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8539U -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8539U
CN216628539U CN202123214591.7U CN202123214591U CN216628539U CN 216628539 U CN216628539 U CN 216628539U CN 202123214591 U CN202123214591 U CN 202123214591U CN 216628539 U CN216628539 U CN 216628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upper plate
shoulder
bandage
mr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45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春开
刘然申
管俊
覃恒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145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8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8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8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包括下板、上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下板设置有若干下支柱和卡扣,卡扣与上板的边缘可拆卸固定连接;上板设置有若干上支柱,每一上支柱均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一下支柱转动连接;上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为肩垫端、另一端为身垫端,肩垫端的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件,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固定安装在肩垫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单方便地对MRI线圈和患侧肩膀进行定位和固定,定位和固定后,能够很好满足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的使用要求,而且由于上板和下板均为硬质板材,不会轻易出现晃动,非常有利于MRI成像质量的提升,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MRI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方式能够显示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和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其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精准的影像学依据。肩关节MRI检查时,患者处于仰卧位,健侧使用软垫抬高,减小患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以尽可能避免定位角度超过45°时,减少图像发生反转的可能,定位角度超过45°时图像发生反转的特质在目前MRI设备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图像发生反转,会给病情的判断产生严重干扰,很容易造成误诊。目前用软垫将健侧抬高的方法,操作起来很不方便,由于软垫容易变形,很难将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固定在一个较为理想的角度上,在MRI检测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角度晃动,导致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另外,由于健侧的垫高,患侧处于支撑在床面上的状态,对于MRI线圈的放置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主要在于MRI线圈不易定位、调整MRI线圈时软垫容易滑动而致使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偏离适合健侧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包括下板、上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均为平板结构;
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下支柱,若干所述下支柱沿所述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下板的宽度方向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上板的边缘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上板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中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支柱,若干所述上支柱沿所述上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上支柱均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一所述下支柱转动连接,所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均重合,转动轴线与所述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所述上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上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为肩垫端、另一端为身垫端,所述肩垫端为长方形结构,所述身垫端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肩垫端的一条长边与所述身垫端的长底边固定连接;所述肩垫端位于所述上板与其转动轴线距离较远的一端,所述身垫端位于所述上板与其转动轴线距离较近的一端;所述身垫端的两腰线均分别与所述下板的上表面可分离贴合,所述身垫端的腰线与所述下板贴合时,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夹角设置在20°到25°之间;
所述肩垫端的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竖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均分别与所述上板垂直,所述横板平行于所述肩垫端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定位件的横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的长度方向两端端部上,所述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远离所述身垫端的一端上,任一所述定位件的竖板均分别朝向另一定位件所在侧设置;
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的长度方向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二绑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下板开设有若干结构孔,所述结构孔贯穿所述下板的上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上板与其转动轴线的夹角大小设置在7°至10°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可拆卸配合的魔术贴,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通过所述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板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贯穿所述竖板的两板面。
