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9880U -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9880U
CN216649880U CN202123252105.0U CN202123252105U CN216649880U CN 216649880 U CN216649880 U CN 216649880U CN 202123252105 U CN202123252105 U CN 202123252105U CN 216649880 U CN216649880 U CN 216649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liding rod
sliding sleeve
switch body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21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521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9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9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9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交换机本体背面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交换机本体背面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设置于交换机本体顶部靠近背面两个拐角处的第一滑套、插设于第一滑套内部的第一滑杆、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杆背面一端的基板、设置于交换机本体顶部中心的第二滑套、插设于第二滑套内部的第二滑杆、套设于第二滑杆上的弹簧和设置于第二滑杆背面一端的T形板,且T形板与两个第一滑杆之间传动连接。能够将网线固定在位于交换机本体背面的基板和固定件之间,并且保持网线在与接线端口连接处保持松弛,防止接线端口受到网线侧向的牵拽作用,避免接线端口处发生松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软交换通信交换机作为为多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通路设备,交换机上会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口,但是由于网线排线过程受到拉力的作用下,接线端口与网线插头插接处会受到网线侧向的牵拽作用,长此以往会导致接线端口发生松动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能够将网线固定在位于交换机本体背面的基板和固定件之间,并且保持网线在与接线端口连接处保持松弛,防止接线端口受到网线侧向的牵拽作用,避免接线端口处发生松动的情况,同时通过弹簧、滑杆和滑套之间的配合,能够根据网线实际的受力方向进行调节,使网线位于基板和固定件之间的固定处对交换机所进行的拉拽程度最弱,降低交换机固定的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背面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所述交换机本体背面设置有保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于交换机本体顶部靠近背面两个拐角处的第一滑套、插设于第一滑套内部的第一滑杆、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杆背面一端的基板、设置于交换机本体顶部中心的第二滑套、插设于第二滑套内部的第二滑杆、套设于第二滑杆上的弹簧和设置于第二滑杆背面一端的T形板,且T形板与两个第一滑杆之间传动连接;
还包括设置于基板远离交换机本体一侧壁底部的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杆位于第一滑套前方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滑杆顶部位于第二滑套后方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T形板下表面两侧底部均设置有插设于第一插孔的第一插柱,所述T形板正面一端底部设置有插设于第二插孔的第二插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U形板、第一线槽、第二线槽、螺柱和螺母,所述第一线槽均匀开设于基板的底部,所述螺柱位于基板背面且对称设置于第一线槽的两侧,所述第二线槽开设于U形板内部中心,所述U形板两端均开设有与螺柱相对应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杆背面一端均设置有与基板顶部两个拐角相对应的斜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杆正面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弹簧两侧均设置有套设于第二滑杆上的保护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内部均设置有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两侧壁端部均设置有耳板,且耳板上均开设有腰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滑套、第一滑杆、基板、第二滑套、第二滑杆、弹簧、T形板和固定件等结构,能够将网线固定在位于交换机本体背面的基板和固定件之间,并且保持网线在与接线端口连接处保持松弛,防止接线端口受到网线侧向的牵拽作用,避免接线端口处发生松动的情况,同时通过弹簧、滑杆和滑套之间的配合,能够根据网线实际的受力方向进行调节,使网线位于基板和固定件之间的固定处对交换机所进行的拉拽程度最弱,降低交换机固定的难度;
2、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将第一滑杆、T形板、第二滑杆和弹簧进行安装,方便后期部分结构损坏时,针对性地更换损坏的结构,避免整个保护机构的报废,降低了设备后期的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C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交换机本体;2、接线端口;3、第一滑套;4、第一滑杆;5、基板;6、第二滑套;7、第二滑杆;8、弹簧;9、T形板;10、固定件;11、第一插孔;12、第二插孔;13、第一插柱;14、第二插柱;15、斜板;16、端板;1001、U形板;1002、第一线槽;1003、第二线槽;1004、螺柱;1005、螺母;100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交换机本体1背面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2,交换机本体1背面设置有保护机构;
保护机构包括设置于交换机本体1顶部靠近背面两个拐角处的第一滑套3、插设于第一滑套3内部的第一滑杆4、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杆4背面一端的基板5、设置于交换机本体1顶部中心的第二滑套6、插设于第二滑套6内部的第二滑杆7、套设于第二滑杆7上的弹簧8和设置于第二滑杆7背面一端的T形板9,且T形板9与两个第一滑杆4之间传动连接;
还包括设置于基板5远离交换机本体1一侧壁底部的固定件10;
使用时,将网线置于插入接线端口2内,将网线置于基板5下方同时调节网线位于交换机本体1与基板5之间的长度,保持网线位于交换机本体1与基板5之间的部分保持松弛,接着通过固定件10将网线夹持固定,当网线在安装过程中受力从而对交换机本体1产生拉拽作用,带动基板5拉动第一滑杆4,使其在第一滑套3内部滑动,通过T形板9拉动第二滑杆7在第二滑套6内部滑动,压缩弹簧8,从而对网线端头与接线端口2之间产生缓冲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滑套3、第一滑杆4、基板5、第二滑套6、第二滑杆7、弹簧8、T形板9和固定件10等结构,能够将网线固定在位于交换机本体1背面的基板5和固定件10之间,并且保持网线在与接线端口2连接处保持松弛,防止接线端口2受到网线侧向的牵拽作用,避免接线端口2处发生松动的情况,同时通过弹簧8、滑杆和滑套之间的配合,能够根据网线实际的受力方向进行调节,使网线位于基板5和固定件10之间的固定处对交换机所进行的拉拽程度最弱,降低交换机固定的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杆4位于第一滑套3前方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孔11,第二滑杆7顶部位于第二滑套6后方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孔12,T形板9下表面两侧底部均设置有插设于第一插孔11的第一插柱13,T形板9正面一端底部设置有插设于第二插孔12的第二插柱14;
