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3282U -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3282U
CN216703282U CN202122937744.4U CN202122937744U CN216703282U CN 216703282 U CN216703282 U CN 216703282U CN 202122937744 U CN202122937744 U CN 202122937744U CN 216703282 U CN216703282 U CN 21670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evaluation
thread section
training
muscle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77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向前
郭利伟
陈晓群
张博
付章军
张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ic Health Ca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dic Health Ca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ic Health Ca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dic Health Car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77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3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3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包括评估与训练单元,还包括支撑底座、控制系统、第一旋转支撑台、座椅底座、第二旋转支撑台和座椅,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支撑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第一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通过电机固定座设置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所述框架和电机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俯仰定位组件;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上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第二旋转支撑台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另一端,第二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所述座椅。本实用新型满足一台设备对上下肢关节的训练和评估,极大的精简了医疗结构及治疗师的负担,提高了评估和训练的准确性,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肌肉功能评价和肌力训练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科室最常用徒手Lovert6级肌力分级法来给患者进行肌力评级,而该法分级较粗,对肌肉功能无法精确定量,受测试者的主观性影响较大。不能准确对患者的肌肉工作做详细检查,不能帮助治疗师了解患者肌肉和神经的损害程度。
多关节等速肌力评估与训练系统可以达到精确的肌肉功能评估,现今康复医学科应配备可应用于多个关节的等速肌力评估与训练系统,以便制定详细有效的康复方案、提高训练质量。等速运动完全需要外部设备来提供,因为其控制方式和实现手段是无法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对有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肌力评估,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情况,帮助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还能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通过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机制促进肌力恢复。
然而传统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设备存在以下不足:设备的运输和安装不方便;评估训练单元与适配器之间的夹持结构复杂,夹紧和松脱操作不便,夹紧效果不理想;评估训练单元的角度旋转随动和固定调整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评估训练单元的角度旋转随动和固定调整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满足一台设备对上下肢关节的训练和评估,极大的精简了医疗结构及治疗师的负担,提高了评估和训练的准确性,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包括评估与训练单元,还包括支撑底座、控制系统、第一旋转支撑台、座椅底座、第二旋转支撑台和座椅,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支撑底座的一端,控制系统和评估与训练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第一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通过电机固定座设置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所述框架和电机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俯仰定位组件;
