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3970U -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33970U
CN203533970U CN201320666277.9U CN201320666277U CN203533970U CN 203533970 U CN203533970 U CN 203533970U CN 201320666277 U CN201320666277 U CN 201320666277U CN 203533970 U CN203533970 U CN 203533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valve
water
refrigerant
impor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62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利
杨旭凯
刘旭升
夏佐强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 Freetech (tianj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 Freetech (tianj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 Freetech (tianj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 Freetech (tianj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662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33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33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339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由水系统和冷媒系统构成,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第二水截止阀组,第一、第二壳管式换热器,第一、第二风冷式换热器,第一、第二加湿器,第一、第二电加热器,第一、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组合阀,第一、第二水泵,第一、第二保温水箱和冷却塔;通过控制组合阀的开关状态实现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的切换;操作相应的截止阀的启停可以实现模拟风冷制冷系统、水冷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制热系统和制取热水系统。

Description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校使用的试验台是简单的热泵系统,其功能单一,因此造成了巨大资源的浪费。同时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可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具有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冷凝热回收、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常规制热、单独制取热水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冷媒截止阀组、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水截止阀组、第二水截止阀组、第一壳管式换热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第一风冷式换热器、第二风冷式换热器、第一加湿器、第二加湿器、第一电加热器、第二电加热器、第一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组合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保温水箱、第二保温水箱和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和第二冷媒截止阀组均分别由多个冷媒截止阀组成,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和第二冷媒截止阀组中的多个冷媒截止阀的布置相同;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和第二水截止阀组均分别由多个水截止阀组成,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和第二水截止阀组中的多个水截止阀的布置相同;所述组合阀由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与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组成;所述冷却塔包括1个进口、1号出口和2号出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和第二保温水箱均分别包括有1号口、2号口和3号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和第二保温水箱的1号口分别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连接至第一壳管式换热器和第二壳管式换热器的水进口;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和第二壳管式换热器的水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保温水箱和第二保温水箱的2号口;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连接有一支路,所述支路与冷却塔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塔的1号出口和2号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保温水箱和第二保温水箱的3号口;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通过管道与四通阀的1号口、组合阀、和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通过管道与四通阀的2号口、组合阀和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串联在所述四通阀的3号口和4号口之间;通过控制第一冷媒截止阀组、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水截止阀组、第二水截止阀组中各冷媒截止阀和水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及调节第一加湿器、第一加湿器,第一电加热器、第二电加热器、第一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和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通过控制组合阀中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与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开关状态实现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第二风冷式换热器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用于实现模拟风冷制冷系统、水冷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制热系统和制取热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2个独立的水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热泵系统。通过相应的截止阀的切换可实现模拟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冷凝热回收、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常规制热、单独制取热水等不同的热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实现风冷式制冷的系统原理图;
图3是实现水冷式制冷的系统原理图;
图4是实现水冷式与风冷式串联,且风冷式在前、水冷式在后冷凝热回收的原理图;
图5是实现水冷式与风冷式串联,且水冷式在前、风冷式在后冷凝热回收的原理图;
图6是实现水冷式与风冷式并联热回收的原理图;
图7是实现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原理图;
图8是实现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原理图;
图9是实现制热系统的原理图;
图10是实现热水机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包括压缩机31、油分离器30、四通阀29、气液分离器32、第一冷媒截止阀组、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水截止阀组、第二水截止阀组、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第一加湿器15、第二加湿器7、第一电加热器16、第二电加热器8、第一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17、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9,组合阀、第一水泵27、第二水泵40、第一保温水箱33、第二保温水箱38和冷却塔37。所述组合阀由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与第一膨胀阀11和第二膨胀阀14组成;所述冷却塔37包括1个进口、1号出口和2号出口。所述冷却塔37包括1个进口、1号出口和2号出口。
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和第二冷媒截止阀组均分别由多个冷媒截止阀组成,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和第二冷媒截止阀组中的多个冷媒截止阀的布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19、冷媒截止阀20、冷媒截止阀21、冷媒截止阀22、冷媒截止阀23和冷媒截止阀24,其中:所述冷媒截止阀21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3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进口与四通阀29的1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4连接在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与四通阀29的1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2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19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组合阀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0连接在所述组合阀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之间。所述第二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1、冷媒截止阀2、冷媒截止阀2、冷媒截止阀4、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6,其中:所述冷媒截止阀4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1连接在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与四通阀29的2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3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6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所述组合阀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5连接在所述组合阀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0之间。
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和第二水截止阀组均分别由多个水截止阀组成,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和第二水截止阀组中的多个水截止阀的布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包括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水截止阀34和水截止阀35;其中,所述水截止阀26连接在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进口之间;所述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4串联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口之间的第一管道上;所述支路与第一管道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4之间,所述水截止阀35连接在该节点与冷却塔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二水截止阀组包括水截止阀41、水截止阀42、水截止阀39和水截止阀36;其中,所述水截止阀41连接在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之间;所述水截止阀42和水截止阀39串联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2号口之间的第二管道上;所述支路与第二管道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水截止阀42和水截止阀39之间,所述水截止阀36连接在该节点与冷却塔的进口之间。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均分别包括有1号口、2号口和3号口;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分别通过第一水泵27和第二水泵40连接至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和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进口;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和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的2号口;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连接有一支路,所述支路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和2号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的3号口;
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通过管道与四通阀29的1号口、组合阀、和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通过管道与四通阀29的2号口、组合阀和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43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31、油分离器30、气液分离器32串联在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和4号口之间。
