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4362U -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4362U
CN216614362U CN202123336344.4U CN202123336344U CN216614362U CN 216614362 U CN216614362 U CN 216614362U CN 202123336344 U CN202123336344 U CN 202123336344U CN 216614362 U CN216614362 U CN 216614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pipeline
tank
sipho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363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亚军
肖运健
李晨佳
顾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Qi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Qi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Qi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Qi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363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4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4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436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两条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澄清池、生化池、污泥调配池连通、一沉池、二沉池、三沉池连通,三沉池。第一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和第一管道混合器,第二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和第二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入口之间或者第一输送泵的入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不但能够在输送管口径变小时增压输送,而且三沉池利用虹吸的原理排泥,极大的减少了出泥过程中对污泥的扰动,保证了三沉池的污泥沉淀质量和出水达标。

Description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向后经过污水收集池、澄清池、生化池、一沉池和二沉池后进入到三沉池,污水先后经过了一沉、二沉的沉淀后,在三沉池中会再次进行沉淀,此时沉淀的污泥并不像一沉和二沉粘稠,而目前的三沉池主要包括池体,池体上转动安装有一个旋转架,旋转架的下端固定有一个刮泥板,刮泥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三沉池的池底的污泥刮至污泥出口,然后经过污泥出口排出。然刮泥板在旋转刮泥的过程中会对池底的污泥产生扰动,同时,由于刮泥板不能与池底完全接触,导致池底总是会堆一层污泥,尤其是三沉池的池底污泥是比较稀的,因此,扰动更加厉害,这样就影响了三沉池的沉淀质量,可能导致三沉池排出的水COD超标。
另外,污水从污水收集池进入到澄清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添加絮凝剂,这样污水中的颗粒物就会絮凝成污泥,而在输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污泥粘附在输送管中,长时间容易导致输送管的输送口径变小,从而影响出水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在输送时进行加压输送,从而减少污泥附着,保证出水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所述污水收集池的出口连接两条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所述第一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和第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二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和第二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管路上位于第一输送泵的上游设置有第一上游控制阀,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的下游设置有第一下游控制阀;所述第二加药管路上位于第二输送泵的上游设置有第二上游控制阀,位于第二管道混合器的下游设置有第二下游控制阀;所述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的下游段汇集连接到总输送管道上,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入口之间或者第一输送泵的入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
所述总输送管道连接澄清池,所述澄清池的上清液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通,所述澄清池的底部通过粗排泥管道与污泥调配池连通,所述生化池通过管道与一沉池连通,一沉池的出水口与二沉池连通,二沉池的出水口与三沉池连通,三沉池的上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一沉池、二沉池、三沉池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第三排泥管道与污泥调配池连通,所述污泥调配池与板式压滤机连通,所述板式压滤机的压滤出口与污水收集池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包括加药管道、外固定环、中心轴一、中心轴二、固定架、进药管口和混合叶片;
所述加药管道一侧设置有进水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端,且所述加药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合段和第二混合段,所述第一混合段连通所述第二混合段;
且所述第一混合段连通所述进水端,所述第二混合段连通所述出水端;
两个所述外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上,所述外固定环上设置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且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外固定环的中心点上;
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有多个通水孔,多个所述通水孔均匀的排列在所述外固定环上;
所述混合叶片包括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