所述俯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轴、动齿盘轴、动齿盘、定齿盘、锁紧轴和操作手柄,所述支撑轴一端与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在框架的安装孔上,所述动齿盘轴轴向开设有通孔,动齿盘轴套设在支撑轴上,动齿盘轴与支撑轴之间设置有滑动键,所述动齿盘轴上固定设置所述动齿盘,所述定齿盘固定设置在框架上,定齿盘与动齿盘的齿面相对应,所述锁紧轴转动设置在框架上,锁紧轴一端设置所述操作手柄,锁紧轴另一端套设在动齿盘轴的通孔内、与动齿盘轴螺纹连接;
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上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夹持适配器;
所述第二旋转支撑台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另一端,第二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所述座椅。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为缩经段,缩经段上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的端部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与支撑轴固定设置;所述动齿盘轴中部与框架转动连接,动齿盘轴和支撑轴上对应开设有轴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滑动键。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俯仰定位组件还包括压盖和封盖;所述压盖中部开设有通孔,压盖穿设在锁紧轴上,压盖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轴端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压盖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位于压盖的另一端;所述封盖固定设置在锁紧轴的端部。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套管、直角夹铁和螺杆,所述套管包括方形管和圆形管,所述圆形管位于方形管的折角处,所述直角夹铁的折角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圆形管内,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螺纹段之间为光杆段,第一螺纹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螺纹段、光杆段的直径,螺杆位于圆形管内,螺杆通过第一螺纹段与圆形管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段与连接管连接。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管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螺杆的第二螺纹段相配合,内螺纹段的外径小于连接管的内径,内螺纹段的内径大于螺杆光杆段的直径,所述螺杆的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段的长度。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直角夹铁上固定设置有夹紧垫,所述夹紧垫呈“L”形。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上设置有U形手柄,U形手柄上设置有防滑套。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和第二旋转支撑台均包括电动升降柱和电动旋转平台,所述电动旋转平台设置在电动升降柱上。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座椅底座,所述座椅底座与支撑底座可拆卸连接,座椅底座上设置所述第二旋转支撑台。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适配器放置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用通过夹紧组件简化了对适配器夹紧固定的操作过程,有效的实现对杆件的夹紧和松脱动作;通过俯仰定位组件使评估与训练单元处于可旋转、可定位的状态,使评估与训练单元能够带动适配器进行位置调整;评估与训练单元设置在第一旋转支撑平台上,评估与训练单元其位置、高度和角度可以整体调整,座椅设置在第二旋转支撑平台上,可以升降和旋转,以完成人体各种位姿的评估与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对肩、肘、腕、髋、膝、踝及腰部都可以进行专项训练及评估作业,满足一台设备对上下肢关节的训练和评估,极大的精简了医疗结构及治疗师的负担,提高了评估和训练的准确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仰定位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仰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仰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俯仰定位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手柄、螺杆、直角夹铁和夹紧垫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夹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膝关节适配器位姿训练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躺、卧位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支撑底座,2为控制柜,3为座椅底座,4为安装支架,5为座椅,6为控制系统,7为适配器放置车,13为电动升降柱,14为电动旋转平台,30为旋转手柄,31为螺杆,32为套管,33为直角夹铁,34为夹紧垫,3301为连接管,3401为安装块,35为焊接护套,20为框架,21为夹紧组件,24为俯仰定位组件,25为U形手柄,4为评估与训练单元,40为电机固定座,41为支撑轴,42为滑动键,43为支撑套,44为压环,45为动齿盘轴,46为动齿盘,47为定齿盘,48为垫圈,49为锁紧轴,50为卡环,51为压盖,52为封盖,53为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横向”“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包括评估与训练单元4,还包括支撑底座1、控制系统6、第一旋转支撑台、座椅底座3、第二旋转支撑台、座椅5、座椅底座3和适配器放置车7。
