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7278U -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7278U
CN216617278U CN202122639137.XU CN202122639137U CN216617278U CN 216617278 U CN216617278 U CN 216617278U CN 202122639137 U CN202122639137 U CN 202122639137U CN 216617278 U CN216617278 U CN 21661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door shaft
door body
shaf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91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京
刘占彬
李德华
于福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ew District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ew District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ew District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ew District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91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7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7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其中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包括门框及门体,门体设置在双向开启门轴组件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包括轴线平行的内开门轴及外开门轴,内开门轴位于门框的侧框的内侧且位置固定,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门体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外开门轴跟随门体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并由位于门框的门洞内且靠近侧框的位置转动至门框的内侧;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外开门轴保持在位于门框的门洞内且靠近侧框的位置,门体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本方案在采用仿古建筑的大门结构的同时,满足了门体内、外双开的功能,为解决现有的仿古建筑门的结构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矛盾提供了可行的结构。

Description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建筑领域,尤其是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古建筑大门的门体是退在门框、中槛和下槛内侧,因此,古建筑大门的开启方式为180度内平开,门体如果要向外开启,则门体被门框、中槛和下槛阻挡,无法实现。
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作为安全出口,大门开启方式应为外平开,即开向人员疏散的方向,且不应设门槛,这一规定与传统古建筑大门的结构设计形成矛盾。
因此,在大门设计中,如何既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又能完美诠释古建筑形制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包括门框及门体,所述门体的顶部低于所述门框的上框,所述门体设置在双向开启门轴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包括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它们分别包括固定座、转换件、门体安装件及平行的内开门轴及外开门轴;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同心设置,所述上门轴组件及第二轴组件的外开门轴同心设置;
所述内开门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门框的一侧框的内侧;所述内开门轴连接所述转换件,所述转换件连接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门体安装件,所述门体安装件连接门体;
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外开门轴位于所述门框的门洞内且靠近内开门轴所邻的侧框;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同步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所述外开门轴跟随门体转动至门框内侧;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时,所述转换件位置不动,所述门体安装件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饰下门槛,所述门体的顶部与门框的中槛的底部高度相当。
优选的,所述转换件为L形,所述转换件的第一横部连接所述内开门轴,所述转换件的第二横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横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横部连接所述外开门轴,所述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门体安装件位于所述第二横部处且与所述第一横部突出到第二横部外的部分抵接或紧邻。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可自转地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转换件;或,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转动的转换件;
