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6484U -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6484U
CN216646484U CN202123252315.XU CN202123252315U CN216646484U CN 216646484 U CN216646484 U CN 216646484U CN 202123252315 U CN202123252315 U CN 202123252315U CN 216646484 U CN216646484 U CN 216646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nitoring module
filter screen
pipeline
unders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23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文明
鲍洪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izhi 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izhi 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izhi 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izhi 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23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6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6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6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前盖、滤网、后盖、监测模块管道、超声波传感器、流量/流速传感器和水下推进器;所述壳体呈多边形锥体结构,壳体的内部中心设置监测模块管道,该监测模块管道自壳体的小头顶端延伸到大头底端;所述前盖的边缘与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监测模块管道的进水口始终朝着进水一侧,偶尔发生前后翻转也能自行调整;通过对监测模块管道内部设流速/流量传感器用来测量管道内部流速来判断细小海生物密集程度,原理简单方便;该装置的监测模块管道内部设有推进器,可用来反清洗滤网;该装置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满足海下防水长期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生物监测预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海生物监测系统种类较多,有超声波,卫星,水质监测判断海生物爆发等等。超声波在外海监测功率大,电源提供不方便,布线不方便。卫星和水质检测获取数据不够直接,只能作为预判的一个依据。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 111599139 A公开了一种监测核电厂取水口海生物数量的报警装置及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浮柱、横轴、滤网支架、若干片滤网、若干个报警触发器、报警接收器和力矩限制器;所述滤网安装在滤网支架上,滤网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横轴上,横轴的两端固定有浮柱;所述报警触发器设置在滤网支架上,报警接收器和力矩限制器分别设置在横轴上。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水下高清摄像头、多波束声纳系统等监测方式易受到水体透明度以及海生物种类等影响导致监测核电厂取水口海生物功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但现有装置大多具有装置无法实现翻转的自行调整,数据判断的依据不够简单方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该装置的监测模块管道的进水口始终朝着进水一侧,偶尔发生前后翻转也能自行调整;通过对监测模块管道内部设流速/流量传感器用来测量管道内部流速来判断细小海生物密集程度,原理简单方便;该装置的监测模块管道内部设有推进器,可用来反清洗滤网;该装置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满足海下防水长期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前盖、滤网、后盖、监测模块管道、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和水下推进器;
所述壳体呈多边形锥体结构,壳体的内部中心设置监测模块管道,该监测模块管道自壳体的小头顶端延伸到大头底端;
所述前盖的边缘与壳体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后盖的边缘与壳体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前盖的中部设有通孔与监测模块管道相通;
所述前盖中部通孔上固设滤网,使得滤网外的水流可以经滤网和前盖上通孔后进入监测模块管道中;
所述后盖的中部也设有通孔与监测模块管道的出水口相通;
所述监测模块管道的外表面上设有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
所述监测模块管道内设有水下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流量/流速传感器”是指流量传感器和/或流速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表面上设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直径大于前盖上通孔的直径,且圆形凹槽和通孔同心设置,所述滤网设置在圆形凹槽内,并在滤网外边沿处设有滤网压板,滤网压板将滤网固定在圆形凹槽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顶端和监测模块管道之间设有前密封套,所述前密封套和壳体之间密封处设有第一O形橡胶圈,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管道与后盖连接处设有后密封套,所述后盖和后密封套之间设有第二O形橡胶圈,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下推进器通过推进器固定板固定在监测模块管道内壁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器接收来自流量/流速传感器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与所述数据接收器电连接并处理来自数据接收器的数据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是6-10边形的锥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前盖、后盖的表面设有防附着涂料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表面上固设有若干凸耳,用于和浮漂或者锚等牵引物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购买获得,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设备可采用所属领域中的常规设备或参照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海下,通过浮漂和锚做牵引,壳体成锥形结构,进水口设置在壳体顶端(小头一端),受水流作用,使得监测模块管道的进水口始终朝着进水一侧,偶尔发生前后反转也能自行调整,壳体采用防海生物附着材质。
2)本实用新型的监测模块管道的进水口端设置有滤网,内部设有流速/流量传感器用来测量管道内部流速;当滤网被堵时,流速会下降,通过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堵塞形成的时间差,来判断细小海生物密集程度;因为入口较小,大型海生物无法停留,所以本实用新型只适用于做细小海生物的判断。
3)本实用新型的监测模块管道内部设有推进器,可用来反清洗滤网。
4)本实用新型内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满足海下防水长期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C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前盖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前盖A-A面截面示意图;
图8为后盖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后盖B-B面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后密封套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分析单元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前盖2、滤网3、后盖4、监测模块管道5、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6和水下推进器7;
