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1514U -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1514U
CN216681514U CN202123114378.9U CN202123114378U CN216681514U CN 216681514 U CN216681514 U CN 216681514U CN 202123114378 U CN202123114378 U CN 202123114378U CN 216681514 U CN216681514 U CN 21668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top plate
glass
chamfer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43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有强
车立福
张金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Landi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Land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Land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Landi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43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顶板、活动条和连接套,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两侧均等距分布有挡杆,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螺纹贯穿有旋钮,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上侧,所述顶板的中间处螺纹贯穿有螺杆,且螺杆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牵引盘,所述顶板外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孔,所述顶板的外侧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外端固定在活动条上,所述活动条的下端面设有吊杆,且吊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操作杆。本实用新型具备体型小,便于携带使用和人工倒角,可进行多角度调节,便于适配不同加工条件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倒角指的是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斜面的加工。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玻璃倒角机为数控机床的一种,其这一概念最先由深圳远洋数控提出并实现,玻璃精雕机其主要应用于各种超薄玻璃的精细加工、异形切割,技术已非常成熟.由于未来电子消费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更多的数码电子显示屏采用了玻璃为显示屏或触摸屏,玻璃精雕机的市场也越来越巨大。
现有的玻璃倒角设备一般采用自动化进行加工,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效率高,但一体化生产易导致玻璃倒角的角度出现统一化,当进行现场安装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调节倒角误差,需要现场进行玻璃的倒角操作,现有设备体型大,无法携带进行人工操作,使用不便;且现有的人工倒角设备无法进行多角度调节,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具备体型小,便于携带使用和人工倒角,可进行多角度调节,便于适配不同加工条件的优点,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包括底板、顶板、活动条和连接套,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两侧均等距分布有挡杆,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螺纹贯穿有旋钮,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上侧,所述顶板的中间处螺纹贯穿有螺杆,且螺杆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牵引盘,所述顶板外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孔,所述顶板的外侧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外端固定在活动条上,所述活动条的下端面设有吊杆,且吊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操作杆,且操作杆的内端下侧设有倒角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吸盘,所述旋钮的下端连接吸盘上端。通过收纳槽对吸盘进行收纳保护,吸盘对底板实现固定,旋钮转动带动吸盘活动。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内,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螺纹安装有顶盖。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配合提高移动平稳性,顶盖便于限位杆的高度定位。
优选的,所述活动条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插杆,且插杆插接在对应的插孔内,所述插孔与顶板的限位孔错位分布。通过插杆与插孔配合带动活动条横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前端面中间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倒角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顶板的面积。通过倒角轮实现玻璃的倒角操作,顶板与底板的面积比确保固定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长度大于插孔的深度,所述活动条的长度大于两个插孔的间距。通过插杆长度大于插孔深度确保稳定,活动条与插孔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时,操作者将底板贴合玻璃的上端面,两侧的挡杆分别贴合玻璃的两边,使玻璃角与倒角轮的位置相对应,转动旋钮带动收纳槽内的吸盘螺纹下降,吸盘贴合玻璃表面实现吸附固定,转动牵引盘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螺纹驱动顶板调节高度,限位杆与顶板两侧限位孔确保位移平稳,外接电源供电,手持操作杆,将倒角轮与玻璃边角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推动操作杆使倒角轮的驱动箱在连接套内部滑动,同时连接套通过吊杆带动活动条位移,活动条内侧的插杆在插孔内部滑动,活动条挤压带动弹簧压缩,此时倒角轮贴合玻璃边角处,外接电源供电,通过操作杆内侧开关启动倒角轮,倒角轮对玻璃边角处进行加工,偏转操作杆,使连接套在吊杆下端转动,实现弧形的倒角打磨,本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便于携带使用,同时多角度调节的设计,便于适配不同厚度的玻璃材料,确保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限位杆;3、旋钮;4、螺杆;5、吸盘;6、挡杆;7、顶盖;8、弹簧;9、牵引盘;10、插孔;11、顶板;12、倒角轮;13、操作杆;14、吊杆;15、活动条;16、插杆;17、收纳槽;18、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包括底板1和顶板11,底板1的下端面两侧均等距分布有挡杆6,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螺纹贯穿有旋钮3,顶板11位于底板1的上侧,顶板11的中间处螺纹贯穿有螺杆4,且螺杆4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底板1的上端面中间处,螺杆4的顶端设有牵引盘9,顶板11外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孔10,底板1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7,且收纳槽17内滑动安装有吸盘5,旋钮3的下端连接吸盘5上端,通过收纳槽17对吸盘5进行收纳保护,吸盘5对底板1实现固定,旋钮3转动带动吸盘5活动,顶板1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2,且限位杆2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内,限位杆2的顶端螺纹安装有顶盖7,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2配合提高移动平稳性,顶盖7便于限位杆2的高度定位。