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3575U -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3575U
CN216623575U CN202122723726.6U CN202122723726U CN216623575U CN 216623575 U CN216623575 U CN 216623575U CN 202122723726 U CN202122723726 U CN 202122723726U CN 216623575 U CN216623575 U CN 216623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rake disc
fastening
mounting ho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37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37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3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3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3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可使轮距较小的无人车等车辆能够适配转毂类试验设备,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包括柱状本体、制动盘连接主体和车轮连接主体;制动盘连接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制动盘连接主体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紧固结构与制动盘连接,且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制动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同轴结构;车轮连接主体的对应车轮上的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车轮连接主体通过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和连接孔中的第二紧固结构与车轮连接,且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车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同轴结构,从而在不降低制动盘和车轮之间的同轴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车辆轮距的扩展。

Description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试验中,转毂类试验设备通过与车辆的车轮直接接触来模拟路面对车辆的纵向作用力,在动力性与经济性、车速精度、电磁兼容性等需要使车辆处于运转状态的试验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最常见的转毂类试验设备一般面向轮距相对较大的车辆(比如典型乘用车)而开发,比如典型乘用车轮距为1400~1600mm。当轮距较小的车辆(比如无人配送车)在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时,由于轮距较小,其车轮无法与转毂接触,或者是车轮虽然能够与转毂接触,但是由于接触点太过靠近转毂边缘而导致设备报警或无法工作,致使轮距较小的车辆无法在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包括柱状本体,所述柱状本体的朝向制动盘的一端设置有制动盘连接主体,所述柱状本体的朝向车轮的一端设置有车轮连接主体;
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紧固结构与所述制动盘连接,且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所述制动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制动盘和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一同轴结构;
所述车轮连接主体的对应所述车轮上的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车轮连接主体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中的第二紧固结构与所述车轮连接,且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所述车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车轮和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二同轴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一紧固螺母;
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盘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上,且位于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的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以将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和所述制动盘锁紧;
所述第一同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和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之间。
可选的,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的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车轮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围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围,且可供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第一凸环相配合;
所述第一同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和所述第一凸环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环的内壁上的第一锥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外侧壁上的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匹配抵接的第二锥面;
在沿所述车轮至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环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一锥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锥面的圆锥母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可选的,所述制动盘上设置有预制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穿设在所述预制安装孔中,且与所述预制安装孔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包括第一子同轴结构,所述第一子同轴结构设置在所述车轮连接主体与所述车轮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轮连接主体的朝向所述车轮的一侧的延伸凸部;
所述延伸凸部用于伸入至所述车轮的轮辋中心孔中,且与所述轮辋中心孔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紧固件和第二紧固螺母;
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以将所述车轮连接主体和所述车轮锁紧。
可选的,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包括第二子同轴结构;
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与所述车轮连接主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与所述车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挡设在所述车轮连接主体的背离所述车轮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尾部;