所述中心轴一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段中内,所述中心轴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段内;
所述中心轴一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左旋叶片,所述中心轴二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右旋叶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段和第二混合段内;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连接座,且所述固定架上可拆卸安装有紊流网,该紊流网可以将旋流的污水再次破坏其流动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三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外侧设置有PAC添加池、PAM添加池和污泥池,所述PAC添加池和PAM添加池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污泥池连接有第三排泥管道,所述第三排泥管道上设置有出泥泵,所述池体的中部设置有同心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 PAM添加池通过进水管与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区域连通,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将所述内筒体内腔和污泥池内腔连通的联通管,所述内筒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由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虹吸槽,所述虹吸槽的四周围城容纳污泥的容腔,所述虹吸槽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跟竖直设置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底部伸入到池体底部的污泥区域,所述虹吸槽的槽底低于池体的液面,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泥筒,所述污泥筒的底部与内筒体的内腔之间连通,所述虹吸槽和污泥筒之间设置有虹吸连接管,所述虹吸连接管的一端与虹吸槽的容腔底部连通,所述虹吸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污泥筒的下端,污泥沉淀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出泥泵,出泥泵将污泥池中的污泥排出,此时污泥池的污泥面下降,内筒体内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池中继续被排出,内筒体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污泥筒内的污泥持续流入内筒体补充;污泥筒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槽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筒内,虹吸槽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管将池底的污泥虹吸到污泥槽内持续补充,完成连续出泥,该三沉池采用虹吸的方式进行连续排泥,减少了对三沉池上清液的扰动,使三沉池的排水达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泥筒与所述内筒体同心设置,所述污泥筒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的旋转连接结构。该旋转连接结构可以在旋转臂旋转的过程中使虹吸连接管也随其旋转,确保虹吸连接管的相对位置不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污泥筒上的平面轴承或者旋转架,所述平面轴承或旋转架上固定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的管夹。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旋转臂为双臂结构,所述旋转臂的中部转动安装于内筒体上,两端滚动支撑于所述池体的外沿,旋转臂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虹吸槽,所述旋转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筒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臂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传动,处于内筒体两侧的虹吸管相互错位设置,这样旋转臂在旋转的过程中两侧的虹吸管是错位的,从而更好的覆盖三沉池的池底污泥,使其排泥更彻底。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所述污水收集池的出口连接两条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所述第一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和第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二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和第二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管路上位于第一输送泵的上游设置有第一上游控制阀,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的下游设置有第一下游控制阀;所述第二加药管路上位于第二输送泵的上游设置有第二上游控制阀,位于第二管道混合器的下游设置有第二下游控制阀;所述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的下游段汇集连接到总输送管道上,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入口之间或者第一输送泵的入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所述总输送管道连接澄清池,所述澄清池的上清液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通,所述澄清池的底部通过粗排泥管道与污泥调配池连通,所述生化池通过管道与一沉池连通,一沉池的出水口与二沉池连通,二沉池的出水口与三沉池连通,三沉池的上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一沉池、二沉池、三沉池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第三排泥管道与污泥调配池连通,所述污泥调配池与板式压滤机连通,所述板式压滤机的压滤出口与污水收集池连通,因此污水进入污水收集池后,正常情况可以选择第一加药管路或者第二加药管路进行输送,可以设定增加或者根据流量判断是否需要增加,增压时可以打开支路控制阀,使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串联,这样串联后的输送压力增加,从而可以对输送管的管壁进行冲刷,使污泥松动而冲走,这样保证出水量。当然,该污水处理系统还可以方便对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上的器件进行不停机维护维修。
