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8001U - 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28001U CN216628001U CN202121013111.8U CN202121013111U CN216628001U CN 216628001 U CN216628001 U CN 216628001U CN 202121013111 U CN202121013111 U CN 202121013111U CN 216628001 U CN216628001 U CN 2166280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side wall
- length
- bearing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承载座、自所述底承载座的周向边部朝一侧延伸的侧围,所述承载体至少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当所述承载体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承载面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侧围沿水平方向延伸;当所述承载体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承载面朝上设置,所述侧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人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以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或所述第二使用状态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中的人体支撑装置结构简洁,既能够满足使用者坐立使用的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躺卧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睡篮或者吊椅,通常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即:或者能满足使用者的坐立需求,或者能满足使用者的躺卧需求。一些能够满足使用者上述两种需求的人体支撑装置则往往结构复杂。在满足既满足使用者的坐立需求,又满足使用者的躺卧需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的人体支撑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坐立使用又能够躺卧使用,并且结构简洁的人体支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承载座、沿所述底承载座的周向边部围设并朝一侧延伸的侧围,所述承载体至少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当所述承载体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承载面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侧围沿水平方向延伸;当所述承载体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承载面朝上设置,所述侧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人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以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或所述第二使用状态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所述长度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边的长度;
所述支撑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杆,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长度边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长度边与所述支撑杆在同一竖直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呈刚性的连杆,所述连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与所述侧围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侧围上,所述侧围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所述长度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边的长度,所述连杆的下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侧围的其中一侧的所述长度边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位置和所述连杆与所述侧围的连接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大于零的间距。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下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侧围上,所述连杆与所述侧围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两者锁定在多个工作档位下的连杆锁定机构,所述连杆锁定机构处于不同的工作档位时,所述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根柔性连接带,所有所述柔性连接带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所有所述柔性连接带的另一端部各自地连接在所述侧围上,且在所述侧围上形成至少三个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所述长度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边的长度,多根所述柔性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及第三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下端部连接一侧的所述长度边,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下端部连接其中一侧的所述宽度边,所述第三连接带的下端部连接另一侧的所述长度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带连接在所述侧围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长度可调整地设置,使得所述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整地设置,所述承载体由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向所述第二使用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带的长度变长。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底座、底端部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部与所述承载体之间,且所述承载体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同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侧围的其中一个侧边部的内侧面构成坐立支撑部,所述承载面构成靠背支撑部;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侧围与所述底承载座之间形成一容纳儿童躺卧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承载面构成供人体躺卧支撑的支撑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睡篮或者吊椅既能够满足使用者坐立使用的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躺卧使用的需求,并且结构简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一);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一(实施例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二(实施例一);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一);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二);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二);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二);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二);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中的承载体被连杆锁定机构锁定在其他工作档位下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中的承载体被连杆锁定机构锁定在其他工作档位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四);
附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四);
附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实施例四);
附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实施例四);
附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中的承载体被柔性连接带维持在不同工作档位下的侧视示意图一(实施例四);
附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装置中的承载体被柔性连接带维持在不同工作档位下的侧视示意图二(实施例四);
