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7726U -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7726U
CN216647726U CN202123430762.XU CN202123430762U CN216647726U CN 216647726 U CN216647726 U CN 216647726U CN 202123430762 U CN202123430762 U CN 202123430762U CN 216647726 U CN216647726 U CN 216647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ubstrate
flexible
reinforcement
flexible cover
reinforc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07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财
解红军
丁立薇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07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7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7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7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柔性盖板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柔性盖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区域,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区域;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柔性基底位于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可以增加柔性基底的刚度,提高柔性基底抗损伤性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能够提高柔性盖板的抗损伤性能,延长柔性盖板和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在柔性显示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折叠或可卷曲的特点。柔性显示面板处于折叠或卷曲状态,使得具有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体积较小,方便收纳。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展平状态,使得具有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显示面积较大,为用户提供较好的视觉体验。
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为了满足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性能,多选用柔性的有机材料作为盖板。然而,上述盖板易被损伤,缩短了柔性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能够提高柔性盖板的抗损伤性能,延长柔性盖板和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盖板,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柔性盖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区域,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区域;
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柔性基底位于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盖板,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柔性盖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可以增加柔性基底的刚度,提高柔性基底抗损伤性能。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区域,第一增强件能够增强第一区域的柔性基底的刚度,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区域,第二增强件能够增强第二区域的柔性基底的刚度。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柔性基底位于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厚度方向被柔性基底隔开,能够避免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位于同一层,导致柔性盖板硬度过大而影响柔性盖板的弯折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分别位于同一层柔性基底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这样,柔性基底的层数可以设置得较少,从而降低柔性盖板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基底为多层,相邻的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柔性基底上。
这样,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相互影响较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设置。
这样,可以避免在同一区域(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单位厚度中的增强件(第一增强件或第二增强件)的厚度比例过高,影响柔性基底的弯折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层柔性基底包括第一柔性基底和第二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柔性基底上,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柔性基底上,柔性盖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柔性基底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柔性基底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
或,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柔性基底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柔性基底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
或,还包括第三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柔性基底的朝向第二柔性基底的一侧,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柔性基底的朝向第一柔性基底的一侧,第三柔性基底位于相邻的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
这样,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设置方式较多,能够满足不同柔性盖板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均位于多层柔性基底之间。
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对柔性盖板的平整度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盖板的表面设置有硬化层。
这样,可以提高柔性盖板表面的抗划伤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韧性层,至少部分韧性层位于硬化层和柔性基底之间,韧性层的内聚力大于柔性基底的内聚力。
这样,可以避免硬化层断裂后影响柔性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为点状结构。
这样,点状结构的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分布较为均匀,从而使得柔性基底各个位置的弯折性能较为一致。
或,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为条状结构,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均沿柔性盖板的弯曲方向间隔排布。
这样,条状结构的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结构较为简单,制备难度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柔性盖板,柔性盖板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柔性盖板,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柔性盖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可以增加柔性基底的刚度,提高柔性基底抗损伤性能。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区域,第一增强件能够增强第一区域的柔性基底的刚度,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区域,第二增强件能够增强第二区域的柔性基底的刚度。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柔性基底位于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厚度方向被柔性基底隔开,能够避免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位于同一层,导致柔性盖板硬度过大而影响柔性盖板的弯折性能。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盖板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盖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盖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盖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一柔性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一增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二柔性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二增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三柔性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韧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硬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状结构的增强件的俯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状结构的增强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柔性盖板; 100a:第一区域;
