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4512U -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4512U
CN216644512U CN202220088009.2U CN202220088009U CN216644512U CN 216644512 U CN216644512 U CN 216644512U CN 202220088009 U CN202220088009 U CN 202220088009U CN 216644512 U CN216644512 U CN 216644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room
air curtain
room door
identity
composi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80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雨濛
李凯
周砜
王镜伟
胡宇阳
王浩
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200880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4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4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4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该结构包括复合空气幕设备、风扇地板和门禁识别器;其中,复合空气幕设备设置于机房门外侧、机房门的上方,该复合空气幕设备包括多条水平排布的上送式空气幕,这多条上送式空气幕的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不同;风扇地板设置于所述机房门外侧,且下沉设置在所述机房门的镂空地板区域内,该风扇地板的设置位置在复合空气幕设备的下方;门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且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机房门,该门禁识别器还用于控制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风扇地板的电源,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风扇地板的电源。该结构能够较好地避免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机房。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房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机房生产运行中,通常需要保持机房正压,即使得机房内部的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从而避免外界未经处理的空气被吸入机房内部,造成机房内部颗粒物浓度超标和温湿度局部波动,影响机房内部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设备的寿命,引发IT设备发生故障。
现阶段,为了保证机房正压,通常会使用新风机作为机房正压的来源,将外界空气引入机房或者空调间。然而,能否保持启用新风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气候情况,如若遇到特殊的自然天气或者附近空气成分不利于机房运转(如严重的雾霾天气或者附近有化工、燃烧废气等情况),启用新风机反而会对机房内部的运行环境造成更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开启新风机,也就势必会面临无法保持机房正压的问题。此外,部分机房因机房封闭、气流组织、风量不足等问题,即使启用新风机也无法满足在机房与外界的交界处形成正压的条件。
可见,现阶段使用新风机无法很好地避免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机房,难以保障机房内部的IT设备处于较好的运行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该结构能够较好地避免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机房,从而保证机房内部的IT设备处于较好的运行环境。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复合空气幕设备、风扇地板和门禁识别器;
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设置于机房门外侧,且设置于所述机房门的上方;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包括多条水平排布的上送式空气幕,所述多条上送式空气幕的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不同;
所述风扇地板设置于所述机房门外侧,且下沉设置在所述机房门的镂空地板区域内;所述风扇地板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下方;
所述门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且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所述机房门;所述门禁识别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所述风扇地板的电源,在确定用户身份为所述目标身份时,开启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所述风扇地板的电源。
可选的,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包括所述多条上送式空气幕各自对应的吸气口、以及过滤网。
可选的,所述风扇地板包括平铺的导流风扇,所述导流风扇运行时其主轴方向指向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出风口方向。
可选的,所述门禁识别器还用于在确定关闭所述机房门时,控制关闭所述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所述风扇地板的电源。
可选的,所述门禁识别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基于用户生物信息识别用户身份的识别器、基于无线介质识别用户身份的识别器。
可选的,所述机房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平开式机房门、推拉式机房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该结构包括复合空气幕设备、风扇地板和门禁识别器;该复合空气幕设备设置于机房门外侧,且设置于该机房门上方,其中包括多条水平排布的上送式空气幕,这多条上送式空气幕的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不同;该风扇地板设置于机房门外侧,且下沉设置在机房门的镂空地板区域内,该风扇地板的设置位置在复合空气幕设备的下方;门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且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机房门,该门禁识别器还用于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风扇地板的电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使复合空气幕设备配合风扇地板形成稳定的负压风场,配合机房的门禁识别器自动启动,从而通过所形成的空气幕流避免引入外界的灰尘,并且避免外部的热量和湿度等涌入机房内部,从而更好地保证机房内部的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设备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地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数据中心机房生产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要进出机房,在新风机无法保证机房内部正压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外界空气随着机房出入口开门涌入,从而导致外界控制中的颗粒物进入机房,机房出入口附近的温度、湿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机房内部IT设备的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该结构包括复合空气幕设备、风扇地板和门禁识别器;该复合空气幕设备设置于机房门外侧,且设置于该机房门上方,其中包括多条水平排布的上送式空气幕,这多条上送式空气幕的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不同;该风扇地板设置于机房门外侧,且下沉设置在机房门的镂空地板区域内,该风扇地板的设置位置在复合空气幕设备的下方;门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且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机房门,该门禁识别器还用于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风扇地板的电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使复合空气幕设备配合风扇地板形成稳定的负压风场,配合机房的门禁识别器自动启动,一方面隔绝机房内外部的空气,在机房门开门期间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机房内部,另一方面通过所形成的空气幕流清扫进出机房的工作人员和设备表面的灰尘,并且避免外部的热量和湿度等涌入机房内部,从而更好地保证机房内部的运行环境。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结构可以按照机房门104的宽度进行定制,其中包括设置在机房门外侧上方的复合空气幕设备101、设置在机房门外侧下方的风扇地板102以及门禁识别器103,该结构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