所述控制系统6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一端,控制系统6包括控制柜2,控制柜2可拆卸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一端,控制系统6和评估与训练单元4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第一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有框架20,所述框架20通过电机固定座40设置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4,所述框架20和电机固定座40之间设置有俯仰定位组件24;所述座椅底座3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连接,座椅底座3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另一端,座椅底座3上设置所述第二旋转支撑台,第二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所述座椅5。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和第二旋转支撑台均包括电动升降柱13和电动旋转平台14,电动旋转平台14设置在电动升降柱13上。通过第一旋转支撑台使评估与训练单元4可以升降、旋转调节,俯仰定位组件24能够使评估与训练单元4可以俯仰运动,通过第二旋转支撑台使座椅5可升降、旋转调节,座椅5的靠背是可旋转的,以实现患者平躺卧位和坐姿的调整。
上述的,所述俯仰定位组件24设置在框架20和电机固定座40之间,电机固定座40的另一端与框架20之间为转动连接,本实施例的俯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轴41和操作手柄53,所述支撑轴41一端与电机固定座4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在框架20的安装孔上,还包括动齿盘轴45、动齿盘46、定齿盘47和锁紧轴49,所述动齿盘轴45轴向开设有通孔,动齿盘轴45套设在支撑轴41上,动齿盘轴45与支撑轴41之间设置有滑动键42,所述动齿盘轴45上固定设置所述动齿盘46,所述定齿盘47固定设置在框架20上,定齿盘47与动齿盘46的齿面相对应,定齿盘47与动齿盘46均位于框架20朝向电机固定座40的一侧,所述锁紧轴49转动设置在框架20上,锁紧轴49一端设置所述操作手柄53,锁紧轴49另一端套设在动齿盘轴45的通孔内、与动齿盘轴45螺纹连接。通过手持操作手柄53带动锁紧轴49旋转,从而通过锁紧轴49和动齿盘轴45之间的螺纹传动,带动动齿盘轴45横向移动,从而调节动齿盘46和定齿盘47之间的距离,使动齿盘46和定齿盘47锁紧或脱离,动齿盘46和定齿盘47齿轮啮合锁紧时,动齿盘轴45和支撑轴41及电机固定座40便被固定而不能转动,当动齿盘46和定齿盘47齿轮脱离时,电机固定座40便处于可自由转动的状态,便可转动评估与训练单元4。
上述的,所述支撑轴41的另一端为缩经段,缩经段上套设有支撑套43,支撑套43与动齿盘轴45相接触,支撑套43的端部设置有压环44,所述压环44与支撑轴41固定设置,以将支撑套43与支撑轴41相对固定,从而支撑动齿盘轴45。
上述的,所述动齿盘轴45中部通过轴承与框架20转动连接,动齿盘轴45和支撑轴41上对应开设有轴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滑动键42,滑槽的长度尺寸大于滑动键42的长度,使动齿盘轴45与支撑轴41在旋转运动时保持同步、又可相对轴向滑动,从而可依靠电机固定座40、电机固定座上设置的评估训练装置及适配器的重力,使锁紧轴49旋转时,动齿盘轴45不随之旋转运动而是横向移动,同时滑动键42也对动齿盘轴45的横移距离形成限位,避免动齿盘轴45上的螺纹段与锁紧轴49上的螺纹段脱离。
上述的,俯仰定位组件24还包括压盖51,所述压盖51中部开设有通孔,压盖51穿设在锁紧轴49上,压盖51一端与框架20固定连接,形成对动齿盘轴45和锁紧轴49的保护罩,所述锁紧轴49端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卡环50,所述卡环50与压盖51固定连接,以形成对锁紧轴49的轴向方向的固定,使锁紧轴49只能进行旋转运动,所述操作手柄53位于压盖51的另一端。
上述的,俯仰定位组件24还包括封盖52,所述封盖52固定设置在锁紧轴49的端部,对锁紧轴49和操作手柄53的连接位置形成覆盖。
电机固定座40上设置评估与训练单元4,初始状态下动齿盘46与定齿盘47之间的齿相啮合,电机固定座40处于固定状态;旋转操作手柄53,锁紧轴49随之旋转,动齿盘轴45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动齿盘46横向移动,使动齿盘46与定齿盘47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脱离,电机固定座40便处于可旋转的状态;根据操作需要对评估与训练单元4的角度进行调整,也即是旋转电机固定座40调整角度,电机固定座40的调整角度在90°范围内,而对电机固定座40的旋转时,支撑轴41、动齿盘轴45随之旋转,虽然动齿盘轴45与锁紧轴49之间是螺纹连接关系,但动齿盘轴45小角度的主动旋转对锁紧轴49和操作手柄53的运动影响较小,操作手柄53不会大幅度的转动。当操作完成后,可反向转动操作手柄53,使动齿盘46向定齿盘47方向横移,使动齿盘46和定齿盘47咬合后形成锁紧固定,从而固定评估与训练单元4。
为了便于评估与训练单元4的位置变换,避免俯仰定位组件24脱离固定位置后,评估与训练单元4不便于掌握固定位置,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带动评估与训练单元4进行手持旋转,评估与训练单元4上设置有U形手柄25,U形手柄25上设置有防滑套。在俯仰定位组件24松脱的状态下,可手握U形手柄25带动评估与训练单元4进行旋转仰俯动作。
