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3990U -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3990U
CN216683990U CN202123146473.7U CN202123146473U CN216683990U CN 216683990 U CN216683990 U CN 216683990U CN 202123146473 U CN202123146473 U CN 202123146473U CN 216683990 U CN216683990 U CN 216683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ssage
housing
heat exchange
refrigeran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64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勇
李纪强
毕路
徐士龙
巩文涛
钟如意
李贝贝
龚丽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64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3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3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3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旨在解决或缓解现有车辆冷却方式不佳,导致电驱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通过这样的设置,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内流动时,能够与在液体流道内流动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或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使得电机能输出更大的电流和磁感强度,即输出更大的扭矩和功率,从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驱动电机的相关技术要求也愈加严苛,后续电驱系统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高转速、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对电驱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冷却要求。同时整车不断地追求高加速性能,或者某些特殊情况,需要电驱系统提供短时大扭矩的输出。但是对电驱系统短时大扭矩输出的限制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机控制器当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最大电流的输出以及电机定转子的磁感强度,定转子的输出功率扭矩与自身温度息息相关,温度越低可以输出的功率扭矩也相应越大。
目前所有油冷电驱系统都是采用冷却水路对电驱系统进行降温。冷却液在电驱系统内一般经过热交换装置、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冷却液一般通过热交换装置降低电驱系统内油的温度、通过IGBT模块热交换流道降低IGBT的温度。冷却液在整车一般需要经过冷却器件相对较多,冷却液在电驱系统存在热交换效率低的情况,无法有效地对电驱系统中高温油、IGBT进行降温;电驱系统效率不能够有效发挥,造成浪费及冷却不充分的现象。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或者缓解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或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或缓解现有车辆冷却方式不佳,导致电驱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所述车辆包括空调器,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与所述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所述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所述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流道包括冷却液流道和冷却油流道。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以及所述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或者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或者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流道和所述冷却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所述制冷剂流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制冷剂流道和第二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连通。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流道和所述冷却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所述制冷剂流道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环形布置。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剂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个面;并且/或者所述制冷剂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个面。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交换装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通过这样的设置,即通过给热交换装置增加制冷剂流道,并将制冷剂流道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内流动时,能够与在液体流道内流动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或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热交换装置,进而具备了上述热交换装置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更好,电驱系统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三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的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11、冷却液流道;12、冷却油流道;13、制冷剂流道;14、隔板;111、第一进口端;112、第一出口端;121、第二进口端;122、第二出口端;131、第三进口端;132、第三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顶”、“底”、“上”、“下”“左”、“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空调器和热交换装置,其中,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与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增加了制冷剂流道,并将制冷剂流道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在空调器运行时,低温制冷剂能够流入制冷剂流道内,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内流动时,能够与在液体流道内流动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或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仅在液体流道内通入冷却液(即冷却水),以通过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或者,也可以仅在液体流道内通入冷却油(例如机油等),以通过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油进行降温;再或者,还可以在壳体内设置两种液体流道,分别通入冷却液和冷却油,以通过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液和冷却油进行降温,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优选在壳体内设置两种液体流道,分别通入冷却液和冷却油,以通过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液和冷却油进行降温。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制冷剂流道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或者,也可以将制冷剂流道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再或者,还可以在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设置制冷剂流道,这种对制冷剂流道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主要用于车辆的电驱系统,但是,热交换装置的用途并不局限于电驱系统,还可以适用于车辆的其他热交换的场景,这种对热交换装置的具体应用场景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三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介绍。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地介绍。
本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空调器和热交换装置。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液体流道和制冷剂流道13,其中,液体流道包括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与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液流道11内的冷却液以及冷却油流道12内的冷却油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通过在壳体1内增设制冷剂流道13,并将制冷剂流道13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13内流动时,能够与在冷却液流道11内流动的冷却液以及在冷却油流道12内流动的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使得电机能输出更大的电流和磁感强度,即输出更大的扭矩和功率,从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4所示,冷却液流道11的进口端(记为第一进口端111)和出口端(记为第一出口端112)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冷却油流道12的进口端(记为第二进口端121)和出口端(记为第二出口端122)均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制冷剂流道13的进口端(记为第三进口端131)和出口端(记为第三出口端132)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