其中,复合空气幕设备101略宽于机房门的宽度,其设置在机房门104外侧的上方,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包括多条上送式空气幕,该空气幕设备可以选择贯流式、轴流式或者离心式,只要保证进风量充足即可。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的侧视结构如图3所示,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包括多条上送式空气幕各自对应吸气口301、302、303和304,在各个吸气口的上方还覆盖有过滤网305,多个上送式空气幕设备各自的出风口306、307、308和309的出风角度不同,从而形成稳定的排风场。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从机房门水平面由上至下送风,并向机房门外按照一定角度斜着喷射气流,保持稳定风量,以形成负压风场,送出的气流无需加热处理。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采取电源驱动,与机房门的门禁识别器103联动。
应理解,图3所示的复合空气幕设备101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上送式空气幕,本申请在此不对该复合空气幕设备101中包括的上送式空气幕的数量做任何限定。
风扇地板102下沉安装在机房门104的外侧镂空地板区域,机房门外侧设置镂空栅格地板,且该栅格地板的位置对应复合空气幕设备101正下方的位置,对应负压风场的主风道范围,联通地板上空间和地板下空间,空气幕发射的气流大部分吹向风扇流向地板下的空间。图4所示为风扇地板102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镂空栅格地板下发设置平铺的导流风扇401,地板下部排布有纵横交错的风扇底座402,电源及布线埋部在底座中;风扇地板中的导流风扇运行时,其主轴方向指向复合空气幕设备401的出风口方向,以配合该复合空气幕设备401发射的气流形成相对稳定的负压风场403。该风扇地板中的导流风扇采用电源驱动,与机房门的门禁识别器103联动配合复合空气幕设备101的启动。同时,应在机房主出入口通道内的其它区域留出排气孔,以保证地板下静压箱压力稳定。
门禁识别器103用于控制机房门的打开和闭合,其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在确定用户身份为合法身份时开启机房门,在确定用户身份并非合法身份时保持机房门关闭。同时,该门禁识别器103还用于联动控制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和风扇地板102的工作,当门禁释放(即确认开启机房门)时,该门禁识别器103联动启动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和风扇地板102各自的电源,使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和风扇地板102工作,当门禁再度闭锁(即确认关闭机房门)时,该门禁识别器103联动关闭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和风扇地板102各自的电源。该门禁识别器可以是基于用户生物信息识别用户身份的识别器(如识别用户指纹、面部、虹膜等),也可以是基于无线介质识别用户身份的识别器(如识别卡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机房门104可以是平开式机房门,也可以是推拉式机房门,本申请在此不对机房门104的具体形式做任何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当工作人员想要进入机房门104时,门禁识别器103会识别该工作人员的身份是否属于目标身份,在识别确定该工作人员的身份为目标身份后,门禁识别器103会释放门禁,同时启动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和风扇地板102的电源,此时,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喷射的气流会由上至下保持冲刷,形成稳定的风场,隔绝机房内外的空气流通,在风速充足的情况下,根据流体表面张力的变化,稳定风场区域的气压要低于外界气压及机房内气压,向风扇地板102方向流动,避免了外部空气涌入。在风场气流的作用下,穿越气流的工作人员和物体外部附着的大部分颗粒物也将被气流裹挟向风扇地板102的方向飘散,从而避免进入机房。关闭机房门104后,门禁识别器103自动关闭复合空气幕设备101和风扇地板102的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使复合空气幕设备配合风扇地板形成稳定的负压风场,配合机房的门禁识别器自动启动,一方面隔绝机房内外部的空气,在机房门开门期间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机房内部,另一方面通过所形成的空气幕流清扫进出机房的工作人员和设备表面的灰尘,并且避免外部的热量和湿度等涌入机房内部,从而更好地保证机房内部的运行环境。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复合空气幕设备、风扇地板和门禁识别器;
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设置于机房门外侧,且设置于所述机房门的上方;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包括多条水平排布的上送式空气幕,所述多条上送式空气幕的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不同;
所述风扇地板设置于所述机房门外侧,且下沉设置在所述机房门的镂空地板区域内;所述风扇地板的设置位置在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下方;
所述门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并且在确定用户身份为目标身份时开启所述机房门;所述门禁识别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所述风扇地板的电源,在确定用户身份为所述目标身份时,开启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所述风扇地板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包括所述多条上送式空气幕各自对应的吸气口、以及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地板包括平铺的导流风扇,所述导流风扇运行时其主轴方向指向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出风口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识别器还用于在确定关闭所述机房门时,控制关闭所述复合空气幕设备的电源和所述风扇地板的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识别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基于用户生物信息识别用户身份的识别器、基于无线介质识别用户身份的识别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平开式机房门、推拉式机房门。
CN202220088009.2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Active CN216644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8009.2U CN216644512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8009.2U CN216644512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4512U true CN216644512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8009.2U Active CN216644512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4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0824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정압상승장치 그리고 그 제어방법
KR102302110B1 (ko) 비말 및 미세먼지 제거 보건용 공조환기조화기
US20060199516A1 (en) Ventilating apparatus
KR101193222B1 (ko) 환기 시스템
TW201031826A (en) Simultaneously supplying/discharging ventilation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6644512U (zh) 一种复合空气幕联动结构
KR101865100B1 (ko) 에어커튼
CN105993418A (zh) 一种用于粮食的通风降温系统及其通风降温方法
KR20180012957A (ko) 상치형 열회수형환기장치
CN106522788B (zh) 一种防止污染气体外溢的气压门
CN201416979Y (zh) 一种下送上排平衡式住宅空气置换装置
CN105020833A (zh) 厂房换气装置
KR20080094160A (ko) 기계환기실 상부에 자연환기 풍도를 갖는 지하철 환기구
CN215379679U (zh) 数据中心的新风系统
CN213955500U (zh) 一种机房节能型智能控温装置
WO2021141315A1 (ko) 환기장치
CN209213993U (zh) 空调室内机
JP2531334B2 (ja) カセット形天井設置用換気ユニット
KR20210002942U (ko) 배기팬의 디퓨져 개폐 구조
KR20200030200A (ko) 환기 기능을 가지는 공기조화기
JP200817551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1784251B1 (ko) 배열회수장치 등에 적용가능한 급배기장치
CN214426147U (zh) 一种隔离型宿舍及其新风系统
KR102440631B1 (ko) 실내 공기질 제어를 위한 IoT 공기정화 시스템 및 운전 방법
JPH03550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