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7442U -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 Google Patents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7442U
CN216667442U CN202122991960.7U CN202122991960U CN216667442U CN 216667442 U CN216667442 U CN 216667442U CN 202122991960 U CN202122991960 U CN 202122991960U CN 216667442 U CN216667442 U CN 216667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butting
mounting structure
fixing
fix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19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兴臣
谢建民
张清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19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7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7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7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件和移动件,固定件包括突出设置的卡持部,移动件上开设有卡槽,卡持部至少部分收容在卡槽内,以实现固定件与移动件的组装固定,固定件还包括朝向移动件突出设置的抵接部,移动件上设有对接部,抵接部与对接部相互抵接且对接部能够相对于抵接部滑动,以实现固定件与移动件的安装导向。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抵接部,并使得抵接部与移动件的对接部抵接,从而可以实现固定件和移动件之间的安装导向;此外,通过将抵接部设置为多个,可以实现固定件与移动件之间的力学平衡。

Description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LED的广泛应用,灯具设计对安装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灯具存在各种各样的安装方式,例如吸顶、悬吊、嵌入、壁装及杆状等等,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安装方式为吸顶安装。
现阶段,市面上存在很多灯具的安装结构,特别是对于吸顶安装,许多灯具通过实现灯具的安装简便,以增加卖点;但是,在安装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推入深度不一致,导致灯具难以快捷安装的问题,导致客户的手感、体验感甚至安装满意度降低。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灯具安装结构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以解决现有灯具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推入深度不一致,导致无法实现快速准确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件和移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突出设置的卡持部,所述移动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持部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卡槽内,以实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移动件的组装固定,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朝向所述移动件突出的抵接部,所述移动件上设有对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对接部相互抵接且所述对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抵接部滑动,以实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移动件的安装导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臂和凸台,所述抵接臂自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移动件倾斜延伸,所述凸台与所述抵接臂的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凸台与所述对接部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臂为自所述固定件撕裂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凸台与所述抵接臂的末端相连,且所述凸台上形成有平行于所述固定件所在平面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对接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臂为弧形的弹性臂,所述凸台为平行于所述固定件所在平面延伸的平板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部设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固定件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呈圆形设置,所述抵接部设置有四个并在所述固定件上围成一圈,且在该圈中,每个抵接臂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件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内壳体和围设在内壳体外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供收容所述固定件的收容槽,所述对接部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为所述内壳体的顶板,所述内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顶板的外周边缘固定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的远离顶板的一侧向四周延伸并连接所述外壳体,以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侧壁上并与所述