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0553U -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0553U
CN216640553U CN202122538745.1U CN202122538745U CN216640553U CN 216640553 U CN216640553 U CN 216640553U CN 202122538745 U CN202122538745 U CN 202122538745U CN 216640553 U CN216640553 U CN 216640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structure
soil pile
cement
connect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87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元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387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0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0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0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包括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所述下连接盘设置在上连接盘的下方位置,所述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之间连接有多个钢筋柱,多个所述钢筋柱呈环形设置在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的内侧,且钢筋柱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与钢筋柱之间连接有自锁机构,所述下连接盘的底部连接有撑开机构,所述上连接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连接有提拉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衔接处进行自锁,且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预埋时向两侧进行撑开,防止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在预埋时出现封堵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垒水泥土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预垒水泥土桩简称预制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处理,作为地基加匿的预制桩可采用边长150~300mm的预制混凝土桩、直径30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断面尺寸100~300mm的钢管桩和型钢等,本方案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但是现有的预垒水泥土桩框架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不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衔接处进行自锁,水泥土桩框架结构连接的相对稳定性较差,其次,不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预埋时向两侧进行撑开,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在预埋时会出现封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包括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所述下连接盘设置在上连接盘的下方位置,所述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之间连接有多个钢筋柱,多个所述钢筋柱呈环形设置在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的内侧,且钢筋柱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与钢筋柱之间连接有自锁机构,所述下连接盘的底部连接有撑开机构,所述上连接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连接有提拉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固定套、锁紧销、锁紧孔、防脱接头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套固定于固定箍的内侧,且固定套套设在钢筋柱的外表面,所述锁紧销的一端延伸至钢筋柱的内部,且锁紧销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箍的内部,所述防脱接头固定于锁紧销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防脱接头的外表面,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钢筋柱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锁紧销通过防脱接头和复位弹簧与钢筋柱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棱锥头、撑开板、衔接头、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所述棱锥头固定于下连接盘的下表面,所述撑开板设置在棱锥头的两侧位置,所述衔接头固定于撑开板和棱锥头的衔接处,所述一号连接管的一端固定于撑开板的内侧,所述二号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一号连接管的内部,且二号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于棱锥头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撑开板通过一号连接管、二号连接管和衔接头与棱锥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提拉带为弹性材质构件,且提拉带与连接座之间连接有限位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自锁机构,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衔接处进行自锁,从而能够提高水泥土桩框架结构连接的相对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撑开机构,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预埋时向两侧进行撑开,从而能够防止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在预埋时出现封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装置外壳的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和钢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盘;2、下连接盘;3、钢筋柱;4、固定箍;5、自锁机构;501、固定套;502、锁紧销;503、锁紧孔;504、防脱接头;505、复位弹簧;6、撑开机构;601、棱锥头;602、撑开板;603、衔接头;604、一号连接管;605、二号连接管;7、固定板;8、连接座;9、提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包括上连接盘1 和下连接盘2,下连接盘2设置在上连接盘1的下方位置,上连接盘1和下连接盘2之间连接有多个钢筋柱3,多个钢筋柱3呈环形设置在上连接盘1和下连接盘2的内侧,且钢筋柱3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箍4,固定箍4与钢筋柱3之间连接有自锁机构5,下连接盘2的底部连接有撑开机构6,上连接盘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座8,连接座8的内侧连接有提拉带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衔接处进行自锁设置了自锁机构5,自锁机构5包括固定套501、锁紧销502、锁紧孔503、防脱接头504和复位弹簧505,固定套501固定于固定箍4的内侧,且固定套501套设在钢筋柱3的外表面,锁紧销502的一端延伸至钢筋柱3的内部,且锁紧销502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箍4的内部,防脱接头504固定于锁紧销502的一端,复位弹簧505的一端固定于防脱接头504的外表面,且复位弹簧505 