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555U -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8555U
CN216648555U CN202122979730.9U CN202122979730U CN216648555U CN 216648555 U CN216648555 U CN 216648555U CN 202122979730 U CN202122979730 U CN 202122979730U CN 216648555 U CN216648555 U CN 216648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ubstrate
sliding
novel electrode
ac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97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闯
向小健
聂锦辉
胡恒谦
郑泉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9797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8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8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8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包括基底;设于所述基底上表面的滑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件的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的位置不低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滑动。本申请的驱动结构中滑动部件设置在基底的上表面,驱动部件的位置不低于基底的上表面,即驱动部件并不设置在基底内部,驱动部件在驱动滑动部件在基底上表面滑动时,驱动部件和滑动部件之间的力并不会施加在滑动部件朝向基底的方向上,滑动部件在更小的驱动力作用下就可以实现更快速地驱动。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MEMS开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背景技术
RF MEMS(Radio Frequenc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射频微机电系统)开关具有高线性度、低损耗、高隔离度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在移动通信终端及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高性能相控阵雷达等领域。
现有的RF MEMS电容开关,驱动部件设置在基底的内部,滑动部件设置在基底上方,通过底部的驱动部件形成的压差驱动滑动部件的运动。由于驱动部件设置在基底的内部,驱动部件和滑动部件之间会由于静电吸合作用,驱动部件朝向基底具有较大的力,使得驱动部件驱动滑动部件需要更大的驱动力,且可能导致静电击穿。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以更小的驱动力实现更快的驱动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包括:
基底;
设于所述基底上表面的滑动部件;
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件的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的位置不低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滑动。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上方;
相应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底上表面且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的支撑部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端,且所述滑动部件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运动。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支撑部件为绝缘部件。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为一体式驱动部件。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电极。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三个所述驱动电极。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基底上表面之间超滑接触。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滑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超滑片。
可选的,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中,所述基底上表面的预设区域为超滑面,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整个上表面区域或者所述滑动部件往复滑动的区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MEMS开关,所述MEMS开关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包括基底;设于所述基底上表面的滑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件的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的位置不低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滑动。
可见,本申请的驱动结构中滑动部件设置在基底的上表面,驱动部件的位置不低于基底的上表面,即驱动部件并不设置在基底内部,驱动部件在驱动滑动部件在基底上表面滑动时,驱动部件和滑动部件之间的力并不会施加在滑动部件朝向基底的方向上,滑动部件在更小的驱动力作用下就可以实现更快速地驱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MEMS开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正视图;
图6为驱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电极时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驱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电极时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图6中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9滑动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受力与滑动部件右侧边缘和右侧驱动电极左侧边缘的距离的关系图;