所述转换件上固定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自转的门体安装件;或所述转换件上可自转地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壳门轴固定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部的内端面设置有限位器,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限位器与地面的插槽配合使所述转换件不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器包括安装座、插销及弹簧柱塞;所述插销可移动地插接在安装座上,所述插销的侧壁形成有卡接槽;第一状态下,所述弹簧柱塞使所述插销的上端伸出到所述门体安装件的底面上方及使插销的下端不在所述插槽内;第二状态下,所述安装座上的弹簧柱塞的弹性限位件嵌入在所述卡接槽中使所述插销的下端插入至所述插槽中,其上端伸出到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方。
优选的,所述门体安装件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器的插销位置匹配的缺口,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开时,所述缺口压缩所述插销使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通过与它们共轴的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门轴组件的固定座设置在中槛上的凹槽中,所述下门轴组件的固定座设置于地上开设的凹槽中。
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包括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所述上门轴组件与下门轴组件分别包括固定座、转换件、门体安装件和平行的内开门轴及外开门轴;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同心设置,所述上门轴组件及第二轴组件的外开门轴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座上可自转地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转换件;或,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转动的转换件;
所述转换件上固定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自转的门体安装件;或所述转换件上可自转地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壳门轴固定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
安装在所述门体安装件上的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同步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时,所述转换件位置不动,所述门体安装件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通过设置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并通过对两个门轴的位置的设定,在满足门体内外双开的基础上,使得整体大门结构可以采用仿古建筑的大门结构,为解决现有的仿古建筑门的结构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矛盾提供了可行的结构。
本方案通过在门体上设置装饰下门槛,在门框上设置上门槛,并使门体顶部低于上门槛,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古建筑大门。
本方案的双向开启门轴组件的零件少、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实现,便于推广应用。
本方案的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采用连杆连接,能够有效地保证内开门轴的同心度,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强度,充分地对门体进行支撑,保证结构稳定性。
本方案通过限位器与限位面配合,可以充分地对门体安装件进行限定从而保证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同步绕内开门轴转动,并且门体安装件的底部形成有与限位器配合可以简化操作,使得门体向外打开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的门外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的门内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的俯视图(图中隐去了中槛及门框周边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启门轴组件的上门轴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启门轴组件的下门轴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通过连杆连接的分解图;
图7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中示出了设置在中槛上的上门轴组件;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内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框区域为门体隐藏的部分)
图9是图8隐去限位器的安装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门框100、门体200以及常规仿古建筑门所具有的其他结构。通常,所述门体200的顶部需要低于所述门框100的上框,从而使得门体200打开时不会受到门框100的干涉。在仿古建筑门中,所述门框两侧的侧框120上设置的是中槛130,因此,门体200的顶部高度与中槛130的底部高度相当,略低即可,以不影响门体的开闭为准。
如附图1所示,所述门体200为两扇且对开,所述门体200的外表面(门体关闭状态下,朝向门外的表面)下方位置设置有装饰下门槛400,从而可以有效地满足现有仿古建筑门设置下门槛的要求,同时装饰下门槛400跟随门体200开闭不影响门体200的向外打开。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门体200设置在双向开启门轴组件300上,所述双向开启门轴组件300包括轴线平行的内开门轴310及外开门轴320。为了实现双开,首先需要确定所述内开门轴310和外开门轴320的位置,根据古建筑大门的门体200与门框100的位置关系,使所述内开门轴310的位置沿用已有的大门的内开门轴的位置不变,即所述内开门轴310位于所述门框100的侧框120的内侧且位置固定,此时,门体200能够实现内开。
接着还需要确定外开门轴320的位置,外开门轴需要满足:当门体内开时,外开门轴可以跟随门体绕内开门轴转动;而当门体外开时,门体应该绕外开门轴转动打开而不再绕内开门轴转动。
