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5044U -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5044U
CN216625044U CN202122872648.6U CN202122872648U CN216625044U CN 216625044 U CN216625044 U CN 216625044U CN 202122872648 U CN202122872648 U CN 202122872648U CN 216625044 U CN216625044 U CN 216625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air supply
air
supply pip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26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静
常勇
李庆平
王宪生
纪骏
陈阳
吕俊军
周建
潘钰
潘骁
刘华友
田红禄
唐汝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yo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y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yo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y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26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5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5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5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组、风机、冷凝器、送风机构、加热机构和控制器,送风机构包括环形板、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环形板的顶部,加热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壳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凝器和加热机构可以实现对电子元件组的降温和除潮功能,不仅可以避免高温对电子元件组的影响,且可避免其在梅雨天气下易受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清洁能源是当今低碳环保生活必然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将作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发电站正在大力发展。户外变电站在梅雨天气,其内部易受潮,电子元件会被腐蚀,被腐蚀的结构部分易发生短路起火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事故;在夏季,温度过高也会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不仅可以避免高温对电子元件组的影响,且可避免其在梅雨天气下易受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组、风机、冷凝器、送风机构、加热机构和控制器,送风机构包括环形板、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环形板的顶部,加热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壳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风机的出风端分别连接有管路Ⅰ和管路Ⅱ,管路Ⅰ和管路Ⅱ的顶部通过金属软管分别连通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管路Ⅰ和管路Ⅱ的中部分别通过管路Ⅲ和管路Ⅳ连接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的进风口,接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的出风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管路Ⅰ和管路Ⅱ的出风端。
优选地,前述管路Ⅰ的中部通过管路Ⅴ连接冷凝器的进口,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路Ⅵ和管路Ⅶ分别连通管路Ⅰ和管路Ⅱ的中部。
优选地,前述壳体的左侧壁下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风机的进风端,壳体的右侧壁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通过冷凝器可将风机送出的风进行冷凝降温,以便对电子元件组进行降温,避免高温对电子元件组的影响。
优选地,前述管路Ⅰ的前部和后部、管路Ⅱ的中部和后部、管路Ⅲ、管路Ⅳ、管路Ⅴ、管路Ⅵ和管路Ⅶ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
优选地,前述环形板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滑轨,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的底端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环形滑轨中的滑块,滑块传动连接有滑动电机,通过滑动电机可以带动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在环形板上滑动,以便对电子元件组进行全面烘干和降温。
优选地,前述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均为弧形管,且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靠近电子元件组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漏风孔,可以更好的对电子元件组进行吹风。
优选地,前述环形板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均垂直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于壳体的顶壁上,通过驱动气缸可以带动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的上下移动,以使电子元件组更好的受热或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冷凝器和加热机构可以实现对电子元件组的降温和除潮功能,不仅可以避免高温对电子元件组的影响,且可避免其在梅雨天气下易受潮的问题,可有效保证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在左右滑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可以避免电子元件组局部受热或受冷,提高其除潮和降温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板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壳体,1.1、进风口,1.2、进水口,1.3、出水口,2、电子元件组,3、风机,4、冷凝器,6、第一送风管,7、第二送风管,8、环形板,9、第一加热箱,10、第二加热箱,11、管路Ⅰ,12、管路Ⅱ,13、金属软管,14、管路Ⅲ,15、管路Ⅳ,16、管路Ⅴ,17、管路Ⅵ,18、管路Ⅶ,19、电磁阀,20、连接杆,21、滑块,22、伸缩杆,23、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组2、风机3、冷凝器4、送风机构、加热机构和控制器。
送风机构包括环形板8、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环形板8的顶部,加热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壳体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
风机3的出风端分别连接有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顶部通过金属软管13分别连通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中部分别通过管路Ⅲ14和管路Ⅳ15连接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的进风口1.1,接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的出风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出风端。管路Ⅰ11的中部通过管路Ⅴ16连接冷凝器4的进口,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分别连通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中部。管路Ⅰ11的前部和后部、管路Ⅱ12的中部和后部、管路Ⅲ14、管路Ⅳ15、管路Ⅴ16、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9,电磁阀19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
壳体1的左侧壁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通过管路连接风机3的进风端,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置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4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通过冷凝器4可将风机3送出的风进行冷凝降温,以便对电子元件组2进行降温,避免高温对电子元件组2的影响。
