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9947U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9947U
CN216699947U CN202122916578.XU CN202122916578U CN216699947U CN 216699947 U CN216699947 U CN 216699947U CN 202122916578 U CN202122916578 U CN 202122916578U CN 216699947 U CN216699947 U CN 216699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management structure
limiting
protective cover
termina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65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嘉鸿
王伟力
练成荣
施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165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9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9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和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的至少1个接线盒,其中,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的防护盖板以及至少1个与防护盖板分体或一体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防护盖板与光伏组件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接线盒和限位卡扣均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内,同时接线盒的输出线缆与限位卡扣限位卡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位于光伏组件正面接线盒的有利防护,且利于整体结构的美观度,同时无须改变光伏组件所采用接线盒的结构,具有普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普及,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组件被越来越广泛地的装到建筑物表面,显然也面临到越来越多的将光伏组件与建筑进行连接的需求。
在当前技术中,实现光伏组件与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采用桥架机械的固定方式,另一种是采用胶粘接的固定方式,然而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具体来说,桥架机械固定方式主要将光伏组件的线缆归集到一起,整体存在一体化程度低、美观度差且安装不方便、成本高等问题;而采用胶粘接方式安装时,接线盒通常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突出在外的接线盒和线缆影响整体美观,同时暴露户外条件下,对接线盒和线缆的工作寿命存在较高挑战。
为此,本申请人基于在光伏组件安装应用领域的多年专注研究,决定寻求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进一步有力推动BIPV的应用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实现对位于光伏组件正面接线盒的有利防护,且利于整体结构的美观度,同时无须改变光伏组件所采用接线盒的结构,具有普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和位于所述光伏组件正面的至少1个接线盒,其中,所述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的防护盖板以及至少1个与所述防护盖板分体或一体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光伏组件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所述接线盒和所述限位卡扣均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内,同时所述接线盒的输出线缆与所述限位卡扣限位卡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扣通过粘接或焊接与防护盖板安装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扣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接线盒的输出线缆限位卡接在所述限位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滑槽包括位于限位卡扣下端部的导向槽口单元以及位于限位卡扣内部的限位滑槽单元,所述限位滑槽单元的形状与所述输出线缆对应配合,且所述限位滑槽单元与所述导向槽口单元连通。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正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边接线盒和第二端边接线盒,第一端边接线盒和第二端边接线盒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分别与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对应限位卡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盖板呈弧型形状。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长边上或宽边上或中间。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线缆连接器与其相邻光伏组件进行电连接,其中,光伏组件对应的防护盖板与其相邻光伏组件对应的防护盖板呈间隔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粘接或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基面上。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的重量不超过3.5kg/m2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基面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建筑基面或非建筑基面,基面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保温板或防水卷材或其他材料层结构,本申请在实施时对其没有特别限制。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光伏组件正面设置防护盖板结构,该防护盖板结构与光伏组件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使得接线盒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内,实现对位于光伏组件正面接线盒的有利防护,且利于整体结构的美观度;本申请还特别提出了与防护盖板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结构,在安装时,将接线盒的输出线缆与限位卡扣进行限位卡接,实现对防护盖板安装效果的同时,无须改变光伏组件所采用接线盒的结构,具有普适性;当本申请应用实施后,可明显利于光伏组件与建筑物之间直接通过粘接或焊接方式实现便捷简易性的安装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推动BIPV的应用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图1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限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和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的至少1个接线盒,其中,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的防护盖板以及至少1个与防护盖板分体或一体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防护盖板与光伏组件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接线盒和限位卡扣均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内,同时接线盒的输出线缆与限位卡扣限位卡接。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光伏组件10和位于光伏组件10正面的至少1个接线盒,其中,图2具体示出了3个接线盒,具体设置为:光伏组件10正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边接线盒21a和第二端边接线盒21b,第一端边接线盒21a和第二端边接线盒21b之间设有接线盒23,各接线盒21a,21b,23之间可以通过汇流条实现电连接;当然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光伏组件10的电力输出情况来选择实际所需的接线盒数量,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接线盒21a,21b,23位于光伏组件10的长边上或宽边上,进一步优选地,各接线盒21a,21b,23位于光伏组件10的长边上,具体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技术:CN202010635067.8,可以进一步缩短线程;当然地,也可以各接线盒21a,21b,23也可以位于光伏组件10的中间(即不在长边,也不在宽边上),本实施例在实施对其具体分布位置没有具体限定;
优选地,为了便捷性安装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10通过粘接或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基面(图未示出)上;光伏组件10采用轻质光伏组件,其重量不超过3.5kg/m2,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安装具有更大重量的光伏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轻质光伏组件的具体封装方案具体可以采用本申请人在先提出的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技术:CN201610685536.0、CN201610685240.9以及CN201610927464.6,厚度薄且重量轻,是非常优选的轻质光伏组件产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封装方案的轻质光伏组件产品;光伏组件10所采用的电池片采用任意一种公知的电池片,本申请对其不做特别限定。
