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7137U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7137U
CN216697137U CN202220307351.7U CN202220307351U CN216697137U CN 216697137 U CN216697137 U CN 216697137U CN 202220307351 U CN202220307351 U CN 202220307351U CN 216697137 U CN216697137 U CN 216697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light
portable electronic
main body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073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仁钰
简语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7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7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39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based on proj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承载于一承载面并包含一主机体、一显示机体、至少一电连接端口以及一投影装置。主机体具有一后侧,显示机体枢接于主机体的后侧。至少一电连接端口设置于主机体的后侧,投影装置设置于主机体或显示机体并邻近于至少一电连接端口。投影装置用以将至少一图像投影于承载面,至少一图像邻近于至少一电连接端口。显示机体具有一关闭位置以及一开启位置,当显示机体位于关闭位置时,主机体叠设于显示机体且投影装置会关闭,当显示机体位于开启位置时,显示机体与主机体之间夹一开启角度。当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一角度范围的至少部分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会开启。角度范围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投影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如笔记本电脑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因携带方便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并且,为了让笔记本电脑能与各种外部电子元件电性连接,笔记本电脑的主机板上往往会设置有不同规格的连接端口以供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接。
然,这种连接端口从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体之后侧暴露于外。因此,使用者欲将连接器插接到连接端口时,会有无法看到连接端口而难以判断连接端口的准确位置的问题。如此一来,使用者便会需要转动笔记本电脑才能看到连接端口而精准地判断连接端口的位置。也就是说,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会有难以方便地辨识连接端口的位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以通过投影装置在承载面上投影邻近于电连接端口的图像,以方便地辨识位于主机体的后侧的电连接端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承载于一承载面并包含一主机体、一显示机体、至少一电连接端口以及一投影装置。主机体具有一后侧。显示机体枢接于主机体的后侧。至少一电连接端口设置于主机体的后侧。投影装置设置于主机体或显示机体并邻近于至少一电连接端口。投影装置用以将至少一图像投影于承载面。至少一图像邻近于至少一电连接端口。显示机体具有一关闭位置以及一开启位置。当显示机体位于关闭位置时,主机体叠设于显示机体且投影装置会关闭。当显示机体位于开启位置时,显示机体与主机体之间夹一开启角度。当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一角度范围的至少部分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会开启。角度范围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角度范围包含一第一角度区间以及一第二角度区间,该第一角度区间大于0度且小于一临界角度,该第二角度区间大于等于该临界角度且小于360度,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一角度区间内时,该投影装置开启,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二角度区间内时,该投影装置会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一枢接件,该显示机体通过该枢接件沿一枢接轴线枢接于该主机体,该主机体还具有一前侧,该前侧相对于该后侧,该后侧较该前侧靠近该枢接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投影装置设置于该主机体的该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投影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主机体的该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一枢接件以及一传动结构,该显示机体通过该枢接件枢接于该主机体,该投影装置通过该传动结构连接于该枢接件,该显示机体通过该枢接件相对该主机体枢转时,该枢接件会通过该传动结构带动该投影装置相对该主机体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一主机板、一磁簧开关以及一磁性件,该主机板设置于该主机体中,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以及该投影装置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该磁簧开关设置于该主机体以及该显示机体的其中一个,该磁性件设置于该主机体以及该显示机体的另一个,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一角度区间内时,该磁性件使该磁簧开关处于一导通状态,使得该主机板令该投影装置开启,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二角度区间内时,该磁性件使该磁簧开关处于一断开状态,使得该主机板令该投影装置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投影装置设置于该显示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投影装置包含一发光元件、一遮光板以及一导光件,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的数量为多个,该发光元件设置于该主机体或该显示机体并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该遮光板以及该导光件位于该发光元件靠近该承载面的一侧,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彼此分离,该投影装置的该发光元件用以通过该遮光板上的多个透光图案及该导光件朝该承载面发光而将多个图像投影于该承载面,且多个所述图像分别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投影装置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一遮光板,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该主机体或该显示机体并分别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该遮光板位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靠近该承载面的一侧,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彼此分离,该投影装置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分别用以通过该遮光板上的多个透光图案朝该承载面发光而分别将多个图像投影于该承载面,且多个所述图像分别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