由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包括加药管道、外固定环、中心轴一、中心轴二、固定架、进药管口和混合叶片;所述中心轴一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左旋叶片,所述中心轴二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右旋叶片,因此在加药时,污水和药剂经过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后正方向旋流,从而混合更加均匀,絮凝更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进入到污水收集池中收集,然后选择第一加药管路或者第二加药管路或者增压输送模式进入到澄清池,澄清池的上清液送入到生化池中,底部污泥送入到污泥调配池中,生化池中的污水先后进入一沉池和二沉池中沉淀,二沉池排出的水体进入到PAC添加池中,往PAC 添加池中加入PAC药剂;
S2、PAC添加池的水体流入到PAM添加池中,往PAM添加池中加入PAM药剂;
S3、水体从PAM添加池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并逐渐从外筒体上沿溢出到池体内;
S4、池体内的水体的污泥持续沉淀并逐渐没过虹吸管的下端;当池体内的水体超过池体上端排水口后排出;
S5、当污泥沉淀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出泥泵,出泥泵将污泥池中的污泥排出,此时污泥池的污泥面下降,内筒体内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池中继续被排出,内筒体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污泥筒内的污泥持续流入内筒体补充;污泥筒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槽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筒内,虹吸槽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管将池底的污泥虹吸到污泥槽内持续补充,完成连续出泥,一沉池、二沉池和三沉池中的污泥输送到污泥调配池后,再通过板式压滤机压滤成滤饼,滤液回流到污水收集池中。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污水处理方法具备一下优点:1、可以选择性使用的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或第二加药管路,一路使用一路备用,从而方便在线维护维修;2、可以切换成增压模式,将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串联,从而加大水压,对管道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污泥的堆积;3、三沉池利用虹吸的方式进行连续排泥,减少了排泥过程中的扰动,避免沉淀的污泥二次扰动而进入到水体中排出,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排水的COD含量,使其排水达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污泥回流步骤,出泥泵排出的污泥部分回流至PAC添加池中。利用污泥的回流可以使污泥中一部分的PAM再次回流利用,同时还能够带入更大颗粒的污泥,这样可以加速三沉池内水体中污泥的附着,提高沉淀的速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泥回流量为PAC添加池进水量的10%,回流污泥中污泥颗粒物的含泥量为19000-21000mg/L。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管道混合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三沉池的俯视图;
图6是三沉池的剖视图;
图7是图6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另一种旋转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1、加药管道;101、进水端;102、出水端;103、第一混合段;104、第二混合段;2、外固定环;201、转动座;202、支撑杆; 203、通水孔;3、中心轴一3;301、左旋叶片;4、中心轴二;401、右旋叶片;5、固定架;501、连接座;502、紊流网;6、进药管口;601、进药孔;7、污水收集池;8、第一加药管路;9、第二加药管路;10、串联支路;11、第二输送泵;12、第一输送泵;13、第二上游控制阀; 14、第一上游控制阀;15、支路控制阀;16、第一下游控制阀;17、第二下游控制阀;18、第一管道混合器;19、第二管道混合器;20、澄清池;21、生化池;22、一沉池;23、二沉池;24、三沉池;241、池体;242、内筒体;243、外筒体;244、联通管;245、PAC添加池;246、 PAM添加池;247、污泥池;248、回泥管道;249、出泥泵;2410、排水口;2411、污泥筒;2412、旋转臂;2413、虹吸槽;2414、虹吸管; 2415、进水管;2416、虹吸连接管;2417、管夹;2418、平面轴承;2419、旋转架;25、污泥调配池;26、板式压滤机;27、第三排泥管道;28、粗排泥管道;29、第二排泥管道;30、第一排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7,所述污水收集池7的出口连接两条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8和第二加药管路9,所述第一加药管路8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12和第一管道混合器18,所述第二加药管路9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1和第二管道混合器19,所述第一加药管路8上位于第一输送泵12的上游设置有第一上游控制阀14,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18的下游设置有第一下游控制阀16;所述第二加药管路9上位于第二输送泵11的上游设置有第二上游控制阀13,位于第二管道混合器19的下游设置有第二下游控制阀17;所述第一加药管路8和第二加药管路9的下游段汇集连接到总输送管道上,所述第一输送泵12的出口和第二输送泵11的入口之间或者第一输送泵12的入口和第二输送泵11的出口之间设置有串联支路10,该串联支路10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15;上述结构的输送方式有以下三种模式:
1、第一加药管路8启动而第二加药管路9关闭,此时,第一上游控制阀14和第一下游控制阀16打开,第二上游控制阀13、第二下游控制阀17以及支路控制阀15关闭;污水从第一加药管路8通过;
2、第一加药管路8关闭而第二加药管路9开启,此时,第一上游控制阀14、支路控制阀15和第一下游控制阀16关闭,第二上游控制阀13和第二下游控制阀17开启;污水从第二加药管路9通过;
通过上述两种运行模式可以方便不停机检修,维护维修更加方便,避免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3、第一上游控制阀14关闭和第二下游控制阀17关闭、第二上游控制阀13、支路控制阀15和第一下游控制阀16打开,此时污水先经过第二输送泵11的输送加压后,再进入到第一输送泵12中再次加压,这样就实现了增压输送。
