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6278U -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6278U
CN216616278U CN202122628953.0U CN202122628953U CN216616278U CN 216616278 U CN216616278 U CN 216616278U CN 202122628953 U CN202122628953 U CN 202122628953U CN 216616278 U CN216616278 U CN 216616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beam
steel
steel secondary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89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菲菲
宋红
刘文华
郑永路
肖坦
袁沈
林凌
张林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inogy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inogy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inogy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inogy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89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6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6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6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包括设置在钢次梁上的连接件和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的埋件,所述钢次梁通过连接件与埋件相连实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刚性连接,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埋件相连接。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简化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施工难度、降低了造价、节约了工期;而且不用因为挑耳加高框架梁,从而节约了梁下设备、管道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工业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次梁组合楼板的结构形式常用于主厂房等重要建筑。通常,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框架柱形成稳定的框架主结构,钢次梁及楼板则起到传递楼面荷载到框架梁的作用。
一般的,为了降低钢次梁截面,从而降低用钢量,钢次梁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多采用刚接节点,即钢次梁梁端可承受弯矩。目前钢次梁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方式应用较多的有两种,分别是:
挑耳式(图1):钢筋混凝土主梁在次梁侧现浇挑耳,宽度一般250mm,高度不低于300mm。钢次梁搁置与挑耳之上,并与挑耳顶面及梁侧埋件焊接。该节点的优点是钢筋混凝土挑耳抗剪能力强,目前应用最广;缺点是节点铰接特点不明显,并且梁侧增加挑耳即加大了混凝土施工难度,又增加了土建费用,同时工期也较长。
插入式(图2):钢次梁上翼缘切割后,直插入钢筋混凝土主梁并与之整浇,插入深度一般200mm。该节点的优点是主梁无需设置挑耳,插入式可以实现楼板与钢筋混凝土主梁同时浇筑,施工速度快,目前个别工程有应用;缺点是钢次梁插入后会打断主梁箍筋,同时钢次梁体积大,插入主梁后应力集中明显,结构可靠性受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工业建筑领域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及施工方法,简化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施工难度、降低了造价、节约了工期;而且不用因为挑耳加高框架梁,从而节约了梁下设备、管道的安装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包括设置在钢次梁上的连接件和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的埋件,所述钢次梁通过连接件与埋件相连实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刚性连接,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埋件相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钢次梁的上翼缘的上翼缘角钢和设置在钢次梁的下翼缘上的下翼缘角钢,所述下翼缘角钢与上翼缘角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埋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钢次梁采用工字形钢,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刚次梁的腹部,所述连接件为钢板或者角钢,所述连接件设置在钢次梁朝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腹部。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埋件左、下、右三边应超出连接件最外侧边缘50mm,所述埋件上边线与钢次梁顶线以及楼板底线对齐。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上翼缘角钢最外侧超出钢次梁上翼缘边线50mm,内侧抵到钢次梁倒角线起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包括设置在钢次梁上的连接件和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的埋件,所述钢次梁通过连接件与埋件相连实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刚性连接,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埋件相连接。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简化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施工难度、降低了造价、节约了工期;而且不用因为挑耳加高框架梁,从而节约了梁下设备、管道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现有设计1的结构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现有设计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的结构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图3中A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4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5与钢次梁2刚接节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5与钢次梁2刚接节点包括设置在钢次梁2上的连接件1和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5内的埋件4,所述钢次梁2通过连接件1与埋件4相连实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5的刚性连接,所述钢次梁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埋件4相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钢次梁2的上翼缘的上翼缘角钢6和设置在钢次梁2的下翼缘上的下翼缘角钢5,所述下翼缘角钢5与上翼缘角钢6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埋件4。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钢次梁2采用工字形钢,所述连接件1设置在刚次梁的腹部,所述连接件1为钢板或者角钢,所述连接件1设置在钢次梁2朝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5的腹部。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埋件4左、下、右三边应超出连接件1最外侧边缘50mm,所述埋件4上边线与钢次梁2顶线以及楼板底线对齐。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上翼缘角钢6最外侧超出钢次梁2上翼缘边线50mm,内侧抵到钢次梁2倒角线起点。
所述“上翼缘角钢”与钢次梁上翼缘焊缝连接应通过计算确定,通常按等强原则设计。
所述“下翼缘角钢”与钢次梁下翼缘连接节点应通过计算确定,通常按等强原则设计。
厂房楼层钢次梁与框架梁连接节点,一种常规设计是采用“挑耳式”,为设挑耳导致框架梁的截面需比钢梁高出300mm以上、比框架梁宽出500mm以上,不利于工艺管道的布置与安装,而且钢次梁荷载很大,传给框架梁的节点荷载甚至超过120t,钢次梁传给框架主梁的扭矩非常大,导致带挑耳的框架梁截面也会加大近20%。
相对于“挑耳式”,创新技术由于取消了钢次梁侧挑耳,采用在框架梁侧设埋件,用连接件连接钢次梁,解决了主梁梁高受钢次梁梁高和搁置挑耳高度影响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主梁高度,为工艺布置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包括设置在钢次梁上的连接件和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的埋件,所述钢次梁通过连接件与埋件相连实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刚性连接,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埋件相连接。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简化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施工难度、降低了造价、节约了工期;而且不用因为挑耳加高框架梁,从而节约了梁下设备、管道的安装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包括设置在钢次梁上的连接件和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的埋件,所述钢次梁通过连接件与埋件相连实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刚性连接,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埋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钢次梁的上翼缘的上翼缘角钢和设置在钢次梁的下翼缘上的下翼缘角钢,所述下翼缘角钢与上翼缘角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次梁采用工字形钢,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刚次梁的腹部,所述连接件为钢板或者角钢,所述连接件设置在钢次梁朝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件左、下、右三边应超出连接件最外侧边缘50mm,所述埋件上边线与钢次梁顶线以及楼板底线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角钢最外侧超出钢次梁上翼缘边线50mm,内侧抵到钢次梁倒角线起点。
CN202122628953.0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Active CN216616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8953.0U CN21661627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8953.0U CN21661627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6278U true CN216616278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4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8953.0U Active CN21661627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6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989B (zh) 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柱加梁的转换节点及含有其的建筑
CN110273481B (zh) 一种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86462B (zh) 单边屈曲约束式钢梁柱连接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CN211172382U (zh) 一种钢梁连接节点
CN109797872B (zh) 一种h型钢连接的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与组合楼板连接节点
CN102926504B (zh) 一种钢混叠合梁结合部施工方法
CN211037273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次梁连接钢节点
CN109797871B (zh) 支撑角钢连接的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与组合楼板连接节点
CN110080418B (zh) 一种螺栓拼接的可拆卸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CN112282121A (zh) 预制式内置波纹钢板增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施工工艺
CN216616278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
CN211621953U (zh) 一种预制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09505237B (zh) 一种钢混组合桥梁伸缩缝处主梁纵向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WO2010064743A1 (en) Steel plat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joint structure of wall and slab using the same
CN114319411B (zh) 减少地基沉降引起次应力的柔性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4328482U (zh) 一种竖向连接的装配式落地梁
CN202831392U (zh) 一种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
CN113123462B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4696353U (zh) 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的s型连接节点
CN210508035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梁次梁构造
CN210767941U (zh) 一种箱型钢柱托换节点
CN111877621A (zh) 预制混凝土楼盖板缝h型钢连接节点
CN113216380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2195751A (zh) 一种半穿式钢桁梁桥
CN113846757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次梁刚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