根据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投影装置会将图像投影于承载面,且图像邻近于电连接端口。因此,当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角度范围的至少部分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会开启而让使用者能通过邻近于电连接端口的图像方便地辨识出电连接端口的位置。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得以精准地将连接器插入到电连接端口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呈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位于关闭位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呈现图1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第一角度区间内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呈现图1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第二角度区间内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呈现图1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将多个图像投影于承载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呈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将多个图像投影于承载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呈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位于关闭位置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可携式电子装置
100:主机体
110,110a:主机壳体
111,211b:前侧
112,212b:后侧
115:凹槽
120:主机板
200:显示机体
210,210b:显示壳体
220:显示模块
250,250b:枢接件
251:第一固定部
252:枢轴
253:第二固定部
300,300a:电连接端口
400,400a,400b:投影装置
410,410a:发光元件
420,420a:遮光板
421,421a:透光图案
430:导光件
500:磁簧开关
600:磁性件
700:枢轴
750:传动结构
751:第一齿轮
752:第二齿轮
753:第三齿轮
20,20a:承载面
A:枢接轴线
θ:开启角度
θ1:角度
I,Ia: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呈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位于关闭位置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呈现图1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第一角度区间内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呈现图1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第二角度区间内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呈现图1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将多个图像投影于承载面的立体示意图。
可携式电子装置10用以承载于一承载面20。可携式电子装置10例如为笔记本电脑并包含一主机体100、一显示机体200、多个电连接端口300以及一投影装置400。承载面20例如为桌面或是任何能承载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表面。
于本实施例中,主机体100包含一主机壳体110以及一主机板120。主机板120设置于主机壳体110中。主机壳体11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前侧111以及一后侧112。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机体200包含一显示壳体210以及一显示模块220。显示模块220设置于显示壳体210中并用以显示图像。
显示壳体210枢接于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具体来说,于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还包含一枢接件250。枢接件250例如为铰炼并包含第一固定部251、一枢轴252以及一第二固定部253。第二固定部253通过枢轴252沿一枢接轴线A枢接于第一固定部251,主机壳体110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1,且显示壳体210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53。也就是说,显示壳体210通过枢接件250沿枢接轴线A枢接于主机壳体110。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较主机壳体110的前侧111靠近枢接轴线A。
电连接端口300电性连接于主机板120并设置于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而暴露于外。于本实施例中,这些电连接端口300彼此分离且例如具有彼此不同的规格。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主机壳体110还包含一凹槽115。凹槽115从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凹陷,且电连接端口300从凹槽115暴露于外。
于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400设置于主机壳体110并邻近于电连接端口300。于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400包含一发光元件410、一遮光板420以及一导光件430。发光元件410设置于主机壳体110并邻近于电连接端口300。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10设置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而使得发光元件410与电连接端口300位于主机壳体110的同一侧。此外,发光元件410电性连接于主机板120并例如为发光二极管。遮光板420以及导光件430位于发光元件410靠近承载面20的一侧,且导光件430介于遮光板420以及发光元件410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还包含一磁簧开关500以及一磁性件600。磁簧开关500设置于主机壳体110且电性连接于主机板120。磁性件600设置于显示壳体210。
显示壳体210具有一关闭位置(如图1所示)以及一开启位置(如图2及图3所示)。如图1所示,当显示壳体210位于关闭位置时,主机壳体110叠设于显示壳体210,且主机板120会令投影装置400关闭。