所述总输送管道连接澄清池20,所述澄清池20的上清液通过管道与生化池21连通,污水在生化池21中进行生化处理,所述澄清池20 的底部通过粗排泥管道28与污泥调配池25连通,所述生化池21通过管道与一沉池22连通,一沉池22的出水口与二沉池23连通,二沉池 23的出水口与三沉池24连通,三沉池24的上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一沉池22、二沉池23、三沉池24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排泥管道30、第二排泥管道29和第三排泥管道27与污泥调配池25连通,所述污泥调配池25与板式压滤机26连通,所述板式压滤机26的压滤出口与污水收集池7连通。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8,包括加药管道1、外固定环2、中心轴一3、中心轴二4、固定架5、进药管口6和混合叶片;
所述加药管道1一侧设置有进水端101,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端102,且所述加药管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合段103和第二混合段104,所述第一混合段103连通所述第二混合段104;
且所述第一混合段103连通所述进水端101,所述第二混合段104 连通所述出水端102;
两个所述外固定环2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端101和出水端102上,所述外固定环2上设置多个支撑杆202,多个所述支撑杆20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201,且所述转动座201设置在所述外固定环2的中心点上;
多个所述支撑杆202之间形成有多个通水孔203,多个所述通水孔 203均匀的排列在所述外固定环2上;
所述混合叶片包括左旋叶片301和右旋叶片401;
所述中心轴一3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段103中内,所述中心轴二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段104内;
所述中心轴一3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左旋叶片301,所述中心轴二4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右旋叶片401。所述固定架5 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段103和第二混合段104内;所述固定架5上安装有连接座501,且所述固定架5上可拆卸安装有紊流网 502,该紊流网502可以将旋流的污水再次破坏其流动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所述中心轴一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201,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501;所述中心轴二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501,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201。所述左旋叶片301和所述右旋叶片401 的长度相等。所述左旋叶片301和所述右旋叶片401的螺距相等。所述进药管口6安装在所述加药管道1的上表面上;所述进药管口6内设置有锥形的进药孔601,且所述进药孔601连通所述第一混合段103。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三沉池24包括池体241,所述池体241的外侧设置有PAC添加池245、PAM添加池246和污泥池247,所述PAC 添加池245和PAM添加池246之间相互连通,当三沉池24的排水不达标时,在PAC添加池245和PAM添加池246中使补充加药,所述污泥池247连接有第三排泥管道27,所述第三排泥管道27上设置有出泥泵 249,所述池体241的中部设置有同心的外筒体243和内筒体242,所述 PAM添加池246通过进水管2415与外筒体243和内筒体242之间的区域连通,所述池体241的底部设置有将所述内筒体242内腔和污泥池247内腔连通的联通管244,所述内筒体242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臂2412,所述旋转臂2412由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臂24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虹吸槽2413,所述虹吸槽2413的四周围城容纳污泥的容腔,所述虹吸槽2413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跟竖直设置的虹吸管2414,所述虹吸管 2414的底部伸入到池体241底部的污泥区域,所述虹吸槽2413的槽底低于池体241的液面,所述内筒体242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泥筒2411,所述污泥筒2411的底部与内筒体242的内腔之间连通,所述虹吸槽2413 和污泥筒2411之间设置有虹吸连接管2416,所述虹吸连接管2416的一端与虹吸槽2413的容腔底部连通,所述虹吸连接管2416的另一端伸入到污泥筒2411的下端,污泥沉淀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出泥泵249,出泥泵249将污泥池247中的污泥排出,此时污泥池247的污泥面下降,内筒体242内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池247中继续被排出,内筒体242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污泥筒2411内的污泥持续流入内筒体242补充;污泥筒2411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槽2413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筒 2411内,虹吸槽2413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管2414将池底的污泥虹吸到污泥槽内持续补充,完成连续出泥,该三沉池24采用虹吸的方式进行连续排泥,减少了对三沉池24上清液的扰动,使三沉池24的排水达标。
所述污泥筒2411与所述内筒体242同心设置,所述污泥筒2411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2416的旋转连接结构。该旋转连接结构可以在旋转臂2412旋转的过程中使虹吸连接管2416也随其旋转,确保虹吸连接管2416的相对位置不变。
如图7和图8所示,图7和图8公开了两种不同的旋转连接结构,其中图7中的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污泥筒2411上的平面轴承2418,所述平面轴承2418上固定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2416的管夹2417。而图8中公开的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污泥筒2411上的旋转架2419,或旋转架2419上固定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2416的管夹2417。