收容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为悬伸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卡勾结构,所述卡槽贯穿所述侧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的靠近对接部的一端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持部的突伸方向,所述导向条部分突伸出所述卡槽,以便引导所述卡持部从所述卡槽中旋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条的靠近所述卡槽的一侧呈斜面设置,所述导向条与所述卡持部的连接处收容在所述卡槽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安装在安装面上,包括发光模组和前述的安装结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的一端凹陷以形成收容腔,所述发光模组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抵接部,并使得抵接部与移动件的对接部抵接,从而可以实现固定件和移动件之间的安装导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灯具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固定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固定件的第一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固定件的第二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移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灯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灯具的第一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灯具的第二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灯具,200-安装结构,300-发光模组;
1-固定件,11-卡持部,111-卡接块,112-导向面,113-止位面,114-导向条,12-固定板,121-安装孔,122-通孔,123-活动孔,13-抵接部,131-抵接臂,132-凸台,133-抵接面;
2-移动件,21-卡槽,22-内壳体,221-顶板/对接部,2211-过线孔,222-侧壁,223-收容腔,23-外壳体,24-收容槽;3-透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安装结构200及应用该安装结构200的灯具100,用于实现灯具100和安装面之间的免工具拆卸或安装。灯具100包括发光模组300和安装结构200,其中,安装结构200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发光模组300收容在安装结构200内,并向外界射出光线,以实现灯具100安装在安装面上并照亮其他物品。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安装结构200包括固定件1、移动件2以及安装件(未图示),固定件1通过安装件与安装面连接,移动件2与固定件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便捷安装或拆卸,移动件2远离固定件1的一端内陷以形成一个收容腔223,发光模组300收容在该收容腔223内,以向外界射出光线,以对其他物品进行照亮。
固定件1包括卡持部11、固定板12以及抵接部13,其中,固定板12分别与抵接部13和卡持部11固定连接,抵接部13和卡持部11均自固定板12向外突伸,固定板12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12的安装孔121、通孔122以及活动孔123。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21设有四个,且四个安装孔121相对于固定板12的中心呈旋转对称设置,安装孔121设为椭圆形且与安装件的大小相匹配,以实现安装件穿过安装孔121与安装面连接,以将固定件1固定安装到安装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121的数量、在固定板12上的开设位置、安装孔121的形状和大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甚至可以不设置安装孔121和安装件,直接将固定件1和安装面通过连接胶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只要能够将固定件1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中,安装件优选为螺钉。
通孔122呈圆形设置且开设于固定板12的中心位置处,通孔122可以作为发光模组300与外界电连接的电源孔,也可以作为固定板12与安装面连接的连接孔。当通孔122作为电源孔时,外界的电源线可以穿过电源孔与发光模组300电连接,为发光模组300提供电能;当通孔122作为连接孔时,可以将外部连接工具(例如绳索等)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并与固定板1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面连接,以实现将固定件1吊设在安装面上。
活动孔123呈弧形设置且在固定板12上设有多个,多个活动孔123贯穿固定板12且相对于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设置,优选的,活动孔123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板1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孔123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活动孔123可以设有三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形状可以为方形孔、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抵接部13包括抵接臂131和凸台132,具体的,抵接臂131设于固定板12远离安装面的一侧且自固定板12朝向远离安装面的方向倾斜延伸,凸台132设于抵接臂131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也就是说,抵接臂131的一端连接固定板12,另一端连接凸台132。
