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517U -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 Google Patents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8517U
CN216648517U CN202123434852.6U CN202123434852U CN216648517U CN 216648517 U CN216648517 U CN 216648517U CN 202123434852 U CN202123434852 U CN 202123434852U CN 216648517 U CN216648517 U CN 21664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xplosion
shell
blasting
blas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48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有生
李华
夏春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48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8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爆片和动力电池。防爆片包括防爆本体和连接件,防爆本体包括固定部和爆破部,固定部呈环型,爆破部的形状与固定部相匹配,爆破部连接于固定部的内周;爆破部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刻槽,第一刻槽将爆破部分为第一爆破部和第二爆破部,第一爆破部连接固定部,连接件连接第一爆破部和第二爆破部。本申请的爆破片开启后,第一刻槽会裂开,由于第一爆破部连接固定部,第二爆破部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爆破部,因此第二爆破部不会完全脱离第一爆破部和固定部,从而避免第二爆破部掉落接触到电池内的其他零部件而产生短路风险,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防爆片是确保动力电池安全性非常关键的零部件,当电池内部形成的高压达到防爆片的阈值时,防爆片被冲开,电池进行泄压,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爆炸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的防爆片的刻槽都是封闭的,防爆片开启后,刻槽区域的防爆片容易完全脱离防爆片主体,随机掉落到电池包各处,与其他零部件接触而产生短路风险。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防爆片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片和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的防爆片脱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片,所述防爆片包括防爆本体和连接件,所述防爆本体包括固定部和爆破部,所述固定部呈环型,所述爆破部的形状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所述爆破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内周;所述爆破部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刻槽,所述第一刻槽将所述爆破部分为第一爆破部和第二爆破部,所述第一爆破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爆破部和所述第二爆破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刻槽的周长。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呈椭圆环型,所述爆破部呈椭圆型,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爆破部和所述第二爆破部的直线端。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为所述固定部的最大长度L的三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爆破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爆破部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二刻槽,所述第二刻槽呈U型。
可选的,两个U型的所述第二刻槽的开口端均与所述第一刻槽相连通,两个U型的所述第二刻槽的底端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防爆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片。
可选的,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盖板和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盖板密封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所述盖板和/或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防爆片。
可选的,所述壳体为三面开口的矩形体壳体,所述盖板包括第一板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二板,两个所述第二板均与所述第一板垂直,所述第一板和两个所述第二板分别盖设在所述壳体三面的开口上,两个所述第二板和所述壳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防爆片;
或者,所述壳体为三面开口的矩形体壳体,所述盖板为一面开口的环形框体,所述壳体的开口形状与所述盖板相匹配;
或者,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弯折形成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盖板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弯折形成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
或者,所述壳体为矩形体框架,所述矩形体框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矩形体框架的两个相对侧壁,所述盖板包括三个板体,三个所述板体拼合形成U型结构,三个所述板体分别盖设在所述U型槽的开口处和所述U型槽的两端;
或者,所述壳体为U型框架构件,所述U型框架构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底壁连接,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盖板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均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盖设在所述U型框架构件的三个开口处;
或者,所述壳体为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盖板为直板。