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与所述车轮连接主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连接孔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的第三锥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外侧壁上的与所述第三锥面相匹配抵接的第四锥面;在沿所述车轮至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孔的孔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三锥面;
和/或,所述车轮连接主体的背离所述车轮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制动盘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围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外围,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二凸环相配合;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环的内壁上的第五锥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头部外侧壁上的与所述第五锥面相匹配抵接的第六锥面;在沿所述制动盘至所述车轮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凸环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五锥面。
可选的,所述第三锥面的圆锥母线与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所述第五锥面的圆锥母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可选的,所述柱状本体可沿轴向伸缩,以调整所述制动盘和所述车轮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柱状本体包括本体部和两个分设在所述本体部两端的伸缩部;
所述伸缩部可相对于所述本体部轴向移动;其中一个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车轮连接主体连接;
所述本体部和所述伸缩部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本体部和所述伸缩部相对移动的定位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通过设置柱状本体,柱状本体的一端设置制动盘连接主体,柱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车轮连接主体,在制动盘连接主体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将制动盘连接主体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紧固结构与制动盘连接,在车轮连接主体上设置第二安装孔,将车轮连接主体通过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和车轮连接孔中的第二紧固结构与车轮连接,也就是说,当对轮距较小的车辆进行试验时,将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连接在车辆的制动盘和车轮之间,从而起到了扩展车辆轮距的目的,使得轮距较小的车辆可以在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提高了转毂类试验设备的适用范围;而且,由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制动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制动盘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一同轴结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车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车轮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二同轴结构,从而在实现轮距扩展的同时,保证了制动盘和车轮同轴,避免车轮转动中晃动的问题,保证了车轮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车辆试验的精确度,即,本公开提供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是在不降低制动盘和车轮同轴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轮距的扩展。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轮位于转毂类试验设备上时的侧视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连接在制动盘和车轮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连接在制动盘和车轮之间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连接在制动盘和车轮之间时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图5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对应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当柱状本体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柱状本体;11、本体部;12、伸缩部;13、定位结构;131、定位孔;132、连接件;2、制动盘连接主体;21、第一安装孔;22、第一凸环;221、第一锥面;3、车轮连接主体;31、第二安装孔;32、延伸凸部;4、第一紧固结构;41、第一紧固螺栓;42、第一紧固螺母;421、第二锥面;5、第二紧固结构;51、紧固件;52、第二紧固螺母;521、第四锥面;6、制动盘;7、车轮;71、连接孔;711、第三锥面;72、轮辋中心孔;8、转毂类试验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转毂类试验设备用于对汽车进行试验,当前最常见的有可能适配无人配送车辆的转毂类试验设备一般面向乘用车而开发。参照图1所示,具体试验时,使车辆的车轮7与转毂类试验设备8接触来模拟路面对车辆的纵向作用力。典型乘用车的轮距较常见无人配送车的轮距要大,比如典型乘用车轮距为1400~1600mm。当轮距较小的车辆(比如无人配送车,轮距比如为900mm)需要通过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8进行试验时,由于轮距较小,其车轮无法与转毂接触或者是虽然能够与转毂接触,但是由于接触点太过靠近转毂边缘而导致设备报警或无法工作的问题。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以在不降低制动盘和车轮同轴精度的情况下,实现对车辆轮距的扩展,使车辆能够在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上进行正常试验。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包括:柱状本体1,柱状本体1的朝向制动盘6的一端设置有制动盘连接主体2,柱状本体1的朝向车轮7的一端设置有车轮连接主体3。
制动盘连接主体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制动盘连接主体2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21中的第一紧固结构4与制动盘6连接。其中,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制动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制动盘6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一同轴结构。
车轮连接主体3的对应车轮7上的连接孔7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1,车轮连接主体3通过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1和连接孔71中的第二紧固结构5与车轮7连接。其中,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车轮7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车轮7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二同轴结构。
