示,PSoC芯片内四片DDR3裸芯和两片Flash裸芯围着处理器裸芯1的四周布置,四片DDR3裸芯左右对称分布在处理器裸芯1的两侧,且布置在基板的中上部靠近处理器裸芯1对应的信号PAD位置处。
如图2所示,四片DDR3裸芯内的第一DDR3裸芯2和第二DDR3裸芯3分布在处理器裸芯1的右侧,第三DDR3裸芯4和第四DDR3裸芯5分布在处理器裸芯1的左侧,两片Flash裸芯分布在处理器裸芯1的上方区域,一片电源芯片 9布置在处理器裸芯1的上方区域,且位于两片Flash裸芯的外侧;一片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布置的处理器裸芯1的右侧的中下部。PSoC芯片内两侧 DDR裸芯的布置区域均向基板11的两侧外扩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PSoC芯片内部集成电路裸芯均为基于芯片凸点的FC倒装焊接工艺,所有的DDR3裸芯、Flash裸芯、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均需通过RDL 将Wire Bond引线键合工艺转化为FC倒装工艺,使得高效能PSoC芯片内所有裸芯由FC和Wire Bond混合工艺转换成FC单一结构后进行基板设计和封装。本实施例中提及的FC倒装焊接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裸芯1本身进行FC封装工艺,处理器裸芯1优选采用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的型号为FMQL45T900裸芯。
如图1和2所示,处理器裸芯1分别与四片DDR3裸芯连接,处理器裸芯1 的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处理器裸芯1内的处理系统PS连接第三DDR3裸芯4和第四DDR3裸芯5,用于软件应用缓存。本实施例中,第三DDR3裸芯4和第四DDR3裸芯5优选采用国产的DDR3裸芯,单片数据宽度16位,存储容量4Gb,单组数据宽度32位,存储容量8Gb。
如图1和2所示,处理器裸芯1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连接第一DDR3裸芯2和第二DDR3裸芯3,用于硬件逻辑缓存。本实施例中,第一DDR3裸芯2 和第二DDR3裸芯3优选采用国产的DDR3裸芯,单片数据宽度16位,存储容量 4Gb,单组数据宽度32位,存储容量8Gb。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裸芯1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与第一DDR3裸芯2和第二DDR3裸芯3的连接信号位于处理器裸芯1HP BANK33和HP BANK34。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Flash裸芯6为QSPI Flash裸芯,优选国产的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的型号JFM25F128A管芯,存储容量 128Mb,供电电压为3.3V,用于程序加载;第二Flash裸芯7为QSPI Flash裸芯,存储容量256Mb,供电电压为1.8V,用于参数存储。
如图1所示,处理器裸芯1内的处理系统PS连接第一Flash裸芯6;处理器裸芯1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连接第二Flash裸芯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裸芯1内的处理系统PS与第一Flash裸芯6的连接信号位于处理器裸芯1的BANK500,处理器裸芯1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与第二Flash裸芯7 的连接信号位于处理器裸芯1的HP BANK35。
如图1所示,处理器裸芯1在高效能PSoC芯片内部连接1片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一侧电源为对应的HR BANK10电压,一侧电源为用户自定义的接口电压,支持最大数据位宽16位,用于电平转换和驱动。
如图1所示,处理器裸芯1与电源芯片9连接,电源芯片9与四片DDR裸芯连接;电源芯片9在高效能PSoC芯片内部产生PS和PL DDR控制器、DDR3 电路所需的VTT和VREF,芯片内部集成了DDR3去耦电容和端接电阻。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裸芯去耦电容根据电源完整性仿真结果选用低ESL的 8脚电容和倒封电容。
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封装结构,采用EHS-FCBGA封装方式,散热盖10,采用异型stamp方式,芯片尺寸 40mm*40mm;PSoC芯片封装结构底部结构包括1521个信号ball,直径0.6mm, pitch间距1.0mm。具体地,四周区域分布GTX、HP BANK、HR BANK、PS BANK、双电源总线收发、以及对应的参考电压,中间预区域分布VDD1V0、 VDD1V8以及VDD1V5三种电源和地。
本实施例的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腔体布局示意图,包括:芯片或分立器件面积区域、裸芯underfill区域、design rule间距、布线区域、以及封装盖区域。
如图2所示,具体地,该高效能PSoC芯片封装结构为平铺结构,但从裸芯布局和走线角度出发,基板封装盖区域采用非标矩形区域,两侧DDR外扩 1.25mm至散热盖区域,既减少了芯片尺寸,又兼顾粘接强度和散热性能。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封装结构的散热盖10,散热盖10的四周边沿处为第一粘接区域10-3,散热盖10上在对应裸芯的位置处内凹形成异形槽10- 1,异形槽10-1的深度等于RDL后最高裸芯的竖直高度和导热胶厚度两者之和;异形槽10-1的设置覆盖PSoC芯片上的所有裸芯;即,本实施例的PSoC芯片的散热盖,横向(TOP VIEW)上,采用非标矩形挖腔结构。
如图2所示,PSoC芯片内两侧DDR裸芯的布置区域均向基板11的两侧外扩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异形槽10-1的左右两侧为匹配基板外扩布局,增加了散热盖挖腔区域10-4。本实施例中散热盖挖腔区域10-4为尺寸为外扩 1.25mm,本PSoC芯片上两侧DDR3裸芯区域均外扩1.25mm至矩形散热盖区域,既兼顾芯片大小,又充分考虑DDR3基板走线空间。
如图3和4所示,散热盖10上在中下部的左右侧各增设一块第二粘接区域 10-2;具体为,本实施例的PSoC芯片内裸芯的布置放置,因异形槽10-1的左右两侧为匹配基板外扩布局,增加了散热盖挖腔区域10-4,减少了散热盖上四周边沿的第一粘接区域10-3,因此在左下和右下散热盖区域外扩至基板阻容空白区域,弥补了因DDR3裸芯布局外扩而引起的散热盖区域减小问题,增加了粘接强度。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PSoC芯片的散热盖,异形槽的槽底设置用于替代槽底与其他裸芯顶面之间导热胶的凸台10-5,即,散热盖,纵向上采用凸台式挖腔结构。本实施例中,以处理器裸芯1高度为基准,设计散热盖厚度为 0.8mm,在电源芯片8和QSPI Flash7超高器件顶部采用挖腔处理,设计散热盖厚度为0.6mm,既满足封装成品和RDL后器件高度对腔体高度的要求,又兼顾主器件散热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处理器裸芯(1)、多片DDR裸芯、多片Flash裸芯、一片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一片电源芯片(9)和若干阻容分立器件,所有裸芯、成品芯片以及若干阻容分立器件通过SiP技术封装为一体;
