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0135U -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0135U
CN216620135U CN202122971701.8U CN202122971701U CN216620135U CN 216620135 U CN216620135 U CN 216620135U CN 202122971701 U CN202122971701 U CN 202122971701U CN 216620135 U CN216620135 U CN 216620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ump
source heat
energy station
air
ai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17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成
曾智勇
万绪财
敬荣波
陈迪
吴春菊
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echeng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echeng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echeng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echeng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17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0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0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0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包括封闭的能源站房舍和位于能源站房舍内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能源站房舍的四周的墙壁为隔音墙,并在墙壁上开设有通风结构,能源站房舍的房顶由隔音采光板搭建而成。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站产生的噪音,并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有效抑制了冷岛效应,提高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背景技术
分布式能源站是指功率不大(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小型模块化、分布在负荷设备附近的清洁环保发电设施,并可提供生活用热水和空调冷冻水。能源站的主要适用对象是电、热、冷供应集中的区域用户,如商务中心、学校、医院、居民区等。
分布式能源站使用清洁能源,通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利用发电后的尾部烟气余热生产高温热媒水,用于制备生活热水和空调冷冻水。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在社区的负荷中心,可以实现区域所需各种能源的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源输送损耗。由于分布式能源站热能的梯级综合利用以及能源输送损耗最小,因此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分布式能源站还具有无污染无排放、安装方便、应用广泛等优点。
但是能源站机组运行时会产生较大噪音,从而对邻近建筑物的声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分布式能源站常用的热泵机组,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即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其运行能力也随空气温度降低而降低,造成电力能耗增加;再者,由于各热泵机组间隔过小时会产生冷岛效应,造成局部温度过低,也就要求各热泵机组布置间距适当加大,造成能源站占地面积的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降低了噪音,并在不增加能源站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有效抑制了冷岛效应,提高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包括封闭的能源站房舍和位于能源站房舍内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能源站房舍的四周的墙壁为隔音墙,墙壁上开设有通风结构,能源站房舍的房顶由隔音采光板搭建而成。
可选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顶部排风口处安装有排风口导流罩,排风口导流罩与外部大气连通,用于将空气源热泵机组产生的冷空气引导排出。
可选地,排风口导流罩由隔音材料制成。
可选地,排风口导流罩由波纹隔音板制成。
可选地,空气源热泵机组为多个,多个空气源热泵机组并排间隔分布。
可选地,通风结构为通风缝隙或通风孔,且通风孔上安装有百叶窗。
可选地,通风结构为两个,两个通风结构相对设置于能源站房舍的两侧墙壁上。
可选地,隔音采光板由聚碳酸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制成。
可选地,墙壁内侧铺设有隔音墙板或隔音石膏板。
可选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压缩机为涡旋式压缩机。
有益效果:
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通过将能源站房舍四周设置为具有隔音降噪功能的墙壁,使用隔音采光板搭建呈该能源站房舍的房顶,并在墙壁上开设有通风结构,不仅保证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吸气量需求,还降低了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对周围的噪音影响,并且使用采光板聚集阳光对房舍内部空气加热,抑制了空气源热泵机组产生的冷岛效应,大大提升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源站的总体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能源站房舍;110、墙壁;111、通风结构;120、房顶;
200、空气源热泵机组;210、排风口导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请参考图1,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包括封闭的能源站房舍100和位于能源站房舍100内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200,该能源站房舍100的四周的墙壁110为隔音墙,具有隔音降噪作用,墙壁110上开设有通风结构111,能源站房舍100的房顶120由隔音采光板搭建而成。通风结构111使得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吸气流畅,保证了能源站内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吸风量的要求,满足了热泵换热所需的进气量。
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通过将能源站房舍100四周的墙壁110设置为具有隔音降噪功能的隔音墙,并使用隔音采光板搭建成该能源站房舍100的房顶120,一方面降低了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噪音,降低能源站运行产生的声环境污染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使用采光板聚集阳光对房舍内部空气加热,抑制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产生的冷岛效应,在不增大空气源热泵机组200间隔距离以及增大能源站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源站的总体能耗;并且还可减小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布置间距,从而整体降低能源站占地面积;同时,由隔音墙和隔音采光板搭建而成的能源站房舍100,不仅外观更为美观,还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内部供热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保证了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设置为多个,多个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并排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机组200设有4个。优选地,上述4个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在能源站房舍100内并排等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上述隔音采光板由聚碳酸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制成。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拥有良好的透光性,在太阳光的暴晒下也不会产生黄变、雾化现象,透光性能可持续保持;同时,上述材料制成的采光板还拥有良好的抗撞击性能,可以承受冰雹、树枝、石块等的撞击,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并且,还具有重量轻、易加工、化学性能稳定、不易产生形变的优点,具备优异的隔音效果,降低了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影响。