抵接臂131为弧形的弹性臂,以在固定件1和移动件2组装固定时能够发生形变并提供弹性抵接力,保证固定件1和移动件2的组装稳定性,具体的,抵接臂131设为弧形长方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臂131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抵接臂131设置成弯曲状的圆形,或者抵接臂131为规则的长方体形或圆形,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抵接臂131自固定件1撕裂而成,具体的,抵接臂131与固定板12连接的一端与活动孔123的内壁面连接,也就是说,抵接臂131自活动孔123的内壁面向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延伸,抵接臂131的延伸方向与活动孔123的开设方向相对应,换句话说,在不考虑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抵接臂131可以完全收容在活动孔123内。本申请中,抵接臂131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板1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90°,也就是说,只要抵接臂131自固定板12向外延伸即可,对抵接臂131的延伸方向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抵接部13至少设有两个,且两个抵接部13在固定件1上均匀分布,优选的,抵接臂131设有四个,四个抵接臂131在固定件1上围成一圈,且在该圈中,每个抵接臂131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同时,抵接臂131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均与活动孔123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相互对应,四个抵接臂131和活动孔123均相对于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臂131和活动孔12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凸台132设于抵接臂131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且自抵接臂131向外延伸,延伸方向垂直于固定板12的中心轴向,换而言之,凸台132所在平面平行于固定板12所在平面,具体的,凸台132为平行于固定件1所在平面的平板状结构,凸台132包括抵接面133,抵接面133设于凸台132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且与固定板12所在平面平行。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卡持部11包括卡接块111和导向条114,卡持部11自固定板12的边缘处朝向远离安装面的一侧延伸,也就是说,卡持部11的一端与固定板12的边缘固定连接,远离固定板12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块111和导向条114。本实施例中,卡持部11自固定板12的边缘外侧朝向远离安装面的方向延伸,即卡持部11垂直于固定板12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持部11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板12的边缘内侧,只要卡持部11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且自固定板12朝向远离安装面的一侧延伸即可,此处不做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2呈圆形设置,卡持部11为悬伸设置在固定件1圆周方向上的卡勾状的弹性臂,卡持部11设有四个,且相对于固定板12的中心呈旋转对称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持部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或者其他数量,卡持部11的形状和材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圆柱形、多棱柱形,卡持部11可以整体为微弹性材料或部分为微弹性材料,此处对卡持部11的形状和材料不作任何限制。
卡接块111设置在卡持部11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卡接块111自卡持部11向外延伸,且卡接块111延伸方向与卡持部11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90°,优选的,卡接块111延伸方向与卡持部11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也就是说,卡接块1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卡持部11的延伸方向。
卡接块111上形成有导向面112和止位面113,具体的,卡接块111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或直角三角形,其中,一直角边与卡持部11固定连接,垂直于卡持部11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直角边即为止位面113,止位面113置于卡持部11的中间位置,连接两个直角边的斜边即为导向面112,也就是说,导向面112的一端与止位面113的一端连接,导向面112自卡持部11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朝向固定板12的方向倾斜,即导向面112呈倾斜状,以实现卡持部11与其他部件抵接时,卡接块111的导向面112与其它部件的侧壁222接触并能够使得卡持部11产生弹性形变并置于其他部件的内侧或外侧;卡接块111的止位面113设于卡持部11的中间位置且垂直于卡持部11。
本实施例中,卡接块111自卡持部11朝向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卡接块111的导向面112自卡持部11的末端朝向固定板12方向延伸,止位面113朝向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块111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卡接块111自卡持部11朝向远离固定板12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卡接块111与卡持部11呈其他角度设置;只要卡接块111与卡持部11固定连接,且在卡接块111上设有导向面112和止位面113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导向条114与卡接块111固定连接并自卡接块111向外延伸以形成自由端,具体的,导向条11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卡持部11的突伸方向,且导向条114的延伸方向与卡持部11所在平面的角度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也可以理解为:导向条114自卡接块111向外倾斜延伸。
