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5653U -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5653U
CN216645653U CN202122801785.0U CN202122801785U CN216645653U CN 216645653 U CN216645653 U CN 216645653U CN 202122801785 U CN202122801785 U CN 202122801785U CN 216645653 U CN216645653 U CN 216645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aterproof cable
waterproof
temperature sensing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17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陆晓阳
唐林
莫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el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el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el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el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17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5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5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5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包括防水电缆和多个温度传感单元,这些温度传感单元沿着所述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这些温度传感单元并联于所述防水电缆的导线上,且各温度传感单元与所述防水电缆之间的连接处以防水结构封装。本实用新型在所要监测水域内的单次投放能够实现多个不同水深点位的水温监测,从而能够可靠地反馈当前时间点的较为全面监测数据;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在水下环境之中可靠地长效服役,以实现长时间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对水文情势变化的指导更为可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温度监测设备,具体是一种能够应用于深水区域的水下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背景技术
对水域、特别是深水区域(例如水库)的水温监测,能够有效掌握水文情势变化。
长期以来,水温监测是以定期在所监测水域内垂向投放水温记录设备的方式实现的,其单次投放仅能反映当前时间点的当前水深点位水温,无法获得不同水深点位的较全面监测数据,从而以此点值数据对水文情势变化的指导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差。若要获得不同水深点位的较全面监测数据,需要对应于设定水深点位而反复多次投放水温记录设备,如此便会导致监测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监测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业内研发了单次投放能够实现不同水深点位水温监测的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新型数字式多点深水温度传感器”(公开号CN 110514318 A,公开日2019年11月29日)。该技术以防水插头配合防水插座的串联方式,将多个温度传感器串联在一起形成采集链,从而在单次投放中使各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实现不同水深点位的水温监测,其在当前时间点所获得的水温数据相对是较为全面的。然而,该技术的主要弊端有二,其一是沿着长度方向的插接组合点位较多,每一个插接组合点位是防水要求的薄弱环节,易发生渗水、故障等现象,这尤其是在较大深水区域的高强度水压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时最为明显;其二是各温度传感器在一起的串联组合方式,一旦除最底位之外的任一个温度传感器(包括其连接结构)发生故障,则下游其它温度传感器均会故障(包括通讯回路和/或电源回路断开等),无法可靠反馈当前时间点的较为全面监测数据;由此可以看出,该技术存在易故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此外,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用于垂向水温监测的交错布设数字式温度链”(公开号CN 212409918 U,公开日2021年01月26日)的技术。该技术在一个采集仪器上并联式连接了多根温度采集链,每一根温度采集链上串联了多个温差传感器,相邻温度采集链上的温度传感器高度位置交错布置,从而使各根温度采集链相互补充,在可能发生的故障环境之下形成冗余配置。其相较于单根布置的温度采集链(例如上述公开号CN110514318 A的技术)而言,随着冗余配置的温度采集链数量而将故障率成倍降低,提高了水温监测的稳定性,但随之带来的是其结构复杂化,成本成倍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水温监测的特殊性,以及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稳定可靠、单次投放能实现多个不同水深点位水温监测的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包括防水电缆和多个温度传感单元,这些温度传感单元沿着所述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这些温度传感单元并联于所述防水电缆的导线上,且各温度传感单元与所述防水电缆之间的连接处以防水结构封装。
