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816U -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8816U
CN216648816U CN202220096525.XU CN202220096525U CN216648816U CN 216648816 U CN216648816 U CN 216648816U CN 202220096525 U CN202220096525 U CN 202220096525U CN 216648816 U CN216648816 U CN 216648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hielding
brush
coaxial cable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65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郁锋
李朴
王慧蕴
陈督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General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General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General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General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65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8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8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8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汇流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中,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环芯组合结构和电刷板组合结构,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中的两路电刷屏蔽结构沿所述环芯组合结构交错设置,所述环芯组合结构和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将进入所述汇流环至流出所述汇流环的信号全程隔离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通过在环芯组合结构以及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使得信号从进入汇流环至输出汇流环全程都进行了隔离保护,从而提高了汇流环的隔离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汇流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背景技术
汇流环又称滑环,是用于旋转设备进行信号和电源传输的重要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汇流环,一般只针对导电环和导线进行屏蔽设计,电刷一般不做屏蔽设计,因此隔离度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汇流环的隔离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汇流环隔离度低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中,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环芯组合结构和电刷板组合结构,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中的两路电刷屏蔽结构沿所述环芯组合结构交错设置,所述环芯组合结构和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将进入所述汇流环至流出所述汇流环的信号全程隔离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环芯组合结构包括:主轴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两路环芯结构,每路环芯结构均包括第一同轴电缆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上的多个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每个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均能够对其内的导电环形成屏蔽以进行电磁隔离。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上的U型屏蔽介质环和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位于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的外层且部分包围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内设置导电环,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与所述绝缘环之间设置U型屏蔽环,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所述导电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铜芯与所述导电环通过锡焊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介质层与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接触,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U型屏蔽环通过锡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包括:第二同轴电缆、电刷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刷屏蔽结构,每个电刷屏蔽结构均分别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以及所述电刷板连接,每个所述电刷屏蔽结构均能够在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与所述电刷板之间形成屏蔽以进行电磁隔离。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电刷屏蔽结构均包括:信号电刷、对称设置在所述信号电刷两侧的屏蔽电刷和设置在所述屏蔽电刷上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屏蔽电刷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之间,所述信号电刷和屏蔽电刷均与所述电刷板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铜芯穿过所述屏蔽罩与所述信号电刷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铜芯与所述屏蔽罩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介质层进行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的两端通过锡焊连接所述屏蔽电刷,所述屏蔽罩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屏蔽层通过锡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铜芯穿过所述屏蔽罩与所述信号电刷通过锡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刷板包括印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主体和与所述外壳主体的两端连接的端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通过在环芯组合结构以及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使得信号从进入汇流环至输出汇流环全程都进行了隔离保护,从而提高了汇流环的隔离度。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芯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刷板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刷屏蔽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的环芯组合结构20和电刷板组合结构30,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30中的两路电刷屏蔽结构31沿所述环芯组合结构20交错设置,所述环芯组合结构20和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30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将进入所述汇流环至流出所述汇流环的信号全程隔离保护。
应当理解的是,该汇流环结构通过在环芯组合结构以及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使得信号从进入汇流环至输出汇流环全程都进行了隔离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30中的两路电刷屏蔽结构31沿所述环芯组合结构20交错设置具体可以理解为,两路电刷屏蔽结构31在圆周方向上错开180°设置。从图1的剖视图可以看出,其中一路电刷屏蔽结构31与另一路电刷屏蔽结构31之间交错设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通过在环芯组合结构以及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使得信号从进入汇流环至输出汇流环全程都进行了隔离保护,从而提高了汇流环的隔离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包括外壳主体12和与所述外壳主体12的两端连接的端盖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环芯组合结构20包括:主轴2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轴21上的两路环芯结构22,每路环芯结构22均包括第一同轴电缆23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上的多个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24,每个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24均能够对其内的导电环形成屏蔽以进行电磁隔离。
