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0261U -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0261U
CN216630261U CN202122740609.0U CN202122740609U CN216630261U CN 216630261 U CN216630261 U CN 216630261U CN 202122740609 U CN202122740609 U CN 202122740609U CN 216630261 U CN216630261 U CN 216630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tank
absorption tower
top en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06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胜
高广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ANB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ANB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ANB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ANB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06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0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0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0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部的一端设有格状通液框,所述格状通液框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雾化喷嘴,所述吸收塔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底端延伸至吸收塔的内部,所述集液箱一侧的底板顶端设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远离吸收塔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一端延伸至蓄液箱的内部,所述集液箱靠近蓄液箱一侧的外壁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吸收效果,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连续性,而且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排放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有氮肥厂500多家,合成氨产量7000万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排放气,若直接对其进行排放处理,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且难以对其内部可燃气体进行回收利用,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吸收装置对氨排放气进行相应处理。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吸收装置不便于对脱盐水进行均匀喷洒处理,导致其难以充分与氨排放气相接触,进而影响其吸收效果,时常困扰着人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吸收装置不便于对脱盐水进行均匀喷洒处理,导致其难以充分与氨排放气相接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部的一端设有格状通液框,所述格状通液框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雾化喷嘴,所述吸收塔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底端延伸至吸收塔的内部,所述集液箱一侧的底板顶端设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远离吸收塔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一端延伸至蓄液箱的内部,所述集液箱靠近蓄液箱一侧的外壁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的内部,所述吸收塔靠近蓄液箱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远离吸收塔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的内部,所述集液箱远离蓄液箱一侧的底板顶端设有蓄气箱,所述蓄气箱远离集液箱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气口,所述注气口的一端延伸至蓄气箱的内部,所述蓄气箱的顶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远离冷凝器的一端延伸至吸收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蓄气箱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液通槽,所述进液通槽的顶端与冷凝器的底端相连通,以使得蓄气箱内部的氨排放气经进液通槽流入至冷凝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蓄液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蓄液箱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格状通液框的顶端相连通,以便将蓄液箱内部的脱盐水输送至格状通液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蓄液箱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液位计,所述蓄液箱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可视透窗,所述可视透窗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绘制有刻度线,以便及时知晓脱盐水的剩余量。
优选的,所述进液通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流球体,所述限流球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流球槽,所述限流球槽的两端皆延伸至限流球体的外部,所述限流球体与进液通槽的接触位置处皆设有密封环,以便调节氨排放气的注气速率。
优选的,所述进液通槽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旋柄,所述旋柄的一端延伸至进液通槽的内部并与限流球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带动限流球体进行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不仅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吸收效果,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连续性,而且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1)通过打开水泵,使其将蓄液箱内部的脱盐水输送至格状通液框的内部,再经雾化喷嘴雾化喷洒至吸收塔的内部,以使其与氨排放气均匀接触,从而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吸收效果;
(2)通过液位计对蓄液箱内部脱盐水的液位进行监测处理,同时可由可视透窗并经刻度线观测蓄液箱内部脱盐水的液位,以便及时知晓脱盐水的剩余量,进而可在脱盐水不足时及时添加,以降低吸收装置产生停机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连续性;
(3)通过旋转旋柄,使其带动限流球体位于密封环内侧的进液通槽内部进行旋转,此时限流球槽的角度则会发生变化,以使得进液通槽的开合大小发生变化,即可按需调节氨排放气的进气速率,从而提高了吸收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格状通液框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液箱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注气口;3、蓄气箱;4、冷凝器;5、进气管道;6、吸收塔;7、雾化喷嘴;8、格状通液框;9、出气管道;10、水泵;11、注液口;12、蓄液箱;13、液位计;14、溢流管道;15、排液口;16、集液箱;17、进液通槽;18、限流球槽;19、限流球体;20、旋柄;21、密封环;22、刻度线;23、可视透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液箱16,集液箱1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吸收塔6,吸收塔6内部的一端设有格状通液框8,格状通液框8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雾化喷嘴7,吸收塔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气管道9,出气管道9的底端延伸至吸收塔6的内部;
集液箱16一侧的底板1顶端设有蓄液箱12,蓄液箱1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水泵10,该水泵10的型号可为150QJ20-54/9,水泵10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蓄液箱12的底部,水泵10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格状通液框8的顶端相连通;
使用时,通过打开水泵10,以便将蓄液箱12内部的脱盐水输送至格状通液框8的内部;
蓄液箱12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液位计13,该液位计13的型号可为HG-5,蓄液箱1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可视透窗23,可视透窗23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绘制有刻度线22;
使用时,通过液位计13对蓄液箱12内部脱盐水的液位进行监测处理,同时可由可视透窗23并经刻度线22观测蓄液箱12内部脱盐水的液位,以便及时知晓脱盐水的剩余量;