其中:1、支撑架;11、底座;12、支撑杆;12-1、下支撑杆段;12-2、上支撑杆段;2、承载体;3、底承载座;31、承载面;4、侧围;5、连接组件;50、牵拉件;51、连杆;52、第一连接带;53、第二连接带;54、第三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体2,具体地,承载体2包括具有承载面31的底承载座3、沿底承载座3的周向边部围设并朝一侧延伸的侧围4,承载体2在支撑架1上具有不同的安装方式,使得承载体2至少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其中,当承载体2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承载面31沿上下方向延伸,侧围4沿水平方向延伸,此时,侧围4的部分内侧面构成坐立支撑部,承载面31构成靠背支撑部,该使用状态下,承载体2主要用于提供用户坐立支撑;当承载体2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承载面31朝上设置,侧围4沿上下方向延伸,侧围4与底承载座3之间形成一容纳儿童躺卧的容纳空间,其中,承载面31构成供人体躺卧支撑的支撑面,该使用状态下,承载体2主要用做睡篮而提供儿童躺卧支撑。人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5,承载体2通过连接组件5以第一使用状态或第二使用状态连接在支撑架1上。
具体地,支撑架1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底座11、底端部固设于底座11上的支撑杆12,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2的底端部偏设于底座11的一侧,支撑杆12包括底端部固设于底座11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下支撑杆段12-1,以及位于下支撑杆段12-1的上侧且自下向上倾斜地朝向底座11的内侧延伸的上支撑杆段12-2。连接组件5连接在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与承载体2之间,且承载体2与底座11位于支撑杆12的同一侧。
侧围4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长度边的长度大于宽度边的长度;当承载体2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长度边沿上下方向延伸,使得不同身高的用户坐立时身体上部区域均位于承载体2的容纳空间内,背部及头部能够倚靠在承载面31上;当承载体2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长度边与支撑杆12在同一竖直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承载面31与水平面平行,提供儿童以水平躺卧支撑。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5包括刚性的牵引件50和呈刚性的连杆51,第一使用状态时,参见图1至图3所示,牵引件50的一端部连接在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牵引件50的另一端部连接在侧围4的其中一侧的宽度边上。该牵引件50可采用包括绳索、链条等。
第二使用状态时,参见图4和图5所示,连杆51的上端部连接在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连杆51的下端部固定地连接在侧围4的其中一侧的长度边上。连杆51的上部呈弯曲状,增大了承载体2与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之间的空间,降低了使用者与连杆51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连杆51与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的连接位置和连杆51与侧围4的连接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大于零的间距,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连杆51与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的连接位置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A’、连杆51与侧围4的连接位置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 A’与B’在水平面上的间距为T, T的值大于零。上述设置使得第二使用状态下,悬吊连接的中心位置位于承载体2的容纳空间的中心位置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将承载体2由第一使用状态转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时,解除第一使用状态下牵引件50与宽度边的连接,并且解除牵引件50与支撑杆12 的连接,之后将承载体2调整至其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对应位置,在此位置下,将连杆51的下部与承载体2的长度边固定地连接,连杆51的上部与支撑架12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6至图9所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连接组件5包括呈刚性的连杆51,具体地,连杆51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杆51的上端部连接在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连杆的51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侧围4上。
第一使用状态时,参见图6和图7所示,长度边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杆51的下端部固定地连接在侧围4的其中一侧的长度边上,使得不同身高的用户坐立时身体上部区域均位于承载体2的容纳空间内,背部及头部能够倚靠在承载面31上。
第二使用状态时,参见图8和图9所示,长度边与支撑杆12在同一竖直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承载面31与水平面平行,连杆51的下端部固定地连接在侧围4的其中一侧的长度边上。连杆51的上部呈弯曲状,增大了承载体2与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之间的空间,降低了使用者与连杆51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连杆51与支撑架1的连接位置和连杆51与侧围4的连接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大于零的间距,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连杆51与支撑架1的连接位置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A’、连杆51与侧围4的连接位置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 A’与B’在水平面上的间距为T, T的值大于零。上述设置使得第二使用状态下,悬吊连接的中心位置位于承载体2的容纳空间的中心位置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连杆51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下均可用于与支撑架2的连接,不需要换用不同的连接件。将承载体2由第一使用状态转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时,解除第一使用状态下连杆51与长度边的连接,之后将承载体2调整至其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对应位置,在此位置下,将连杆51的下部与承载体2的长度边固定地连接。
实施例三:
参见图10至图15所示,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连杆51的下端部转动地连接在侧围4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杆51的上端部连接在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连杆51的下端部转动地连接在侧围4上,连杆51与侧围4之间还设有能够将连杆51与侧围4锁定在工作状态下的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承载体2由第一使用状态向第二使用状态转换时,解除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对连杆5与侧围4的锁定,推动承载体2,使得承载体2绕其与连杆51之间的转动连接处的转动轴心线向第二使用状态转动,至承载体2转动到第二使用状态时,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将连杆5与侧围4锁定在第二使用状态。
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还能够将连杆51与侧围4锁定在多个工作档位下,具体参见图14与图15所示,承载面31与水平面之间构成夹角α,不同的工作档位下,夹角α的角度值不同。上述设置使得在该人体支撑装置作为睡篮使用时,用户能够将用于提供躺卧支撑的支撑面调整至令自身或儿童感到舒适的躺卧角度进行使用。尤其是儿童躺卧时,上述夹角α可调节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趣味性,也为家长对儿童的监护提供了便利;上述设置使得在该人体支撑装置作为吊椅使用时,用户能够调整靠背支撑部至令自身或儿童感到舒适的倚靠角度进行使用,尤其是儿童坐立时,上述夹角α可调节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趣味性,也为家长对儿童的监护提供了便利。
本实施例中的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可以采用销钉与具有多个定位槽的连接件组成的机构,将销钉插设在不同的限位槽中,夹角α具有不同的角度值;或者,在连杆51上转动地设置齿轮一,在侧围4的对应位置上转动地设置能够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并设置能够将齿轮一或齿轮二锁止在不同夹角α下的锁定件等等,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为均现有技术,种类繁多,并且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承载体2由第一使用状态转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时,解除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对第一使用状态下连杆51与侧围4锁定,之后将承载体2转动至其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对应位置,在此位置下,使用连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将连杆51与侧围4相对锁定。
实施例四:
参见图16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5不采用刚性的牵引件50和/或呈刚性的连杆51。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5包括多根柔性连接带,所有柔性连接带的一端部连接在支撑架1的上部,所有柔性连接带的另一端部各自地连接在侧围4上,且在侧围4上形成至少三个连接位置。
