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7963U -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7963U
CN216667963U CN202122992042.6U CN202122992042U CN216667963U CN 216667963 U CN216667963 U CN 216667963U CN 202122992042 U CN202122992042 U CN 202122992042U CN 216667963 U CN216667963 U CN 216667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central air
ground sour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20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清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an Safety Technology Tianj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ian Safety Technology Tianj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ian Safety Technology Tianj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ian Safety Technology Tianj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20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7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7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40Geothermal heat-pump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所述换热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正螺旋纹,若干个所述正螺旋纹的一侧与换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不仅能够对流体进行输送,增加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扰动效果,方便能量的均匀传递,从而使得流体内部能量的均匀,而且能够减缓流体在换热管内的流速,可以避免换热管内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增加了该换热管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散热翅,有效的提高了换热管的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和地层中,但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换热管进行换热,换热管可以使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通过换热管,可使一种流体降温另一种流体升温,以满足各自的需要,管板是换热器的重要部件之一,用来排布换热管并起着分隔管程、壳程空间的作用,目前随着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市场应用逐步的扩大,市场上针对地源热泵中央空调配套使用的换热管多采用普通的光滑内壁管,而这种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而且流体在换热管内的流速过快,会很容易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降低了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所述换热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正螺旋纹,若干个所述正螺旋纹的一侧与换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反螺旋纹,若干个所述反螺旋纹的一侧与换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软管,所述换热管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侧与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流块,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块,所述导流管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件。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两个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两个所述固定片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片的形状与大小与换热管的形状与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固定片的内部插接于换热管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固定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四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部均插接有紧固螺栓。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正螺旋纹与若干个反螺旋纹之间为交叉设置。
可选的,所述软管的一侧与换热管的一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形状与大小与换热管的形状与大小相等。
可选的,两个所述导流块的形状与大小均相等,两个所述导流块呈线性分布,两个所述导流块的外壁与导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流块的形状均为空心圆台形,其中所述导流块直径大的一侧面向换热管,其中所述导流块直径小的一侧面向导流管。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导热块的一侧均与导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导热块呈圆周分布于导流管的一侧。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大小与形状均与两个第一固定件的大小与形状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利用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能够对流体进行输送,并在输送的过程中与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之间发生撞击,增加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扰动效果,方便能量的均匀传递,从而使得流体内部能量的均匀,提高了换热效果,解决了市场上针对地源热泵中央空调配套使用的换热管多采用普通的光滑内壁管,而这种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2、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能够减缓流体在换热管内的流速,可以避免换热管内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增加了该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其次,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之间为交叉设置,正螺旋纹和反螺旋纹两者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能够多向地对流体造成干扰,从而可以效果更佳地减缓流体流速,解决了现有的流体在换热管内的流速过快,会很容易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降低了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3、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散热翅,换热管与若干个散热翅一体成型,换热管和若干个散热翅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的换热器主体和翅片分离,能够减少热阻,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避免了为提高热交换率而增加介子管的根数或长度来增加换热面积的缺陷,可以有效节约材料和制造成本,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管,2-散热翅,3-第一固定件,301-固定片,302-连接板,303-第一固定孔,304-紧固螺栓,4-正螺旋纹,5-反螺旋纹,6-软管,7-导流管,8-导流块,9-加热块,10-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它包括换热管1,换热管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2,换热管1与若干个散热翅2一体成型,换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翅2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的换热器主体和翅片分离,能够减少热阻,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避免了为提高热交换率而增加介子管的根数或长度来增加换热面积的缺陷,可以有效节约材料和制造成本,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换热管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3,换热管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正螺旋纹4,若干个正螺旋纹4的一侧与换热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反螺旋纹5,若干个反螺旋纹5的一侧与换热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1的一侧设置有软管6,换热管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7,导流管7的一侧与软管6的一侧固定连接,导流管7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流块8,导流管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块9,导流管7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件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一固定件3包括两个固定片301,两个固定片30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两个固定片301呈对称设置,两个固定片301的形状与大小与换热管1的形状与大小相适配,两个固定片301的内部插接于换热管1的外表面,两个固定片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