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水温监测、特别是深水区域水温监测的特殊性,将多个温度传感单元以并联方式连接于同一根防水电缆上,使这些温度传感单元沿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如此,在所要监测水域内的单次投放能够实现多个不同水深点位的水温监测,从而能够可靠地反馈当前时间点的较为全面监测数据。同时,这些温度传感单元在防水电缆上的并联排布结构,使各个温度传感单元相对独立的进行数据采集,任一温度传感单元的故障不会影响其它温度传感单元的数据采集,故障率低、稳定性好,且相较于多根采集链冗余排布结构而言,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该技术措施通过防水电缆以防水封装结构连接的各温度传感单元,使得整个采集链的防水性能稳定、可靠,从而能够在水下环境之中可靠地长效服役,以实现长时间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对水文情势变化的指导更为可靠、准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温度传感单元主要由温度传感外壳和温度传感器本体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电连接于所述防水电缆的当前点位导线上,所述温度传感外壳扣罩于所述防水电缆的当前点位外部,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以及所述防水电缆的当前点位两端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所述温度传感外壳内灌装有硫化胶填充层一,所述温度传感外壳和所述硫化胶填充层一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及所述防水电缆的当前点位封装。该技术措施一方面使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防水电缆之间实现了稳定地连接组合,二方面使得温度传感单元自身及其与防水电缆衔接处形成了稳定、可靠地防水结构,防水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外壳主要由塑料和/或不锈钢材质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半球壳和/或所述第二半球壳上开设有灌注口。该技术措施既方便组装成型,形成能够封装温度传感器本体及衔接防水电缆护套结构的型腔,又不影响温度传感器本体的传导效果,且整体质轻,不会对防水电缆的护套结构及衔接处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水电缆上的相邻温度传感单元之间以7~12m间距排布。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电缆上的各相邻温度传感单元以等间距排布。该技术措施针对于深水区域的水深工况,以合理的排布间距所排布的温度传感单元,既能够可靠地反馈深水区域的不同水深点位的水温监测数据,又能够相对全面地整体反馈深水区域的水温监测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水电缆的底端处连接有压力传感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与所述防水电缆之间的连接处以防水结构封装。该技术措施能够对深水区域的水下压力有效地实现监测,从而配合水温监测数据对水文情势变化的指导更为可靠、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单元主要由压力传感外壳和压力传感器本体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电连接于所述防水电缆的导线底端处,所述压力传感外壳扣罩于所述防水电缆的底端外部,并将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以及所述防水电缆的底端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所述压力传感外壳内灌装有硫化胶填充层二,所述压力传感外壳和所述硫化胶填充层二将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及所述防水电缆的底端处封装。该技术措施一方面使压力传感器本体与防水电缆之间实现了稳定地连接组合,二方面使得压力传感单元自身及其与防水电缆衔接处形成了稳定、可靠地防水结构,防水性能好。
再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外壳为塑料或不锈钢材质的整体筒型结构;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外壳主要由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组合而成。该技术措施既方便组装成型,形成能够封装压力传感器本体及衔接防水电缆护套结构的型腔,又不影响压力传感器本体的传导效果,且整体质轻,不会对防水电缆的护套结构及衔接处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水电缆的顶端处连接防水插头。该技术措施便于采集链与采集仪器等设备之间的方便、高效转接组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采集链还包括有抗拉结构的加强线,所述加强线顺着所述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成型、并与所述防水电缆相连接。该技术措施通过加强线对采集链形成了分力,从而有效降低了采集链本身所承受的垂向重力,减少了采集链在较大重力影响之下断裂现象(包括护套结构及温度传感单元衔接处等开裂)的发生,保障采集链长效服役。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线为钢绳和/或金属链条。该技术措施在具备分力作用之下,还具备如下两项主要技术优势:
其一,能够对采集链的垂向投放形成配重效应,有利于采集链快速、稳定地在所监测深水区域内实现垂向投放;