图10滑动部件在垂直平方向的受力与滑动部件右侧边缘和右侧驱动电极左侧边缘的距离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的RF MEMS电容开关,驱动部件设置在基底的内部,滑动部件设置在基底上方,通过底部的驱动部件形成的压差驱动滑动部件的运动。由于驱动部件设置在基底的内部,驱动部件和滑动部件之间会由于静电吸合作用,驱动部件朝向基底具有较大的力,使得驱动部件驱动滑动部件需要更大的驱动力,且可能导致静电击穿。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请参考图1和图2,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包括:
基底1;
设于所述基底1上表面的滑动部件2;
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件2的驱动部件3,且驱动部件3的位置不低于所述基底1的上表面,所述驱动部件3驱动所述滑动部件2在所述基底1的上表面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还包括传输部件,传输部件的类型可以为电容式,或者接触式等,本申请不做限定,传输部件的具体设置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基底1包括但不限于硅基底、氧化硅基底、氮化硅基底、等常用的绝缘基底。
本申请中对驱动部件3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件3位于所述滑动部件2的两侧,如图1所示,驱动部件3同样设置在基底1的上表面。驱动部件3从滑动部件2的两侧对滑动部件2进行驱动。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件3位于所述滑动部件2的上方;相应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底1上表面且与所述驱动部件3连接的支撑部件4,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对支撑部件4不做具体限定,可自行设置。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4为绝缘部件,此时支撑部件4仅仅起到支撑驱动部件3的作用,驱动部件3从滑动部件2的上方对滑动部件2进行驱动。或者,所述支撑部件4和所述驱动部件3为一体式驱动部件3,驱动部件3从滑动部件2的上方和侧方同时对滑动部件2进行驱动。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端,且所述滑动部件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运动,如图3所示。
本申请的驱动结构中滑动部件2设置在基底1的上表面,驱动部件3的位置不低于基底1的上表面,即驱动部件3并不设置在基底1内部,驱动部件3在驱动滑动部件2在基底1上表面滑动时,驱动部件3和滑动部件2之间的力并不会施加在滑动部件2朝向基底1的方向上,减小驱动部件3驱动滑动部件2的驱动力,加快滑动部件2的驱动。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俯视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两个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电极。例如,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电极,或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三个所述驱动电极,或者驱动电极包括更多个驱动电极,具体的电极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当驱动组件中包括两个驱动电极时,滑动部件2在驱动部件3的驱动下可以实现单次驱动,请参考图5新型电极驱动结构的正视图,此时,滑动部件2的长度L小于驱动电极的宽度WE和两个驱动电极之间的间距DE之和;当驱动组件中包括三个驱动电极时,滑动部件2在驱动部件3的驱动下可以实现往复驱动;当驱动组件中包括更多个驱动电极时,滑动部件2在驱动部件3的驱动下可以实现连续驱动。
多个驱动电极从左端向右端延伸排布,滑动部件2处于左端,从左开始,在左端的前两个相邻驱动电极之间施加偏压,滑动部件2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向右侧滑动一定距离,然后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驱动电极之间施加偏压,滑动部件2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再次向右侧滑动一定距离,以此类推,不断的在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之间施加偏压,实现滑动部件2的连续驱动。
需要强调的是,驱动部件3的驱动方式并不限于电驱动,例如,还可以采用磁驱动、光驱动等等。
为了减小滑动部件2在基底1上表面滑动时的摩擦力,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2与所述基底1上表面之间超滑接触。超滑接触是指发生相对滑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几乎为零,磨损为零。滑动部件2的下表面和基底1的上表面两者中至少一个为单晶二维界面,单晶二维界面为原子级平整的表面,另一个范德华表面。原子级平整的表面指粗糙度小于1nm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滑动部件2包括至少一个超滑片。超滑片的材料优选为石墨片或者其他具有超滑面的材料,优选为下表面附着有石墨、单层/少层石墨烯等具有超滑性质的材料。优选为下表面附着有石墨、单层/少层石墨烯等具有超滑性质的材料。超滑片的厚度一般为100nm至10μm,超滑片的尺寸一般为1μm至20μm。
当超滑片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超滑片的高度和底面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连接层可以将多个高度或底面积相同或不同的超滑片组装的厚度一致,且所有超滑片的超滑面一致。
可选的,所述基底1上表面的预设区域为超滑面,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整个上表面区域或者所述滑动部件2往复滑动的区域。
下面对本申请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可以实现滑动部件的驱动进行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6和图7,以驱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电极为例,滑动部件与右侧驱动电极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零。
滑动部件侧面与左侧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分别记为C11和C14,且C11=C14,滑动部件上表面与左侧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分别为C12和C13,且C12=C13,C11、C12、C13和C14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71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72
式中,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相对介电常数,L为滑动部件的长度,DE为两个驱动电极之间的距离,hg为滑动部件的厚度,d1为滑动部件的宽度,g为滑动部件与驱动电极之间的距离,LE为滑动部件与驱动电极重叠区域的长度。
电容C11、C12、C13和C14之间为并联关系,则左侧驱动电极与滑动部件之间的电容C1为:
C1=C11+C12+C13+C14 (3)
同理,右侧驱动电极与滑动部件之间的电容C2为:
C2=C21+C22+C23+C24 (4)
其中,C21、C22、C23和C24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73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74