当需要利用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8对轮距较小的车辆进行试验时,将车辆的制动盘6和车轮7拆离,将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连接在制动盘6和车轮7之间。具体地,将制动盘连接主体2与制动盘6通过第一紧固结构4连接,将车轮连接主体3与车轮7通过第二紧固结构5连接,从而实现了车辆轮距的扩展。而且由于第一同轴结构的作用,使得制动盘6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保持同轴,由于第二同轴结构的作用,使得车轮7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保持同轴,从而保证了制动盘6和车轮7之间的同轴度,避免车轮7转动过程中晃动,提高了车轮7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并非是简单的过渡件,其是在不降低制动盘6和车轮7同轴精度的前提下扩展轮距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不仅可以适用于轮距较小的无人车,比如无人配送车,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需要在已有转毂类试验设备8上进行试验,且车辆自身轮距与转毂类试验设备8不匹配的其他车辆。
具体实现时,柱状本体1可以为中空管柱,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个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重量,使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更加符合工程设计理念,且可减少制作耗材,降低制作成本。其中,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车轮连接主体3可以均为板状,比如为圆板状。
其中,柱状本体1、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车轮连接主体3具体可以为金属材质,当然,也可以其他材质,只要能够满足强度等要求即可。此外,柱状本体1、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车轮连接主体3可以一体制作成型,也可以分开制作,后续装配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通过设置柱状本体1,柱状本体1的一端设置制动盘连接主体2,柱状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车轮连接主体3,在制动盘连接主体2上设置第一安装孔21,将制动盘连接主体2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21中的第一紧固结构4与制动盘6连接,在车轮连接主体3上设置第二安装孔31,将车轮连接主体3通过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1和车轮7连接孔71中的第二紧固结构5与车轮7连接,也就是说,当对轮距较小的车辆进行试验时,将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连接在车辆的制动盘6和车轮7之间,从而起到了扩展车辆轮距的目的,使得轮距较小的车辆可以在已有的转毂类试验设备8上进行试验,提高了转毂类试验设备8的适用范围,无需为轮距较小的车辆专门研发对应的转毂类试验设备8;而且,由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制动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制动盘6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一同轴结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车轮7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车轮7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二同轴结构,从而在实现轮距扩展的同时,保证了制动盘6和车轮7同轴,避免车轮7转动中晃动的问题,保证了车轮7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车辆试验的精确度,即,本公开提供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是在不降低制动盘6和车轮7同轴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轮距的扩展。
参照图2至图6所示,第一紧固结构4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紧固螺栓41和第一紧固螺母42。其中,第一紧固螺栓41穿设在第一安装孔21中,第一紧固螺栓41的一端与制动盘6连接,第一紧固螺母42套设在第一紧固螺栓41上,且位于制动盘连接主体2的背离制动盘6的一侧,以将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制动盘6锁紧。其中,第一同轴结构设置在第一紧固螺母42和制动盘连接主体2之间。
其中,第一紧固螺栓41具体可以是制动盘6上本身用于与车轮7的连接孔71之间连接的预制螺栓,其中第一安装孔21的尺寸具体可与车轮7的连接孔71的尺寸一致,如此设置使得无需改变制动盘6的结构,即可实现制动盘6与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的连接固定。具体实现时,制动盘6上设置有预制安装孔,第一紧固螺栓41穿设在预制安装孔中,且与预制安装孔过盈配合,如此设置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进行试验时,使第一紧固螺栓41穿设在制动盘连接主体2的第一安装孔21中,然后将第一紧固螺母42套设在第一紧固螺栓41上,旋拧第一紧固螺母42直至制动盘6与制动盘连接主体2相互锁紧。试验结束时,反方向旋拧第一紧固螺母42,使第一紧固螺母42与第一紧固螺栓41脱离,然后将第一紧固螺栓41从第一安装孔21中脱离,即可将制动盘6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分离。通过将第一紧固结构4如上设置,使得制动盘6与制动盘连接主体2之间的连接和拆离均比较方便,且连接可靠。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紧固结构4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制动盘6之间的可靠连接的结构,比如第一紧固结构4包括可穿设在第一安装孔21中的连接柱和可卡设在连接柱上的止挡环或固定卡,连接柱一端与制动盘6连接,通过止挡环或固定卡将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制动盘6锁定在一起。
参照图3、图5和图6所示,具体地,制动盘连接主体2的背离制动盘6的一侧具有朝向车轮7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环22,第一凸环22围设在第一安装孔21的外围,且可供第一紧固螺栓41穿过。第一紧固螺母42与第一凸环22相配合。第一同轴结构具体设置在第一紧固螺母42和第一凸环22之间。也就是说,当第一紧固螺母42旋拧到位时,即制动盘连接主体2与制动盘6锁紧时,第一紧固螺母42的部分外侧壁与第一凸环22的内壁抵接。第一凸环2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第一紧固螺母42限位的作用,提高了第一紧固螺母42的稳定性。
参照图6所示,第一同轴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第一凸环22的内壁上的第一锥面221和设置在第一紧固螺母42外侧壁上的与第一锥面221相匹配抵接的第二锥面421。具体地,在沿车轮7至制动盘6的方向上,第一凸环22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上述第一锥面221。也就是说,当第一紧固螺母42旋拧到位时,不仅实现了制动盘6与制动盘连接主体2之间的锁紧,而且通过第一锥面221和第二锥面421的配合,同时保证了制动盘6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的同轴,直接利用第二紧固螺母42和第一凸环22实现同轴,结构简单可靠且装配方便。
具体实现时,可将第一锥面221的圆锥母线与第一安装孔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0°~40°,在该角度范围时,同轴精度更高。比如,第一锥面221的圆锥母线与第一安装孔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同轴结构具体包括第一子同轴结构,第一子同轴结构设置在车轮连接主体3与车轮7之间。参照图2至图7所示,第一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主体3的朝向车轮7的一侧的延伸凸部32。延伸凸部32用于伸入至车轮7的轮辋中心孔72中,且与轮辋中心孔72间隙配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可靠且装配方便。