其二,作为采集链上的可受力结构,能够通过紧固件(包括抱箍)等在深水区域的建筑体上实现稳定地固定安装,例如在水库的坝前通过紧固件等对加强线进行箍紧固定,以使旁侧的采集链随之定位,从而确保采集链在深水区域的特定位置(例如坝前)实现长时间的连续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水温监测、特别是深水区域水温监测的特殊性,将多个温度传感单元以并联方式连接于同一根防水电缆上,使这些温度传感单元沿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如此,在所要监测水域内的单次投放能够实现多个不同水深点位的水温监测,从而能够可靠地反馈当前时间点的较为全面监测数据;将一个压力传感单元连接于防水电缆底端,能够对所监测的深水区域水下压力实现监测。同时,防水电缆上的多个温度传感单元的并联排布结构,使各个温度传感单元相对独立的进行数据采集,任一温度传感单元的故障不会影响其它温度传感单元的数据采集,故障率低、稳定性好,且相较于多根采集链冗余排布结构而言,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在防水电缆、多个温度传感单元和压力传感单元所组成的采集链上辅以加强线,形成降低采集链重力的分力效果,以及增加采集链的配重、便于采集链定位。
在上述技术措施中,通过防水电缆以防水封装结构连接的各温度传感单元,使得整个采集链的防水性能稳定、可靠,从而能够在水下环境之中能够可靠地长效服役,特别是在加强线的辅助之下能够实现长时间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对水文情势变化的指导更为可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温度传感单元与防水电缆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压力传感单元与防水电缆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防水电缆;11—导线;2—温度传感单元;21—温度传感外壳;22—温度传感本体;23—温度传感引线;24—硫化胶填充层一;3—压力传感单元;31—压力传感外壳;32—压力传感器本体;33—硫化胶填充层二;4—防水插头;5—加强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温度监测设备,具体是一种能够应用于深水区域的水下温度监测用采集链,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进行清楚、详细的阐释;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水电缆1、多个温度传感单元2、压力传感单元3、防水插头4和加强线5。
其中,防水电缆1主要由导线11及包覆于导线11外部的护套结构层组成。导线11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电源线用作向所连接的温度传感单元、压力传感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数据线用作将所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输送给采集设备;数据线的外部包覆有屏蔽层,以确保信号数据稳定传输、不受电磁干扰。护套结构层主要是指绝缘层、屏蔽层、防水层、外护套层等结构层。防水电缆1的结构本身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贡献,采用具备前述功能的常规防水通讯电缆即可。
温度传感单元2主要由温度传感外壳21和温度传感器本体22组成。温度传感外壳21为对半分体组合结构,具有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成型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的中分区域具有供防水电缆1穿装的穿孔,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之间具有压扣组合的扣合结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扣合之后形成能够装入温度传感器本体22的型腔;第一半球壳(或第二半球壳)上开设有能够连通外部环境和内部型腔的灌注口。温度传感器本体22为水温探头(或者为焊接于集成板上的水温芯片),温度传感器本体22的结构本身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贡献。
多个温度传感单元2沿着防水电缆1的长度方向以基本等间距的方式排布,相邻温度传感单元2之间的排布间距约为10m。对应于各温度传感单元2的预设点位,防水电缆1上的护套结构层剥除、露出导线11,但导线11本身成型结构不作切断处理,保持导线11的完整性。如此,对应于各温度传感单元2的预设点位,防水电缆1沿着长度方向的多处护套结构层被剥除、露出导线11,相邻露出导线11的点位之间距离约为10m。
在保持防水电缆1的导线11完整、不被切断的前提下,每个温度传感单元2的温度传感器本体22通过温度传感引线23电连接于防水电缆1的当前预设点位处的导线11上,即温度传感器本体22通过温度传感引线23直接电连接于防水电缆1的导线11,防水电缆1的导线11结构本身不被破坏(若以焊接方式实现电连接的损耗除外)。每个温度传感单元2的温度传感外壳21长度(即对应于防水电缆穿装孔方向的长度),大于当前预设点位处的导线11裸露长度,亦大于当前预设点位处的护套结构层剥除长度;温度传感外壳21扣罩于防水电缆1的当前预设点位外部,并将温度传感器本体22、以及当前预设点位两端处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在包覆到位的温度传感外壳21内灌装有硫化胶,凝固的硫化胶在温度传感外壳21内形成能够将温度传感器本体22及防水电缆1当前预设点位结构封装的防护结构-硫化胶填充层一24,也就是说,温度传感外壳21和硫化胶填充层一24将温度传感器本体22及防水电缆1的当前预设点位封装,以达到绝缘、防水等防护效果。
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多个温度传感单元2虽然沿着防水电缆1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但这些温度传感单元2以并联方式连接于防水电缆1的导线11上,使各温度传感单元2在防水电缆1的动作保持相对独立,无需途径其它温度传感单元2的电路。
压力传感单元3主要由压力传感外壳31和压力传感器本体32组成。压力传感外壳31为顶、底两端分别开孔的整体筒形结构,以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成型,压力传感外壳31的内筒形成能够装入压力传感器本体32的型腔。压力传感器本体32为水压传感器。