通过控制第一冷媒截止阀组、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水截止阀组、第二水截止阀组中各冷媒截止阀和水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及调节第一加湿器15、第一加湿器7,第一电加热器16、第二电加热器8、第一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17和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9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通过控制组合阀中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与第一膨胀阀11和第二膨胀阀14的开关状态实现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用于实现模拟风冷制冷系统、水冷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制热系统和制取热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包括如下水系统:所述保温水箱33的1号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4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4的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2号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3号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2号出口与水箱38的3号口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与第二水泵4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水截止阀41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1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42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9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9的出口与第二保温水箱38的2号口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3号口与冷却塔37的2号出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6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利用上述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实现在下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
一、风冷制冷系统:如图2所示,关闭所有水截止阀,开启冷媒截止阀24、冷媒截止阀20、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1,四通阀29失电。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4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5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5的出口与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二、水冷制冷系统:如图3所示,开启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5及冷媒截止阀23、冷媒截止阀19、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1,四通阀29失电。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出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3号口连接;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3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3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9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9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5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5的出口与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三、冷凝热回收系统有三种不同的系统:水冷式与风冷式串联,水冷式在前;水冷式与风冷式串联,水冷式在后;水冷式与风冷式并联。具体如下:
3-1、水冷式与风冷式串联,且风冷式在前、水冷式在后的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4所示,开启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5及冷媒截止阀24、冷媒截止阀21、冷媒截止阀19、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1,四通阀29失电。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出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3号口连接。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4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与冷媒截止阀2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1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9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9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5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5的出口与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3-2、水冷式与风冷式串联,且水冷式在前、风冷式在后的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5所示,开启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5及冷媒截止阀23、冷媒截止阀22、冷媒截止阀20、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1,四通阀29失电。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出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3号口连接。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3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3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2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2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0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5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5的出口与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3-3、水冷式和风冷式并联的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6所示,开启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5及冷媒截止阀24、冷媒截止阀20、冷媒截止阀23、冷媒截止阀19、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1,四通阀29失电。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3号口连接。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4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0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2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3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3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9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9的进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5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5的出口与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四、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如图7所示,开启水截止阀36、水截止阀42和水截止阀41及冷媒截止阀24、冷媒截止阀20、冷媒截止阀6和冷媒截止阀2,四通阀29失电。
水系统: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与第二水泵4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水截止阀41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1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42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6的进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2号出口与第二保温水箱38的3号口连接。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油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4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6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6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五、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如图8所示,开启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水截止阀35、水截止阀40、水截止阀41和水截止阀42及冷媒截止阀23、冷媒截止阀19、冷媒截止阀6和冷媒截止阀2,四通阀29失电;.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水箱33的3号口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与第二水泵4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水截止阀41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1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42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6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2号出口与第二保温水箱38的3号口连接。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1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3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3的进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19的进口连接;冷媒截止阀19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口与第一膨胀阀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11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6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6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冷媒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冷媒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六、常规制热系统:如图9所示,关闭所有水截止阀,开启冷媒截止阀1、冷媒截止阀5、冷媒截止阀20和冷媒截止阀24,四通阀29得电。
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2号口与冷媒截止阀1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1的出口与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5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5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1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3的出口与第二膨胀阀14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14的进口与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0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4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1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七、单独制取热水冷媒系统:如图10所示,开启水截止阀40、水截止阀41、水截止阀42和水截止阀36及冷媒截止阀2、冷媒截止阀6、冷媒截止阀20和冷媒截止阀24,四通阀29得电。
水系统: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与第二水泵4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水截止阀41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1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42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6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2号出口与第二保温谁水箱38的3号口连接。