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52、第二连接带53及第三连接带54,第一连接带52、第二连接带53及第三连接带54的上端部均连接在上支撑杆段12-2的顶端部,第一连接带52的下端部连接一侧的长度边,第二连接带53的下端部连接其中一侧的宽度边,第三连接带54的下端部连接另一侧的长度边。承载体2由第一使用状态向第二使用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二连接带53连接在侧围4与支撑架1之间的长度增大。上述设置使得承载体2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之间的转换较为便捷。
本实施例中,调整第二连接带53连接在侧围4与支撑架1之间的长度还能够将连杆51与侧围4维持在多个工作档位下,具体参见图20至图21所示,承载面31与水平面之间构成夹角α,不同的工作档位下,夹角α的角度值不同。上述设置使得在该人体支撑装置作为睡篮使用时,用户能够将用于提供躺卧支撑的支撑面调整至令自身或儿童感到舒适的躺卧角度进行使用。尤其是儿童躺卧时,上述夹角α可调节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趣味性,也为家长对儿童的监护提供了便利;上述设置使得在该人体支撑装置作为吊椅使用时,用户能够调整靠背支撑部至令自身或儿童感到舒适的倚靠角度进行使用,尤其是儿童坐立时,上述夹角α可调节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趣味性,也为家长对儿童的监护提供了便利。
本实施例中,将承载体2由第一使用状态转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时,解除第二连接带53与宽度边的连接,之后将承载体2调整至其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对应位置,在此位置下,将第二连接装置53与宽度边连接。
综上,通过多种实施方式的展现,本实用新型中的人体支撑装置至少具有两种使用状态,在第一使用状态时能够满足使用的者坐立使用的需求,在第二使用状态时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躺卧使用的需求,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之间的转换也较为便捷。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人体支撑装置还具有较为简洁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承载人体的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承载座、沿所述底承载座的周向边部围设并朝一侧延伸的侧围,所述承载体至少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当所述承载体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承载面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侧围沿水平方向延伸;当所述承载体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承载面朝上设置,所述侧围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人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以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或所述第二使用状态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所述长度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边的长度;
所述支撑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杆,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长度边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长度边与所述支撑杆在同一竖直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呈刚性的连杆,所述连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与所述侧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侧围上,所述侧围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所述长度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边的长度,所述连杆的下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侧围的其中一侧的所述长度边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位置和所述连杆与所述侧围的连接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大于零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下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侧围上,所述连杆与所述侧围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两者锁定在多个工作档位下的连杆锁定机构,所述连杆锁定机构处于不同的工作档位时,所述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根柔性连接带,所有所述柔性连接带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所有所述柔性连接带的另一端部各自地连接在所述侧围上,且在所述侧围上形成至少三个连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长度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两组宽度边,所述长度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边的长度,多根所述柔性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及第三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下端部连接一侧的所述长度边,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下端部连接其中一侧的所述宽度边,所述第三连接带的下端部连接另一侧的所述长度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连接在所述侧围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长度可调整地设置,使得所述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整地设置,所述承载体由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向所述第二使用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带的长度变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底座、底端部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部与所述承载体之间,且所述承载体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侧围的其中一个侧边部的内侧面构成坐立支撑部,所述承载面构成靠背支撑部;当所述承载体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侧围与所述底承载座之间形成一容纳儿童躺卧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承载面构成供人体躺卧支撑的支撑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13111.8U CN216628001U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13111.8U CN216628001U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28001U true CN216628001U (zh) | 2022-05-31 |
Family
ID=8172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13111.8U Active CN216628001U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28001U (zh) |
-
2021
- 2021-05-12 CN CN202121013111.8U patent/CN2166280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24430A (en) | Infant carrier particularly for grocery store shopping carts | |
US5375869A (en) | Structure for a versatile baby stroller | |
US5280794A (en) | Appliance for supporting women during childbirth | |
CN208677781U (zh) | 电动病床 | |
CN216628001U (zh) | 多功能人体支撑装置 | |
CN212592961U (zh) | 多功能分娩球椅 | |
CN210540011U (zh) | 一种坐躺装置的连动机构 | |
CN219700678U (zh) | 婴幼儿输液椅 | |
CN209202547U (zh) | 多功能餐椅 | |
CN212307289U (zh) | 多功能摇椅 | |
CN211752284U (zh) | 倒立椅 | |
CN210212505U (zh) | 儿童移动输液推车 | |
JPH11113664A (ja) | 椅 子 | |
CN209898872U (zh) | 儿童椅 | |
CN203153169U (zh) |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婴儿托座 | |
KR200377394Y1 (ko) | 다기능 범용 의자 | |
CN205849067U (zh) | 学习用坐姿控制装置 | |
CN113967144B (zh) | 一种儿童穿刺床 | |
CN221308634U (zh) | 一种多功能防摔防护老年椅 | |
CN214483935U (zh) | 折叠钓椅 | |
CN215322828U (zh) | 一种安全性好的婴儿伞车 | |
CN214910108U (zh) | 儿童保健用站立架 | |
CN213046151U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椅 | |
CN218044883U (zh) | 一种简易洗澡躺椅 | |
CN212815505U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婴儿睡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