另外所述旋转臂2412为双臂结构,所述旋转臂2412的中部转动安装于内筒体242上,两端滚动支撑于所述池体241的外沿,旋转臂2412 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虹吸槽2413,所述旋转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筒体242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臂2412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传动,处于内筒体242两侧的虹吸管2414相互错位设置,这样旋转臂2412在旋转的过程中两侧的虹吸管2414是错位的,从而更好的覆盖三沉池24的池底污泥,使其排泥更彻底。而为了图示更简便,图6 中只公开了一侧的旋转臂2412部分,两侧的旋转臂2412的结构相同。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进入到污水收集池7中收集调配,然后选择第一加药管路 8或者第二加药管路9或者增压输送模式进入到澄清池20,澄清池20 的上清液送入到生化池21中,底部污泥送入到污泥调配池25中,生化池21中的污水先后进入一沉池22和二沉池23中沉淀,二沉池23排出的水体进入到PAC添加池245中,往PAC添加池245中加入PAC药剂;
S2、PAC添加池245的水体流入到PAM添加池246中,往PAM添加池246中加入PAM药剂;
S3、水体从PAM添加池246通过进水管2415进入到外筒体243和内筒体242之间;并逐渐从外筒体243上沿溢出到池体241内;
S4、池体241内的水体的污泥持续沉淀并逐渐没过虹吸管2414的下端;当池体241内的水体超过池体241上端排水口后排出;
S5、当污泥沉淀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出泥泵249,出泥泵249将污泥池247中的污泥排出,此时污泥池247的污泥面下降,内筒体242内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池247中继续被排出,内筒体242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污泥筒2411内的污泥持续流入内筒体242补充;污泥筒2411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槽2413的污泥被虹吸到污泥筒2411内,虹吸槽2413内的污泥面持续下降,虹吸管2414将池底的污泥虹吸到污泥槽内持续补充,完成连续出泥,一沉池22、二沉池23和三沉池24中的污泥输送到污泥调配池25后,再通过板式压滤机26压滤成滤饼,滤液回流到污水收集池7中。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污水处理方法具备一下优点:1、可以选择性使用的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8或第二加药管路9,一路使用一路备用,从而方便在线维护维修;2、可以切换成增压模式,将第一输送泵12和第二输送泵11串联,从而加大水压,对管道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污泥的堆积;3、三沉池24利用虹吸的方式进行连续排泥,减少了排泥过程中的扰动,避免沉淀的污泥二次扰动而进入到水体中排出,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排水的COD含量,使其排水达标。
所述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污泥回流步骤,出泥泵249排出的污泥部分回流至PAC添加池245中。在第三排泥管道27上设置有回泥管道248,利用回泥管道248将污泥的回流可以使污泥中一部分的PAM再次回流利用,同时还能够带入更大颗粒的污泥,这样可以加速三沉池24内水体中污泥的附着,提高沉淀的速率。所述污泥回流量为PAC添加池245 进水量的10%,回流污泥中污泥颗粒物的含泥量为19000-21000mg/L。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池的出口连接两条并列的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所述第一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和第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二加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和第二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管路上位于第一输送泵的上游设置有第一上游控制阀,位于第一管道混合器的下游设置有第一下游控制阀;所述第二加药管路上位于第二输送泵的上游设置有第二上游控制阀,位于第二管道混合器的下游设置有第二下游控制阀;所述第一加药管路和第二加药管路的下游段汇集连接到总输送管道上,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入口之间或者第一输送泵的入口和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
所述总输送管道连接澄清池,所述澄清池的上清液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通,所述澄清池的底部通过粗排泥管道与污泥调配池连通,所述生化池通过管道与一沉池连通,一沉池的出水口与二沉池连通,二沉池的出水口与三沉池连通,三沉池的上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一沉池、二沉池、三沉池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第三排泥管道与污泥调配池连通,所述污泥调配池与板式压滤机连通,所述板式压滤机的压滤出口与污水收集池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包括加药管道、外固定环、中心轴一、中心轴二、固定架、进药管口和混合叶片;
所述加药管道一侧设置有进水端,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端,且所述加药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合段和第二混合段,所述第一混合段连通所述第二混合段;
且所述第一混合段连通所述进水端,所述第二混合段连通所述出水端;
两个所述外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上,所述外固定环上设置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且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外固定环的中心点上;
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有多个通水孔,多个所述通水孔均匀的排列在所述外固定环上;
所述混合叶片包括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
所述中心轴一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段中内,所述中心轴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段内;