图6中两个驱动电极与滑动部件的等效电路图如图8所示,其中,C1为左侧驱动电极与滑动部件之间的电容,C2为右侧驱动电极与滑动部件之间的电容,两个驱动电极连接驱动电源,其上都具备一定偏压,因此在图8中被等效为两个电源,另外,设这两个电源的负极电位为0,滑动部件上的电势为u0,两个驱动电极对应的电势分别为u1、u2,两个电容对应的电荷分别为q1、q2,则可得: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81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82
q1+q2=0 (9)
u1-u2=ΔV (10)
静电能Et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83
则根据公式(1)至(11)可以得到滑动部件在x、y方向的受力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84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85
Fx可优化参数:
g∈(0.2,1.2),LE∈(0,3),d1∈(5,10),DE∈(1,5)。
对于图7中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无需优化的参数为:L=6μm,hg=0.5μm,ΔV=200V,ε0εr=8.85×1012F·m-1,需优化的参数:d1∈[5,20],g∈[0.5,1.5],LE∈[0,2.5],DE∈[1,6],当x=0.1时,带入公式(12)中,则:
Figure BDA0003384192980000086
变成求解最优化问题,求Fx|x=0.1最大值max(Fx|x=0.1),s.t.d1∈[5,20],g∈[0.5,1.5],LE∈[0,2.5],DE∈[1,5],求解得到:当DE=1μm,LE=2.5μm,g=0.5μm,d1=5μm时,Fx|x=0.1取得最大值,Fx|x=0.1=1.73μN,此时,Fx和Fy与x的关系图分别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中,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Fx’随着x的增大,Fx逐渐减小;图10中,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Fy’随着x的增大,Fy先增大后减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MEMS开关,所述MEMS开关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设于所述基底上表面的滑动部件;
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件的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的位置不低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上方;
相应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底上表面且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的支撑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滑动部件的两端,且所述滑动部件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绝缘部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为一体式驱动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电极。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基底上表面之间超滑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超滑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表面的预设区域为超滑面,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整个上表面区域或者所述滑动部件往复滑动的区域。
11.一种MEMS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开关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电极驱动结构。
CN202122979730.9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Active CN216648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9730.9U CN216648555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9730.9U CN216648555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8555U true CN21664855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9730.9U Active CN216648555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8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5646B (zh) 可变电容器及制造可变电容器的方法
KR101607757B1 (ko) Mems 장치
KR100499823B1 (ko) 정전 액추에이터 및 해당 액추에이터를 이용한 정전마이크로 릴레이와 그 밖의 기기
KR100886522B1 (ko) 압전 구동형 mems 디바이스
WO2011021488A1 (ja) 静電誘導型発電装置
US6856219B2 (en) Electrostatic actuator
JP2003258502A (ja) Rfmems素子
US20020109436A1 (en) Piezoelectrically actuated tun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031744A1 (en) Mems switch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3232536A (ja) 可変容量デバイス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216648555U (zh) 一种新型电极驱动结构及mems开关
CN101993035A (zh) 石墨烯纳机电系统开关器件
CN111884644A (zh) 一种基于结构超滑的并联rf mems开关
WO2013028696A1 (en) Fractal structures for mems variable capacitors
CN216638913U (zh) 一种连续支撑的驱动部件和mems开关
CN216648554U (zh) 一种非连续支撑的驱动部件和mems开关
JP5774779B2 (ja)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および可変容量デバイス
WO2022247064A1 (zh) 高可靠性的电容式rf mems开关
CN216648556U (zh) 一种高稳定性驱动部件和mems开关
CN112735918A (zh) 一种面内滑动的射频开关
CN112151312B (zh) 基于结构超滑的电极开关
JP2013051297A (ja) 可変容量装置
CN213990624U (zh) 一种面内滑动的射频开关
CN216646798U (zh) 一种连续驱动装置、mems扫描镜及激光雷达
Ramli et al. Design and modelling of a digital MEMS varactor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