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1941U -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41941U CN216641941U CN202123318901.XU CN202123318901U CN216641941U CN 216641941 U CN216641941 U CN 216641941U CN 202123318901 U CN202123318901 U CN 202123318901U CN 216641941 U CN216641941 U CN 2166419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return
- filter element
- air
- frame
- elemen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洁净室回风窗,涉及洁净室相关技术领域,该洁净室回风窗,包括回风窗框架、均布设于回风窗框架上的若干片百叶以及设于回风窗框架上的过滤组件,回风窗框架的回风口内均布设置带有活性炭吸附层和微型离子风棒的百叶,百叶上的活性炭吸附层对回风窗框架流通的空气中细微灰尘吸附,进一步辅助过滤组件对空气过滤,微型离子风棒用于进一步辅助对洁净室内静电的防控,过滤组件通过滤芯板框架与回风窗框架上对应回风口设置的插槽水平滑动,实现便于通过水平移动滤芯板框架对滤芯板从回风口内取出,对过滤组件内垂向插装的滤芯取出清理或更换,提高对过滤组件拆卸清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洁净室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背景技术
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
通常在洁净室的结构设计中都会有设置回风窗,用于洁净室中的空气流通,而在回风窗上,通过设置百叶结构来进行回风窗的开启和关闭,为了配合洁净室内的无尘效果,会在回风窗上设置对空气过滤的组件,而过滤组件上的过滤网大都是用线或金属丝缝在百叶的支撑框上,支撑框可滑动地连接在回风百叶板上,对于过滤组件的拆卸极为不便,实用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回风窗实用性有待提高以及对回风窗上过滤组件拆卸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本申请提供一种洁净室回风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包括回风窗框架、均布设于回风窗框架上的若干片百叶以及设于回风窗框架上的过滤组件,所述百叶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设于回风窗框架上的回风口内,所述百叶的外侧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且位于所述回风窗框架中间的百叶上设有贯穿活性炭吸附层的微型离子风棒;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水平插进回风口内壁插槽的滤芯板框架、底端贯穿滤芯板框架顶面的通槽且垂向插装在滤芯板框架内的滤芯板、设于滤芯板框架正面的过滤网,所述滤芯板框架的右端设有与插槽限位的限位板且限位板与插槽之间设有锥型密封垫;
所述回风窗框架正面右侧贯穿的定位螺栓末端与滤芯板框架正面的螺槽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便于通过水平移动滤芯板框架对滤芯板从回风口内取出,并通过滤芯板框架顶端的通槽对滤芯板取出更换或清理,实现对过滤组件拆卸清理的方便性。
可选的,所述回风窗框架左侧相接通的安装座内设有对其中一片百叶左侧转轴驱动的电机,所述转轴之间通过同步带同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与回风窗框架内部相接通,用于对电机安装的同时,具有降低对电机安装空间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回风窗框架上通过扣槽扣接有与同步带位置对应的透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视窗对转轴之间所连接的同步带状况了解,便于在百叶不同步转动打开回风口时通过拆卸透视窗对同步带更换或调整位置。
可选的,所述百叶的背面垂向设有末端与过滤网表面接触的橡胶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柱用于在百叶通过转轴的转动关闭回风口时,橡胶柱的末端对过滤网的表面抵触,对过滤网产生一定的振动,通过振动对过滤网表面过滤的杂质震落。
可选的,所述滤芯板框架的外缘通过橡胶块与插槽内的密封垫抵紧滑动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芯板框架外缘的橡胶块与插槽内密封垫配合,保持滤芯板框架对回风口位置遮挡的密封性,使回风口内进入的空气只能通过滤芯板框架内滤芯板对空气过滤后才能进入洁净室内。
可选的,所述回风口内底端设有呈倾斜状且末端设于插槽左侧上方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置的凸块用于对过滤网上所过滤的杂质承接,并随着凸块的倾斜落入插槽处。
可选的,所述滤芯板框架的左侧底端设有与凸块末端对接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用于对凸块上承接并滑落的杂质承接,在滤芯板框架从插槽内水平滑动抽出时,通过弧形槽对杂质带出,便于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中回风窗框架的回风口内均布设置带有活性炭吸附层和微型离子风棒的百叶,百叶用于对回风口处根据洁净室通风的需要倾斜打开或垂向关闭,百叶上的活性炭吸附层对回风窗框架流通的空气中细微灰尘吸附,进一步辅助过滤组件对空气过滤,微型离子风棒用于对回风窗附近离子辐射区内的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空气中杂质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避免杂质因静电吸附在回风窗框架以及空气中的静电进入洁净室内,进一步辅助对洁净室内静电的防控,增加回风窗配合洁净室使用的实用性。