进一步地,墙壁110内侧铺设有隔音墙板或隔音石膏板。通过在墙壁110 内侧铺设隔音墙板或隔音石膏板,不仅降低了搭建墙壁110的成本,还使得搭建能源站房舍100的工艺更加简单便捷。隔音墙板是一种高性能的约束阻尼结构板,它由粘弹阻尼隔音涂层和约束阻尼层复合制作而成,当结构板在受到声波的撞击而产生振动时,粘弹阻尼涂层能有效的将声波的振动能转化成热能消耗掉,从而起到显著的隔音作用;它具有可任意切割,安装、施工简单方便,易翻修、成本低的优点,并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还具有防火、保温、防霉、防潮的性能,还具备良好的抗冲击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顶部排风口处还安装有排风口导流罩210,排风口导流罩210与外部大气连通,用于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产生的冷空气引导排出。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在吸收空气中的能量后,还需将冷却后的空气排出。现有技术不对排风口的出口气流进行引导,冷却的空气会聚集在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四周,使得机组周围的温度降低从而造成冷岛效应,降低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运行效率。而本实施例通过在排风口设置排风口导流罩210,可引导冷却后的空气直接排出能源站房舍100,避免冷却后的空气在机组周围聚集,进一步抑制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造成的冷岛效应,保证空气源热泵机组200换热之后产生的冷空气顺利排出,且不影响空气源热泵机组200 吸风,改善了机组运行环境,减少了机组的能量消耗。
优选地,排风口导流罩210由隔音材料制成。由隔音材料制成的排风口导流罩210,降低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排气时产生的噪音影响,降低能源站运行产生的声环境污染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排风口导流罩210由波纹隔音板制成。当然也可选用其它隔音板制成,比如穿孔吸音板。上述隔音板由铝合金、合金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安装方便、节约成本、隔音效果好的优点。
请继续参考图1,该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墙壁110上设置有通风结构111,该通风结构111为通风缝隙或通风孔,且通风孔上安装有百叶窗。在本实施例中,该通风结构111为通风口,且通风口上安装有百叶窗;并且由于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吸风口位于下侧,相应地,该通风口也设置于能源站房舍100的一侧的墙壁110的下侧,便于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吸气。上述结构能够在保证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吸气通畅的情况下,同时保证能源站内热泵机组吸风通风量的要求,满足热泵换热所需的进气量,同时防止机组吸入能源站房舍100周围的杂物,保证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安全运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风结构111为多个,多个通风结构111在墙壁 110上间隔分布。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通风结构111为两个,两个通风结构111相对设置于能源站房舍100的两侧的墙壁110上。多个通风结构111进一步保证了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进气流畅,从而保证能源站内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吸风通风量要求,满足热泵换热的进气量。
优选地,上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压缩机为涡旋式压缩机。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压缩机,比如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等。涡旋式压缩机力矩变化小,具有震动小、噪声低的优点,同时其运行效率高、运转可靠性高,不仅能降低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运行噪声,还降低了能源站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包括封闭的能源站房舍(100)和位于所述能源站房舍(100)内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站房舍(100)的四周的墙壁(110)为隔音墙,所述墙壁(110)上开设有通风结构(111),所述能源站房舍(100)的房顶(120)由隔音采光板搭建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顶部排风口处安装有排风口导流罩(210),所述排风口导流罩(210)与外部大气连通,用于将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产生的冷空气引导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导流罩(210)由隔音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导流罩(210)由波纹隔音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并排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111)为通风缝隙或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上安装有百叶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111)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结构(111)相对设置于所述能源站房舍(100)的两侧墙壁(1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采光板由聚碳酸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110)内侧铺设有隔音墙板或隔音石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200)的压缩机为涡旋式压缩机。
CN202122971701.8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Active CN216620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701.8U CN216620135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701.8U CN216620135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0135U true CN21662013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1701.8U Active CN216620135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0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2013B (zh) 城市户内变电站主要噪声源的降噪结构
CN102607294B (zh) 冷却塔消声结构
KR100719858B1 (ko) 연돌효과를 이용한 초고층 건물의 하이브리드 환기시스템
CN102828566A (zh) 一体化通风热交换模块墙体及换气方法
CN201121423Y (zh) 综合治理消声降噪房
CN103021629A (zh) 一种模块结构的箱式变压器静音箱体
CN216620135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CN101922184A (zh) 主动式动态空气墙
CN201121402Y (zh) 内藏式排风消声通道
CN110905234A (zh) 一种基于光伏的绿色环保住宅
CN207881085U (zh) 一种绿色建筑通气节能设备
CN101100890A (zh) 与尖顶建筑一体化结合的太阳能利用系统
CN202299528U (zh) 一种消声隔音综合装置
CN201056953Y (zh) 多功能门
CN211739403U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建筑通风风道
CN210467312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组用消音箱内部结构
CN202691457U (zh) 一种燃气机组静音箱
CN202955791U (zh) 制冷多联机室外降噪、换热改善装置
CN201121403Y (zh) 内藏式进风消声通道
CN220229448U (zh) 一种建筑节能换气装置
CN104963439A (zh) 一种节能双层幕墙
CN215058341U (zh) 一种应用在设备机房中的防风雨静音排风系统
CN215765702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主机消音房
CN111535626B (zh) 一种解决磨房降噪采光通风的方法
Prakash A review on heat dissipating passive cooling technique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at tropical reg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