请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10正面的防护盖板30以及至少1个与防护盖板30分体或一体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防护盖板30与光伏组件10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50;具体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图2具体示出了2个限位卡扣,具体包括第一限位卡扣40a和第二限位卡扣40b,分别位于第一端边接线盒21a和第二端边接线盒21b的外侧,第一端边接线盒21a和第二端边接线盒21b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第一输出线缆22a和第二输出线缆22b,其中,各接线盒21a,21b,23和各限位卡扣40a,40b均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50内,第一输出线缆22a和第二输出线缆22b分别与第一限位卡扣40a和第二限位卡扣40b对应限位卡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护盖板30呈弧型形状,利于防护效果的同时利于整体结构美观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防护盖板30采用其他合适形状,本实施例对此没有特别限定。
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限位卡扣40a,40b和防护盖板30时的便捷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卡扣40a,40b通过粘接或焊接与防护盖板30安装连接为一体;限位卡扣40a,40b均设有限位滑槽41,第一输出线缆22a和第二输出线缆22b分别限位卡接在与其对应的限位滑槽41内;具体优选地,请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为了利于将输出线缆22a,22b快速压装卡接在限位卡扣40a,40b的限位滑槽4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滑槽41包括位于限位卡扣下端部的导向槽口单元41a(具体采用平面槽口形状)以及位于限位卡扣内部的限位滑槽单元41b,限位滑槽单元41b的形状与输出线缆22a,22b对应配合,具体呈圆弧型形状,且限位滑槽单元41b与导向槽口单元41a连通,导向槽口单元41a的口径小于限位滑槽单元41b的内径。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10通过线缆连接器(图未示出)与其相邻光伏组件10进行电连接,其中,光伏组件10对应的防护盖板30与其相邻光伏组件10对应的防护盖板30呈间隔状分布,也就是说,针对每个光伏组件10设置1个如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防护盖板30结构。
本实施例巧妙地在光伏组件10正面设置防护盖板30结构,该防护盖板30结构与光伏组件10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50,使得各接线盒21a,21b,23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50内,实现对位于光伏组件10正面接线盒21a,21b,23的有利防护,且利于整体结构的美观度;本实施例还特别提出了与防护盖板10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40a,40b结构,在安装时,将第一输出线缆22a和第二输出线缆22b分别与第一限位卡扣40a和第二限位卡扣40b进行限位卡接,实现对防护盖板30安装效果的同时,无须改变光伏组件10所采用常规接线盒的结构,具有普适性;当本实施例应用实施后,可明显利于光伏组件10与建筑物之间直接通过粘接或焊接方式实现便捷简易性的安装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推动BIPV的应用进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和位于所述光伏组件正面的至少1个接线盒,其中,所述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正面的防护盖板以及至少1个与所述防护盖板分体或一体固定连接的限位卡扣,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光伏组件对应配合形成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所述接线盒和所述限位卡扣均位于该接线盒内部防护空间内,同时所述接线盒的输出线缆与所述限位卡扣限位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通过粘接或焊接与防护盖板安装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接线盒的输出线缆限位卡接在所述限位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包括位于限位卡扣下端部的导向槽口单元以及位于限位卡扣内部的限位滑槽单元,所述限位滑槽单元的形状与所述输出线缆对应配合,且所述限位滑槽单元与所述导向槽口单元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正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边接线盒和第二端边接线盒,第一端边接线盒和第二端边接线盒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线缆和第二输出线缆分别与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对应限位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呈弧型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长边上或宽边上或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线缆连接器与其相邻光伏组件进行电连接,其中,光伏组件对应的防护盖板与其相邻光伏组件对应的防护盖板呈间隔状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粘接或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基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重量不超过3.5kg/m2
CN202122916578.X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Active CN216699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6578.XU CN216699947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6578.XU CN216699947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9947U true CN21669994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3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6578.XU Active CN216699947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9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0053B (zh) 电池组间隔件
CN101346832A (zh) 框架构件及使用该框架构件的电池组
CN103000836A (zh) 电池模块
CN106450090A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106935782B (zh) 一种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CN111554848A (zh) 模组箱体、软包锂电池模组
CN109950448A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08111502U (zh) 硬壳锂电池模组
CN209658275U (zh) 一种软包模组结构
CN216699947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普适性线管理结构
CN202363531U (zh) 电池模组框架以及应用该框架的电池组件
CN202167515U (zh) 接线盒
CN207116552U (zh) 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
WO2024041500A1 (zh) 汇流排支架总成、动力电池及车辆
CN212230479U (zh) 模组箱体、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08142753U (zh) 一种线缆固定架
CN216699946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便捷式线管理结构
CN216773239U (zh) 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
CN213584052U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防护组件及方形电池模组
CN112542662B (zh) 一种软包电芯串联固定装置、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213426102U (zh) 一种光伏组件导线束线结构及光伏组件
CN209592139U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18731671U (zh) 采集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
CN101931184A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CN218731672U (zh) 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