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6849U - 一种动感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感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6849U
CN216676849U CN202121584788.7U CN202121584788U CN216676849U CN 216676849 U CN216676849 U CN 216676849U CN 202121584788 U CN202121584788 U CN 202121584788U CN 216676849 U CN216676849 U CN 21667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body
spinning
elastic component
vehicle body
spinning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47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847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感单车。一种动感单车,包括车体以及支撑结构,所述车体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车体远离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座椅,所述车体设置有座椅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脚蹬,所述车体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改善了感单车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脚蹬来进行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动感单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感单车。
背景技术
动感单车基本与普通单车相似,包括车把、车座、蹬板和轮子几个部分,车身稳固地联结为一个整体。动感单车没有单车的一些缺点,譬如安全性、腰部的长时间的酸痛等,在动感单车上都已经得到了改良。动感单车是经过科学的实验设计采取人工力学工程的方法,选择适合人体要求,不劳烦腰部,还能使得健身达到最大的效果,和所有的有氧运动一样,动感单车也是在充分激活身体的运动细胞后,在消耗能量的同时达到减脂的目的。
发明人认为,目前的动感单车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脚蹬来进行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动感单车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脚蹬来进行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动感单车。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感单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感单车,包括车体以及支撑结构,所述车体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车体远离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座椅,所述车体设置有座椅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脚蹬,所述车体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可选用摆动装置,所述车体的前部与后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的一端与车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摆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连接。
可选的,所述摆动装置在车体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设置在前部的两个所述摆动装置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构成三角形,设置在后部的两个所述摆动装置相互相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构成三角形。
可选的,所述摆动装置在车体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三个,设置在前部的三个所述摆动装置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构成锥形体,设置在后部的三个所述摆动装置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构成锥形体。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可选用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与车体的重心处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可选用减震器,若干个所述减震器与车体的重心处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弧形板、摆动装置,连接柱以及支柱,所述弧形板与支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两端设置有摆动装置,所述两个相邻摆动装置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柱固定。
可选的,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弹簧、减震柱、限位板以及抵接柱,所述减震柱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弹簧穿设在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减震柱内的底壁抵接,所述限位板与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柱穿设在空腔内,且所述抵接柱穿出空腔,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抵接柱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车体的前部与后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可选用支撑板以及支撑架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是受力使具有减震且具有弹性功能的组件,使用弹性组件支撑车体时,使用者通过使用动感单车,将身体摇摆晃动产生的力会传递至弹性组件上,进而使用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会随着车体共同摇晃摆动。改善了感单车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脚蹬来进行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摆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五的立体图。
图中:1、车体;2、支撑结构;3、把手;4、座椅;5、转轴;6、脚蹬;7、弹性组件;8、支撑板;9、摆动装置;10、弹簧;11、减震柱;12、抵接柱;13、空腔;14、支撑组件;15、支撑柱;16、承重柱;17、弧形板;18、连接柱;19、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感单车。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动感单车,车体1以及支撑结构2,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车体1远离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座椅4,车体1设置有座椅4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脚蹬6,车体1与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7。
支撑结构2选用支撑板8,且支撑板8上设置有供支撑板8与地面固定的支撑孔。
弹性组件7可选用摆动装置9,车体1的前部与后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摆动装置9,摆动装置9的一端与车体1的一端连接,摆动装置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摆动装置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
摆动装置9包括弹簧10、减震柱11、限位板以及抵接柱12,减震柱11内设置有空腔13,弹簧10穿设在空腔13内,弹簧10的一端与减震柱11内的底壁抵接,限位板与弹簧10的另一端抵接,抵接柱12穿设在空腔13内,且抵接柱12穿出空腔13,限位板设置在抵接柱12的底部。
摆动装置9在车体1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设置在前部的两个摆动装置9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三角形,设置在后部的两个摆动装置9相互相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三角形。
实施例二
一种动感单车,车体1以及支撑结构2,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车体1远离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座椅4,车体1设置有座椅4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脚蹬6,车体1与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7。
支撑结构2选用支撑板8,且支撑板8上设置有供支撑板8与地面固定的支撑孔。
弹性组件7可选用摆动装置9,车体1的前部与后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摆动装置9,摆动装置9的一端与车体1的一端连接,摆动装置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摆动装置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
摆动装置9包括弹簧10、减震柱11、限位板以及抵接柱12,减震柱11内设置有空腔13,弹簧10穿设在空腔13内,弹簧10的一端与减震柱11内的底壁抵接,限位板与弹簧10的另一端抵接,抵接柱12穿设在空腔13内,且抵接柱12穿出空腔13,限位板设置在抵接柱12的底部。
摆动装置9在车体1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三个,设置在前部的三个摆动装置9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锥形体,设置在后部的两个摆动装置9相互相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锥形体。