压力传感单元3排布于防水电缆1的底端。防水电缆1的底端处护套结构层剥除、露出导线11。压力传感单元3的压力传感器本体32通过压力传感引线电连接于防水电缆1的底端处导线11上。压力传感外壳31扣罩于防水电缆1的底端外部,并将压力传感器本体32、以及底端处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压力传感器本体32的探头部分从压力传感外壳31的底端裸露、用作感知水压。在包覆到位的压力传感外壳31内灌装有硫化胶,凝固的硫化胶在压力传感外壳31内形成能够将压力传感器本体32及防水电缆1底端处结构封装的防护结构-硫化胶填充层二33,也就是说,压力传感外壳31和硫化胶填充层二33将压力传感器本体32及防水电缆1的底端处封装,以达到绝缘、防水等防护效果。
防水插头4连接于防水电缆1的顶端处,用作连接水上的采集设备。
加强线5为钢绳结构(或金属链条结构),其自身重力大于上述集成有温度传感单元2和压力传感单元3的防水电缆1。加强线5顺着防水电缆1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沿着长度方向以多个间距排布的连接扣件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即以加强线5为基准,通过沿着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连接扣件将防水电缆1固定在加强线5上,从而使加强线5作为重力传递,防水电缆1最好只做电源及信号传递。如此,以加强线5作为承力结构可以在水库的坝体上实现固定,确保防水电缆1长期连续服役。当然,即便是在单次投放时,也可以通过加强线5承力而减少防水电缆1的重力,防止防水电缆1断裂。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水电缆、多个温度传感单元、防水插头和加强线。
其中,防水电缆主要由导线及包覆于导线外部的护套结构层组成。导线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电源线用作向所连接的温度传感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数据线用作将所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输送给采集设备;数据线的外部包覆有屏蔽层,以确保信号数据稳定传输、不受电磁干扰。护套结构层主要是指绝缘层、屏蔽层、防水层、外护套层等结构层。
温度传感单元主要由温度传感外壳和温度传感器本体组成。温度传感外壳为对半分体组合结构,具有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成型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的中分区域具有供防水电缆穿装的穿孔,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之间具有压扣组合的扣合结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扣合之后形成能够装入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型腔;第一半球壳(或第二半球壳)上开设有能够连通外部环境和内部型腔的灌注口。温度传感器本体为水温探头(或者为焊接于集成板上的水温芯片),温度传感器本体的结构本身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贡献。
多个温度传感单元沿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以基本等间距的方式排布,最后一个温度传感单元对应于防水电缆的底端,相邻温度传感单元之间的排布间距约为7m。对应于各温度传感单元的预设点位,防水电缆上的护套结构层剥除、露出导线,但导线本身成型结构不作切断处理,保持导线的完整性。如此,对应于各温度传感单元的预设点位,防水电缆沿着长度方向的多处护套结构层被剥除、露出导线,相邻露出导线的点位之间距离约为7m。
在保持防水电缆的导线完整、不被切断的前提下,每个温度传感单元的温度传感器本体通过温度传感引线电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当前预设点位处的导线上,即温度传感器本体通过温度传感引线直接电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导线,防水电缆的导线结构本身不被破坏(若以焊接方式实现电连接的损耗除外)。每个温度传感单元的温度传感外壳长度(即对应于防水电缆穿装孔方向的长度),大于当前预设点位处的导线裸露长度,亦大于当前预设点位处的护套结构层剥除长度;温度传感外壳扣罩于防水电缆的当前预设点位外部,并将温度传感器本体、以及当前预设点位两端处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在包覆到位的温度传感外壳内灌装有硫化胶,凝固的硫化胶在温度传感外壳内形成能够将温度传感器本体及防水电缆当前预设点位结构封装的防护结构-硫化胶填充层一,也就是说,温度传感外壳和硫化胶填充层一将温度传感器本体及防水电缆的当前预设点位封装,以达到绝缘、防水等防护效果。
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多个温度传感单元虽然沿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但这些温度传感单元以并联方式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导线上,使各温度传感单元在防水电缆的动作保持相对独立,无需途径其它温度传感单元的电路。
防水插头连接于防水电缆的顶端处,用作连接水上的采集设备。
加强线为钢绳结构(或金属链条结构),其自身重力大于上述集成有温度传感单元和压力传感单元的防水电缆。加强线顺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排布,并沿着长度方向以多个间距排布的连接扣件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即以加强线为基准,通过沿着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连接扣件将防水电缆固定在加强线上,从而使加强线作为重力传递,防水电缆最好只做电源及信号传递。如此,以加强线作为承力结构可以在水库的坝体上实现固定,确保防水电缆长期连续服役。当然,即便是在单次投放时,也可以通过加强线承力而减少防水电缆的重力,防止防水电缆断裂。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水电缆、多个温度传感单元、压力传感单元和防水插头。