该延伸凸部32的标称直径与轮辋中心孔72直径相同,但是其公差带位于轮辋中心孔72公差带以下,保证延伸凸部32与轮辋中心孔72为小间隙配合,具体径向间隙可以为0.02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设置在车轮连接主体3的朝向车轮7的一侧的延伸凸部32具体可以看做是车轮连接主体3的一部分;也可以看做是柱状本体1的一部分,在该种情况下,车轮连接主体3上设置有通孔,柱状本体1的靠近车轮7的一端穿设在该通孔中,且与该通孔相对固定,该端上的延伸凸部32伸出至通孔外,以与轮辋中心孔72配合。
参照图4、图5和图7所示,第二紧固结构5具体可以包括:紧固件51和第二紧固螺母52。其中,紧固件51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1和连接孔71中,第二紧固螺母52套设在紧固件51上,以将车轮连接主体3和车轮7锁紧。
该连接孔71具体为车轮7本身用于与制动盘6上的预制螺栓连接的连接孔,如此设置使得无需改变车轮7的结构,即可实现车轮7与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的连接固定。
需要进行试验时,使紧固件51穿设在车轮连接主体3的第二安装孔31和车轮7上的连接孔71中,然后将第二紧固螺母52套设在紧固件51上,旋拧第二紧固螺母52直至车轮7与车轮连接主体3相互锁紧。试验结束时,反方向旋拧第二紧固螺母52,使第二紧固螺母52与紧固件51脱离,然后将紧固件51从第二安装孔31和连接孔71中脱离,即可将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分离。通过将第二紧固结构5如上设置,使得车轮7与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的连接和拆离均比较方便,且连接可靠。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二紧固结构5也可以包括:可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1和连接孔71中的连接柱以及可卡设在连接柱上的止挡环或者固定卡,只要能够实现车轮连接主体3和车轮7之间的可靠连接,保证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同轴即可。
该紧固件51比如可以为紧固螺栓,此处的紧固螺栓为第二紧固螺栓,由于车轮连接主体3和车轮7之间通过延伸凸部32与轮辋中心孔72相配合进行定心,以保证车轮7和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同轴度,而第二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母的连接部位不再承担定心作用,因此,此时第二紧固结构5的第二紧固螺栓使用普通螺栓实现连接即可,从而降低了对第二紧固螺栓类型选择和安装的要求。此外,在该种情况下,该第二紧固螺母具体可以是原先与车轮连接孔71相配合的车轮螺母(即第二紧固螺母的形状与连接孔形状匹配),以进一步提高同轴精度。当然,由于延伸凸部32与轮辋中心孔72相配合进行定心,该种情况下,该第二紧固螺母也可以是普通螺母。
当然,紧固件51也可以为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旋拧有第二紧固螺母52,同样可实现车轮连接主体3与车轮7之间的连接。由于车轮连接主体3和车轮7直接通过延伸凸部32与轮辋中心孔72配合进行定心,因此,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的第二紧固螺母比如可以选择普通的螺杆和螺母,降低了对螺杆和螺母类型选择和安装的要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同轴结构具体包括第二子同轴结构,第二紧固结构5与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和/或第二紧固结构5与车轮7之间设置有该第二子同轴结构。
以紧固件51为第二紧固螺栓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挡设在车轮连接主体3的背离车轮7的一侧,第二紧固螺母52套设在第二紧固螺栓的尾部。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和图7所示,第二紧固螺母52与连接孔71之间设置有第二子同轴结构。第二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孔71的孔壁上的第三锥面711和设置在第二紧固螺母52外侧壁上的与第三锥面711相匹配抵接的第四锥面521。具体地,在沿车轮7至制动盘6的方向上,连接孔71的孔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第三锥面711。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孔71沿轴向包括相连接的两个孔段,靠近制动盘6的一段可以为直孔段,远离制动盘6的一段为锥形孔段。第二紧固螺母52与该锥形孔段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紧固螺母52旋拧到位时,第二紧固螺母52外侧壁上的第四锥面521与连接孔71的孔壁的第三锥面711正好抵接,不仅实现了车轮7与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的锁紧,而且通过第三锥面711和第四锥面521的配合,同时保证了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的同轴,结构简单稳定且装配方便。
具体实现时,可将第三锥面711的圆锥母线与连接孔7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0°~40°,比如,将第三锥面711的圆锥母线与连接孔7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在该范围时,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同轴精度更高。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与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设置有第二子同轴结构。具体地,可以在车轮连接主体3的背离车轮7的一侧设置朝向制动盘6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环,第二凸环围设在第二安装孔31的外围,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与第二凸环相配合。其中,第二凸环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凸环22类似。第二凸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第二紧固螺栓的定位,提高第二紧固螺栓的稳定性。在该种情况下,第二子同轴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第二凸环的内壁上的第五锥面和设置在第二紧固螺栓头部外侧壁上的与第五锥面相匹配抵接的第六锥面。具体地,在沿制动盘6至车轮7的方向上,第二凸环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第五锥面。也就是说,也可以通过车轮连接主体3上的第五锥面和第二紧固螺栓头部外侧壁上的第六锥面的配合,保证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的同轴精度。
具体实现时,可将第五锥面的圆锥母线与第二安装孔3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0°~40°。比如,将第五锥面的圆锥母线与第二安装孔3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在该范围时,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同轴精度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对应的第二子同轴结构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仅设置其中一者。
此外,当紧固件51为螺杆时,第二紧固螺母需为两个,其中,可以使套设在螺杆左端的第二紧固螺母52的外侧壁形成上述第六锥面,使第六锥面与第二凸环上的第五锥面配合,使套设在螺杆右端的第二紧固螺母52的外侧壁形成上述第四锥面521,使第四锥面521与连接孔71上的第三锥面711配合,以在实现车轮7与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连接的同时,保证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的同轴精度。