如附图3所示,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外开门轴位于所述门框100的门洞110内且靠近一侧的侧框120。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所述门体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所述外开门轴跟随所述门体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并由所述门框的门洞内转动至门框的内侧;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所述外开门轴保持在位于所述门框的门洞内且靠近侧框的位置,所述门体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
如附图4-附图5所示,所述双向开启门轴组件300包括上门轴组件301及下门轴组件302,所述上门轴组件301与下门轴组件302分别包括固定座330、转换件340、门体安装件350及平行的内开门轴310及外开门轴320。所述固定座330位置固定的设置在侧框120内侧,其上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310,所述内开门轴310连接转换件340,所述转换件340上设置所述外开门轴320,所述外开门轴320连接门体安装件350,所述门体安装件350连接所述门体。
如附图6所示,所述门体200安装在所述上门轴组件301及下门轴组件302的两个门体安装件350之间,所述门体200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350与所述转换件340同步绕所述内开门轴310转动;所述门体200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时,所述转换件340被侧框限制位置不动,从而所述门体安装件350可以绕所述外开门轴320转动。
如附图4-附图6所示,为了保证门体200内开时,门体安装件350能够与转换件330同步绕内开门轴转动,同时,门体200外开时,门体安装件350绕外开门轴320的转动又不会受转换件330的影响。是使所述转换件340设置为L形,所述转换件340的第一横部341处连接所述内开门轴310,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横部341位于所述门框100的侧框120的内侧,所述转换件340的第二横部34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横部341的厚度,且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二横部342延伸到所述门框100的门洞110内,并与其对应侧的侧框120紧邻。所述第二横部342连接所述外开门轴320,所述外开门轴320靠近所述第二横部342的外端。所述外开门轴320较优的是与所述第二横部342一体成型,当然它们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成一体。所述上门轴组件301的所述外开门轴320位于所述第二横部342的底部,所述下门轴组件302的所述外开门轴320位于所述第二横部342的顶部。
如附图8所示,所述门体200关闭状态下,所述门体安装件350位于所述第二横部342处且与所述第一横部341突出到第二横部342外的部分3411抵接。从而当所述门体200需要内开时,由于门体安装件350与所述第二横部342相抵,因此,门体200无法相对外开门轴320转动,从而在开门的力的作用下,门体200带动门体安装件350、转换件340整体相对所述内开门轴310转动向内打开。
当门体200需要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向外推所述门体200时,所述转换件340的第一横部341被所述侧框120被侧框阻挡,不跟随门体外开,此时,外开门轴320的位置被限定,门体200可以带动所述门体安装件350相对所述外开门轴320转动向外打开,从而实现双向开启。
如附图4-附图6所示,为了方便安装门体200,所述门体安装件350同样为L形件,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门体200的第三横部351及用于连接所述外开门轴320的第四横部352,所述门体200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三横部351的内端面3511与所述第一横部341突出到所述第二横部342外的部分3411抵接。
如附图6所示,由于所述门体200往往尺寸较大,且常会使用金属制造,这就造成门体200的重量较大,因此,所述上门轴组件301及下门轴组件302的内开门轴310通过与它们共轴的连杆303连接,一来可以保证两个内开门轴310的同心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内开门轴310的抗弯、抗扭性能,保证门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更优的,所述上门轴组件301及下门轴组件302的内开门轴310及连杆303是一体成型的。
在实际结构中,所述内开门轴310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方便所述转换件340相对所述内开门轴310转动,以及方便所述门体安装件350相对所述外开门轴320转动,如附图7所示,使内开门轴310通过第一轴承360连接固定座330,转换件340与内开门轴310固定连接;同时,使外开门轴320通过第二轴承370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350,外开门轴固定在转换件上。当然,在其他结构中,也可以使所述内开门轴310通过第一轴承(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转换件,内开门轴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开门轴320通过第二轴承(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350,外开门轴320与转换件固定连接。
如附图7所示,所述上门轴组件301的固定座330通常需要固定在门框100上,实际安装时,所述上门轴组件的固定座330是固定在门框的中槛130底部的开设凹槽中,同时,所述上门轴组件的转换件340的主体也是位于所述凹槽中,仅有第一横部341突出到所述第二横部下方的部分3411位于所述凹槽外。另外,如附图4、附图6所示,所述上门轴组件301的固定座330的侧壁包括平面331,从而所述上门轴组件的固定座的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门体转动时,固定座相对凹槽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门轴组件301的固定座也可以通过所述平面与门框100的侧框连接,此时,上门轴组件301的固定座330可以采用螺钉等固定在门框100上。
如附图2、附图5、附图6所示,所述下门轴组件302的固定座330可以不用与门框100连接而直接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下门轴组件302由于设置在地面上,其具体形状没有要求,但是为了避免门体与地面存在较大的门缝,使所述下门轴组件302的固定座330设置于地上开设的凹槽中,从而下门轴组件302的转换件340可以尽可能的贴近地表,相应的门体安装件350也可以尽可能的贴近地面,从而保证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开启门轴组件300虽然优选是用于古建筑大门,但是其同样可以用于普通的大门等其他应用场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如下:
在门体外开状态下,当需要将门体关闭或内开时,在驱动门体绕外开门轴转动时,转换件也存在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打开的可能,虽然可以通过人为操作来尽量控制这一情况,但是显然给关门或内开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在由外开状态进行关门或内开操作时,将所述转换件的位置限定住以防止其绕内开门轴转动是更优的。
如附图8、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是在下门轴组件的转换件的所述第二横部342的内端面3421(门体关闭状态下,第二横部朝向门内的端面)处设置有限位器360,通过所述限位器360与地面上开设的插槽500配合限制所述转换件340的转动。所述限位器360包括安装座362、插销361及弹簧柱塞(图中未示出);所述插销36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开门轴、外开门轴平行,其可移动地插接在安装座362上,所述插销的侧壁形成有卡接槽363,其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弹簧柱塞配合限制其在安装座362上的位置。
第一状态下,所述插销361的上端伸出到所述门体安装件的底面上方,其下端不在所述插槽500内,所述弹簧柱塞的弹性限位件(球或销)位于所述插销361的卡接槽363外并对所述插销进行支撑(插销位于所述弹性限位件上方),此时,所述限位器不对所述转换件340的转动产生限制,转换件340可以绕内开门轴转动。
第二状态下,所述安装座362上的弹簧柱塞的弹性限位件嵌入在所述卡接槽363中使所述插销的下端伸出到所述安装座下方且插入所述插槽500中,其上端伸出到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方。
在门体外开状态下,当需要限制所述转换件的转动时,向下按压所述插销,使所述插销的下端插入到地面的插槽500中,下压过程中,插销的侧壁挤压所述弹簧柱塞的弹性限位件,当插销下移至弹性限位件与其卡接槽位置对应时,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弹性限位件伸出嵌入到所述插销侧壁的卡接槽中将插销位置限定。当需要解除插销的锁定时,向上拉动所述插销,使弹簧柱塞的弹性限位件从卡接槽中退出,并使插销的下端位于弹性限位件上方,此时,弹性限位件在弹力作用下自动伸出可以对插销进行支撑使插销的下端不会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插槽500中。同时,在插销处于第一状态时,伸出到门体安装件的底面上方的插销可以对门体安装件进行阻挡,当所述门体安装件与插销抵接时,即使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不抵接也可以实现它们同步绕内开转轴转动实现内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也可以采用普通的插销结构来替换。并且在设置限位器时,当需要将门体由外开状态关闭时,需要先手动将限位器的插销向下按进行锁定;在门体需要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也需要手动向上拉插销进行解锁,使所述插销解除对所述门体安装件的转动的限制;然后向门体施力使所述门体使门体、门体安装件及转换座同步绕内开门轴转动内开。当需要将门体由关门状态外开时,需要手动将解锁状态的插销向下按以避免插销影响门体安装件的转动,然后向门体施力使所述门体安装件及门体同步绕外开门轴转动外开;这样的操作是不便的。
如附图8、附图9所示,在所述门体安装件350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器位置匹配的缺口353,所述门体200由关闭状态进行外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350的缺口向所述插销施加压力,使所述插销由第一状态(打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锁止状态),从而无需人工进行按压操作。具体的,所述缺口353从所述第三横部351的内侧面3512开始沿弧形向所述第四横部352方向延伸,弧形的所述缺口353的曲率与所述门体安装件绕所述外开门轴的转动相匹配,并且,所述缺口353的深度由外至内依次减小,至门体安装件的底面355。从而当所述门体安装件350外开时,所述插销进入到所述缺口中,并随着缺口的深度逐渐减小,插销被逐步下压向下移动,至所述插销的顶部与门体安装件350的底面355抵接时,插销插入到所述插孔中,而所述门体安装件可以继续转动,因此,在外开动作时即可自动实现插销的下压操作,无需在门体外开后,再人工进行插销的下压操作,而仅需在门体由关闭状态内开时,进行插销上拔的操作,设计更加人性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门体可以是单扇的,而不是双开门,门体仍然通过上述的双向开启门轴组件连接在门框上。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包括门框及门体,所述门体的顶部低于所述门框的上框,所述门体设置在双向开启门轴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包括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它们分别包括固定座、转换件、门体安装件及平行的内开门轴及外开门轴;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同心设置,所述上门轴组件及第二轴组件的外开门轴同心设置;
所述内开门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门框的一侧框的内侧;所述内开门轴连接所述转换件,所述转换件连接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门体安装件,所述门体安装件连接门体;
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外开门轴位于所述门框的门洞内且靠近内开门轴所邻的侧框;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同步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所述外开门轴跟随门体转动至门框内侧;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时,所述转换件位置不动,所述门体安装件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饰下门槛,所述门体的顶部与门框的中槛的底部高度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为L形,所述转换件的第一横部连接所述内开门轴,所述转换件的第二横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横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横部连接所述外开门轴,所述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门体安装件位于所述第二横部处且与所述第一横部突出到第二横部外的部分抵接或紧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可自转地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转换件;或,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转动的转换件;