2、本案中过滤组件通过滤芯板框架与回风窗框架上对应回风口设置的插槽水平滑动,实现便于通过水平移动滤芯板框架对滤芯板从回风口内取出,并通过滤芯板框架顶端的通槽对滤芯板取出更换或清理,实现对过滤组件拆卸清理的方便性。
3、限位板与插槽处对应设置的锥型密封垫,通过锥型密封垫对插槽的开口处密封,保持对回风口外缘密封的效果,使进入洁净室的空气只能通过滤芯板框架上的过滤网和滤芯板过滤后进入洁净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过滤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回风窗框架;2、百叶;3、过滤组件;4、转轴;5、回风口;6、活性炭吸附层;7、微型离子风棒;8、插槽;9、滤芯板框架;10、滤芯板;11、过滤网;12、限位板;13、锥型密封垫;14、定位螺栓;15、螺槽;16、安装座;17、电机;18、同步带;19、透视窗;20、橡胶柱;21、橡胶块;22、密封垫;23、凸块;24、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包括回风窗框架1、均布设于回风窗框架1上的若干片百叶2以及设于回风窗框架1上的过滤组件3,百叶2的左右两端连接有转轴4,百叶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4设于回风窗框架1上的回风口5内,回风窗框架1左侧设置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内设有对其中一片百叶2左侧转轴4驱动的电机17,电机17为伺服电机,转轴4之间通过同步带18同步连接。安装座16与回风窗框架1内部相接通,用于对电机17安装的同时,具有降低电机17占用安装空间的作用。回风窗框架1上扣接有与同步带18位置对应的透视窗19。通过透视窗19对转轴4之间所连接的同步带18状况了解,通过拆卸透视窗19对同步带18更换或调整位置。
请参阅图2和图3,百叶2的外侧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6且位于回风窗框架1中间的百叶2上设有贯穿活性炭吸附层6的微型离子风棒7。
回风口5内壁开设有插槽8,过滤组件3包括水平插进回风口5内壁插槽8的滤芯板框架9、底端贯穿滤芯板框架9顶面的通槽且垂向插装在滤芯板框架9内的滤芯板10、设于滤芯板框架9正面的过滤网11,滤芯板框架9的右端设有与插槽8限位的限位板12且限位板12与插槽8之间设有锥型密封垫13。百叶2的背面垂向设有末端与过滤网11表面接触的橡胶柱20。橡胶柱20用于在百叶2通过转轴4的转动关闭回风口5时,橡胶柱20的末端对过滤网11的表面抵触,对过滤网11产生一定的振动,通过振动对过滤网11表面过滤的杂质震落。
请参阅图3和图4,回风窗框架1正面右侧贯穿的定位螺栓14末端与滤芯板框架9正面的螺槽15螺接。回风口5内底端设有呈倾斜状且末端设于插槽8左侧的凸块23。凸块23用于对过滤网11上所过滤的杂质承接,并随着凸块23的倾斜落入插槽8处。滤芯板框架9的左侧底端设有与凸块23末端对接的弧形槽24。弧形槽24用于对凸块23上承接并滑落的杂质承接,在滤芯板框架9从插槽8内水平滑动抽出时,通过弧形槽24对杂质带出,便于清理。
本申请实施例的洁净室回风窗的实施原理为:百叶2用于对回风口5处根据洁净室通风的需要倾斜打开或垂向关闭,百叶2上的活性炭吸附层6对回风窗框架1流通的空气中细微灰尘吸附,进一步辅助过滤组件3对空气过滤,微型离子风棒7用于对回风窗框架1附近离子辐射区内的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空气中杂质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吸引辐射区内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通过吸引辐射区内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避免杂质因静电吸附在回风窗框架1以及空气中的静电进入洁净室内,进一步辅助对洁净室内静电的防控,增加回风窗配合洁净室使用的实用性;
过滤组件3通过滤芯板框架9与回风窗框架1上对应回风口5设置的插槽8水平滑动,需要对过滤组件3与回风窗框架1拆卸清理时,对回风窗框架1正面右侧螺接的定位螺栓14反转从螺槽15内拆卸,松开对滤芯板框架9的锁定,滤芯板框架9通过右侧的限位板12水平移动,通过滤芯板框架9对滤芯板10从回风口5内取出,并通过滤芯板框架9顶端的通槽对滤芯板10取出更换或清理,实现对过滤组件3拆卸清理的方便性,对过滤组件3与回风窗框架1配合组装时,滤芯板10从滤芯板框架9顶端的通槽内垂向插入滤芯板框架9内,滤芯板框架9的顶端和底端与回风口5内顶端和底端的插槽8水平滑动,滤芯板框架9右侧的限位板12左侧卡入插槽8内,并通过锥型密封垫13对插槽8与限位板12之间密封,定位螺栓14正转与滤芯板框架9正面螺槽15对应螺接固定,实现对过滤组件3的快速安装;
限位板12与插槽8处对应设置的锥型密封垫13,通过锥型密封垫13对插槽8的开口处密封,保持对回风口5外缘密封的效果,使进入洁净室的空气只能通过滤芯板框架9上的过滤网11和滤芯板10过滤后进入洁净室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包括回风窗框架(1)、均布设于回风窗框架(1)上的若干片百叶(2)以及设于回风窗框架(1)上的过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4)设于回风窗框架(1)上的回风口(5)内,所述百叶(2)的外侧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6)且位于所述回风窗框架(1)中间的百叶(2)上设有贯穿活性炭吸附层(6)的微型离子风棒(7);