处理器裸芯(1)分别与多片DDR裸芯连接,处理器裸芯(1)内的处理系统PS连接一部分DDR裸芯用于软件应用缓存,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处理器裸芯(1)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连接另一部分DDR裸芯用于硬件逻辑缓存,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
处理器裸芯(1)分别与多片Flash裸芯连接,处理器裸芯(1)内的处理系统PS连接一部分Flash裸芯用于程序加载,相关信号不仅做内部互联,还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用于加载配置;处理器裸芯(1)内的可编程逻辑系统PL连接一部分Flash裸芯用于参数存储,处理器裸芯(1)的相关信号仅做内部互联,不引出至PSoC芯片外部;
处理器裸芯(1)与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连接用于电平转换以及驱动,处理器裸芯(1)与电源芯片(9)连接,电源芯片(9)与多片DDR裸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其特征在于:处理器裸芯(1)本身进行FC倒装工艺,DDR裸芯、Flash裸芯以及双电源总线收发器裸芯(8)通过RDL技术将Wire Bond引线键合工艺转化为FC倒装工艺,使得高效能PSoC芯片内所有裸芯由FC和Wire Bond混合工艺转换成FC单一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其特征在于:PSoC芯片内DDR裸芯和Flash裸芯围着处理器裸芯(1)的四周布置,且多片DDR裸芯左右分布在处理器裸芯(1)的两侧,且布置在基板的中上部靠近处理器裸芯(1)对应的信号PAD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其特征在于:PSoC芯片内两侧DDR裸芯的布置区域均向基板的两侧外扩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EHS-FCBGA封装方式,包括散热盖(10),散热盖(10)的四周边沿处为第一粘接区域(10-3),散热盖(10)上在对应裸芯的位置处内凹形成异形槽(10-1),异形槽的深度等于RDL后最高裸芯的竖直高度和导热胶厚度两者之和;异形槽的槽底设置用于替代槽底与其他裸芯顶面之间导热胶的凸台(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盖(10)上在中下部的左右侧各增设一块第二粘接区域(10-2)。
CN202123089485.0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Active CN216719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9485.0U CN21671909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9485.0U CN21671909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9092U true CN21671909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3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9485.0U Active CN21671909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9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5269B2 (en) Stack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ssembly in computer system
KR101766725B1 (ko) 칩 스택을 구비하는 반도체 장치, 반도체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81655B2 (ja) 積層型メモリパッケージ、その製造方法及びicパッケージ基板のピン配列デザイン
US99972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03931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signals between side-by-side die in lead frame type system in a package (SIP) devices
US8218346B2 (en) Multi-chip packages including extra memory chips to define additional logical packages and related devices
KR20120001340A (ko) 임베디이드 칩 온 칩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패키지 온 패키지
US912355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229293A (zh) 半导体芯片封装、半导体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16719092U (zh)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CN219610435U (zh) 基于SiP技术的低速数据采集处理控制芯片
US20100079966A1 (en) Memory module
CN114065678A (zh)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高效能PSoC芯片及其封装结构
CN211375603U (zh) 一种基于XC7Z045高性能通用信号处理SiP电路技术装置
US20210104486A1 (en) Multi-access memory system and a method to manufacture the system
CN216719090U (zh) 基于双SiP系统的异构、多缓存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
CN220254741U (zh) 一种基于Substrate基板的Chiplet SiP版图结构
US20230197705A1 (en)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s for high-bandwidth data transfer
CN219393394U (zh) 基于双裸芯堆叠的dram模组封装结构
CN216902913U (zh) 芯片封装基板和封装芯片
CN213366593U (zh) 一种芯片及主板
US11227854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CN221010624U (zh) 基于裸芯堆叠的dram模组优化封装结构
CN211376639U (zh) 一种基于立体封装技术的sdram存储器
CN116053229A (zh) 芯片封装基板和封装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