本实施例中,导向条114自卡接块111向远离固定板12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向条114也可以自卡接块111向固定板12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同时,导向条114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卡持部11所在的平面或者垂直于卡持部11所在平面,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导向条114上设有至少一个斜面,也就是说,导向条114的至少一侧面相对于卡持部11呈倾斜状设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条114朝向远离固定板12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导向条114的靠近固定板12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侧面为斜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导向条114朝向靠近固定板12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时,则导向条114的远离固定板12中心轴线的一侧面即为斜面;当导向条11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卡持部11所在平面时,斜面既可以靠近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也可以远离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每个卡持部11上均设有两个导向条114,两个导向条114分别自卡接块111的两端向外延伸,且延伸方向均为远离固定板12中心轴线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条114可以仅设有一个,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移动件2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内壳体22、外壳体23、收容槽24以及卡槽21,具体的,内壳体22的一端与外壳体23固定连接且外壳体23围设在内壳体22的外侧,以在内壳体22和外壳体23之间形成收容槽24,用以收容固定件1。换而言之,内壳体22收容在外壳体23内且内壳体22的底端与外壳体23的底端固定连接,也可以说,内壳体22远离固定件1的一端向四周延伸一部分后改变方向朝固定件1方向延伸形成外壳体23,以在内壳体22和外壳体23之间形成供收容固定件1的收容槽24。
内壳体22包括顶板221、侧壁222以及收容腔223,具体的,顶板221形成于内壳体22的靠近固定件1的一侧且呈圆形设置,侧壁222与顶板221的外周边缘固定连接,以形成环状,收容腔223形成在顶板221与侧壁222之间,侧壁222的远离顶板221的一侧向四周延伸以连接外壳体23。本实施例中,在组装固定件1和移动件2时,凸台132上的抵接面133会直接与内壳体22的顶板221相接触并抵接,故此时内壳体22的顶板221也能作为与抵接面133相抵接的对接部21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对接部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部件单独设置,此处不作限制,也不再举例说明。
顶板221为圆形的板状结构,且顶板221上开设有过线孔2211,该过线孔2211呈椭圆状设置并开设在靠近顶板221的边缘位置处,本实施例中,过线孔2211开设有一个,但不应以此为限。
顶板221靠近安装面的一侧面与抵接部13相互抵接且顶板221能够相对于抵接部13滑动,以实现固定件1与移动件2之间的安装导向。具体的,顶板221与凸台132相抵接且能够相对于凸台132转动,以实现固定件1与移动件2的安装导向。在安装时,固定件1安装在安装面上,对移动件2施加朝向安装面方向的压力,使得移动件2朝向固定件1移动,直至顶板221与凸台132抵接,使移动件2无法继续朝向固定件1移动,以实现对移动件2限位,抵接臂131具有弹性,可以使移动件2和固定件1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安装者通过施加压力的变化感知移动件2和固定件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灯具100的安装导向。
卡槽21设于移动件2的侧壁222上并与收容槽24连通,卡槽21设有四个且与卡持部11相互对应,以在连接时,卡持部11至少部分收容在卡槽21内,以实现固定件1与移动件2的定位安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卡槽21开设在内壳体2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21也可以开设在外壳体23上。
卡槽21为长方形凹槽且开设在内壳体22的侧壁222上,并贯穿内壳体22的侧壁222,以便在固定件1与移动件2组装固定时,方便卡接块111突伸入卡槽21内;当然,卡槽21也可以不贯穿内壳体22的侧壁222,此时卡槽21为自内壳体22的外侧壁向内侧壁方向凹陷形成的盲槽,也能实现卡接块111与卡槽21的卡接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21的开设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卡槽21也可以开设在外壳体23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还可以开设在内壳体22的内侧壁上,只要能够实现卡接块111与卡槽21的卡接固定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卡槽21和卡接块111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相对应,较佳的,卡槽21和卡接块111均设有四个且相对于固定板12的中心轴线旋转对称,卡槽21与顶板221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卡接块111与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卡接块111与固定板12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卡槽21与顶板221之间的最短距离加上抵接面133与固定板12之间的最短距离,安装时,当固定板12和移动件2相互抵接,多个卡槽21共同形成的平面与多个卡接块111共同形成的平面互相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21和卡接块111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只要能够实现部分或全部卡接块111可以对应的收容在卡槽21内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作为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固定件1远离卡持部11的一面与安装面贴合并通过安装件穿过安装孔121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固定件1和移动件2连接时,卡持部11收容在收容槽24内且与内壳体22的外侧壁至少部分抵接,卡接块111自卡持部11朝向固定件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卡槽21开设在内壳体22的外侧壁上,抵接部13置于固定板12和顶板221之间,对移动件2施加压力,使得抵接部13与顶板221相互抵接,同时,卡接块111限位收容在卡槽21内,止位面113与卡槽21的内壁面相互抵接,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的定位安装。
