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3869U -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 Google Patents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3869U
CN216703869U CN202123319806.1U CN202123319806U CN216703869U CN 216703869 U CN216703869 U CN 216703869U CN 202123319806 U CN202123319806 U CN 202123319806U CN 216703869 U CN216703869 U CN 216703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adsorption tower
groups
pow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98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小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Oxyton Ga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Oxyton Ga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Oxyton Ga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Oxyton Ga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98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3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3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3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包括两组并联的吸附塔组,每组吸附塔组包括两并联的吸附塔、鼓风机和真空泵,管道上配置有控制阀,所述吸附塔下端设有进排气口,同组两吸附塔的下端进排气口皆连接于同一鼓风机及同一真空泵;两吸附塔组连接的两鼓风机连接于第一电机且在周期循环运行过程中轴功率总和与第一电机的功率相匹配;两吸附塔组连接的两真空泵连接于第二电机且在周期循环运行过程中轴功率总和与第二电机的功率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在运行工作中,两鼓风机周期变化的轴功率总和与其电机功率合适匹配,两真空泵周期变化的轴功率总和与其电机功率合适匹配,与常规的VPSA制氧设备相比,运行能耗可降低15~20%。

Description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背景技术
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深冷制氧、变压吸附(PSA、VPSA、VSA)制氧、膜分离制氧、水电解制氧及化学制氧。
随工业的发展,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VPSA(VSA)制氧作为一种生产氧气的工艺,其设备也逐步往大型化方面发展,其运行电耗也越来越被重视。
VPSA(VSA)制氧设备在工作中,每只吸附塔内的压力都由常压至高正压(设定值,约0.05MPa左右)、再回到常压,再到低负压(设定值,约-0.05MPa)周期循环过程。常压至高压由鼓风机鼓空气实现,常压至低负压由真空泵抽真空实现。按常用VPSA(VSA)制氧设备设计,会产生一个高能耗问题:鼓风机的电机功率需按设定高正压点时鼓风机所需轴功率配置,同样,真空泵的电机功率也需按设定低负时真空泵所需轴功率配置,电机都需按其轴功率最大值配置,这样一来,鼓风机及真空泵配置的电机,在周期循环工作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无用功多,耗电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鼓风机轴功率与其电机功率合适匹配;真空泵轴功率与其电机功率合适匹配,与常规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相比,运行能耗可降低15~2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包括两组并联的吸附塔组,每组吸附塔组包括两并联的吸附塔及与两吸附塔连接的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包括鼓风机和真空泵,所述吸附塔下端设有进排气口,同组两吸附塔的进排气口皆连接于同一台鼓风机,且皆连接于同一台真空泵,同组内任一吸附塔吸附状态时,另一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
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两台鼓风机皆连接于第一电机,两鼓风机在周期循环运行过程中轴功率总和与第一电机的功率相匹配;
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两台真空泵皆连接于第二电机,两真空泵在周期循环运行过程中轴功率总和与第二电机的功率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设置两并联的吸附塔组,两组吸附塔组各自连接有一鼓风机和一真空泵,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鼓风机连接于第一电机,其中一台鼓风机处于轴功率高值时,另一台鼓风机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实现第一电机功率与两台鼓风机轴功率总和匹配;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真空泵连接于第二电机,其中一台真空泵处于轴功率高值时,另一台真空泵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实现第二电机功率与两台真空泵轴功率总和匹配,解决了电机大马拉小车的情况,避免产生无用功率,本实用新型与常规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相比,运行能耗可降低15~2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两组吸附塔组的吸附塔上端氧气接口分别连接氧气缓冲罐。