环形板8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滑轨,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的底端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环形滑轨中的滑块21,滑块21传动连接有滑动电机,通过滑动电机可以带动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在环形板8上滑动,以便对电子元件组2进行全面烘干和降温。环形板8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均垂直连接有伸缩杆22,伸缩杆22的顶端连接有驱动气缸23,驱动气缸23固定于壳体1的顶壁上,通过驱动气缸23可以带动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的上下移动,以使电子元件组2更好的受热或降温。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均为弧形管,且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靠近电子元件组2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漏风孔,可以更好的对电子元件组2进行吹风。
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第一加热箱9、第二加热箱10、风机3、冷凝器4、驱动气缸23和滑动电机,以便控制各机构之间的工作。为了使得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的滑动更加顺利,控制器控制两个滑动电机的工作,使得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往复做正转半圈和反转半圈的运动。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
需要降温时:关闭管路Ⅰ11前部、管路Ⅱ12中部、管路Ⅲ14和管路Ⅳ15上的电磁阀19,开启管路Ⅰ11后部、管路Ⅱ12后部、管路Ⅴ16、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上的电磁阀19,风机3中吹出的风经管路Ⅱ12前部至管路Ⅴ16进入冷凝器4中,经冷水换热后,冷风经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分别进入管路Ⅰ11后部和管路Ⅱ12后部,再经两个可金属软管13分别送入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中,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在左右滑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对电子元件组2进行降温。
需要除潮时:关闭管路Ⅰ11后部、管路Ⅱ12后部、管路Ⅴ16、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上的电磁阀19,开启管路Ⅰ11前部、管路Ⅱ12中部、管路Ⅲ14和管路Ⅳ15上的电磁阀19,风机3中吹出的风分别经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进入管路Ⅲ14和管路Ⅳ15,再进入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中,经加热后的热风分别送入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中,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在左右滑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对电子元件组2进行除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组(2)、风机(3)、冷凝器(4)、送风机构、加热机构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环形板(8)、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所述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环形板(8)的顶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壳体(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所述风机(3)的出风端分别连接有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所述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顶部通过金属软管(13)分别连通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所述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中部分别通过管路Ⅲ(14)和管路Ⅳ(15)连接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的进风口,所述接第一加热箱(9)和第二加热箱(10)的出风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出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Ⅰ(11)的中部通过管路Ⅴ(16)连接冷凝器(4)的进口,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分别连通管路Ⅰ(11)和管路Ⅱ(12)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壁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通过管路连接风机(3)的进风端,所述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置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4)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Ⅰ(11)的前部和后部、管路Ⅱ(12)的中部和后部、管路Ⅲ(14)、管路Ⅳ(15)、管路Ⅴ(16)、管路Ⅵ(17)和管路Ⅶ(18)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9),所述电磁阀(19)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8)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滑轨,所述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的底端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环形滑轨中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传动连接有滑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均为弧形管,且第一送风管(6)和第二送风管(7)靠近电子元件组(2)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漏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8)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均垂直连接有伸缩杆(22),所述伸缩杆(22)的顶端连接有驱动气缸(23),所述驱动气缸(23)固定于壳体(1)的顶壁上。
CN202122872648.6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Active CN216625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2648.6U CN216625044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2648.6U CN216625044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5044U true CN216625044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2648.6U Active CN216625044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5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9571B (zh) 用于高压变频设备的循环冷风装置
CN201396866Y (zh) 一种带有热回收功能的双温冷源型新风机组
CN203837171U (zh) 用于风机盘管和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的热泵系统
CN203449959U (zh) 电动汽车电池箱空气循环温度管理系统
CN201174655Y (zh) 带有自循环冷风装置的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柜
CN103253149A (zh) 电动汽车空气循环电池箱温度管理系统
CN208871777U (zh) 一种地铁车站热回收型通风空调系统
WO2014051188A1 (ko) 축열식 냉난방 장치
CN103900177A (zh)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提供动力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1081362Y (zh) 基站智能空调换热机
CN109990625B (zh) 一种智控紧凑型干湿联合蒸发式空冷器
CN216625044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
CN201396879Y (zh) 农村水源空调系统
CN211982433U (zh) 一种单仓机柜的高温整改装置
CN207442679U (zh)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高压变频器冷却系统
CN203533970U (zh)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CN109442789B (zh) 热源塔热泵组合式空调系统
CN209857691U (zh) 智控紧凑型干湿联合蒸发式空冷器
CN203550095U (zh) 一种背板型热管空调
CN203586405U (zh) 冷却再热共源式露点除湿机
CN209063703U (zh) 一种凹印机烘干系统
CN201522045U (zh) 双冷源空调机组
CN206094444U (zh) 一种空调外机废热利用装置
CN217358190U (zh) 储能站环境温度控制装置及储能站
CN215647901U (zh) 一种增设相变模块的5g基站户外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