的另一端固定于钢筋柱3的内表面,自锁机构5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衔接处进行自锁,从而能够提高水泥土桩框架结构连接的相对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锁紧销502插入锁紧孔503进行锁紧,锁紧销 502通过防脱接头504和复位弹簧505与钢筋柱3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预埋时向两侧进行撑开设置了撑开机构6,撑开机构6包括棱锥头601、撑开板602、衔接头603、一号连接管604和二号连接管605,棱锥头601固定于下连接盘2的下表面,撑开板602设置在棱锥头601的两侧位置,衔接头603固定于撑开板602和棱锥头601的衔接处,一号连接管604的一端固定于撑开板602的内侧,二号连接管605的一端延伸至一号连接管604的内部,且二号连接管605的另一端固定于棱锥头601的外表面,撑开机构6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预埋时向两侧进行撑开,从而能够防止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在预埋时出现封堵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撑开板602向两侧进行撑开,撑开板602通过一号连接管604、二号连接管605和衔接头603与棱锥头601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提拉带9为弹性材质构件,且提拉带9与连接座8之间连接有限位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在使用时,上连接盘1、下连接盘2和钢筋柱3构成了整个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主体部分,固定箍4对钢筋柱3进行箍紧,锁紧销502通过防脱接头504和复位弹簧505与钢筋柱3相对活动,锁紧销502插入锁紧孔503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的衔接处进行自锁,从而能够提高水泥土桩框架结构连接的相对稳定性,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预埋时,撑开板602通过一号连接管604、二号连接管605和衔接头603与棱锥头601相对活动,能够在水泥土桩框架结构预埋时向两侧进行撑开,从而能够防止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在预埋时出现封堵的情况,通过提拉带9和连接座8能够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预埋时进行提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盘(1)和下连接盘(2),所述下连接盘(2)设置在上连接盘(1)的下方位置,所述上连接盘(1)和下连接盘(2)之间连接有多个钢筋柱(3),多个所述钢筋柱(3)呈环形设置在上连接盘(1)和下连接盘(2)的内侧,且钢筋柱(3)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箍(4),所述固定箍(4)与钢筋柱(3)之间连接有自锁机构(5),所述下连接盘(2)的底部连接有撑开机构(6),所述上连接盘(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的内侧连接有提拉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5)包括固定套(501)、锁紧销(502)、锁紧孔(503)、防脱接头(504)和复位弹簧(505),所述固定套(501)固定于固定箍(4)的内侧,且固定套(501)套设在钢筋柱(3)的外表面,所述锁紧销(502)的一端延伸至钢筋柱(3)的内部,且锁紧销(502)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箍(4)的内部,所述防脱接头(504)固定于锁紧销(502)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505)的一端固定于防脱接头(504)的外表面,且复位弹簧(505)的另一端固定于钢筋柱(3)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销(502)通过防脱接头(504)和复位弹簧(505)与钢筋柱(3)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6)包括棱锥头(601)、撑开板(602)、衔接头(603)、一号连接管(604)和二号连接管(605),所述棱锥头(601)固定于下连接盘(2)的下表面,所述撑开板(602)设置在棱锥头(601)的两侧位置,所述衔接头(603)固定于撑开板(602)和棱锥头(601)的衔接处,所述一号连接管(604)的一端固定于撑开板(602)的内侧,所述二号连接管(605) 的一端延伸至一号连接管(604)的内部,且二号连接管(605)的另一端固定于棱锥头(601)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板(602)通过一号连接管(604)、二号连接管(605)和衔接头(603)与棱锥头(601)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带(9)为弹性材质构件,且提拉带(9)与连接座(8)之间连接有限位头。
CN202122538745.1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Active CN216640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8745.1U CN216640553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8745.1U CN216640553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0553U true CN21664055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8745.1U Active CN216640553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0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7573A (zh) 一种带有伸臂的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JPS62215710A (ja) 甲板昇降型海底油田掘削装置の脚の支持装置及びジャッキアップ式作業台
CN103982214A (zh) 一种新型圆台型锚杆结构
CN206346205U (zh) 一种用于边坡治理的锯齿锚式微型钢管混凝土桩
CN21664055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垒水泥土桩框架结构
CN108797575A (zh) 一种伸臂式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44462U (zh) 一种格构式钢构件-囊袋组合斜撑基坑支护结构
CN212612585U (zh) 一种严寒地区抗冻拔桩基
CN210031795U (zh) 一种囊体张阔可控的加筋注浆锚囊结构
CN104929670A (zh) 翼式锚杆
CN210032616U (zh) 一种使用更安全的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CN217027119U (zh) 一种防渗基坑地下支护结构
CN108797576A (zh) 一种带有斜向伸臂的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23344A (zh) 一种地面管桩锚框架基坑支护方法
KR20130095107A (ko) 천공 확대부 유지장치와 그 유지방법
CN209508971U (zh) 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
CN208899495U (zh) 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CN116006191A (zh) 一种盾构隧道用端头扩散型注浆装置
CN202031092U (zh) 用于现浇混凝土的成桩装置
CN206829130U (zh) 一种张拉伞状锚固端
CN207176974U (zh) 防屈曲支撑构件
CN102134856A (zh) 一种塔机基础
CN220301322U (zh) 一种定向扩径复合植入桩
CN204754957U (zh) 翼式锚杆
US349806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rge anchoring and stabiliz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