冷媒系统:所述压缩机3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3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4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2号口与冷媒截止阀2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6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6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1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3的出口与第二膨胀阀14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14的进口与冷媒截止阀20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0的出口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的出口与冷媒截止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媒截止阀24的出口与四通阀29的1号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口与压缩机31的吸气口连接。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缩机(31)、油分离器(30)、四通阀(29)、气液分离器(32)、第一冷媒截止阀组、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水截止阀组、第二水截止阀组、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第一加湿器(15)、第二加湿器(7)、第一电加热器(16)、第二电加热器(8)、第一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17)、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9),组合阀、第一水泵(27)、第二水泵(40)、第一保温水箱(33)、第二保温水箱(38)和冷却塔(37);
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和第二冷媒截止阀组均分别由多个冷媒截止阀组成,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和第二冷媒截止阀组中的多个冷媒截止阀的布置相同;
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和第二水截止阀组均分别由多个水截止阀组成,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和第二水截止阀组中的多个水截止阀的布置相同;
所述组合阀由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与第一膨胀阀(11)和第二膨胀阀(14)组成;
所述冷却塔(37)包括1个进口、1号出口和2号出口;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均分别包括有1号口、2号口和3号口;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分别通过第一水泵(27)和第二水泵(40)连接至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和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进口;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和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的2号口;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连接有一支路,所述支路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和2号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和第二保温水箱(38)的3号口;
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通过管道与四通阀(29)的1号口、组合阀、和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通过管道与四通阀(29)的2号口、组合阀和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43)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31)、油分离器(30)、气液分离器(32)串联在所述四通阀(29)的3号口和4号口之间;
通过控制第一冷媒截止阀组、第二冷媒截止阀组、第一水截止阀组、第二水截止阀组中各冷媒截止阀和水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及调节第一加湿器(15)、第一加湿器(7),第一电加热器(16)、第二电加热器(8)、第一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17)和第二调节机空调翅片换热器(9)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通过控制组合阀中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与第一膨胀阀(11)和第二膨胀阀(14)的开关状态实现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的切换;
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用于实现模拟风冷制冷系统、水冷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制热系统和制取热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19、冷媒截止阀20、冷媒截止阀21、冷媒截止阀22、冷媒截止阀23和冷媒截止阀24,其中:所述冷媒截止阀21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3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进口与四通阀(29)的1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4连接在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与四通阀(29)的1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2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19连接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组合阀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0连接在所述组合阀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8)之间;
所述第二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1、冷媒截止阀2、冷媒截止阀2、冷媒截止阀4、冷媒截止阀5和冷媒截止阀6,其中:所述冷媒截止阀4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2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与四通阀(29)的2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1连接在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与四通阀(29)的2号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3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冷式换热器(10)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6连接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所述组合阀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5连接在所述组合阀与第一风冷式换热器(10)之间;
所述第一水截止阀组包括水截止阀26、水截止阀28、水截止阀34和水截止阀35;其中,所述水截止阀26连接在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进口之间;所述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4串联在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保温水箱(33)的1号口之间的第一管道上;所述支路与第一管道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水截止阀28和水截止阀34之间,所述水截止阀35连接在该节点与冷却塔的进口之间;
所述第二水截止阀组包括水截止阀41、水截止阀42、水截止阀39和水截止阀36;其中,所述水截止阀41连接在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之间;所述水截止阀42和水截止阀39串联在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2号口之间的第二管道上;所述支路与第二管道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水截止阀42和水截止阀39之间,所述水截止阀36连接在该节点与冷却塔的进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水箱33的1号口与第一水泵2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口与水截止阀2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6的出口与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壳管式换热器25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28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4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4的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2号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28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5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5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1号出口与第一保温水箱33的3号口连接;所述冷却塔37的2号出口与水箱38的3号口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1号口与第二水泵(40)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0)的出口与水截止阀(41)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1)的出口与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壳管式换热器(43)的水出口与水截止阀42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9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9的出口与第二保温水箱(38)的2号口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38)的3号口与冷却塔(37)的2号出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42的出口与水截止阀36的进口连接;所述水截止阀36的出口与冷却塔(37)的进口连接。
CN201320666277.9U 2013-10-25 2013-10-25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33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6277.9U CN203533970U (zh) 2013-10-25 2013-10-25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6277.9U CN203533970U (zh) 2013-10-25 2013-10-25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33970U true CN203533970U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2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627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33970U (zh) 2013-10-25 2013-10-25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339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4989A (zh) * 2013-10-25 2014-02-12 中仪睿科(天津)教学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及其实验方法
CN105202810A (zh) * 2015-10-26 2015-12-30 天津商业大学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4989A (zh) * 2013-10-25 2014-02-12 中仪睿科(天津)教学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及其实验方法
CN103574989B (zh) * 2013-10-25 2015-09-23 中仪睿科(天津)教学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及其实验方法
CN105202810A (zh) * 2015-10-26 2015-12-30 天津商业大学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1261B (zh)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203721847U (zh)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104279662A (zh) 冷热联供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927718B (zh) 一种新型双效双温高温热泵装置
CN202973654U (zh) 余热回收式双效双温装置
CN203533970U (zh)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
CN202993639U (zh)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3574989B (zh) 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水器实验台及其实验方法
CN104837323A (zh) 一种数据中心列间散热系统
CN202993696U (zh)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203837330U (zh) Co2热泵热交换增焓装置
CN203671795U (zh) 多联式空调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多联式空调
CN203489525U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109990498A (zh) 一种燃气热泵空调系统
CN202392923U (zh) 一种空调热水两用装置
CN202143338U (zh) 机房设备并联散热系统
CN202267266U (zh) 一种水地源三联供机组
CN109282456B (zh) 放冷可分散控制独立运行的大型集中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915605U (zh) 整体式热交换器及其四联供热泵系统
CN105202809A (zh) 一种单机单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1757540U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联供热泵系统
CN201706777U (zh) 热回收多联式空调机组
CN202561930U (zh) 一种风冷式热回收热泵机组
CN201037714Y (zh) 高效多功能空气能源机组
CN201050908Y (zh) 高效多功能空气能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23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