蓄液箱12远离吸收塔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液口11,注液口11的一端延伸至蓄液箱12的内部;
集液箱16靠近蓄液箱12一侧的外壁设有排液口15,排液口15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16的内部;
吸收塔6靠近蓄液箱1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溢流管道14,溢流管道14远离吸收塔6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16的内部;
集液箱16远离蓄液箱12一侧的底板1顶端设有蓄气箱3,蓄气箱3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液通槽17,进液通槽17的顶端与冷凝器4的底端相连通;
使用时,通过将进液通槽17设置于冷凝器4与蓄气箱3之间,以使得蓄气箱3内部的氨排放气经进液通槽17流入至冷凝器4的内部;
进液通槽17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流球体19,限流球体19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流球槽18,限流球槽18的两端皆延伸至限流球体19的外部,限流球体19与进液通槽17的接触位置处皆设有密封环21;
使用时,通过限流球体19位于密封环21内侧的进液通槽17内部进行旋转,以使得限流球槽18的角度发生变化,以便调节氨排放气的注气速率;
进液通槽17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旋柄20,旋柄20的一端延伸至进液通槽17的内部并与限流球体19的外壁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旋转旋柄20,以便带动限流球体19进行旋转;
蓄气箱3远离集液箱1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气口2,注气口2的一端延伸至蓄气箱3的内部;
蓄气箱3的顶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冷凝器4,冷凝器4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气管道5,进气管道5远离冷凝器4的一端延伸至吸收塔6的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由注液口11将脱盐水注入至蓄液箱12的内部,且经注气口2将氨排放气注入至蓄气箱3的内部,因进液通槽17的流通作用,使得蓄气箱3内部的氨排放气经进液通槽17流入至冷凝器4的内部,随后此部分氨排放气冷却后并经进气管道5流入至吸收塔6的内部,通过旋转旋柄20,使其带动限流球体19位于密封环21内侧的进液通槽17内部进行旋转,此时限流球槽18的角度则会发生变化,以使得进液通槽17的开合大小发生变化,即可按需调节氨排放气的进气速率,之后通过打开水泵10,使其将蓄液箱12内部的脱盐水输送至格状通液框8的内部,再经雾化喷嘴7雾化喷洒至吸收塔6的内部,以使其与氨排放气均匀接触,即可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再通过打开溢流管道14外壁的阀门,即可使得吸收塔6底部的氨水经溢流管道14流入至集液箱16的内部,即可达到氨水回收的目的,随后打开排液口15,即可对集液箱16内部的氨水进行排放处理,最后通过出气管道9外接燃炉,即可使得吸收塔6内部可燃气体经出气管道9流入至燃炉中,以便对可燃气体进行利用处理,再通过液位计13对蓄液箱12内部脱盐水的液位进行监测处理,同时可由可视透窗23并经刻度线22观测蓄液箱12内部脱盐水的液位,以便及时知晓脱盐水的剩余量,进而可便于及时将脱盐水添加至蓄液箱12的内部,从而完成吸收装置的使用。

Claims (6)

1.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液箱(16),所述集液箱(1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吸收塔(6),所述吸收塔(6)内部的一端设有格状通液框(8),所述格状通液框(8)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雾化喷嘴(7),所述吸收塔(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气管道(9),所述出气管道(9)的底端延伸至吸收塔(6)的内部,所述集液箱(16)一侧的底板(1)顶端设有蓄液箱(12),所述蓄液箱(12)远离吸收塔(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液口(11),所述注液口(11)的一端延伸至蓄液箱(12)的内部,所述集液箱(16)靠近蓄液箱(12)一侧的外壁设有排液口(15),所述排液口(15)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16)的内部,所述吸收塔(6)靠近蓄液箱(1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溢流管道(14),所述溢流管道(14)远离吸收塔(6)的一端延伸至集液箱(16)的内部,所述集液箱(16)远离蓄液箱(12)一侧的底板(1)顶端设有蓄气箱(3),所述蓄气箱(3)远离集液箱(1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气口(2),所述注气口(2)的一端延伸至蓄气箱(3)的内部,所述蓄气箱(3)的顶端通过支架安装有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气管道(5),所述进气管道(5)远离冷凝器(4)的一端延伸至吸收塔(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气箱(3)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进液通槽(17),所述进液通槽(17)的顶端与冷凝器(4)的底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箱(1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蓄液箱(12)的底部,所述水泵(10)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格状通液框(8)的顶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箱(12)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液位计(13),所述蓄液箱(1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可视透窗(23),所述可视透窗(23)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绘制有刻度线(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槽(17)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流球体(19),所述限流球体(19)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流球槽(18),所述限流球槽(18)的两端皆延伸至限流球体(19)的外部,所述限流球体(19)与进液通槽(17)的接触位置处皆设有密封环(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槽(17)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旋柄(20),所述旋柄(20)的一端延伸至进液通槽(17)的内部并与限流球体(19)的外壁固定连接。
CN202122740609.0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Active CN216630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0609.0U CN216630261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0609.0U CN216630261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0261U true CN21663026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0609.0U Active CN216630261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0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58016U (zh)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CN216630261U (zh) 一种氨排放气的吸收装置
CN201605624U (zh) 转轮式空气制水机
CN205061579U (zh) 一种烟气scr脱硝尿素催化水解制氨系统
CN205340439U (zh) 一种金属喷漆车间的除尘装置
CN208302471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08599972U (zh) 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
CN206996256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
CN206320515U (zh) 沼气管道防积水装置
CN209451578U (zh) 一种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用气体吸附塔
CN209049206U (zh) 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
CN209989339U (zh) 一种带有改进结构设计的沼气生物脱硫的设备
CN209475943U (zh) 一种可燃气体制造用脱硫塔
CN208943788U (zh) 一种氨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01875898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的防倒风装置
CN208591549U (zh) 一种旋转蒸发器
CN207383079U (zh) 一种微气泡式大棚喷灌装置
CN203715697U (zh) 一种镍电解液净化系统反应溜槽
CN207469403U (zh)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
CN207605588U (zh) 一种气体脱硫喷淋塔
CN217443322U (zh) 水质检测探头防护自清洁装置
CN204778859U (zh) 一种含氨母液中回收氨的系统
CN204768086U (zh) 印染废气过滤除尘装置
CN208389735U (zh)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站尾气吸收净化装置
CN209191266U (zh) 一种挤出机机筒密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