安装时,将第一滑杆4插入第一滑套3内部,接着将弹簧8套在第二滑杆7上,接着将其插入第二滑套6内部,将第一插柱13和第二插柱14分别插入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内部,实现了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7之间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将第一滑杆4、T形板9、第二滑杆7和弹簧8进行安装,方便后期部分结构损坏时,针对性地更换损坏的结构,避免整个保护机构的报废,降低了设备后期的维护费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10包括U形板1001、第一线槽1002、第二线槽1003、螺柱1004和螺母1005,第一线槽1002均匀开设于基板5的底部,螺柱1004位于基板5背面且对称设置于第一线槽1002的两侧,第二线槽1003开设于U形板1001内部中心,U形板1001两端均开设有与螺柱1004相对应的通孔1006;将网线端头插入接线端口2内,在基板5和接线端口2之间留有一端闲置网线,接着将螺柱1004插入通孔1006内,网线在第一线槽1002和第二线槽1003之间的位置被夹住,接着通过螺母1005配合螺柱1004将固定件10固定,实现了网线在基板5和固定件10之间的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杆4背面一端均设置有与基板5顶部两个拐角相对应的斜板15;实现了基板5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杆4的背部一端,并且能够使基板5位于接线端口2的正后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杆7正面一端设置有端板16,弹簧8两侧均设置有套设于第二滑杆7上的保护垫圈,用于保护弹簧8;端板16防止弹簧8从第二滑杆7上脱落。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槽1002、第二线槽1003内部均设置有胶垫;对网线位于第一线槽1002和第二线槽1003外皮位置进行保护,降低网线的磨损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交换机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均设置有耳板,且耳板上均开设有腰孔;通过螺栓组件和腰孔将耳板固定在交换机固定框架上,进而实现对交换机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有必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用电部件,如动力组元、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等均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外部控制器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技术方案未对其进行改进,因而不需要公开外部控制器的具体型号、电路结构等,不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完整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1)背面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2),所述交换机本体(1)背面设置有保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于交换机本体(1)顶部靠近背面两个拐角处的第一滑套(3)、插设于第一滑套(3)内部的第一滑杆(4)、固定设置于第一滑杆(4)背面一端的基板(5)、设置于交换机本体(1)顶部中心的第二滑套(6)、插设于第二滑套(6)内部的第二滑杆(7)、套设于第二滑杆(7)上的弹簧(8)和设置于第二滑杆(7)背面一端的T形板(9),且T形板(9)与两个第一滑杆(4)之间传动连接;
还包括设置于基板(5)远离交换机本体(1)一侧壁底部的固定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4)位于第一滑套(3)前方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孔(11),所述第二滑杆(7)顶部位于第二滑套(6)后方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孔(12),所述T形板(9)下表面两侧底部均设置有插设于第一插孔(11)的第一插柱(13),所述T形板(9)正面一端底部设置有插设于第二插孔(12)的第二插柱(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包括U形板(1001)、第一线槽(1002)、第二线槽(1003)、螺柱(1004)和螺母(1005),所述第一线槽(1002)均匀开设于基板(5)的底部,所述螺柱(1004)位于基板(5)背面且对称设置于第一线槽(1002)的两侧,所述第二线槽(1003)开设于U形板(1001)内部中心,所述U形板(1001)两端均开设有与螺柱(1004)相对应的通孔(10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4)背面一端均设置有与基板(5)顶部两个拐角相对应的斜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7)正面一端设置有端板(16),所述弹簧(8)两侧均设置有套设于第二滑杆(7)上的保护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1002)、第二线槽(1003)内部均设置有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均设置有耳板,且耳板上均开设有腰孔。
CN202123252105.0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Active CN216649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105.0U CN21664988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105.0U CN21664988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9880U true CN216649880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2105.0U Active CN21664988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98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6788A (zh) * 2022-06-09 2022-09-20 深圳市中网致标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6788A (zh) * 2022-06-09 2022-09-20 深圳市中网致标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CN115086788B (zh) * 2022-06-09 2023-09-05 广东中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38478A (en) Jack assembly & panel system
WO2002041644A3 (en) Cable management rack for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N216649880U (zh) 一种软交换通信系统用交换机
JPH0345107A (ja) 配電装置用着脱自在支持板
CN215733226U (zh) 一种用于线缆走线的固定件
CN216905154U (zh) 一种网络设备安装定位装置
CN211019108U (zh) 一种连接头防脱落配线架
CN212726385U (zh) 一种紧凑型信息电缆终端盒
CN215415990U (zh) 一种用于光纤配线架的光缆固定开剥接地单元
CN210807533U (zh) 一种防尘配线架
CN210167731U (zh) 一种网络电缆理线装置
CN207233978U (zh) 固定支架及固定结构
KR100525461B1 (ko) 아이디씨 분배기 배선반용 서브 프레임
KR200316893Y1 (ko) 아이디씨 분배기 배선반용 서브 프레임
CN211018132U (zh) 单侧桥架盖板锁紧装置
CN220628341U (zh) 一种汽车导航连接器
CN216648766U (zh) 一种用于稳固交换机上的水晶头和网线的限位装置
CN210779260U (zh) 一种大电流高电压热插拔连接装置
CN217741211U (zh) 一种网络布线分线盒
CN211859002U (zh) 一种具有防断裂结构的线束
CN214625749U (zh)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低压配电箱
CN216055197U (zh) 一种后掀式软排用连接器
CN217305616U (zh) 便于布线固定的终端盒
CN218769336U (zh) 一种断路器的基座
CN214626220U (zh) 通信信号机房综合布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