100b:第二区域; 110:柔性基底;
111:第一柔性基底; 112:第二柔性基底;
113:第三柔性基底; 120:增强件;
121:第一增强件; 122:第二增强件;
130:硬化层; 140:韧性层;
200:涂布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柔性盖板可以包括柔性基底,柔性基底可以采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有机材质形成,从而使得柔性基底较为柔软,较易实现柔性盖板的弯折性能(折叠或卷曲等性能)。
然而,由于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较低,柔性基底刚度较低,使得柔性基底的机械强度较低,在使用中容易被损伤,缩短了柔性盖板和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柔性盖板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柔性盖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可以增加柔性基底的刚度,提高柔性基底抗损伤性能。第一增强件位于第一区域,第一增强件能够增强第一区域的柔性基底的刚度,第二增强件位于第二区域,第二增强件能够增强第二区域的柔性基底的刚度。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柔性基底位于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沿厚度方向被柔性基底隔开,能够避免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位于同一层,导致柔性盖板硬度过大而影响柔性盖板的弯折性能。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结合图1-图13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出光面和背光面。出光面用于显示画面。背光面为与出光面沿显示模组厚度方向的相对面。
其中,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显示面板,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为Micro LED或μLED)显示面板;或者,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为LCD)显示面板。
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盖板100,柔性盖板100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柔性盖板100对显示面板起到保护作用。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盖板1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盖板100,该柔性盖板100可以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柔性盖板100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柔性盖板100的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为第一侧,柔性盖板100的朝向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为第二侧。图1中所示的柔性盖板100的上侧即为第一侧,图1中所示的柔性盖板100的下侧即为第二侧。
柔性盖板100可以包括柔性基底110,柔性基底110较为柔软,可以实现柔性盖板100的弯折性能(折叠或卷曲等性能)。其中,柔性基底110可以由弹性较好的材料形成。例如,柔性基底110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为PI)、聚对苯二甲酸类(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为PET)等透光的材料制成等。
本实施例中,柔性基底110上设置有增强件120,增强件120的弹性模量大于柔性基底110的弹性模量,从而能够提高柔性基底110的刚度,以提高柔性基底110的机械强度,提高柔性基底110抗损伤性能。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盖板100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100a和第二区域100b,第一区域100a和第二区域100b均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区域100a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区域100b间隔设置。其中,每相邻两个第一区域100a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区域100b,每相邻两个第二区域100b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区域100a。所有的第一区域100a和所有的第二区域100b可共同覆盖整个柔性盖板100。
本实施例中,增强件120可以包括第一增强件121,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区域100a,第一增强件121能够增加第一区域100a的柔性基底110的刚度,从而增加第一区域100a的柔性基底110的抗损伤性能,以延长柔性盖板100和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增强件120还可以包括第二增强件122,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区域100b,第二增强件122能够增加第二区域100b的柔性基底110的刚度,从而增加第二区域100b的柔性基底110的抗损伤性能,以延长柔性盖板100和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第一区域100a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区域100a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增强件121与多个第一区域100a一一对应,多个第一增强件121间隔设置在柔性基底110上,以避免单个第一增强件121的面积过大,影响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同时,柔性基底110的多个第一区域100a均设置第一增强件121,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增强件121提高柔性基底110的多个位置的抗损伤性能。如此设置,第一增强件121能够兼顾柔性基底110的抗损伤性能和弯折性能。
其中,第一增强件121的在柔性基底1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区域100a的面积。当第一增强件121在柔性基底1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一区域100a的面积时,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较好。当第一增强件121在柔性基底1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等于第一区域100a的面积时,柔性基底110的抗损伤性能较高。
第二区域100b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区,多个第二区域100b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增强件122与多个第二区域100b一一对应,多个第二增强件122间隔设置在柔性基底110上,以避免单个第二增强件122的面积较大,影响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同时,柔性基底110的多个第二区域100b均设置第二增强件122,可以通过多个第二增强件122提高柔性基底110的多个位置的抗损伤性能。如此设置,第二增强件122能够兼顾柔性基底110的抗损伤性能和弯折性能。
其中,第二增强件122在柔性基底1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区域100b的面积。当第二增强件122在柔性基底1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区域100b的面积时,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较好。当第二增强件122在柔性基底1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等于第二区域100b的面积时,柔性基底110的抗损伤性能较高。
由于第一区域100a和第二区域100b共同覆盖了整个柔性盖板100,因此,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能够较好的增加柔性基底110整体的抗损伤性能。另外,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在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不相重叠,从而避免在同一区域中(第一区域100a或第二区域100b)增强件120的总厚度占柔性盖板100总厚度的比例过高,影响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
如图1所示,第二增强件122可以位于第一增强件121的靠近第一侧的一侧,第一增强件121可以位于第二增强件122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沿柔性盖板10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柔性基底110位于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之间,即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位于不同层(处于不同的厚度中),且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之间被柔性基底110隔开,避免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位于同层,导致同层的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的总面积较大,影响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