实施例三
参照图3,一种动感单车,车体1以及支撑结构2,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车体1远离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座椅4,车体1设置有座椅4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脚蹬6,车体1与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7。
弹性组件7可选用减震器,减震器与车体1的重心处连接。
支撑结构2采用支撑架20,支撑架20包括三个以上支撑柱15以及承重柱16,支撑柱15连接在承重柱16上,支撑柱15之间互相形成夹角。
减震器的一端与承重柱16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车体1的重心处连接。
实施例四
一种动感单车,车体1以及支撑结构2,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车体1远离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座椅4,车体1设置有座椅4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脚蹬6,车体1与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7。
弹性组件7可选用减震器,若干个减震器与车体1的重心处连接。
支撑结构2采用支撑架20,支撑架20包括三个以上支撑柱15以及承重柱16,支撑柱15连接在承重柱16上,支撑柱15之间互相形成夹角。
若干个减震器的一端与承重柱16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车体1的重心处连接。
实施例五
参照图2和图4,一种动感单车,车体1以及支撑结构2,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车体1远离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座椅4,车体1设置有座椅4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脚蹬6,车体1与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7。
弹性组件7包括弧形板17、摆动装置9,连接柱18以及支柱19,弧形板17与支柱19的一端连接,支柱1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弧形板17的两端设置有摆动装置9,两个相邻摆动装置9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柱18固定。弹性组件7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组件7分别与车体1的前部与后部连接。
摆动装置9包括弹簧10、减震柱11、限位板以及抵接柱12,减震柱11内设置有空腔13,弹簧10穿设在空腔13内,弹簧10的一端与减震柱11内的底壁抵接,限位板与弹簧10的另一端抵接,抵接柱12穿设在空腔13内,且抵接柱12穿出空腔13,限位板设置在抵接柱12的底部。
支撑结构2选用支撑板8,且支撑板8上设置有供支撑板8与地面固定的支撑孔。
使用时,骑行人员坐在座椅4上,将脚部放置在踏板上,沿圆周方向踩踏踏板,使转轴5转动,此时骑行人员的身体会产生摆动摇晃,晃动摇晃产生的力将传递至弹性组件7,并使弹性组件7发生弹性形变,因弹性组件7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趋势,进而使车体1也产生相应的方向运动。增添锻炼的趣味性。改善了感单车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脚蹬6来进行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的情况。

Claims (10)

1.一种动感单车,包括车体(1)以及支撑结构(2),所述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所述车体(1)远离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座椅(4),所述车体(1)设置有座椅(4)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设置有脚蹬(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与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可选用摆动装置(9),所述车体(1)的前部与后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摆动装置(9),所述摆动装置(9)的一端与车体(1)的一端连接,所述摆动装置(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9)在车体(1)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设置在前部的两个所述摆动装置(9)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三角形,设置在后部的两个所述摆动装置(9)相互相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9)在车体(1)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三个,设置在前部的三个所述摆动装置(9)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锥形体,设置在后部的三个所述摆动装置(9)相互形成夹角并与支撑结构(2)构成锥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可选用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与车体(1)的重心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可选用减震器,若干个所述减震器与车体(1)的重心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弧形板(17)、摆动装置(9),连接柱(18)以及支柱(19),所述弧形板(17)与支柱(19)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柱(19)的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连接,所述弧形板(17)的两端设置有摆动装置(9),所述两个相邻摆动装置(9)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柱(18)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2、3、4以及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摆动装置(9)包括弹簧(10)、减震柱(11)、限位板以及抵接柱(12),所述减震柱(11)内设置有空腔(13),所述弹簧(10)穿设在空腔(13)内,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减震柱(11)内的底壁抵接,所述限位板与弹簧(10)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柱(12)穿设在空腔(13)内,且所述抵接柱(12)穿出空腔(13),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抵接柱(12)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组件(7)分别与车体(1)的前部与后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可选用支撑板(8)以及支撑架(20)。
CN202121584788.7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感单车 Active CN21667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4788.7U CN216676849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感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4788.7U CN216676849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感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6849U true CN216676849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4788.7U Active CN216676849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动感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6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6585U (zh) 一种用于体操训练的空翻辅助装置
CN216676849U (zh) 一种动感单车
US6247714B1 (en) Recumbent cycle with improved suspension
CN102295035A (zh) 自行车分撑体重的装置
CN201989911U (zh) 多功能健身车
CN214001892U (zh) 一种角度可调型自行车车座
CN112874685A (zh) 一种独立双后轮舒适型远途自行车
CN210904827U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肌肉训练装置
WO2022022411A1 (zh) 一种用于交通出行的原生态步行驱动式自行鞋
CN216295126U (zh)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床边下肢训练器
CN208248363U (zh) 一种休闲健身自行车
CN216418194U (zh) 一种vr动感自行车
CN212817987U (zh) 一种骑马机
CN215323002U (zh) 双向扭摆蝴蝶座
CN2423920Y (zh) 踏板式自行健身车
CN204979105U (zh) 健身自行车
CN212347567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
CN213921348U (zh) 一种高效一体成型儿童自行车车架
CN203710648U (zh) 一种能够摇摆和俯仰的智能竞赛/健身车
CN208665420U (zh) 滑动骑行车
CN209739250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及其减震装置
CN202243880U (zh) 梁内隐链自行车
CN208376989U (zh) 一种踏板型自行车
CN101879366A (zh) 一种带有动物翼形结构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
CN212593747U (zh) 一种室外健身双座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