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4159U -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4159U
CN216614159U CN202123227425.0U CN202123227425U CN216614159U CN 216614159 U CN216614159 U CN 216614159U CN 202123227425 U CN202123227425 U CN 202123227425U CN 216614159 U CN216614159 U CN 216614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eration
air
tank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274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晗
岳中秋
刘君
朱春游
向伟
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erospace Kait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erospace Kait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erospace Kait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erospace Kaitian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274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4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4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4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包括池体、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和气源,所述池体内分成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好氧曝气区、斜管沉淀区和泥斗,所述好氧曝气区内设置有立体填料,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曝气管设置在立体填料的底部,所述气混管设置在斜管填料的底部;所述泥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滗水堰;所述气源与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连通。本申请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不仅提高了污泥沉淀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水中悬浮物的吸附和去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冲厕所在农户开始普及,洗涤用水增加,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量和集中供水率逐年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出,已成为农村、湖泊和河流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污水处理越来越受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也离不开农村环境的整体改善绝大多数农村缺乏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池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并影响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沉淀池存在沉淀效率低,细小悬浮物较多,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机械排泥设备复杂且能耗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以便提高污泥沉淀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水中悬浮物的吸附和去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包括池体、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和气源,所述池体内分成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好氧曝气区、斜管沉淀区和泥斗,所述好氧曝气区内设置有立体填料,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曝气管设置在立体填料的底部,所述气混管设置在斜管填料的底部;所述泥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滗水堰;所述气源与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立体填料和斜管填料均通过角铁支架支撑。
进一步,所述泥斗内壁与进水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气源为风机或气泵。
进一步,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刮渣机构,池体一侧设置有排渣槽。
进一步,所述刮渣机构包括滑轨以及与滑轨滑动装配的刮渣滑车,所述刮渣滑车包括与滑轨滑动装配的行走底盘以及设置在行走底盘上的刮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通过上下布置立体填料和斜管填料,并且在立体填料和斜管填料的下方分别设置曝气管和气混管,立体填料加曝气管的组合,使得立体填料上挂有生物膜,对水中的悬浮物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斜管填料不仅对污泥的沉降具有极佳的效果同时还能沉淀由立体填料上老化脱落的生物膜,斜管填料下方设有气混管,可通过其反洗上方两部分的填料,防止淤堵。因此,不仅提高了污泥沉淀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水中悬浮物的吸附和去除效果。
(2)、本申请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通过刮渣机构可将池体表面的浮渣刮入排渣槽,进一步提高了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包括池体、曝气管3、气混管4、气提排泥管7和气源1,所述池体内分成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好氧曝气区、斜管沉淀区和泥斗,所述好氧曝气区内设置有立体填料11,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填料13,所述立体填料11和斜管填料13均通过角铁支架12支撑,所述曝气管3设置在立体填料11的底部,所述气混管4设置在斜管填料13的底部;所述泥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5,泥斗内壁与进水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6,所述池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滗水堰9;所述气源与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连通,气源为风机或气泵。
工作时,污水从进水管5进入沉淀池,通过导流板6将污水向上导流,避免污水搅动下部的污泥,污水依次经过斜管填料13、立体填料11过滤后,从滗水堰9出水。由于沉淀池的好氧曝气区使用立体填料11加曝气管3的组合,使得立体填料上挂有生物膜,对水中的悬浮物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斜管填料13不仅对污泥的沉降具有极佳的效果同时还能沉淀由立体填料11上老化脱落的生物膜,斜管填料下方设有气混管4,可通过其反洗上方两部分的填料,防止淤堵。设备曝气、填料反洗、排泥均由气源1提供动力,整体节能高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刮渣机构,池体一侧设置有排渣槽2,所述刮渣机构包括滑轨10以及与滑轨滑动装配的刮渣滑车8,所述刮渣滑车包括与滑轨滑动装配的行走底盘以及设置在行走底盘上的刮板。具体工作过程中,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底盘沿滑轨往复移动,带动刮板往复移动,可将池体表面的浮渣刮入排渣槽,进一步提高了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和气源,所述池体内分成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好氧曝气区、斜管沉淀区和泥斗,所述好氧曝气区内设置有立体填料,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曝气管设置在立体填料的底部,所述气混管设置在斜管填料的底部;所述泥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滗水堰;所述气源与曝气管、气混管、气提排泥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填料和斜管填料均通过角铁支架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内壁与进水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风机或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刮渣机构,池体一侧设置有排渣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机构包括滑轨以及与滑轨滑动装配的刮渣滑车,所述刮渣滑车包括与滑轨滑动装配的行走底盘以及设置在行走底盘上的刮板。
CN202123227425.0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Active CN216614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7425.0U CN216614159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7425.0U CN216614159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4159U true CN216614159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5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7425.0U Active CN216614159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4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9925U (zh)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3523968B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6069590U (zh) 雨水高效澄清池
CN204151142U (zh) 一种序批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2642982A (zh) 污水处理及污泥浓缩一体化系统
CN102363537B (zh) 一种二级生化系统污泥回流处理系统
CN102153215B (zh) 一种斜管浮沉池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
CN108101203A (zh) 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化深水曝气塔及其处理工艺
CN101613164A (zh) 废水处理斜管浮沉器
CN104291530A (zh) 一种序批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沉淀排水的方法
CN108689486A (zh) 一种连续流颗粒污泥反应器及运行方法
CN103204585B (zh)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CN107935090A (zh) 一种高效高塔式气浮机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216614159U (zh)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沉淀池
CN201923899U (zh) 一种斜管浮沉池净水系统
CN208087256U (zh) 一种高效高塔式气浮机
CN101898853B (zh) 强化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去除的污水初沉处理方法和系统
CN212504433U (zh) 一种基于超微分离及好氧生化处理的黑臭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CN204714550U (zh) 含油污水处理用微纳米气浮装置
CN108383349B (zh)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CN208320181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02519135U (zh) 污水处理及污泥浓缩一体化系统
CN202322483U (zh) 自回流式生物曝气池
CN201362625Y (zh) 废水处理斜管浮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