其中,防水电缆主要由导线及包覆于导线外部的护套结构层组成。导线包括电源线和数据线,电源线用作向所连接的温度传感单元、压力传感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数据线用作将所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输送给采集设备;数据线的外部包覆有屏蔽层,以确保信号数据稳定传输、不受电磁干扰。护套结构层主要是指绝缘层、屏蔽层、防水层、外护套层等结构层。
温度传感单元主要由温度传感外壳和温度传感器本体组成。温度传感外壳为对半分体组合结构,具有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成型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的中分区域具有供防水电缆穿装的穿孔,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之间具有压扣组合的扣合结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扣合之后形成能够装入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型腔;第一半球壳(或第二半球壳)上开设有能够连通外部环境和内部型腔的灌注口。温度传感器本体为水温探头(或者为焊接于集成板上的水温芯片)。
多个温度传感单元沿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以基本等间距的方式排布,相邻温度传感单元之间的排布间距约为12m。对应于各温度传感单元的预设点位,防水电缆上的护套结构层剥除、露出导线,但导线本身成型结构不作切断处理,保持导线的完整性。如此,对应于各温度传感单元的预设点位,防水电缆沿着长度方向的多处护套结构层被剥除、露出导线,相邻露出导线的点位之间距离约为12m。
在保持防水电缆的导线完整、不被切断的前提下,每个温度传感单元的温度传感器本体通过温度传感引线电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当前预设点位处的导线上,即温度传感器本体通过温度传感引线直接电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导线,防水电缆的导线结构本身不被破坏(若以焊接方式实现电连接的损耗除外)。每个温度传感单元的温度传感外壳长度(即对应于防水电缆穿装孔方向的长度),大于当前预设点位处的导线裸露长度,亦大于当前预设点位处的护套结构层剥除长度;温度传感外壳扣罩于防水电缆的当前预设点位外部,并将温度传感器本体、以及当前预设点位两端处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在包覆到位的温度传感外壳内灌装有硫化胶,凝固的硫化胶在温度传感外壳内形成能够将温度传感器本体及防水电缆当前预设点位结构封装的防护结构-硫化胶填充层一,也就是说,温度传感外壳和硫化胶填充层一将温度传感器本体及防水电缆的当前预设点位封装,以达到绝缘、防水等防护效果。
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多个温度传感单元虽然沿着防水电缆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但这些温度传感单元以并联方式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导线上,使各温度传感单元在防水电缆的动作保持相对独立,无需途径其它温度传感单元的电路。
压力传感单元主要由压力传感外壳和压力传感器本体组成。压力传感外壳为顶、底两端分别开孔的整体筒形结构,以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成型,压力传感外壳的内筒形成能够装入压力传感器本体的型腔。压力传感器本体为水压传感器。
压力传感单元排布于防水电缆的底端。防水电缆的底端处护套结构层剥除、露出导线。压力传感单元的压力传感器本体通过压力传感引线电连接于防水电缆的底端处导线上。压力传感外壳扣罩于防水电缆的底端外部,并将压力传感器本体、以及底端处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压力传感器本体的探头部分从压力传感外壳的底端裸露、用作感知水压。在包覆到位的压力传感外壳内灌装有硫化胶,凝固的硫化胶在压力传感外壳内形成能够将压力传感器本体及防水电缆底端处结构封装的防护结构-硫化胶填充层二,也就是说,压力传感外壳和硫化胶填充层二将压力传感器本体及防水电缆的底端处封装,以达到绝缘、防水等防护效果。
防水插头连接于防水电缆的顶端处,用作连接水上的采集设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力传感外壳主要由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组合而成。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包括防水电缆(1)和多个温度传感单元(2),这些温度传感单元(2)沿着所述防水电缆(1)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其特征在于:这些温度传感单元(2)并联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导线(11)上,且各温度传感单元(2)与所述防水电缆(1)之间的连接处以防水结构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2)主要由温度传感外壳(21)和温度传感器本体(22)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22)电连接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当前点位导线(11)上,所述温度传感外壳(21)扣罩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当前点位外部,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22)、以及所述防水电缆