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水平插进回风口(5)内壁插槽(8)的滤芯板框架(9)、底端贯穿滤芯板框架(9)顶面的通槽且垂向插装在滤芯板框架(9)内的滤芯板(10)、设于滤芯板框架(9)正面的过滤网(11),所述滤芯板框架(9)的右端设有与插槽(8)限位的限位板(12)且限位板(12)与插槽(8)之间设有锥型密封垫(13);
所述回风窗框架(1)正面右侧贯穿的定位螺栓(14)末端与滤芯板框架(9)正面的螺槽(15)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窗框架(1)左侧相接通的安装座(16)内设有对其中一片百叶(2)左侧转轴(4)驱动的电机(17),所述转轴(4)之间通过同步带(18)同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窗框架(1)上通过扣槽扣接有与同步带(18)位置对应的透视窗(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2)的背面垂向设有末端与过滤网(11)表面接触的橡胶柱(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板框架(9)的外缘通过橡胶块(21)与插槽(8)内的密封垫(22)抵紧滑动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5)内底端设有呈倾斜状且末端设于插槽(8)左侧的凸块(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板框架(9)的左侧底端设有与凸块(23)末端对接的弧形槽(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8901.XU CN216641941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8901.XU CN216641941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41941U true CN216641941U (zh) | 2022-05-31 |
Family
ID=8174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18901.XU Active CN216641941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41941U (zh)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23318901.XU patent/CN2166419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05245B (zh) | 具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 |
JP466166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6641941U (zh) | 一种洁净室回风窗 | |
KR20190000367U (ko) | 실외 공기흡입구가 형성된 공기정화기 | |
CN107166527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1781482U (zh) |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 | |
KR20180002978U (ko) | 소형 공기청정기 | |
CN218237794U (zh) | 一种带有进风口自清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 |
KR101995119B1 (ko) | 창문설치형 공기청정기 | |
CN216620045U (zh) | 空调器 | |
CN116428684A (zh) |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及其一体化施工安装方法 | |
CN214406415U (zh) | 一种空气净化用集尘装置 | |
KR102200729B1 (ko) | 처짐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창문 설치형 하이브리드 공기청정 환기 시스템 | |
CN212965727U (zh) | 一种投影仪及其防尘装置 | |
CN106679042A (zh) | 新风过滤除尘机 | |
CN221601519U (zh)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 |
CN108980932B (zh) | 一种内循环式防止油烟外溢的家庭厨房用通风装置 | |
CN2733223Y (zh) | 一种新型换气扇 | |
CN218495234U (zh) | 电动控制新风空气调节门窗风门装置 | |
CN113877351B (zh) | 一种低风阻高效率有源空气过滤结构及风柜设备 | |
CN212746714U (zh) | 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 | |
CN113182073B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集尘器 | |
CN217511407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暖通工程过滤设备 | |
JP2000042326A (ja) | 空気清浄装置 | |
CN214701082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房屋建筑通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