所述转换件上固定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自转的门体安装件;或所述转换件上可自转地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固定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部的内端面设置有限位器,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限位器与地面的插槽配合使所述转换件不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包括安装座、插销及弹簧柱塞;所述插销可移动地插接在安装座上,所述插销的侧壁形成有卡接槽;第一状态下,所述弹簧柱塞使所述插销的上端伸出到所述门体安装件的底面上方及使插销的下端不在所述插槽内;第二状态下,所述安装座上的弹簧柱塞的弹性限位件嵌入在所述卡接槽中使所述插销的下端插入至所述插槽中,其上端伸出到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安装件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器的插销位置匹配的缺口,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开时,所述缺口压缩所述插销使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通过与它们共轴的连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轴组件的固定座设置在中槛上的凹槽中,所述下门轴组件的固定座设置于地上开设的凹槽中。
10.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所述上门轴组件与下门轴组件分别包括固定座、转换件、门体安装件和平行的内开门轴及外开门轴;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同心设置,所述上门轴组件及第二轴组件的外开门轴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座上可自转地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转换件;或,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转动的转换件;
所述转换件上固定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自转的门体安装件;或所述转换件上可自转地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固定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
安装在所述门体安装件上的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同步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时,所述转换件位置不动,所述门体安装件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
CN202122639137.XU 2021-10-29 2021-10-29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Active CN21661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137.XU CN216617278U (zh) 2021-10-29 2021-10-29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137.XU CN216617278U (zh) 2021-10-29 2021-10-29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7278U true CN216617278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3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9137.XU Active CN216617278U (zh) 2021-10-29 2021-10-29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7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17278U (zh)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CN209653812U (zh) 一种带有卡锁结构的平开窗
US20240117662A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allowing window to be opened in three directions
CN209761128U (zh) 一种插入式防盗门大角度开启暗铰链
CN116065926A (zh)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双开方法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CN209620949U (zh) 用于门窗的自动锁紧装置
CN108678579A (zh) 一种一键闭合的伸缩式门窗闭合器及门窗
CN205422277U (zh) 一种铝合金推拉窗内窗顶杆式防盗装置
CN219794989U (zh) 一种耐火窗用自动锁闭装置
CN215804094U (zh) 一种水平外开翻转窗
CN218376011U (zh) 一种带有双手柄的金库门
CN213115952U (zh) 一种单控双插销平开门的活动中挺型材组件
CN110230447A (zh) 双向开合门
CN219412186U (zh) 一种锁体及门窗
CN216788108U (zh) 一种门窗用铰链
CN219910356U (zh) 一种小角度开门拉门锁
CN221002359U (zh) 门窗用插销机构
CN219500691U (zh) 一种具有铰链结构的推拉柜
CN220539531U (zh) 一种入户门铰链端的防撬结构
CN215332363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铝合金窗户
CN216517411U (zh) 一种锁组及门窗
CN220580845U (zh) 一种防脱幕墙开启窗
CN218598065U (zh) 自动开合铝合金门窗
CN219509456U (zh) 一种平推窗联动铰链结构及门窗
CN221032199U (zh) 一种滑动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