本实施例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中,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具体可仅通过第一子同轴结构保证同轴精度,这样可通过普通的紧固件和紧固螺母实现车轮7与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的连接即可。车轮7与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之间也可以仅通过第二子同轴结构保证同轴精度。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子同轴结构和第二子同轴结构。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柱状本体1可沿轴向伸缩,以调整制动盘6和车轮7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制动盘6与车轮7之间的轮距的调整范围更加灵活,使得该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对不同转毂试验设备的适用性更强。
具体地,柱状本体1可以包括:本体部11和两个分设在本体部11两端的伸缩部12。其中,伸缩部12可相对于本体部11轴向移动。其中一个伸缩部12与制动盘连接主体2连接,其中另一个伸缩部12与车轮连接主体3连接。本体部11和伸缩部12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本体部11和伸缩部12相对移动的定位结构13。这样设置在实现柱状本体1可轴向伸缩的同时,使得柱状本体1的平衡度更好,进而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
示例性的,本体部11具体可以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伸缩部12套设在本体部11内,且可相对于本体部11轴向移动。其中,伸缩部12可以为中空管状结构,也可以为实心结构。
定位结构13具体可包括设置在本体部11上的定位孔、设置在伸缩部12上的定位孔131以及可穿设在本体部11的定位孔和伸缩部12的定位孔131中的连接件132。示例性的,伸缩部12上的定位孔131为多个,多个定位孔131沿伸缩部12的轴向间隔排布,伸缩部12上的定位孔131可择一与本体部11上的定位孔对准。连接件132具体可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当伸缩部12上的其中一个定位孔131与本体部11上的定位孔对准时,将连接螺栓穿设在对应的定位孔中,将连接螺母套设在连接螺栓上,旋拧连接螺母直至本体部11和伸缩部12锁紧,从而使本体部11和伸缩部12之间相对固定,此时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处于固定长度,如此设置操作非常方便。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柱状本体1具体为三段式伸缩结构。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柱状本体1也可以为两段式伸缩结构或者三段以上式伸缩结构。
具体实现时,可根据车辆自身轮距与转毂类试验设备8的尺寸灵活的调整车辆轮距扩展装置的长度。
此外,伸缩部12也可以不套设在本体部11上,比如伸缩部12位于本体部11的外侧,且能够沿本体部11轴向移动。其中,定位结构1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使本体部11和伸缩部12相对固定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本体(1),所述柱状本体(1)的朝向制动盘(6)的一端设置有制动盘连接主体(2),所述柱状本体(1)的朝向车轮(7)的一端设置有车轮连接主体(3);
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中的第一紧固结构(4)与所述制动盘(6)连接,且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所述制动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制动盘(6)和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一同轴结构;
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的对应所述车轮(7)上的连接孔(7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1),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31)和所述连接孔(71)中的第二紧固结构(5)与所述车轮(7)连接,且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与所述车轮(7)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车轮(7)和所述车辆轮距扩展装置保持同轴的第二同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4)包括第一紧固螺栓(41)和第一紧固螺母(42);
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1)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中,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1)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盘(6)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2)套设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1)上,且位于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的背离所述制动盘(6)的一侧,以将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和所述制动盘(6)锁紧;
所述第一同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2)和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的背离所述制动盘(6)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车轮(7)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凸环(22),所述第一凸环(22)围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的外围,且可供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1)穿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2)与所述第一凸环(22)相配合;
所述第一同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2)和所述第一凸环(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环(22)的内壁上的第一锥面(2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42)外侧壁上的与所述第一锥面(221)相匹配抵接的第二锥面(421);
在沿所述车轮(7)至所述制动盘(6)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环(22)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一锥面(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面(221)的圆锥母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6)上设置有预制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1)穿设在所述预制安装孔中,且与所述预制安装孔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包括第一子同轴结构,所述第一子同轴结构设置在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与所述车轮(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的朝向所述车轮(7)的一侧的延伸凸部(32);
所述延伸凸部(32)用于伸入至所述车轮(7)的轮辋中心孔(72)中,且与所述轮辋中心孔(72)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紧固件(51)和第二紧固螺母(52);
所述紧固件(51)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31)和所述连接孔(71)中,所述第二紧固螺母(52)套设在所述紧固件(51)上,以将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和所述车轮(7)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轴结构包括第二子同轴结构;