302,四个连接板302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303,若干个第一固定孔303的内部均插接有紧固螺栓30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正螺旋纹4与若干个反螺旋纹5之间为交叉设置,通过设置的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利用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能够对流体进行输送,并在输送的过程中与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之间发生撞击,增加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扰动效果,方便能量的均匀传递,从而使得流体内部能量的均匀,提高了换热效果,同时能够减缓流体在换热管1内的流速,可以避免换热管1内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增加了该换热管1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市场上针对地源热泵中央空调配套使用的换热管多采用普通的光滑内壁管,而这种换热管1的有效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软管6的一侧与换热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流管7的形状与大小与换热管1的形状与大小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导流块8的形状与大小均相等,两个导流块8呈线性分布,两个导流块8的外壁与导流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导流块8的形状均为空心圆台形,其中导流块8直径大的一侧面向换热管1,其中导流块8直径小的一侧面向导流管7,通过设置的导流块8,空心圆台形结构会对流体进行扰流,使得流体不会对换热管1的内壁进行冲击而造成换热管1的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导热块9的一侧均与导流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导热块9呈圆周分布于导流管7的一侧,通过设置的若干个导热块9,导热块9可流体接触,对流体进行加热,从而增加了流体之间的热效率,进而使得流体间融合的更快,增加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二固定件10的大小与形状均与两个第一固定件3的大小与形状相等。
综上所述: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利用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能够对流体进行输送,并在输送的过程中与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之间发生撞击,增加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扰动效果,方便能量的均匀传递,从而使得流体内部能量的均匀,提高了换热效果,解决了市场上针对地源热泵中央空调配套使用的换热管多采用普通的光滑内壁管,而这种换热管1的有效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能够减缓流体在换热管1内的流速,可以避免换热管1内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增加了该换热管1的使用寿命,其次,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之间为交叉设置,正螺旋纹4和反螺旋纹5两者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能够多向地对流体造成干扰,从而可以效果更佳地减缓流体流速,解决了现有的流体在换热管1内的流速过快,会很容易发生空蚀现象而损坏管件,降低了换热管1的使用寿命;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通过设置的散热翅2,换热管1与若干个散热翅2一体成型,换热管1和若干个散热翅2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的换热器主体和翅片分离,能够减少热阻,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避免了为提高热交换率而增加介子管的根数或长度来增加换热面积的缺陷,可以有效节约材料和制造成本,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所述换热管(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2),所述换热管(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3),所述换热管(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正螺旋纹(4),若干个所述正螺旋纹(4)的一侧与换热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反螺旋纹(5),若干个所述反螺旋纹(5)的一侧与换热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的一侧设置有软管(6),所述换热管(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的一侧与软管(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7)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流块(8),所述导流管(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块(9),所述导流管(7)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3)包括两个固定片(301),两个所述固定片(30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两个所述固定片(30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片(301)的形状与大小与换热管(1)的形状与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固定片(301)的内部插接于换热管(1)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固定片(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302),四个所述连接板(302)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303),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孔(303)的内部均插接有紧固螺栓(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正螺旋纹(4)与若干个反螺旋纹(5)之间为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6)的一侧与换热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7)的形状与大小与换热管(1)的形状与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块(8)的形状与大小均相等,两个所述导流块(8)呈线性分布,两个所述导流块(8)的外壁与导流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流块(8)的形状均为空心圆台形,其中所述导流块(8)直径大的一侧面向换热管(1),其中所述导流块(8)直径小的一侧面向导流管(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热块(9)的一侧均与导流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导热块(9)呈圆周分布于导流管(7)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10)的大小与形状均与两个第一固定件(3)的大小与形状相等。
CN202122992042.6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Active CN21666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2042.6U CN216667963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2042.6U CN216667963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7963U true CN21666796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2042.6U Active CN216667963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7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6032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器
CN103776163B (zh) 热泵热水器
CN201368590Y (zh) 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热水器
CN202281526U (zh) 一种冷却塔盘管式散热器
CN216667963U (zh)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高效换热管
CN201909495U (zh) 多管同轴式套管换热器
CN206459530U (zh) 一种防冻型高温冷水表冷器
CN106802027A (zh) 一种复合式风冷管翅式换热器结构
CN204923933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14791559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4787450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上的高效加热及除霜装置
CN201293496Y (zh) 冷媒换热器
CN201318880Y (zh) 水暖空调机芯
CN210267809U (zh) 一种热源塔热泵专用高效满液式蒸发器
CN203501559U (zh) 大换热面积冰箱用翅片式蒸发器
CN208518122U (zh) 光伏建筑装置及具有其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CN203011190U (zh) 一种智能采暖散热器水循环装置
CN217602871U (zh) 一种空压机循环冷却装置
CN206256956U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的双气泵冷却装置
CN218915363U (zh)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换热管
CN213932148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220321416U (zh) 一种制冷剂/水复合散热蓄热末端结构
CN2279580Y (zh) 复合管翅片式热管散热器
CN210374068U (zh) 空气能热泵循环加热装置
CN202599156U (zh) 冷却管错列换热器芯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