冷却液从第一进口端111进入冷却液流道11,然后沿着冷却液流道11流动,并最终从第一出口端112流出,冷却油从第二进口端121进入冷却油流道12,然后沿着冷却油流道12流动,并最终从第二出口端122流出,低温制冷剂从第三进口端131进入制冷剂流道13,然后沿着制冷剂流道13流动,并最终从第三出口端132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各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式,例如,可以将第一出口端112设置到壳体1的底部,或者,也可以将第二进口端121设置到壳体1的顶部,再或者,还可以将第三进口端131设置到壳体1的侧部,等等,这种对各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液体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即第一进口端111和第一出口端11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顶面或者底面,第二进口端121和第二出口端12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底面或者左侧面,等等。
优选地,制冷剂流道13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即第三进口端131和第三出口端13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顶面、底面或者右侧面等。
继续参阅图1至图4,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以及制冷剂流道13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在壳体1的内部。
在第一种优选的情形中,如图4所示,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即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从上至下依次水平排列。
在第二种优选的情形中,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冷却油流道12、冷却液流道11、制冷剂流道13。即将第一种优选情形中的冷却油流道12和冷却液流道11的位置调换一下。
在第三种优选的情形中,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冷却液流道11、制冷剂流道13。即在第一种优选情形的基础上,在冷却油流道12与制冷剂流道13之间增加一路冷却液流道11。
在第四种优选的情形中,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冷却油流道12、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即在第二种优选情形的基础上,在冷却液流道11与制冷剂流道13之间增加一路冷却油流道12。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一排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或者,也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两排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再或者,还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多排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壳体1内各设置多排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
示例一,如图4所示,在壳体1内设置有8个水平的隔板14,8个水平隔板14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将壳体1划分为9个流道,其中,第一层、第四层和第七层为冷却液流道11,第二层、第五层和第八层为冷却油流道12,第三层、第六层和第九层为制冷剂流道13,各流道之间通过隔板14进行热传递,即每三层流道为一组,在每组流道中,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一中,也可以将第一层、第四层和第七层设置为冷却油流道12,将第二层、第五层和第八层设置为冷却液流道11,将第三层、第六层和第九层设置为制冷剂流道13。
示例二,在壳体1内设置11个水平的隔板14,11个水平隔板14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将壳体1划分为12个流道,其中,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第七层、第九层、第十一层为冷却液流道11,第二层、第六层、第十层为冷却油流道12,第四层、第八层、第十二层为制冷剂流道13,各流道之间通过隔板14进行热传递,即每四层流道为一组,在每组流道中,冷却液流道11、冷却油流道12、冷却液流道11、制冷剂流道13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二中,也可以将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第七层、第九层、第十一层设置为冷却油流道12,将第二层、第六层、第十层设置为冷却液流道11,将第四层、第八层、第十二层设置为制冷剂流道13,各流道之间通过隔板14进行热传递。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上述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隔板14的方式形成各流道,例如,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金属管,通过金属管形成各流道,这种对各流道的具体形成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相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图5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地介绍。
本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空调器和热交换装置。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液体流道和制冷剂流道13,其中,液体流道包括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与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液流道11内的冷却液以及冷却油流道12内的冷却油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通过在壳体1内增设制冷剂流道13,并将制冷剂流道13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13内流动时,能够与在冷却液流道11内流动的冷却液以及在冷却油流道12内流动的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使得电机能输出更大的电流和磁感强度,即输出更大的扭矩和功率,从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5至图8所示,冷却液流道11的进口端(记为第一进口端111)和出口端(记为第一出口端112)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冷却油流道12的进口端(记为第二进口端121)和出口端(记为第二出口端122)均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制冷剂流道13的进口端(记为第三进口端131)和出口端(记为第三出口端132)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
冷却液从第一进口端111进入冷却液流道11,然后沿着冷却液流道11流动,并最终从第一出口端112流出,冷却油从第二进口端121进入冷却油流道12,然后沿着冷却油流道12流动,并最终从第二出口端122流出,低温制冷剂从第三进口端131进入制冷剂流道13,然后沿着制冷剂流道13流动,并最终从第三出口端132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各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式,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出口端112设置到壳体1的底部,或者,将第二进口端121设置到壳体1的顶部,再或者,将第三进口端131设置到壳体1的侧部,等等,这种对各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液体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
即第一进口端111和第一出口端11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顶面或者底面;第二进口端121和第二出口端12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底面或者左侧面,等等。
优选地,制冷剂流道13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
即第三进口端131和第三出口端13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顶面、底面或者右侧面。
继续参阅图6和图8,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制冷剂流道13包括位于壳体1内的第一制冷剂流道和第二制冷剂流道,第一制冷剂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制冷剂流道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制冷剂流道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制冷剂流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制冷剂流道连通。
示例性地,如图6和图8所示,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即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从上至下依次水平排列,第二制冷剂流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制冷剂流道的底端连通,使得制冷剂流道13近似一个U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冷却液流道11与冷却油流道12的位置调换一下。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一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或者,也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两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再或者,还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多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5至图8所示,在壳体1内各设置多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在壳体1内设置有5个水平的隔板14,5个水平隔板14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将壳体1划分为6个流道,其中,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为冷却液流道11,第二层、第四层和第六层为冷却油流道12,即每两层流道为一组,在每组流道中,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设置为冷却油流道12,将第二层、第四层和第六层设置为冷却液流道11。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上述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隔板14的方式形成各流道,例如,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金属管,通过金属管形成各流道,这种对各流道的具体形成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相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三
下面结合图9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介绍。