具体的,固定件1和移动件2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当固定件1与移动件2连接时,卡持部11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抵接在移动件2的侧壁222边缘,通过对移动件2施加压力,使得移动件2的侧壁222边缘沿导向面112进行滑动,卡持部11置于顶板221边缘的外侧并使得卡接块111与移动件2的侧壁222抵接,即,卡持部11与内壳体22的外侧壁抵接贴合,持续对移动件2施加压力,直至顶板221与抵接部13抵接,然后左右旋转移动件2,使得止位面113与卡槽21的内壁面相互抵接,具体的,当顶板221与抵接部13抵接时,多个卡接块111所在平面与多个卡槽21所在平面重合,左右旋转移动件2,听到“咔”的声音时,卡接块111限位收容在卡槽21内,实现了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定位安装。
当卡接块111限位收容在卡槽21内时,导向条114部分收容在卡槽21内,即,导向条114与卡接块111的连接处收容在卡槽21内,导向条114的自由端置于卡槽21的外侧(即,导向条114远离卡接块111的一端远离卡槽21),对移动件2施加旋转力,使得导向条114的自由端与卡槽21的边缘抵接,持续对移动件2施加旋转力,卡槽21的边缘沿着导向条114的斜面移动,直至卡接块111离开卡槽21,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快速拆卸。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卡槽21设置在外壳体23上时,卡接块111自卡持部11向远离固定件1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卡槽21开设在外壳体23的内侧壁上,连接时,卡持部11与外壳体23的内侧壁抵接,对移动件2施加压力,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免工具维护。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和移动件2均呈圆柱形设置,以实现在固定件1和移动件2抵接后,移动件2可以相对固定件1转动,以实现移动件2通过连接装置与固定件1的定位安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1和移动件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方形、椭圆形以及多边形等,只要能够实现移动件2可以相对于固定件1转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总的来说,在安装时,首先,将安装件穿过安装孔121与安装面固定连接,随后,将移动件2与固定件1对齐,并对移动件2施加朝向安装面的压力,通过顶板221边缘沿导向面112移动,使得卡持部11与内壳体22的侧壁222贴合并收容在收容槽24内,持续施加压力,使得移动件2的顶板221与固定件1的凸台132抵接,实现了固定件1对移动件2的限位,同时,多个卡接块111所在平面与多个卡槽21所在平面重合,最后,旋转移动件2,使得顶板221与凸台132抵接并相对于凸台132转动,直至卡接块111限位收容在卡槽21内,并使得止位面113与卡槽21的内侧壁抵接,实现了对移动件2的安装导向。
本申请中,发光模组300的具体结构以及发光模组300与内壳体22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处不作详细描述,本说明书仅对发光模组300与内壳体22之间的大致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具体为:内壳体22的顶板221上开设有过线孔2211,发光模组300包括LED灯(未图示)、控制组件(未图示)以及透光罩3,其中,LED灯与控制组件连接,控制组件通过过线孔2211以及通孔122与外界的电源连接,以实现对发光模组300进行供电,控制组件收容在收容腔223内并与内壳体22的顶板221连接,透光罩3连接在内壳体22的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以遮蔽并密封该收容腔223,LED灯在收容腔223内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罩3向外界射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200通过固定件1的抵接部13与移动件2的顶板221抵接,实现了对移动件2的安装导向;通过将四个抵接部13均匀的分布在固定板12上,避免移动件2在组装时出现深度不一的问题,使得移动件2和固定件1之间的距离相同,同时,实现了移动件2和固定件1之间的力学平衡;抵接臂131为弹性材料制成且为弧形设置,使得顶板221与抵接部13抵接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避免抵接臂131断裂,以延长固定件1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抵接部13上设置凸台132且凸台132与顶板221抵接,使得移动件2可以相对于固定件1流畅的转动,提高了使用者的安装满意度。
进一步的,通过将多个卡持部11与内壳体22的外侧壁抵接,以实现移动件2与固定件1之间的活动连接;通过在卡接块111上设置导向面112,以实现在卡持部11抵接在内壳体22的边缘处时,内壳体22的边缘能够沿导向面112移动,实现卡持部11与内壳体22侧壁222的抵接;通过在卡持部11上设置卡接块111并在卡接块111上设置止位面113,同时在内壳体22的侧壁222上开设卡槽21,从而可利用卡接块111限位收容在卡槽21内,并使得止位面113与卡槽21的内壁面相互抵接,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定位安装;通过在卡接块111上设置导向条114,且导向条114的自由端未收容在卡槽21内,从而在旋转移动件2时,能够使得卡接块111顺利的离开卡槽21,以实现固定件1和移动件2之间的快速拆卸。