沿柔性盖板100的厚度方向,第一增强件121的层数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第二增强件122的层数也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沿柔性盖板100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设置,即,每相邻两层第一增强件121之间设置一层第二增强件122,也可以是,每相邻两层第二增强件122之间设置有一层第一增强件121。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在同一区域(第一区域100a或第二区域100b)中单位厚度中的增强件120的厚度比例过高,影响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
其中,上述的“一层增强件”可以理解为:位于一个柔性基底110的沿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的表面上的所有增强件120形成一层增强件120。
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的层数为一层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柔性基底110的数量可以为一层或多层,柔性基底110的数量可以为1层、2层、3层或4层以上。当柔性基底110为多层时,多层柔性基底110沿柔性盖板10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相邻两层柔性基底110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中的一者。
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可以分别位于同一柔性基底110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增强件121位于该柔性基底110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第二增强件122位于该柔性基底110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
此时,该柔性基底110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可以仅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件122之间,填充件背离该柔性基底110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增强件122背离该柔性基底110一侧的表面可以齐平。或者,填充件还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件122之间,并覆盖在第二增强件122背离该柔性基底110的一侧,填充件背离该柔性基底110一侧的表面为平面。从而避免第二增强件122对柔性盖板100的第一侧的平整度的影响,即避免影响出光面的平整度。
可选的,填充件的材料可以为透明胶,如高内聚力的透明胶(例如,紫外光固化胶)。或者,填充件的材料可以与柔性基底110相同,即在该柔性基底110的靠近第一侧的一侧设置另一个柔性基底110。
需要说明的是,内聚力是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内聚力较大使得填充件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发生断裂,从而可以对位于填充件的朝向显示面板的膜层起到保护作用。
该柔性基底110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有填充件,其原理与将填充件设置在该柔性基底110的靠近第一侧的一侧类似,不再赘述。
另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柔性基底110上。设置有第一增强件121的柔性基底110和设置有第二增强件122的柔性基底110可以沿柔性盖板100的厚度方向相邻设置,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之间的柔性基底110较少,柔性盖板100的厚度较小。或者,设置有第一增强件121的柔性基底110和设置有第二增强件122的柔性基底110之间还可以有至少一层柔性基底110,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之间的柔性基底110较多,能够提高柔性盖板100的弯折性能。
具体的,如图2所示,多层柔性基底110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基底111和第二柔性基底112,第一柔性基底111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柔性基底111上,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上。第一柔性基底111和第二柔性基底112之间可以相邻设置,或者第一柔性基底111和第二柔性基底1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三柔性基底113。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柔性基底111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时,第一柔性基底111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可以仅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增强件121之间,填充件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增强件121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一侧的表面可以齐平。或者,填充件还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增强件121之间,并覆盖在第一增强件121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的一侧,填充件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一侧的表面为平面。从而避免第一增强件121影响柔性盖板100的第二侧的平整度。
其中,填充件的材料可以为透明胶,如高内聚力的透明胶(例如,紫外光固化胶)。或者,填充件的材料可以与柔性基底110的材料相同,即在第一柔性基底111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设置另一个柔性基底110。
当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可以仅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件122之间,填充件背离第二柔性基底112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增强件122背离第二柔性基底112一侧的表面可以齐平。或者,填充件还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件122之间,并覆盖在第二增强件122背离第二柔性基底112的一侧,填充件背离第二柔性基底112一侧的表面为平面。从而避免第二增强件122影响柔性盖板100的第一侧的平整度。
其中填充件的材料可以为透明胶,如高内聚力的透明胶。或者,填充件的材料可以与柔性基底110的材料相同,即在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设置另一个柔性基底110。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可以均位于多层柔性基底110之间,即第一增强件121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的一侧被其他柔性基底110覆盖,第二增强件122背离第二柔性基底112的一侧也被其他柔性基底110覆盖,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影响柔性盖板100的平整度。
以柔性基底110为三层为例,对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位于不同层的柔性基底110上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柔性基底110包括第一柔性基底111、第二柔性基底112和第三柔性基底113,其中第一柔性基底111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柔性基底111上,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上。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柔性基底111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第三柔性基底113位于第二增强件122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的一侧。第三柔性基底113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一侧的表面可以为平面,第三柔性基底113可以避免第二增强件122影响柔性盖板100的第一侧的平整度。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柔性基底111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第三柔性基底113位于第一增强件121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的一侧。第三柔性基底113背离第一柔性基底111一侧的表面可以为平面,第三柔性基底113可以避免第一增强件121影响柔性盖板100的第二侧的平整度。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增强件121位于第一柔性基底111的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第二增强件122位于第二柔性基底112的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第三柔性基底113位于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之间,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位于同一层,使得同一层的增强件120的面积过大,影响柔性基底110的弯折性能。
继续参考图1,柔性盖板100表面可以设置有硬化层130。具体的,硬化层130可以位于多层柔性基底110的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在用户使用时对柔性基底110进行保护,从而对显示模组起到保护作用。硬化层130还可以位于柔性基底110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从而对柔性基底110的侧面进行保护。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盖板100还可以包括韧性层140,至少部分韧性层140位于硬化层130和柔性基底110之间,韧性层140作为粘接层,可以将硬化层130和柔性基底110之间较好的粘接。另外,韧性层140的内聚力可以大于柔性基底110的内聚力,韧性层140的韧性较好,不易断裂。韧性层140可以防止硬化层130断裂时导致柔性基底110断裂,从而对柔性基底110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高内聚力的填充件与韧性层140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韧性层140还可以位于柔性基底110与显示面板之间,从而可以避免韧性层140的背离显示面板一侧的膜层断裂后,损伤显示面板。韧性层140还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柔性基底110之间,以对韧性层140的朝向显示面板一侧的膜层起到保护作用。
