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9727U -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9727U
CN216669727U CN202122135042.4U CN202122135042U CN216669727U CN 216669727 U CN216669727 U CN 216669727U CN 202122135042 U CN202122135042 U CN 202122135042U CN 216669727 U CN216669727 U CN 216669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zer
plate
holding rod
fixed
analyz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50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欢欢
梁群
汤宝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50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9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9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9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所述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包括:分析仪本体;两个底部支撑板,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均固定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底部;两个伸缩装置,两个所述伸缩装置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伸缩装置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通过设置握杆,方便通过拉动握杆带动伸缩装置和底部支撑板移动,方便通过底部支撑板带动分析仪本体共同移动,方便通过拉动握杆将分析仪本体带到户外使用,同时通过伸缩装置可以对握杆的高度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红外分析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分析仪器的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光谱信息提取和背景干扰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加之近红外光谱在测样技术上所独占的特点,使人们重新熟悉了近红外光谱的价值,近红外光谱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陆续展开。
在农业科学中,经常采用近红外分析仪对粮食样品进行分析,利用被测物对固定波长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各种物质含量的分析,同时由于检测速度快、对样品无损的特点受到广泛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近红外便携式分析仪不方便携带,在实验室内部使用近红外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分析使用,不方便携带到户外进行使用,不方便将分析仪带动现场采集样品进行立刻分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解决了近红外便携式分析仪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包括:分析仪本体;
两个底部支撑板,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均固定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底部;
两个伸缩装置,两个所述伸缩装置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伸缩装置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对所述固定套板和所述伸缩板进行固定的定位销;
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开设于所述伸缩板的一侧;
便携装置,所述便携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所述便携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板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并且固定套板的一侧和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横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套板的顶部,并且握杆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垫。
优选的,所述分析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支撑腿,所述环形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为所述分析仪本体提供弹性保护的环形垫圈。
优选的,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控制屏,并且分析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优选的,还包括翻折装置,所述翻折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遮光板。
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所述转轴的两个分别和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握杆的下方。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通过设置握杆,方便通过拉动握杆带动伸缩装置和底部支撑板移动,方便通过底部支撑板带动分析仪本体共同移动,方便通过拉动握杆将分析仪本体带到户外使用,同时通过伸缩装置可以对握杆的高度进行调整,既可以通过上升握杆来更加方便带动分析仪本体移动,又可以降低握杆的高度,降低分析仪本体对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分析仪本体后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分析仪本体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分析仪本体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分析仪本体,2、底部支撑板;
3、伸缩装置,31、固定套板,32、伸缩板,33、第一固定孔,34、螺纹孔,35、定位销;
4、第二固定孔,5、便携装置,51、连接横板,52、握杆;
6、环形支撑腿,7、环形垫圈;8a、操作控制屏,8b、充电接口;
9、翻折装置,91、凹槽,92、转轴,93、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分析仪本体后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分析仪本体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 为图3所示A处的放大图。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包括:分析仪本体1;
两个底部支撑板2,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2均固定于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底部;
两个伸缩装置3,两个所述伸缩装置3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2 的顶部,所述伸缩装置3固定套板31,所述固定套板31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板 32,所述伸缩板3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3,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34,所述螺纹孔3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33对所述固定套板31和所述伸缩板32进行固定的定位销35;
第二固定孔4,所述第二固定孔4开设于所述伸缩板32的一侧;
便携装置5,所述便携装置5设置于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顶部,所述便携装置5包括两个连接横板51,所述连接横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杆52。
分析仪本体1为近红外分析仪,具有内部电源,便于户外使用,通过两个底部支撑板2可以为分析仪本体1的底部提高支撑,握杆52为圆柱状,没有棱角,方便手持。
所述固定套板31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板2的顶部,并且固定套板31的一侧和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
固定套板31和底部支撑板2的连接处为曲面。