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4上设置有夹紧组件21,所述夹紧组件21用于夹持适配器。所述夹紧组件21包括套管32、直角夹铁33和螺杆31,所述套管32包括方形管和圆形管,所述圆形管位于方形管的折角处,方形管和圆形管相连通,所述直角夹铁33的折角处设置有连接管3301,所述连接管3301套设在圆形管内,直角夹铁33位于方形管内,所述螺杆3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螺纹段之间为光杆段,第二螺纹段、光杆段的直径和长度均小于第一螺纹段的直径和长度,螺杆31位于圆形管内,螺杆31通过第一螺纹段与圆形管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段与连接管3301连接。直角夹铁33与方形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放置适配器的连接杆,通过旋转螺杆31与直角夹铁33上的连接,进而带动直角夹铁33对适配器的连接杆的夹紧和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3301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螺杆31的第二螺纹段相配合,内螺纹段的外径小于连接管3301的内径,内螺纹段的内径大于螺杆31光杆段的直径。在组装本夹紧组件时,安装螺杆31和套管32的圆形管部分,将直角夹铁33置于方形管内、连接管3301对准圆形管,直角夹铁33的侧壁与方形管相贴合,旋转螺杆31使螺杆31的第二螺纹段穿过连接管3301的内螺纹段,并使螺杆31的光杆段与连接管3301的内螺纹段相对应、第二螺纹段与连接管3301的光孔段相对应,此状态下,直角夹铁33处于固定状态,如图9所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组装夹紧组件21时对直角夹铁33和螺杆31进行安装,降低操作过程中对螺杆31的旋转次数,所述螺杆31的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段的长度,螺杆31在圆形管上旋转几周,便可实现螺杆31的第二螺纹段与连接管3301的旋合和脱离,使螺杆31的第二螺纹段位于连接管3301的光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直角夹铁33上固定设置有夹紧垫34,所述夹紧垫34呈“L”形。所述直角夹铁33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夹紧垫34上设置有安装块3401,所述安装块3401位于安装槽内,便于固定夹紧垫34和直角夹铁33。
为便于对螺杆31的旋转操作,所述螺杆31上设置有旋转手柄30。
为进一步加强套管孔口的结构强度,所述套管32的方形管上设置有焊接护套35。
夹紧组件21在使用时,将适配器的连接杆放入方形管内,适配器的连接杆则对直角夹铁33形成下方的支撑,旋进方向拧动螺杆31,使螺杆31的第一螺纹段与光杆段之间的台阶轴与连接管3301相接触,形成对连接管3301、直角夹铁33的上方的限位,从而达到紧固适配器的目的。需要松脱时,旋出方向拧动螺杆31,松弛对直角夹铁33的限位,即可取出适配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配合多种适配器,可实现对肩部屈伸、肩部内旋外旋、肘部屈伸、腕部屈曲和背伸、髋内收和外展、膝屈曲和伸展、踝趾屈和背伸、踝内旋和外旋及腰部旋转、腰部屈伸、腰部侧屈进行多种训练模式及评估。对评估数据进行输出,为治疗医师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包括评估与训练单元(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座(1)、控制系统(6)、第一旋转支撑台、座椅底座(3)、第二旋转支撑台和座椅(5),所述控制系统(6)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一端,控制系统(6)和评估与训练单元(4)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第一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有框架(20),所述框架(20)通过电机固定座(40)设置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4),所述框架(20)和电机固定座(40)之间设置有俯仰定位组件(24);
所述俯仰定位组件(24)包括支撑轴(41)、动齿盘轴(45)、动齿盘(46)、定齿盘(47)、锁紧轴(49)和操作手柄(53),所述支撑轴(41)一端与电机固定座(4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在框架(20)的安装孔上,所述动齿盘轴(45)轴向开设有通孔,动齿盘轴(45)套设在支撑轴(41)上,动齿盘轴(45)与支撑轴(41)之间设置有滑动键(42),所述动齿盘轴(45)上固定设置所述动齿盘(46),所述定齿盘(47)固定设置在框架(20)上,定齿盘(47)与动齿盘(46)的齿面相对应,所述锁紧轴(49)转动设置在框架(20)上,锁紧轴(49)一端设置所述操作手柄(53),锁紧轴(49)另一端套设在动齿盘轴(45)的通孔内、与动齿盘轴(45)螺纹连接;
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4)上设置有夹紧组件(21),所述夹紧组件(21)用于夹持适配器;
所述第二旋转支撑台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另一端,第二旋转支撑台上设置所述座椅(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41)的另一端为缩经段,缩经段上套设有支撑套(43),支撑套(43)的端部设置有压环(44),所述压环(44)与支撑轴(41)固定设置;所述动齿盘轴(45)中部与框架(20)转动连接,动齿盘轴(45)和支撑轴(41)上对应开设有轴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滑动键(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定位组件(24)还包括压盖(51)和封盖(52);所述压盖(51)中部开设有通孔,压盖(51)穿设在锁紧轴(49)上,压盖(51)一端与框架(20)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