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包括顶板11、活动条15和连接套18,顶板11的外侧固定有弹簧8,且弹簧8的外端固定在活动条15上,活动条15的下端面设有吊杆14,且吊杆14的底端转动安装在连接套18上,连接套18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操作杆13,且操作杆13的内端下侧设有倒角轮12,活动条15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插杆16,且插杆16插接在对应的插孔10内,插孔10与顶板11的限位孔错位分布,通过插杆16与插孔10配合带动活动条15横向移动,底板1的前端面中间处开设有凹槽,倒角轮12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底板1的面积大于顶板11的面积,通过倒角轮12实现玻璃的倒角操作,顶板11与底板1的面积比确保固定稳固性,插杆16的长度大于插孔10的深度,活动条15的长度大于两个插孔10的间距,通过插杆16长度大于插孔10深度确保稳定,活动条15与插孔10的位置相对应。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使用时,操作者将底板1贴合玻璃的上端面,两侧的挡杆6分别贴合玻璃的两边,使玻璃角与倒角轮12的位置相对应,转动旋钮3带动收纳槽17内的吸盘5螺纹下降,吸盘5贴合玻璃表面实现吸附固定,转动牵引盘9带动螺杆4转动,螺杆4螺纹驱动顶板11调节高度,限位杆2与顶板11两侧限位孔确保位移平稳,外接电源供电,手持操作杆13,将倒角轮12与玻璃边角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推动操作杆13使倒角轮12的驱动箱在连接套18内部滑动,同时连接套18通过吊杆14带动活动条15位移,活动条15内侧的插杆16在插孔10内部滑动,活动条15挤压带动弹簧8压缩,此时倒角轮12贴合玻璃边角处,外接电源供电,通过操作杆13内侧开关启动倒角轮12,倒角轮12对玻璃边角处进行加工,偏转操作杆13,使连接套18在吊杆14下端转动,实现弧形的倒角打磨。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包括底板(1)、顶板(11)、活动条(15)和连接套(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两侧均等距分布有挡杆(6),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螺纹贯穿有旋钮(3),所述顶板(11)位于底板(1)的上侧,所述顶板(11)的中间处螺纹贯穿有螺杆(4),且螺杆(4)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底板(1)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螺杆(4)的顶端设有牵引盘(9),所述顶板(11)外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插孔(10),所述顶板(11)的外侧固定有弹簧(8),且弹簧(8)的外端固定在活动条(15)上,所述活动条(15)的下端面设有吊杆(14),且吊杆(14)的底端转动安装在连接套(18)上,所述连接套(18)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操作杆(13),且操作杆(13)的内端下侧设有倒角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7),且收纳槽(17)内滑动安装有吸盘(5),所述旋钮(3)的下端连接吸盘(5)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2),且限位杆(2)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内,所述限位杆(2)的顶端螺纹安装有顶盖(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条(15)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插杆(16),且插杆(16)插接在对应的插孔(10)内,所述插孔(10)与顶板(11)的限位孔错位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端面中间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倒角轮(12)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底板(1)的面积大于顶板(11)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6)的长度大于插孔(10)的深度,所述活动条(15)的长度大于两个插孔(10)的间距。
CN202123114378.9U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Active CN21668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4378.9U CN216681514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4378.9U CN216681514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1514U true CN21668151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4378.9U Active CN216681514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1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81512U (zh) 一种具有高光倒角功能的磨切机
CN206886958U (zh) 一种旋转式玻璃切割刀具
CN210800643U (zh) 一种精密投影仪
CN216681514U (zh) 一种玻璃切割后磨边倒角装置
CN112077941A (zh) 一种用于木雕塑的高精度木材轮廓切割设备
CN218058822U (zh) 一种平板玻璃固定平台
CN217071813U (zh) 一种木质家具生产可固定式去毛刺设备
CN205915529U (zh) 一种手动夹压调节的切磨一体机
CN214559527U (zh) 一种低阻力剪刀钛合金活动刀片双面打磨装置
CN212451189U (zh) 一种玻璃切割固定装置
CN217493677U (zh) 一种控制板卡生产用打磨机构
CN218659419U (zh) 一种触摸屏加工用切割夹具
CN220902807U (zh) 一种光学镜片打磨机的工件夹持结构
CN216179489U (zh) 一种刀具用抛光装置
CN219189674U (zh) 一种多角度铁路配件打磨装置
CN221048055U (zh) 一种电磁炉玻璃用磨边机
CN216299540U (zh) 一种用于锯片机的压料装置
CN211681341U (zh) 一种平板玻璃磨边机
CN217475564U (zh) 一种可调节五金件加工位置的五金件打磨抛光设备
CN217019737U (zh) 一种空调加工用外壳体打磨装置
CN214564277U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裱纸机
CN220863502U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家具板打磨装置
CN219075305U (zh) 一种钢管多级抛光机
CN220840327U (zh) 一种胶带裁切机的压边装置
CN212990111U (zh) 一种工程造价专用计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