另外,每路环芯结构22的一端的端面均设置垫圈25进行绝缘,并设置垫板26,所述垫板26能够在安装过程中保护垫圈25,最后通过锁紧螺母27压紧所有零件。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24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上的U型屏蔽介质环241和绝缘环242,所述绝缘环242位于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241的外层且部分包围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241,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241内设置导电环243,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241与所述绝缘环242之间设置U型屏蔽环244,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与所述导电环243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的铜芯与所述导电环243通过锡焊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的介质层与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241接触,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的屏蔽层与所述U型屏蔽环244通过锡焊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轴电缆23最后从所述绝缘环242的出线孔中穿出。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30包括:第二同轴电缆33、电刷板32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刷屏蔽结构31,每个电刷屏蔽结构31均分别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以及所述电刷板32连接,每个所述电刷屏蔽结构31均能够在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与所述电刷板32之间形成屏蔽以进行电磁隔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刷板32具体可以为印制板,在所述印制板上通过锡焊按照一定间距设置所述电刷屏蔽结构31。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电刷屏蔽结构31均包括:信号电刷311、对称设置在所述信号电刷311两侧的屏蔽电刷312和设置在所述屏蔽电刷312上的屏蔽罩313,所述屏蔽罩313位于所述屏蔽电刷312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之间,所述信号电刷311和屏蔽电刷312均与所述电刷板32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的铜芯331穿过所述屏蔽罩313与所述信号电刷311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的铜芯331与所述屏蔽罩31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的介质层332进行绝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313的两端通过锡焊连接所述屏蔽电刷312,所述屏蔽罩313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的屏蔽层通过锡焊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的铜芯331穿过所述屏蔽罩313与所述信号电刷311通过锡焊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同轴电缆33与所述屏蔽罩313之间通过第二同轴电缆33的介质层332实现了绝缘。
另外,结合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刷屏蔽结构31与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24之间均连接,其中所述屏蔽电刷312与所述U型屏蔽环244之间接触连接,所述信号电刷311与所述导电环243接触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将导电环、电刷和电刷板分别通过使用屏蔽环、屏蔽电刷和屏蔽罩进行电磁隔离,使得信号从进入汇流环至传输出汇流环全程都进行了隔离保护,并将相邻两路电刷在圆周方向错开180°布置,从而获得较高的隔离度。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环芯组合结构和电刷板组合结构,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中的两路电刷屏蔽结构沿所述环芯组合结构交错设置,所述环芯组合结构和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中均设置电磁隔离结构,能够将进入所述汇流环至流出所述汇流环的信号全程隔离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芯组合结构包括:主轴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两路环芯结构,每路环芯结构均包括第一同轴电缆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上的多个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每个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均能够对其内的导电环形成屏蔽以进行电磁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环屏蔽组合结构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上的U型屏蔽介质环和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位于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的外层且部分包围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内设置导电环,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与所述绝缘环之间设置U型屏蔽环,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所述导电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铜芯与所述导电环通过锡焊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介质层与所述U型屏蔽介质环接触,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U型屏蔽环通过锡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板组合结构包括:第二同轴电缆、电刷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刷屏蔽结构,每个电刷屏蔽结构均分别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以及所述电刷板连接,每个所述电刷屏蔽结构均能够在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与所述电刷板之间形成屏蔽以进行电磁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刷屏蔽结构均包括:信号电刷、对称设置在所述信号电刷两侧的屏蔽电刷和设置在所述屏蔽电刷上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屏蔽电刷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之间,所述信号电刷和屏蔽电刷均与所述电刷板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铜芯穿过所述屏蔽罩与所述信号电刷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铜芯与所述屏蔽罩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介质层进行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的两端通过锡焊连接所述屏蔽电刷,所述屏蔽罩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屏蔽层通过锡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铜芯穿过所述屏蔽罩与所述信号电刷通过锡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板包括印制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主体和与所述外壳主体的两端连接的端盖。
CN202220096525.X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Active CN216648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6525.XU CN216648816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6525.XU CN216648816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8816U true CN21664881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6525.XU Active CN216648816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8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0530B2 (en) Termin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power cable
JP2963359B2 (ja) 電気的取付構造
US4822956A (en) Coaxial cable
CN101546872B (zh) 用于连接两条超导线缆的设备
CN107732579B (zh) 线缆连接器
CA2481194A1 (en) Terminal structure of superconducting cable and superconducting cable line therewith
CN103515795A (zh) 电缆的末端结构、屏蔽连接器以及电缆的末端处理方法
CN104218350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9755840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方法
CA2435461A1 (en) Electrical cable having an organized signal plac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CN216648816U (zh) 一种用于旋转设备的汇流环
CN2525649Y (zh) 一种同轴电缆
CN204179271U (zh) 插头电连接器
JP2012049035A (ja) 結線構造及びケーブルコネクタ組立体
US6498304B1 (en) Insulator for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provided with an outer shield
CN216929091U (zh) 具有屏蔽功能的连接器
JPS60227366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の電気コネクタ
CN112599953A (zh) 一种用于天线架设的汇流环
CN201421904Y (zh) 排线连接结构
CN219201890U (zh) 多路测磁电缆同槽布放的测磁系统
US3060428A (en) Coaxial cable antenna coupler
JPS608339Y2 (ja) 多心テ−プ電線
CN201284884Y (zh) 固定装置
CN220652491U (zh) 高压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衰减组件
CN216133696U (zh) 一种新型耐高温抗干扰同轴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