可选的,所述动力电池为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为L,100mm≤L<400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片和动力电池,当爆破片开启后,第一刻槽会裂开,由于第一爆破部连接固定部,第二爆破部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爆破部,因此第二爆破部不会完全脱离第一爆破部和固定部,从而避免第二爆破部掉落接触到电池内的其他零部件而产生短路风险,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爆片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防爆片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防爆片的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动力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动力电池的主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动力电池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防爆片;11、防爆本体;12、连接件;111、固定部;112、爆破部;1121、第一爆破部;1122、第二爆破部;113、第一刻槽;114、第二刻槽;20、盖板;21、第一板;22、第二板;3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片和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的防爆片脱落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片10包括防爆本体11和连接件12,防爆本体11包括固定部111和爆破部112,固定部111呈环型,爆破部112的形状与固定部111相匹配,爆破部112连接于固定部111的内周;爆破部112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刻槽113,第一刻槽113将爆破部112分为第一爆破部1121和第二爆破部1122,第一爆破部1121连接固定部111,连接件12连接第一爆破部1121和第二爆破部11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片10开启后,第一刻槽113会裂开,由于第一爆破部1121连接固定部111,第二爆破部1122通过连接件12连接第一爆破部1121,因此第二爆破部1122不会完全脱离第一爆破部1121和固定部111,从而避免第二爆破部1122掉落接触到电池内的其他零部件而产生短路风险,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连接件12的长度小于第一刻槽113的周长。通过设置连接件12的长度小于第一刻槽113的周长,可以防止因连接强度过于牢固,当电池内部压力阈值达到时,第一刻槽113无法及时裂开,进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无法起到安全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1呈椭圆环型,爆破部112呈椭圆型,连接件12连接第一爆破部1121和第二爆破部1122的直线端。当然,连接件12也可以连接在第一爆破部1121和第二爆破部1122其他位置,只要能实现第一爆破部1121与第二爆破部1122的连接即可。优选的,连接件12的长度为固定部111的最大长度L的三分之一,这样设计既能保证一定的连接强度,同时又不会在电池内部压力阈值达到时影响第一刻槽113的及时裂开。
可选的,爆破部112的厚度小于固定部111的厚度,能保证电池内部压力阈值达到时及时爆破,安全性更高。
可选的,第二爆破部11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二刻槽114,第二刻槽114呈U型。结合第一刻槽113和第二刻槽114的设置,当电池内部压力阈值达到时,第一刻槽113和第二刻槽114会裂开,提高了防爆片10的爆破有效性,使得电池及时进行泄压,整体安全性更高,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爆炸的风险。
进一步地,两个U型的第二刻槽114的开口端均与第一刻槽113相连通,两个U型的第二刻槽114的底端相连通,从而当电池内部压力阈值达到时,电池能更快地泄压。
可选的,第一刻槽113和第二刻槽114的横截面可以均呈矩形、V形、倒梯形或圆弧形。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刻槽113和第二刻槽114的横截面均呈倒梯形。
优选的,防爆片1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方便于生产。当然,防爆片10的各部分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即固定部111与爆破部112焊接,连接件12分别与第一爆破部1121和第二爆破部1122焊接。
如图5-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片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通过使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片10,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动力电池还包括盖板20和具有开口的壳体30,盖板20密封连接于壳体30的开口处,盖板20和/或壳体30上设有防爆片10。也就是说,可以只在盖板20或壳体30上设置防爆片10,也可以在盖板20和壳体30上同时设置防爆片10,在盖板20和壳体30上同时设置防爆片10时,多方位布置的防爆片10可以提高电池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的检测灵敏性,降低电池爆炸的风险。
可选的,动力电池为单体电池,单体电池的长度为L,100mm≤L<400mm。
结合如图6-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0为三面开口的矩形体(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壳体,盖板20为U型盖板。盖板20和壳体30采用的上述结构形式使其均可由金属片直接弯折成型,相较于常规的电池外壳冲压、挤压或焊接成型,制造难度小、成本低。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壳体30为三面开口的长方体壳体,盖板20包括第一板21和分别连接在第一板2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二板22,两个第二板22均与第一板21垂直,第一板21和两个第二板22分别盖设在壳体30三面的开口上,两个第二板22和壳体30的底部均设置有防爆片10。或者,壳体30也可以为三面开口的矩形体(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壳体,即在矩形体壳体的三个相邻的面分别开口;盖板20可以为一面开口的环形框体,即在环形框体的一面开口以形成U型盖板,使盖板20的结构与壳体30相匹配以密封连接在壳体30的开口处。或者,壳体30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的两侧弯折形成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电芯的腔室;盖板20包括顶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顶板的两端弯折形成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盖板20盖合于壳体30上以形成矩形体的电池外壳。或者,壳体30为矩形体框架,矩形体框架设置有U型槽,U型槽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矩形体框架的两个相对侧壁;盖板20包括三个板体,三个板体拼合形成U型结构,三个板体分别盖设在U型槽的开口处和U型槽的两端,以使得U型槽以及三个板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电芯的腔室。或者,壳体30为U型框架构件,U型框架构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与底壁连接,且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底壁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置电芯的空间;盖板20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于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均垂直于顶板,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盖设在U型框架构件的三个开口处。
当然,在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中,壳体30也可以为一面开口的壳体,盖板20为直板,盖板20盖设在壳体30的开口处。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0的长度为100mm-400mm。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冰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防爆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本体(11)和连接件(12),所述防爆本体(11)包括固定部(111)和爆破部(112),所述固定部(111)呈环型,所述爆破部(112)的形状与所述固定部(111)相匹配,所述爆破部(112)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11)的内周;