所述第二紧固结构(5)与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紧固结构(5)与所述车轮(7)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51)为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挡设在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的背离所述车轮(7)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固螺母(52)套设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尾部;
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与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连接孔(7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孔(71)的孔壁上的第三锥面(7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螺母(52)外侧壁上的与所述第三锥面(711)相匹配抵接的第四锥面(521);在沿所述车轮(7)至所述制动盘(6)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孔(71)的孔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三锥面(711);
和/或,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的背离所述车轮(7)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制动盘(6)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围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31)的外围,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二凸环相配合;所述第二子同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环的内壁上的第五锥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头部外侧壁上的与所述第五锥面相匹配抵接的第六锥面;在沿所述制动盘(6)至所述车轮(7)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凸环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五锥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面(711)的圆锥母线与所述连接孔(7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所述第五锥面的圆锥母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3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本体(1)可沿轴向伸缩,以调整所述制动盘(6)和所述车轮(7)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轮距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本体(1)包括本体部(11)和两个分设在所述本体部(11)两端的伸缩部(12);
所述伸缩部(12)可相对于所述本体部(11)轴向移动;其中一个所述伸缩部(12)与所述制动盘连接主体(2)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伸缩部(12)与所述车轮连接主体(3)连接;
所述本体部(11)和所述伸缩部(12)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本体部(11)和所述伸缩部(12)相对移动的定位结构(13)。
CN202122723726.6U 2021-11-08 2021-11-08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Active CN216623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3726.6U CN216623575U (zh) 2021-11-08 2021-11-08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3726.6U CN216623575U (zh) 2021-11-08 2021-11-08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3575U true CN21662357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3726.6U Active CN216623575U (zh) 2021-11-08 2021-11-08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3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91465C (en) Rotatable bar pin bushing assembly
US9097272B2 (en) Fixing arrangement for fixing motor vehicle components
JP6421186B2 (ja) 複合材ホイール用のセンターロック取付構造
CN110582413B (zh) 用于车轮的紧急操作的附接件
US7179039B2 (en) Vibration-damping ring insert arrangement and component connection arrangemen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101775976B1 (ko) 제 1 및 2 조인트 아암을 피봇식으로 연결하기 위한 조인트 장치, 거울 리테이너 및 이러한 조인트 장치를 포함하는 거울
CA2189402C (en) Power steering coupling assembly
US6786259B2 (en) Locking ring assembly for wheel rim assembly
JP288711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への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取付け具
BRPI0615361A2 (pt) dispositivo e método para montar objetos em uma parede de veìculo
US5655796A (en) Tubula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16623575U (zh)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JPH04224328A (ja) 車両部分の受け口に組込まれた支持ブラケットの保安装置
US20060213366A1 (en) Piston-cylinder unit with a protective sleeve
CN114155774A (zh) 车辆轮距扩展装置
US20190376540A1 (en) System for fastening a first component to a second component
BR102019004034A2 (pt) prendedor de objeto em formato de corda
US20190257341A1 (en) Annular plug-in coupl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with the aid of the annular plug-in coupling
US8469461B2 (en) Universal wheel hub
CA2143215A1 (en) Tubula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140116184A1 (en) Steering wheel retention assembly
CN105579288A (zh) 具有集成的管锚定件的窝形接头
US8696232B2 (en) Structural unit with axial adjustment limiting elements
US20020130548A1 (en) Aligning means for motor vehicle wheels
CN209008658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