本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空调器和热交换装置。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液体流道,壳体1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13,其中,液体流道包括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制冷剂流道13与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冷却液流道11内的冷却液以及冷却油流道12内的冷却油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制冷剂流道13,并将制冷剂流道13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13内流动时,能够与在冷却液流道11内流动的冷却液以及在冷却油流道12内流动的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使得电机能输出更大的电流和磁感强度,即输出更大的扭矩和功率,从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9至图11所示,冷却液流道11的进口端(记为第一进口端111)和出口端(记为第一出口端112)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冷却油流道12的进口端(记为第二进口端121)和出口端(记为第二出口端122)均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制冷剂流道13的进口端(记为第三进口端131)和出口端(记为第三出口端132)均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
冷却液从第一进口端111进入冷却液流道11,然后沿着冷却液流道11流动,并最终从第一出口端112流出,冷却油从第二进口端121进入冷却油流道12,然后沿着冷却油流道12流动,并最终从第二出口端122流出,低温制冷剂从第三进口端131进入制冷剂流道13,然后沿着制冷剂流道13流动,并最终从第三出口端132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各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式,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出口端112设置到壳体1的底部,或者,将第二进口端121设置到壳体1的顶部,再或者,将第三进口端131设置到壳体1的侧部,等等,这种对各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液体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
即第一进口端111和第一出口端11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顶面或者底面;第二进口端121和第二出口端12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底面或者左侧面,等等。
优选地,制冷剂流道13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
即第三进口端131和第三出口端132位于壳体1的同一个面,例如,均位于壳体1的顶面、底面或者右侧面。
继续参阅图9至图11,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制冷剂流道13沿着壳体1的周向环形布置。
示例性地,如图11所示,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即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从上至下依次水平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冷却液流道11与冷却油流道12的位置调换一下。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一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或者,也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两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再或者,还可以在壳体1内各设置多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制冷剂流道13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上,或者,也可以将制冷剂流道13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再或者,还可以在壳体1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制冷剂流道13,这种对制冷剂流道13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9至图11所示,制冷剂流道13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上。
优选地,如图9所示,在壳体1内各设置多排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在壳体1内设置有5个水平的隔板14,5个水平隔板14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将壳体1划分为6个流道,其中,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为冷却液流道11,第二层、第四层和第六层为冷却油流道12,即每两层流道为一组,在每组流道中,冷却液流道11和冷却油流道12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层、第三层和第五层设置为冷却油流道12,将第二层、第四层和第六层设置为冷却液流道11。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上述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隔板14的方式形成各流道,例如,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金属管,通过金属管形成各流道,这种对各流道的具体形成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相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所述车辆包括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
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与所述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所述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所述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
所述液体流道包括冷却液流道和冷却油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以及所述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或者
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或者
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和所述冷却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所述制冷剂流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制冷剂流道和第二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和所述冷却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所述制冷剂流道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环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个面;并且/或者
所述制冷剂流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个面。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
CN202123146473.7U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683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6473.7U CN216683990U (zh)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6473.7U CN216683990U (zh)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3990U true CN216683990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6473.7U Active CN216683990U (zh)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3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3972B (zh) 与电机一体地容纳在电机的壳体内部的逆变器以及电容器的冷却构造、具有该冷却构造的电机单元及壳体
US10096869B2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temperature managing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1940011B1 (en) Drive unit
KR102213818B1 (ko) 전지 냉각 시스템
JP6312114B1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2007124764A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2447146A (zh) 用于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组件的集成式热量和结构管理
WO2022178868A1 (zh) 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211630683U (zh) 散热装置及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16683990U (zh)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US10230135B2 (en) Connectable battery module
JP2005198460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冷却装置
WO2024045664A1 (zh) 一种动力总成及机械设备
KR101138526B1 (ko) 폐열을 이용하는 열전발전시스템을 구비한 자동차
CN214647452U (zh) 一种电动推土机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推土机
KR20100023600A (ko) 자동차의 라디에이터
CN110417188B (zh) 电机的冷却装置
CN114285297A (zh) 逆变器、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202276230U (zh) 一种电机水冷却装置
CN220106509U (zh) 一种发电机组电机控制器中igbt水冷布置结构
CN113097602B (zh) 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加热方法
CN220857777U (zh) 一种独立双驱动电机的散热结构及电动车辆
CN217159441U (zh) 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的电机机壳
JP2023551936A (ja) 電動車両用の一体型駆動系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動車両
CN217486246U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