优选地,所述下板的宽度方向一端上的卡扣至少设置两个,多个所述卡扣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下板、上板、卡扣、定位件均采用工程塑料制作,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分别采用聚酯纤维布料制作。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单方便地对MRI线圈和患侧肩膀进行定位和固定,定位和固定后,能够很好满足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的使用要求,而且由于上板和下板均为硬质板材,不会轻易出现晃动,非常有利于MRI成像质量的提升,且使得每次的固定和定位所得到的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基本相同,从而使得MRI检查所获得的的图像更有利于医生的诊断;上板能够相对下板进行摆动和固定,能够很好地满足任一侧肩膀的检测使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状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下板、11-下支柱、12-卡扣、13-结构孔、
2-上板、21-上支柱、22-肩垫端、23-身垫端、24-加强筋、
3-第一绑带、4-第二绑带、
5-定位件、51-横板、52-竖板、521-穿线孔、
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包括下板1、上板2、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上板2和下板1均为平板结构;
下板1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下支柱11,若干下支柱11沿下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下板1的宽度方向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卡扣12,卡扣12与上板2的边缘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卡扣12可以采用常用的“L”形扣。
上板2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中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支柱21,若干上支柱21沿上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上支柱21均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一下支柱11转动连接,所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均重合,转动轴线与下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上板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具体地,上板2与其转动轴线的夹角大小设置在7°至10°之间为宜,以使患者在使用时能够获得较高的舒适度;上板2的长度方向一端为肩垫端22、另一端为身垫端23,肩垫端22为长方形结构,身垫端23为等腰梯形结构,肩垫端22的一条长边与身垫端23的长底边固定连接;肩垫端22位于上板2与其转动轴线距离较远的一端,身垫端23位于上板2与其转动轴线距离较近的一端;身垫端23的两腰线均分别与下板1的上表面可分离贴合,身垫端23的腰线与下板1贴合时,上板2与下板1的夹角设置在20°到25°之间,该夹角过小,使用时部分患者的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会大于45°,出现图像反转;该夹角过大,患者的患侧所受身体的压力较大,舒适度差,容易不自主地挪动肩膀导致成像伪影,影响正常检测。身垫端23的腰线与下板1贴合时,卡扣12卡接在身垫端23的边缘上,从而使上板2相对下板1进行固定,为提高连接稳定性,减少使用过程中上板2出现晃动的可能,在本实施例中,下板1的宽度方向一端上的卡扣12至少设置两个,多个卡扣12之间间隔设置。
肩垫端22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件5,定位件5包括横板51和竖板52,横板51和竖板52相互垂直设置,横板51、竖板52均分别与上板2垂直,横板51平行于肩垫端22的宽度方向,两个定位件5的横板51分别固定安装在肩垫端22的长度方向两端端部上,竖板52固定安装在肩垫端22远离身垫端23的一端上,任一定位件5的竖板52均分别朝向另一定位件5所在侧设置;为方便使用时MRI线圈的线路布置,优选地,竖板52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521,穿线孔521贯穿竖板52的两板面,使用MRI线圈时,MRI线圈的线路可以通过穿线孔521以进行布线,有效减少MRI线圈的线路因需要绕过定位件5而产生弯折,加速线路老化的情况。
第一绑带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肩垫端22的长度方向一端端部上,第二绑带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肩垫端2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端部上,第一绑带3的另一端与第二绑带4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可拆卸配合的魔术贴6,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通过魔术贴6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魔术贴6的方式连接,可以任意调整两根绑带连接后的长度,能够适合绝大部分体型的患者使用,而且大面积的魔术贴6连接,能够具有很大的连接稳定性,在医疗器械中广泛使用,有效降低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在使用过程中断连的情况发生。
由于MRI检测时,周围不应有磁性材料存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下板1、上板2、第一绑带3、第二绑带4、卡扣12、定位件5均采用无磁材料制作,如:下板1、上板2、卡扣12、定位件5均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第一绑带3、第二绑带4分别采用聚酯纤维布料制作。使用时,人体的上半身需要躺在上板2上,上板2需要承受较大的力,但为了使本实施例能够处在一个较轻的重量上,以方便移动和使用,上板2的厚度不应过大,因此,优选地,上板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4,以提高上板2的结构强度;由于下板1主要是承受竖直向下的压力,所受的扭矩很小,且使用时下板1直接与平整的床面接触,因此,优选地,下板1开设有若干结构孔13,结构孔13贯穿下板1的上下表面,以进一步地降低本实施例的整体重量,但为了保证底板的强度能够满足正常使用,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如果底板采用工程塑料制作,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
使用时,将下板1的下底面平放在MRI床的前半段,并预留床头处放置枕头的位置,将肩垫端22朝向床头放置,将上板2相对下板1摆动,使身垫端23对应患侧肩膀所在侧的腰线与下板1贴合并由对应的卡扣12进行固定连接,在肩垫端22对应患侧肩膀所在侧放置MRI线圈,MRI线圈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放置在肩垫端22上,MRI线圈的中段搁置在对应侧的横板51上,MRI线圈的宽度方向一端边缘与竖板52抵接;患者上MRI床,上半身躺到上板2上,头部垫以常规枕头,下半身正常放置,患侧肩膀压在MRI线圈位于肩垫端22上的一段上,患侧肩膀远离另一肩膀的一侧与搁置在横板51上的一段MRI线圈抵接,患侧肩膀靠近头部的一端与竖板52抵接,从而完成肩膀及MRI线圈的定位,定位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反复挪动MRI线圈,而且定位准确度高;拉动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使第一绑带3和第二绑带4与患者身体紧贴后并相互固定,此时,MRI线圈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随对应侧的绑带包在患侧肩膀的上方,MRI线圈及患者的体位固定完成,必要时,可以在患侧的手臂用软垫适当抬高与肩持平,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简单便捷,而且由于上板2和下板1均为硬质板材,不会轻易出现晃动,非常有利于MRI成像质量的提升,且使得每次的固定和定位所得到的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基本相同,从而使得MRI检查所获得的的图像更有利于医生的诊断。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上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均为平板结构;