以下对第一种实现方式(图2)中的柔性盖板100的制备流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首先在涂布基台200上形成第一柔性基底111;如图6所示,在第一柔性基底111背离涂布基台200的一侧形成第一增强件121;如图7所示,在第一增强件121背离涂布基台200的一侧形成第二柔性基底112;如图8所示,在第二柔性基底112的背离涂布基台200的一侧形成第二增强件122;如图9所示,在第二增强件122的背离涂布基台200的一侧形成第三柔性基底113;如图10所示,在第三柔性基底113背离涂布基台200的一侧形成韧性层140;如图11所示,在韧性层140的背离涂布基台200的一侧形成硬化层130。柔性盖板100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可操作性强。
以下对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增强件120可以为点状结构,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均可以为点状结构。例如,点状结构的形状可以为柱状(例如圆柱状或棱柱状)、半球状、圆锥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点状结构的面积较小,分布较为均匀,从而使得柔性基底110各个位置的弯折性能较为一致。
如图13所示,增强件120可以为条状结构,第一增强件121和第二增强件122均可以为条状结构,多个条状结构沿同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个条状结构沿柔性基底110的一端延伸至柔性基底110的另一端。条状结构的形状较为简单,制备难度较低。另外,条状结构受外力作用时,外力可以沿条状结构的延伸方向扩散,从而降低条状结构的局部应力。
示例性的,柔性盖板100可以应用于卷曲显示模组,图13中的箭头示出卷曲显示模组的卷曲方向,条状结构沿卷曲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条状结构沿垂直于卷曲方向的方向延伸,从而可以减小卷曲过程中柔性盖板100受到的弯折应力。
每层柔性基底110的厚度范围可以为5μm-15μm。具体的,每层柔性基底110的厚度范围可以为8μm-12μm。例如,每层柔性基底110的厚度可以为5μm、6μm、8μm、10μm、12μm、15μm或5μm-15μm中的任意数值。从而可以避免柔性基底110过薄,防止其弹性恢复能力较差,柔性基底110不易出现折痕;又可以避免柔性基底110过厚,防止柔性盖板100过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具有邻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柔性盖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增强件和第二增强件,所述第一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基底位于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之间,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所述柔性基底的弹性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分别位于同一层所述柔性基底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为多层,相邻的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柔性基底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柔性基底包括第一柔性基底和第二柔性基底,所述第一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基底上,所述第二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基底上,所述柔性盖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基底的靠近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基底的靠近所述第一侧的表面;
或,所述第一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基底的靠近所述第二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基底的靠近所述第二侧的表面;
或,还包括第三柔性基底,所述第一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基底的朝向所述第二柔性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增强件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基底的朝向所述第一柔性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三柔性基底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均位于多层所述柔性基底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的表面设置有硬化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韧性层,至少部分所述韧性层位于所述硬化层和所述柔性基底之间,所述韧性层的内聚力大于所述柔性基底的内聚力。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柔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为点状结构;
或,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一增强件和所述第二增强件均沿所述柔性盖板的弯曲方向间隔排布。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柔性盖板,所述柔性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CN202123430762.XU 2021-12-29 2021-12-29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216647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0762.XU CN216647726U (zh) 2021-12-29 2021-12-29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0762.XU CN216647726U (zh) 2021-12-29 2021-12-29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7726U true CN21664772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5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0762.XU Active CN216647726U (zh) 2021-12-29 2021-12-29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77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0263A (zh) * 2022-06-15 2022-09-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0263A (zh) * 2022-06-15 2022-09-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050263B (zh) * 2022-06-15 2023-10-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81003A1 (en) Supporting plate and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US11088700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and rollable device
CN108628500B (zh) 显示面板
US10506707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9671353B (zh) 显示装置
CN113050829A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102563749B1 (ko) 표시 장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365851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2419890A (zh) 背板和显示装置
CN216647726U (zh)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US20230345652A1 (en) Foldabl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oldable display
CN114333606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EP1554628A1 (en) Low modulus substrate for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
CN114446182B (zh)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CN111653205B (zh) 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75441A (zh) 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7161919A1 (zh) 可弯曲显示基板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90205A (zh) 盖板及显示模组
CN114842747B (zh) 柔性盖板、柔性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1370701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6317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1173721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 plate thereof
CN114120839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206189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CN114220932A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