所述爆破部(112)上沿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刻槽(113),所述第一刻槽(113)将所述爆破部(112)分为第一爆破部(1121)和第二爆破部(1122),所述第一爆破部(1121)连接所述固定部(111),所述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一爆破部(1121)和所述第二爆破部(1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刻槽(113)的周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1)呈椭圆环型,所述爆破部(112)呈椭圆型,所述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一爆破部(1121)和所述第二爆破部(1122)的直线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的长度为所述固定部(111)的最大长度L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部(112)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11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爆破部(11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二刻槽(114),所述第二刻槽(114)呈U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两个U型的所述第二刻槽(114)的开口端均与所述第一刻槽(113)相连通,两个U型的所述第二刻槽(114)的底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盖板(20)和具有开口的壳体(30),所述盖板(20)密封连接于所述壳体(30)的开口处,所述盖板(20)和/或所述壳体(30)上设有所述防爆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为三面开口的矩形体壳体,所述盖板(20)包括第一板(21)和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板(2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二板(22),两个所述第二板(22)均与所述第一板(21)垂直,所述第一板(21)和两个所述第二板(22)分别盖设在所述壳体(30)三面的开口上,两个所述第二板(22)和所述壳体(30)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防爆片;
或者,所述壳体(30)为三面开口的矩形体壳体,所述盖板(20)为一面开口的环形框体,所述壳体(30)的开口形状与所述盖板(20)相匹配;
或者,所述壳体(30)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弯折形成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盖板(20)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弯折形成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
或者,所述壳体(30)为矩形体框架,所述矩形体框架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矩形体框架的两个相对侧壁,所述盖板(20)包括三个板体,三个所述板体拼合形成U型结构,三个所述板体分别盖设在所述U型槽的开口处和所述U型槽的两端;
或者,所述壳体(30)为U型框架构件,所述U型框架构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底壁连接,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盖板(20)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均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盖设在所述U型框架构件的三个开口处;
或者,所述壳体(30)为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盖板(20)为直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为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为L,100mm≤L<400mm。
CN202123434852.6U 2021-12-30 2021-12-30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Active CN21664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4852.6U CN216648517U (zh) 2021-12-30 2021-12-30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4852.6U CN216648517U (zh) 2021-12-30 2021-12-30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8517U true CN216648517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4852.6U Active CN216648517U (zh) 2021-12-30 2021-12-30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8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5774A (zh) * 2024-01-08 2024-02-06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5774A (zh) * 2024-01-08 2024-02-06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7525774B (zh) * 2024-01-08 2024-04-09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7905A1 (zh) 电池、电池单体及其顶盖组件
WO2023185283A1 (zh) 电池
JP4436587B2 (ja) 電池及び組電池
EP2903056B1 (en) Rectangular secondary battery
WO2014119308A1 (ja) 密閉型電池
WO2014119309A1 (ja) 密閉型電池
CN215989098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JP2016189247A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EP098183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15644865U (zh) 电池壳体及电池
CN216648517U (zh) 防爆片和动力电池
KR20150098419A (ko) 캡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US20240128561A1 (en) Outer shell structure and battery
JP2016126975A (ja) 円筒形電池
JP6731580B2 (ja) 円筒形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4024087B (zh) 双开式爆破的爆破片
JP7353382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カバープレート組立体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WO2014126408A1 (ko) 벤트 구조를 갖는 2차 전지용 캡 플레이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09183613U (zh)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CN118017140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0535751U (zh) 一种纽扣电池
KR100515356B1 (ko) 이차 전지 및 이의 안전변 제조 방법
JP5443922B2 (ja) 非水電解液電池
WO2020133662A1 (zh)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CN116231179A (zh) 端盖组件、电池和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