两个所述连接横板51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套板31的顶部,并且握杆 52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垫。
通过握杆52上橡胶护垫,方便手持握杆52,提升手部摩擦力,且可以在握紧握杆52上时,可以提升手部触感。
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支撑腿6,所述环形支撑腿 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为所述分析仪本体1提供弹性保护的环形垫圈7。
通过四个环形支撑腿6,方便在户外对分析仪本体1的放置,通过四个环形支撑腿6共同为分析仪本体1提供支撑,并且通过设置的环形垫圈7,可以降低环形支撑腿6接触到其他物体时对分析仪本体1造成振动,为分析仪本体 1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能力。
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控制屏8a,并且分析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8b。
通过控制屏8a方便手动对分析仪本体1进行控制和操作,且通过充电接口8b方便外部电源线连接到分析仪本体1上,为分析仪本体1中的内部电源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手动向上拉动握杆52,握杆52可以通过连接横板51带动伸缩装置3 上升,伸缩装置3带动两个底部支撑板2向上移动,底部支撑板2带动分析仪本体1向上移动,通过底部支撑板2的移动带动分析仪本体1移动,便于分析仪本体1的携带,方便将分析仪本体1带到户外进行使用;
通过定位销35穿过第一固定孔33将固定套板31和伸缩板32固定在一起,使得固定套板31可以伸缩板32形成一个整体,使得通过拉动握杆52可以带动伸缩装置3和底部支撑板2共同移动;同时当取下定位销35时,可以向上拉动伸缩板32,再将定位销35穿过第二固定孔4,再次对伸缩板32和固定套板31之间进行固定,方便通过伸缩板32高度的调节对便携装置5的高度进行调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握杆52,方便通过拉动握杆52带动伸缩装置3和底部支撑板2 移动,方便通过底部支撑板2带动分析仪本体1共同移动,方便通过拉动握杆 52将分析仪本体1带到户外使用,同时通过伸缩装置3可以对握杆52的高度进行调整,既可以通过上升握杆52来更加方便带动分析仪本体1移动,又可以降低握杆52的高度,降低分析仪本体1对空间的占用。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还包括
翻折装置9,所述翻折装置9设置于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顶部,所述翻折装置9包括凹槽91,所述凹槽9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92,所述转轴 92上转动连接有遮光板93。
遮光板93采用不透明的塑料材质制作,具有轻便耐用的特点。
所述凹槽91开设于所述分析仪本体1的顶部,所述转轴92的两个分别和所述凹槽9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遮光板93位于所述握杆52的下方。
转轴92穿过遮光板93,使得遮光板93可以以转轴92为轴心进行转动,握杆52和遮光板93之间有一定距离,不会阻碍到遮光板93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在户外使用分析仪本体1时,可以手动向上转动遮光板93,将遮光板 93转动控制屏8a的上方,对控制屏8a进行遮光,当不需要使用分析仪本体1 时,再向上转动遮光板93,再次将遮光板93转动至凹槽91中。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一个可转动的遮光板93,可以在使用控制屏8a时对控制屏8a 进行遮光,避免户外使用时光照国强导致无法清除的看清控制屏8a,提升控制屏8a在遮光环境下的亮度,更加方便观看和操作控制屏8a。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析仪本体;
两个底部支撑板,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均固定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底部;
两个伸缩装置,两个所述伸缩装置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伸缩装置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对所述固定套板和所述伸缩板进行固定的定位销;
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开设于所述伸缩板的一侧;
便携装置,所述便携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所述便携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板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并且固定套板的一侧和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横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套板的顶部,并且握杆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支撑腿,所述环形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为所述分析仪本体提供弹性保护的环形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控制屏,并且分析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折装置,所述翻折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遮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所述转轴的两个分别和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握杆的下方。
CN202122135042.4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Active CN216669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5042.4U CN216669727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5042.4U CN216669727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9727U true CN21666972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5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5042.4U Active CN216669727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9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69727U (zh) 一种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
CN205326597U (zh) 教学用便携式圆规
CN207718006U (zh) 一种轻便的手持式气象仪
CN203965424U (zh) 自带操作台的便携式快检箱
CN206557083U (zh) 一种手持式食品干式分析仪
CN208098115U (zh) 一种食品检验用试管装置
CN206965750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防护罩
CN110487995A (zh) 一种便携式全智能远程血糖仪
CN207457241U (zh) 一种手持血液分析仪
CN214374601U (zh) 一种可定量检测的气体环境检测装置
CN214121985U (zh) 一种新型色差仪
CN214097145U (zh) 一种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器
CN221571675U (zh) 一种高精度微量分光光谱仪
CN211014301U (zh) 一种便携水产品检测仪
CN215768376U (zh) 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
CN221667588U (zh) 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进样装置
CN210269604U (zh) 一种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CN215972910U (zh) 一种食品检验试剂盒
CN216208942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检测装置
CN219224565U (zh) 一种pet聚酯切片检测的近红外仪
CN219475376U (zh) 水果品质检测装置
CN215339887U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磁分离组件
CN213022862U (zh) 一种自带污水取样装置的红外分光测油仪
CN221351494U (zh) 一种快速检测免疫分析仪
CN213986404U (zh) 一种便于手持的臭氧浓度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