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下支柱,若干所述下支柱沿所述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下板的宽度方向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上板的边缘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上板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中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支柱,若干所述上支柱沿所述上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上支柱均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一所述下支柱转动连接,所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均重合,转动轴线与所述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所述上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上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为肩垫端、另一端为身垫端,所述肩垫端为长方形结构,所述身垫端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肩垫端的一条长边与所述身垫端的长底边固定连接;所述肩垫端位于所述上板与其转动轴线距离较远的一端,所述身垫端位于所述上板与其转动轴线距离较近的一端;所述身垫端的两腰线均分别与所述下板的上表面可分离贴合,所述身垫端的腰线与所述下板贴合时,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夹角设置在20°到25°之间;
所述肩垫端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竖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均分别与所述上板垂直,所述横板平行于所述肩垫端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定位件的横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的长度方向两端端部上,所述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远离所述身垫端的一端上,任一所述定位件的竖板均分别朝向另一定位件所在侧设置;
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的长度方向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二绑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肩垫端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开设有若干结构孔,所述结构孔贯穿所述下板的上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与其转动轴线的夹角大小设置在7°至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可拆卸配合的魔术贴,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通过所述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贯穿所述竖板的两板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的宽度方向一端上的卡扣至少设置两个,多个所述卡扣之间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上板、卡扣、定位件均采用工程塑料制作,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分别采用聚酯纤维布料制作。
CN202123214591.7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Active CN216628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4591.7U CN216628539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4591.7U CN216628539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8539U true CN216628539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3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4591.7U Active CN216628539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8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9847B2 (ja) 電気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のためのベルト、およびそのようなベルトを使用する方法
Guslits et al. Diaphragmatic work of breathing in premature human infants
CN216628539U (zh) 一种肩部mri的辅助支架
CN201578261U (zh) Ct专用胃肠检查背部辅助用垫
CN113842280B (zh) 一种用于医用护理床的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
CN211432913U (zh) 腰椎动力位磁共振扫描辅助腰垫套件
CN217659852U (zh) 一种固定磁共振肩关节扫描的辅助装置
CN221730555U (zh) 肩部磁共振扫描用垫子及磁共振扫描系统
CN209032360U (zh) 磁共振线圈装置
CN207202872U (zh) 用于磁共振检查的腰垫和扫描床
CN215534399U (zh) 一种用于更换膝关节后功能锻炼的角度测量装置
CN211022745U (zh) 一种tcd诊断老年痴呆过程中的辅助架
CN208677419U (zh) 人体足踝部中立位影像学检查用体位垫
CN220142056U (zh) 一种用于新生儿检查用的身体固定装置
CN113143643B (zh)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CN220001793U (zh) 一种用于胸部x射线检查的检查凳
CN213665334U (zh) 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
CN217793106U (zh) 应用于髋关节影像学检查的辅助装置
CN215502310U (zh) 一种医院睡眠中心护理枕头
CN203861248U (zh) 一种ct束缚装置
CN214858509U (zh) 一种端坐卧位用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CN218552636U (zh) 一种医疗检测辅助装置
CN109431505A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及ct检查护理的颈椎生理曲度垫
CN219962863U (zh) 一种新型核磁共振放疗用颈托
CN213665252U (zh) 一种磁共振肩关节检查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