所述中心轴一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左旋叶片,所述中心轴二的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所述右旋叶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段和第二混合段内;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连接座,且所述固定架上可拆卸安装有紊流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外侧设置有PAC添加池、PAM添加池和污泥池,所述PAC添加池和PAM添加池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污泥池连接有第三排泥管道,所述第三排泥管道上设置有出泥泵,所述池体的中部设置有同心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PAM添加池通过进水管与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区域连通,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将所述内筒体内腔和污泥池内腔连通的联通管,所述内筒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由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虹吸槽,所述虹吸槽的四周围城容纳污泥的容腔,所述虹吸槽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跟竖直设置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底部伸入到池体底部的污泥区域,所述虹吸槽的槽底低于池体的液面,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泥筒,所述污泥筒的底部与内筒体的内腔之间连通,所述虹吸槽和污泥筒之间设置有虹吸连接管,所述虹吸连接管的一端与虹吸槽的容腔底部连通,所述虹吸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污泥筒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筒与所述内筒体同心设置,所述污泥筒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的旋转连接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污泥筒上的平面轴承或者旋转架,所述平面轴承或旋转架上固定有用于固定虹吸连接管的管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为双臂结构,所述旋转臂的中部转动安装于内筒体上,两端滚动支撑于所述池体的外沿,旋转臂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虹吸槽,所述旋转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筒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臂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传动,处于内筒体两侧的虹吸管相互错位设置。
CN202123336344.4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614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6344.4U CN21661436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6344.4U CN21661436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4362U true CN216614362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3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36344.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61436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4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9274A (zh) * 2021-12-28 2022-04-15 张家港市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9274A (zh) * 2021-12-28 2022-04-15 张家港市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4349274B (zh) * 2021-12-28 2024-03-19 张家港市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7263A (zh) 竖流式混凝沉淀及气浮两用池
CN216614362U (zh)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
CN208485650U (zh) 一种印染废水用分级絮凝沉淀装置
CN201890788U (zh) 双层压力式除油器
CN106698653A (zh) 一种复合型节能降耗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14409061B (zh) 一种活性污泥处理用快速沉淀装置
CN208055012U (zh) 一种污水反硝化处理系统
CN211170214U (zh) 一种工业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14349274A (zh) 一种生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18130167U (zh) 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
CN216764382U (zh) 一种微纳米气浮机
CN201999778U (zh) 单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213012133U (zh) 核黄素发酵废水综合利用的絮凝沉淀池
CN110498565B (zh) 一种快速污水治理装置
CN212283191U (zh) 基于物化生物协同的过滤沉淀耦合新型二沉池系统
CN219630830U (zh) 一种活性炭微砂高效沉淀池
CN220812147U (zh) 一种工业污水斜管沉淀装置
CN11005426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7220548U (zh) 一种玻璃钢化粪池
CN2197011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漂浮物快速沉降装置
CN214654162U (zh) 基于密度监测的废水澄清处理系统
CN218709831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快速沉淀装置
CN114180696A (zh) 一种三沉池的沉淀排泥方法
CN217809015U (zh) 一种防堵式悬浮物的过滤装置
CN216946549U (zh) 一种搅拌站高浓度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