当显示壳体210位于开启位置时,显示壳体210与主机壳体110之间夹一开启角度θ。当显示壳体210以及主机壳体110之间的开启角度θ落在一角度范围的至少部分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400会开启。角度范围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
详细来说,于本实施例中,角度范围包含一第一角度区间以及一第二角度区间。第一角度区间大于0度且小于一临界角度。于本实施例中,临界角度大于15度且小于等于50度。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例中,临界角度例如为30度。第二角度区间大于等于临界角度且小于360度。
如图2所示,当显示壳体210以及主机壳体110之间的开启角度θ落在第一角度区间内时,磁性件600使磁簧开关500处于导通状态而使得主机板120令投影装置400开启而将多个图像I投影于承载面20。这些图像I分别邻近于这些电连接端口300并例如彼此不同。如图4所示,投影装置400的发光元件410通过遮光板420上的多个透光图案421及导光件430朝承载面20发光而将这些图像I投影于承载面20。
如图3所述,当显示壳体210以及主机壳体110之间的开启角度θ落在第二角度区间内时,磁性件600使磁簧开关500处于断开状态而使主机板120令投影装置400关闭。如此一来,便能在显示壳体210以及主机壳体110之间的开启角度θ落在第二角度区间内时节省开启投影装置400所耗费的电能。
须注意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当显示壳体以及主机壳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第二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亦可开启。也就是说,于其他实施例中,只要显示壳体位于开启位置,投影装置就可开启。
于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磁簧开关500以及磁性件600之间的配合检测显示壳体210以及主机壳体110之间的开启角度θ是否大于等于临界角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可无需包含磁簧开关以及磁性件,并改成在主机壳体以及显示机壳分别设置红外线发射器以及红外线接收器而检测显示机壳以及主机壳体之间的开启角度是否大于等于临界角度。
于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400可转动地设置于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具体来说,于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还包含一枢轴700以及一传动结构750。投影装置400通过枢轴700枢接于主机壳体110的后侧112。并且,投影装置400通过传动结构750连接于枢接件250。举例来说,传动结构750包含一第一齿轮751、一第二齿轮752以及一第三齿轮753。第二齿轮752啮合于第一齿轮751以及第三齿轮753。第一齿轮751套设并固定于枢接件250的枢轴252。第二齿轮752枢接于主机壳体110。第三齿轮753套设并固定于枢轴700。如此一来,显示壳体210通过枢接件250相对主机壳体110枢转时,枢接件250会通过传动结构750带动投影装置400相对主机壳体110转动。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当显示壳体210与主机壳体110之间的开启角度θ落在第一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400及主机壳体110之间的角度θ1会被调整为36度。
于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可无需包含传动结构750而改以手动的方式调整投影装置相对主机壳体的角度。或者,于再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可无需包含枢轴700而使投影装置固定于主机壳体,并在出厂前将投影装置以及主机壳体之间的角度调整为所需的值。
于其他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可仅包含单个电连接端口。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投影装置亦可包含单个发光元件且不包含导光件430。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通过单个发光元件朝承载面发光。请参阅图5,图5为呈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将多个图像投影于承载面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仅在于投影装置的结构,其余相似的部分可参考针对图1至图4进行的叙述,不再赘述。于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400a包含多个发光元件410a以及一遮光板420a,且没有包含图4中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导光件430。这些发光元件410a设置于主机壳体110a并分别邻近于这些电连接端口300a。遮光板420a位于发光元件410a靠近承载面20a的一侧。这些电连接端口300a彼此分离。投影装置400a的这些发光元件410a分别用以通过遮光板420a上的多个透光图案421a朝承载面20a发光而分别将多个图像Ia投影于承载面20a,且这些图像Ia分别邻近于这些电连接端口300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投影装置并不限于设置于主机壳体。请参阅图6,图6为呈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机体位于关闭位置的侧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仅在于投影装置的设置位置,其余相似的部分可参考针对图1至图4进行的叙述,不再赘述。于本实施例中,显示壳体210b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前侧211b以及一后侧212b。后侧212b较前侧211b靠近枢接件250b。于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400b设置于显示壳体210b的后侧212b。
根据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投影装置会将图像投影于承载面,且图像邻近于电连接端口。因此,当显示机体以及主机体之间的开启角度落在角度范围的至少部分角度区间内时,投影装置会开启而让使用者能通过邻近于电连接端口的图像方便地辨识出电连接端口的位置。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得以精准地将连接器插入到电连接端口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承载于一承载面,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
一主机体,具有一后侧;
一显示机体,枢接于该主机体的该后侧;
至少一电连接端口,设置于该主机体的该后侧;以及
一投影装置,设置于该主机体或该显示机体并邻近于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该投影装置用以将至少一图像投影于该承载面,该至少一图像邻近于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