轴(49)端部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卡环(50),所述卡环(50)与压盖(51)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53)位于压盖(51)的另一端;所述封盖(52)固定设置在锁紧轴(49)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21)包括套管(32)、直角夹铁(33)和螺杆(31),所述套管(32)包括方形管和圆形管,所述圆形管位于方形管的折角处,所述直角夹铁(33)的折角处设置有连接管(3301),所述连接管(3301)套设在圆形管内,所述螺杆(3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螺纹段之间为光杆段,第一螺纹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螺纹段、光杆段的直径,螺杆(31)位于圆形管内,螺杆(31)通过第一螺纹段与圆形管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段与连接管(33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301)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段,内螺纹段与螺杆(31)的第二螺纹段相配合,内螺纹段的外径小于连接管(3301)的内径,内螺纹段的内径大于螺杆(31)光杆段的直径,所述螺杆(31)的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段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夹铁(33)上固定设置有夹紧垫(34),所述夹紧垫(34)呈“L”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与训练单元(4)上设置有U形手柄(25),U形手柄(25)上设置有防滑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撑台和第二旋转支撑台均包括电动升降柱(13)和电动旋转平台(14),所述电动旋转平台(14)设置在电动升降柱(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底座(3),所述座椅底座(3)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连接,座椅底座(3)上设置所述第二旋转支撑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器放置车(7)。
CN202122937744.4U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Active CN216703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7744.4U CN216703282U (zh)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7744.4U CN216703282U (zh)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3282U true CN21670328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7744.4U Active CN216703282U (zh) 2021-11-27 2021-11-27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3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6285B (zh) 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手指及手腕训练装置
US4773398A (en) 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CN102258849B (zh) 上肢偏瘫康复机器人
US11160715B2 (en) Suppor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345970B (zh) 一种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N105726260A (zh) 可互换上肢康复机器人
CN107049705B (zh) 一种含被动滑动副的上肢康复外骨骼机构
CN110859731A (zh)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CN108578125B (zh) 一种重症病房用临床固定装置
GB2593299A (en) A wrist joint movement function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CN108186279A (zh) 一种用于康复外骨骼机构的旋内旋外关节
CN111588590A (zh) 一种六自由度上肢康复训练臂及机器人
CN109875841A (zh) 一种手腕康复装置
CN113975729A (zh)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CN107440881B (zh) 上肢关节多方位训练装置
CN216703282U (zh) 一种多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系统
CN112741756A (zh) 一种自调节式手腕康复机器人
CN208464572U (zh) 一种便携式肘部及手部外骨骼辅助训练机器人
CN216496394U (zh) 一种适用于肩部康复治疗的外骨骼辅助装置
CN108992306A (zh) 一种多自由度桌面式拇指康复装置
CN109620634A (zh) 一种四指同步运动的手指康复训练器
CN115025454A (zh) 肢体关节一体式静态渐进性牵伸训练器
CN216703280U (zh) 一种用于等速肌力训练评估的俯仰定位组件
CN220158683U (zh) 一种双臂协调训练的康复机器人
CN111938798A (zh) 一种精确定位骨折对接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