(1)的当前点位两端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所述温度传感外壳(21)内灌装有硫化胶填充层一(24),所述温度传感外壳(21)和所述硫化胶填充层一(24)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22)及所述防水电缆(1)的当前点位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外壳(21)主要由塑料和/或不锈钢材质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半球壳和/或所述第二半球壳上开设有灌注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缆(1)上的相邻温度传感单元(2)之间以7~12m间距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底端处连接有压力传感单元(3),所述压力传感单元(3)与所述防水电缆(1)之间的连接处以防水结构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单元(3)主要由压力传感外壳(31)和压力传感器本体(32)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32)电连接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导线(11)底端处,所述压力传感外壳(31)扣罩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底端外部,并将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32)、以及所述防水电缆(1)的底端处电缆护套结构包覆,所述压力传感外壳(31)内灌装有硫化胶填充层二(33),所述压力传感外壳(31)和所述硫化胶填充层二(33)将所述压力传感器本体(32)及所述防水电缆(1)的底端处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外壳(31)为塑料或不锈钢材质的整体筒型结构;或者,所述压力传感外壳(31)主要由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组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缆(1)的顶端处连接防水插头(4)。
9.根据权利要求1、5或8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链还包括有抗拉结构的加强线(5),所述加强线(5)顺着所述防水电缆(1)的长度方向成型、并与所述防水电缆(1)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线(5)为钢绳和/或金属链条。
CN202122801785.0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Active CN216645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1785.0U CN216645653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1785.0U CN216645653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5653U true CN21664565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1785.0U Active CN216645653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56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5322A (zh) * 2022-06-07 2022-07-05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温度链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5322A (zh) * 2022-06-07 2022-07-05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温度链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45653U (zh) 一种深水区域温度监测用采集链
CN201213075Y (zh) 一种具有实时测温功能的电缆
CN205523755U (zh) 一种智能防触电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9881368U (zh) 一种集成电缆连接水下密封接头
CN212624864U (zh) 一种耐磨性高的电缆
CN214748494U (zh) 一种电缆接头搪铅部的温度检测装置
CN213635439U (zh) 一种具有防鼠咬功能的地下直埋电缆
CN211208026U (zh) 一种防鼠蚁撕咬的电线电缆
CN211265839U (zh) 一种电气工程线路快速连接装置
CN107621592A (zh) 基于地底电缆的漏电保护系统
CN208000779U (zh) 一种水冷式电缆
CN203056334U (zh) 发电机线束总成
CN109066567B (zh) 一种尾缆硫化水密连接方法
CN211479700U (zh) 一种非开挖工程用的拉力示踪线
CN208271638U (zh) 一种防铲切的光电复合电缆
CN207368347U (zh) 一种带测温绝缘塞的电缆连接器
CN205722940U (zh) 能监测张拉应力变化的贯通地线
CN220273271U (zh) 母线槽监控单元的安装布线装置
CN212847789U (zh) 一种耐扭曲型橡胶软电缆
CN213400675U (zh) 一种带有测湿部件的电缆
CN218919424U (zh) 一种电缆对接头测温安装结构
CN216283658U (zh) 一种应用于铁路电缆接续部的预警防护装置
CN213844828U (zh) 一种直流线缆组件
CN210925548U (zh) 一种抗挤压变形的汽车用电线束
CN212782761U (zh) 一种高柔性多芯屏蔽拖链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