其中,该显示机体具有一关闭位置以及一开启位置,当该显示机体位于该关闭位置时,该主机体叠设于该显示机体且该投影装置会关闭,当该显示机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时,该显示机体与该主机体之间夹一开启角度,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一角度范围的至少部分角度区间内时,该投影装置会开启,该角度范围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范围包含一第一角度区间以及一第二角度区间,该第一角度区间大于0度且小于一临界角度,该第二角度区间大于等于该临界角度且小于360度,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一角度区间内时,该投影装置开启,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二角度区间内时,该投影装置会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枢接件,该显示机体通过该枢接件沿一枢接轴线枢接于该主机体,该主机体还具有一前侧,该前侧相对于该后侧,该后侧较该前侧靠近该枢接轴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设置于该主机体的该后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主机体的该后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枢接件以及一传动结构,该显示机体通过该枢接件枢接于该主机体,该投影装置通过该传动结构连接于该枢接件,该显示机体通过该枢接件相对该主机体枢转时,该枢接件会通过该传动结构带动该投影装置相对该主机体转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主机板、一磁簧开关以及一磁性件,该主机板设置于该主机体中,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以及该投影装置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该磁簧开关设置于该主机体以及该显示机体的其中一个,该磁性件设置于该主机体以及该显示机体的另一个,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一角度区间内时,该磁性件使该磁簧开关处于一导通状态,使得该主机板令该投影装置开启,当该显示机体以及该主机体之间的该开启角度落在该第二角度区间内时,该磁性件使该磁簧开关处于一断开状态,使得该主机板令该投影装置关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设置于该显示机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包含一发光元件、一遮光板以及一导光件,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的数量为多个,该发光元件设置于该主机体或该显示机体并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该遮光板以及该导光件位于该发光元件靠近该承载面的一侧,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彼此分离,该投影装置的该发光元件用以通过该遮光板上的多个透光图案及该导光件朝该承载面发光而将多个图像投影于该承载面,且多个所述图像分别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包含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一遮光板,该至少一电连接端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该主机体或该显示机体并分别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该遮光板位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靠近该承载面的一侧,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彼此分离,该投影装置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分别用以通过该遮光板上的多个透光图案朝该承载面发光而分别将多个图像投影于该承载面,且多个所述图像分别邻近于多个所述电连接端口。
CN202220307351.7U 2021-12-29 2022-02-15 可携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2166971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5602U TWM628103U (zh) 2021-12-29 2021-12-29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110215602 2021-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7137U true CN21669713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07351.7U Active CN216697137U (zh) 2021-12-29 2022-02-15 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7137U (zh)
DE (1) DE202022101656U1 (zh)
TW (1) TWM62810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8103U (zh) 2022-06-11
DE202022101656U1 (de)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40610B1 (ko) 통합된 접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US5738537A (en) External extension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the function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659298B (zh) 電腦系統及其具有輸入/輸出連接介面之電源轉換器
US20090047824A1 (en) Connector Alignment System
US7265971B2 (en) Computer front bezel
US20120182227A1 (en) Spheroidal pivo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065616A (ja) 電子機器
US117750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11178319B2 (en) Computing device
US683922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external unit
TW201515560A (zh) 可分離電子裝置
KR20050012927A (ko) 휴대용 컴퓨터
CN216697137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9128671B2 (en) Docking device
CN107765767B (zh) 电子装置
CN107566555B (zh) 投影手机
US8876545B2 (en) Transmission connector module containable inside a casing of a electronic device in a detachable manner or in a rotable manner
TWI539693B (zh) 連接器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746242B (zh) 筆記型電腦
WO202025072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8248774B2 (en) Foldable computing device
CN219420919U (zh) 一种翻转摄像头终端
JP4594483B2 (ja) 電子機器
TWI492025B (zh) 電子裝置
US9568963B2 (en) Computer power supply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