所述壳体1呈多边形锥体结构,壳体1的内部中心设置监测模块管道5,该监测模块管道5自壳体的顶端(小头一端)延伸到底端(大头一端);
所述前盖2的边缘与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后盖4的边缘与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前盖2的中部设有通孔21与监测模块管道5相通;
所述前盖2中部通孔21上固设滤网3,使得滤网3外的水流可以经滤网3和前盖2上通孔21后进入监测模块管道5中;
所述后盖4的中部也设有通孔41与监测模块管道5的出水口相通;
所述监测模块管道5的外表面上设有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6;
所述监测模块管道5内设有水下推进器7。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流量/流速传感器”是指流量传感器和/或流速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2表面上设有圆形凹槽22,该圆形凹槽22直径大于前盖2上通孔21的直径,且圆形凹槽22和通孔21同心设置,所述滤网3设置在圆形凹槽22内,并在滤网外边沿处设有滤网压板23,滤网压板23将滤网3固定在圆形凹槽22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顶端和监测模块管道5之间设有前密封套9,所述前密封套9和壳体1之间密封处设有第一O形橡胶圈11,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管道5与后盖4连接处设有后密封套10,所述后盖4和后密封套10之间设有第二O形橡胶圈42,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下推进器7通过推进器固定板71固定在监测模块管道5内壁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接收器20和数据分析单元30,所述数据接收器20接收来自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6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分析单元30与所述数据接收器20电连接并处理来自数据接收器20的流量/流速数据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是6-10边形的锥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前盖2、后盖4的表面设有防附着涂料层(图中未示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表面上固设有若干凸耳12,用于和浮漂或者锚等牵引物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
受水流的作用,海水经过滤网3进入到监测模块管道5中,使用流速/流量传感器6来测定开始时的流速/流量,经过一段时间,当滤网3被堵塞时,流速/流量会下降;开始的流速/流量和堵塞时的流速/流量及开始和堵塞之间的时间差等数据经数据接收器20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30进行分析,能够判断细小海生物密集程度。
测定完毕后,反方向启动水下推进器,海水自监测模块管道5的出水口进入,冲击设置在监测模块管道5进水口的滤网,从而反清洗滤网3,清洗完成可以再次工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外海的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对核电厂细滤网提供是否堵塞的爆发依据。
本实用新型可以集成在远海海下,监测海生物是密集程度,数据通过浮漂的无线网络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9)

1.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盖、滤网、后盖、监测模块管道、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和水下推进器;
所述壳体呈多边形锥体结构,壳体的内部中心设置监测模块管道,该监测模块管道自壳体的小头顶端延伸到大头底端;
所述前盖的边缘与壳体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后盖的边缘与壳体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前盖的中部设有通孔与监测模块管道相通;
所述前盖中部通孔上固设滤网,使得滤网外的水流可以经滤网和前盖上通孔后进入监测模块管道中;
所述后盖的中部也设有通孔与监测模块管道的出水口相通;
所述监测模块管道的外表面上设有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
所述监测模块管道内设有水下推进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表面上设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直径大于前盖上通孔的直径,且圆形凹槽和通孔同心设置,所述滤网设置在圆形凹槽内,并在滤网外边沿处设有滤网压板,滤网压板将滤网固定在圆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端和监测模块管道之间设有前密封套,所述前密封套和壳体之间密封处设有第一O形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管道与后盖连接处设有后密封套,所述后盖和后密封套之间设有第二O形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通过推进器固定板固定在监测模块管道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器接收来自超声波流量/流速传感器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与所述数据接收器电连接并处理来自数据接收器的数据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6-10边形的锥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盖和后盖的表面设有防附着涂料层或防腐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上固设有若干凸耳。
CN202123252315.X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Active CN216646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315.XU CN21664648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315.XU CN21664648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6484U true CN216646484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2315.XU Active CN21664648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6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2994B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用浮标机构
KR102051547B1 (ko) Iot 기반 스마트 부표
CN102749429A (zh) 一种环境监测水上移动基站
CN210592333U (zh) 一种防生物附着海洋浮标
WO2012051612A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underwater characteristics
CN205374739U (zh) 一种全方位水下监控系统
GB2568501A (en) Aquaculture system for cultivating aquatic organisms
JPS61181983A (ja) 水中の音波の受信装置
CN216646484U (zh)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CN108008145B (zh) 一种深海潜标无线实时化系统
CN114217039A (zh) 一种海下细小海生物模拟监测装置
JPH0143658Y2 (zh)
CN110824125A (zh) 一种具有自净功能的水质检测装置
CN111766355B (zh) 用于测试海洋不同深度的污损生物附着情况的测试装置
CN210258754U (zh) 一种用于座底式潜标回收的姿态控制装置
KR101008880B1 (ko) 멀티빔 음향 측심기 트랜스듀서 장착구
CN108557011B (zh) 一种船用鱼探仪换能器安装方法
CN215493549U (zh) 一种多功能海洋水文实时监测系统
CN108732070B (zh) 一种基于脉冲管的悬浮泥沙散射强度测量装置
KR100532716B1 (ko) 음파유속계 고정장치
CN211731754U (zh) 船舶吃水测量装置及船舶
CN111323809B (zh) 一种监测海底地震引起海啸的装置及方法
CN213903795U (zh) 一种智能坐底观测装置
CN216955990U (zh) 用于水质检测取样无人巡逻船
CN220855183U (zh) 一种水下测深探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