进一步地说,所述氧气缓冲罐为一个或多个并联的氧气缓冲罐。
进一步地说,所述吸附塔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冷却器。
进一步地说,所述吸附塔为一个吸附塔或下端进排气口和上端氧气接口分别并联相通的多个吸附塔。
进一步地说,所述鼓风机为罗茨式或离心式鼓风机。
进一步地说,所述真空泵为罗茨式或水环式真空泵。
进一步地说,所有所述控制阀按照时序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两并联的吸附塔组,两组吸附塔组各自连接有一鼓风机和一真空泵,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鼓风机连接于第一电机,其中一台鼓风机处于轴功率高值时,另一台鼓风机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实现第一电机功率与两台鼓风机轴功率总和匹配;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真空泵连接于第二电机,其中一台真空泵处于轴功率高值时,另一台真空泵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实现第二电机功率与两台真空泵轴功率总和匹配,解决了电机大马拉小车的情况,避免产生无用功率,本实用新型与常规的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相比,运行能耗可降低15~20%。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塔的工作周期与气压的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鼓风机的工作周期与轴功率的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的工作周期与轴功率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两组并联的吸附塔组,每组吸附塔组包括两并联的吸附塔及与两吸附塔连接的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包括鼓风机和真空泵,所述吸附塔设有下端进排气口、上端氧气接口,同组两吸附塔的下端进排气口皆连接于同一鼓风机,且皆连接于同一真空泵;同组内任一吸附塔吸附状态时,另一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
本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吸附塔下端进排气口、上端氧气接口直接并联接通的统称为一个吸附塔。
如图1所示,两组吸附塔组分别包括两并联的吸附塔(A,B)和两并联的吸附塔(C,D),吸附塔A和吸附塔B分别连接鼓风机1a,吸附塔A与鼓风机1a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1,吸附塔B与鼓风机1a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2,吸附塔C和吸附塔D分别连接鼓风机1b,吸附塔C与鼓风机1b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5,吸附塔D与鼓风机1b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6;吸附塔(A,B)与鼓风机1a之间连接有冷却器E1,吸附塔(C,D)与鼓风机1b之间连接有冷却器E2,鼓风机1a和鼓风机1b连接于第一电机G1。
当鼓风机1a处于轴功率高值时,鼓风机1b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该相对低值是与前述轴功率高值相比较而言,因两者总和近似一个平稳值,其中一个数值较高时,另一数值则较低);当循环至鼓风机1b处于轴功率高值时,鼓风机1a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该相对低值是与前述轴功率高值相比较而言,因两者总和近似一个平稳值,其中一个数值较高时,另一数值则较低);实现电机G1功率与两台风机轴功率总和匹配;所述鼓风机1a和鼓风机1b分别为罗茨式或离心式鼓风机。
吸附塔A和吸附塔B分别连接真空泵2a,吸附塔A与真空泵2a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3,吸附塔B与真空泵2a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4,吸附塔C和吸附塔D分别连接真空泵2b,吸附塔C与真空泵2b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7,吸附塔D与真空泵2b之间连接有控制阀K8;真空泵2a和真空泵2b连接于第二电机G2。
当真空泵2a处于轴功率高值时,真空泵2b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该相对低值是与前述轴功率高值相比较而言,因两者总和近似一个平稳值,其中一个数值较高时,另一数值则较低);当循环至真空泵2b处于轴功率高值时,真空泵2a处于轴功率相对低值(该相对低值是与前述轴功率高值相比较而言,因两者总和近似一个平稳值,其中一个数值较高时,另一数值则较低);实现电机G2功率与两台真空泵轴功率总和匹配;所述真空泵2a和真空泵2b分别为罗茨式或水环式真空泵
设备运行制氧时,控制阀K1、控制阀K2、控制阀K3、控制阀K4、控制5、控制阀K6、控制阀K7、控制阀K8分别按照时序进行切换,具体流程如下:
升压吸附流程:控制阀K1打开,鼓风机1a往吸附塔A送风,塔A内压力从常压升至高正压后,关闭控制阀K1,打开控制阀K2,往吸附塔B送风,塔B也从常压升至高正压;同时,鼓风机1b经控制阀K5继续往吸附塔C送风至高正压时后;关闭控制阀K5,打开控制阀K6,往吸附塔D送风,吸附塔D也从常压升至高正压后;关闭控制阀K6,打开控制阀K5,吸附塔C从常压升至一个正压。上述循环运行,完成升压吸附流程。
降压解吸流程:控制阀K4打开,真空泵2a从吸附塔B抽空,塔B内压力从常压降至低真空值后,关闭控制阀K4,打开控制阀K3,往吸附塔A抽空,塔A内压力从常压降至低真空值;同时,真空泵2b经控制阀K8继续抽取吸附塔D负压至低负压时后;关闭控制阀K8,打开控制阀K7,从吸附塔C抽空,塔C也从常压降至低真空值后;关闭控制阀K7,打开控制阀K8,塔C从常压抽至一个负压。上述循环运行,完成降压解吸流程。
上述,升压吸附流程与降压解吸流程同时进行。
上述,高正压值与低负压值按设定值不同而不同。
两组吸附塔组上端氧气接口皆连接氧气缓冲罐3。
一个或多个氧气缓冲罐的进排气口直接并联接通的统称为一个氧气缓冲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并联的吸附塔组,每组吸附塔组包括两并联的吸附塔及通过管道与两吸附塔连接的动力设备,管道上配置有控制阀,所述动力设备包括鼓风机和真空泵,所述吸附塔下端设有进排气口,同组两吸附塔的进排气口皆连接于同一台鼓风机,且皆连接于同一台真空泵;同组内任一吸附塔吸附状态时,另一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
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两台鼓风机连接于第一电机,两鼓风机在周期循环运行过程中轴功率总和与第一电机的功率相匹配;
两组吸附塔组连接的两台真空泵连接于第二电机,两真空泵在周期循环运行过程中轴功率总和与第二电机的功率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吸附塔组的吸附塔上端的氧气接口皆连接于氧气缓冲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缓冲罐为一个或多个并联的氧气缓冲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冷却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为一个吸附塔或下端进排气口和上端氧气接口分别并联相通的多个吸附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为罗茨式或离心式鼓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为罗茨式或水环式真空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控制阀按照时序进行切换。
CN202123319806.1U 2021-12-27 2021-12-27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Active CN216703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806.1U CN216703869U (zh) 2021-12-27 2021-12-27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806.1U CN216703869U (zh) 2021-12-27 2021-12-27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3869U true CN216703869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9806.1U Active CN216703869U (zh) 2021-12-27 2021-12-27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3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5709U (zh) 一种增压离心泵
CN107998840A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碳捕集与水解制氢合成甲烷装置
CN216703869U (zh) 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CN206801957U (zh) 一种间冷式多级轴流压气机
CN114471082A (zh) 节能型vpsa制氧方法及设备
CN202381350U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
CN216778399U (zh) 一种用于vpsa气体分离的多级高速直驱离心真空泵系统
CN112701327B (zh) 一种风冷式燃料电池吹扫系统及其关机方法
CN214279999U (zh) 太阳能电池扩散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08049669U (zh) 一种能够单塔运行的两塔制氧装置
CN210699439U (zh) 一种试剂硫酸生产脱除so2的装置
CN100371236C (zh) 还原炉组氢气回收净化稳压装置
CN212894139U (zh) 一种新型无氧水制作设备
CN220400870U (zh) 一种灌酸机负压结构
CN201322391Y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CN207795575U (zh) 一种脂肪酸精馏塔专用真空机组
CN206397737U (zh) 可改善进气效率的预冷压缩机
CN206203882U (zh) 单塔式高海拔环境制氧系统
CN218455367U (zh) 一种水泥回转窑磁悬浮风机富氧空气输入装置
CN207632503U (zh) 一种两塔制氧装置
CN219529238U (zh) 一种水环式真空泵冷凝装置
CN215598140U (zh) 一种节能效果明显的真空维持系统
CN220194441U (zh) 一种电解锰用废气吸收装置
CN215491166U (zh) 一种新型凝汽器真空节能装置
CN207002271U (zh) 一种新型氧化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