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件(1)和移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包括突出设置的卡持部(11),所述移动件(2)上开设有卡槽(21),所述卡持部(11)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卡槽(21)内,以实现所述固定件(1)与所述移动件(2)的组装固定,所述固定件(1)还包括朝向所述移动件(2)突出的抵接部(13),所述移动件(2)上设有对接部(221),所述抵接部(13)与所述对接部(221)相互抵接且所述对接部(221)能够相对于所述抵接部(13)滑动,以实现所述固定件(1)与所述移动件(2)的安装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3)包括抵接臂(131)和凸台(132),所述抵接臂(131)自所述固定件(1)朝向所述移动件(2)倾斜延伸,所述凸台(132)与所述抵接臂(131)的远离所述固定件(1)的一端连接,所述凸台(132)与所述对接部(221)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131)为自所述固定件(1)撕裂形成的弹性臂,所述凸台(132)与所述抵接臂(131)的末端相连,且所述凸台(132)上形成有平行于所述固定件(1)所在平面的抵接面(133),所述抵接面(133)与所述对接部(22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131)为弧形的弹性臂,所述凸台(132)为平行于所述固定件(1)所在平面延伸的平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3)设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固定件(1)上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呈圆形设置,所述抵接部(13)设置有四个并在所述固定件(1)上围成一圈,且在该圈中,每个抵接臂(131)均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内壳体(22)和围设在内壳体(22)外周的外壳体(23),所述内壳体(22)与外壳体(23)之间形成有供收容所述固定件(1)的收容槽(24),所述对接部(221)形成在所述内壳体(22)的靠近所述固定件(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21)为所述内壳体(22)的顶板,所述内壳体(22)还包括与所述顶板的外周边缘固定连接的侧壁(222),所述侧壁(222)的远离顶板的一侧向四周延伸并连接所述外壳体(23),以在所述内壳体(22)与外壳体(23)之间形成所述收容槽(24),所述卡槽(21)设于所述侧壁(222)上并与所述收容槽(2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11)为悬伸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上的卡勾结构,所述卡槽(21)贯穿所述侧壁(222)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11)的靠近对接部(221)的一端设有导向条(114),所述导向条(11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持部(11)的突伸方向,所述导向条(114)部分突伸出所述卡槽(21),以便引导所述卡持部(11)从所述卡槽(21)中旋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114)的靠近所述卡槽(21)的一侧呈斜面设置,所述导向条(114)与所述卡持部(11)的连接处收容在所述卡槽(21)内。
12.一种灯具,安装在安装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模组(300)和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200),所述固定件(1)与所述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2)的一端凹陷以形成收容腔(223),所述发光模组(300)收容在所述收容腔(223)内。
CN202122991960.7U 2021-12-01 2021-12-01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Active CN216667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1960.7U CN216667442U (zh) 2021-12-01 2021-12-01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1960.7U CN216667442U (zh) 2021-12-01 2021-12-01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7442U true CN216667442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1960.7U Active CN216667442U (zh) 2021-12-01 2021-12-01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7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28896A1 (ja) Led照明器具
JP4637251B2 (ja) 照明装置
EP3798503B1 (en) Linear lighting
WO2022242765A1 (zh) 灯体、灯具以及灯具的组装方法
JP5016711B2 (ja) 照明装置
JP5570465B2 (ja) 照明装置
CN216667442U (zh)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WO2022016759A1 (zh) 多光源组合灯具
CN216790017U (zh)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CN114321784A (zh)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CN114321785A (zh) 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CN114321783A (zh) 灯壳组件及应用该灯壳组件的灯具
JP3227533U (ja) 照明器具
JP5606343B2 (ja) 照明器具
JP7304904B2 (ja) 照明器具
JP4793728B2 (ja) 配線器具
CN210921130U (zh) 一种无螺钉徒手组装的平板天花灯
CN216667443U (zh) 灯壳组件及应用该灯壳组件的灯具
JP2015095453A (ja) Led照明装置の取付方法
CN216667454U (zh) 灯具安装结构、灯具及集成吊顶
JP5695238B2 (ja) Led照明装置
CN214425770U (zh) 灯具
CN109716022B (zh) 核心槽箱式灯支架卡入和接地组件
JP2015050020A (ja) 照明装置
CN214425771U (zh)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