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3349B -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3349B
CN108383349B CN201810453489.6A CN201810453489A CN108383349B CN 108383349 B CN108383349 B CN 108383349B CN 201810453489 A CN201810453489 A CN 201810453489A CN 108383349 B CN108383349 B CN 108383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leeve
sludge
carbon source
activated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34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3349A (zh
Inventor
韩小蒙
马艳
张鑫
周新宇
宋姗姗
谢震方
周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34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3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3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3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3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3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oxidation
    • C02F11/08Wet air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78Details relating to ozone treatment devices
    • C02F2201/782Ozone gen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及方法,所述碳源回收装置包括储泥池、反应柱、微气泡发生系统、臭氧发生器、微网组件和出水泵,所述反应柱下部区域内部装有套筒,所述储泥池的进泥管伸入所述套筒底部,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接入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所述微网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柱上部区域,所述出水泵与微网组件连接,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剩余污泥中的碳源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剩余活性污泥处理及资源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能力也不断提升,2015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亿吨/天。我国约有90%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相应的每年会产生超过625万吨干固体剩余活性污泥,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在我国部分省市尤其是南方地区,由于人均生活用水量大、部分地区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地下水渗入管道等原因,污水处理厂存在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反硝化效率。而剩余活性污泥含有大量微生物细胞,可以回收其中的碳源补充到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中。
利用臭氧实现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工艺。臭氧对污泥的作用包括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直接氧化即臭氧可以选择性地与不饱和芳香化合物、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和一些官能团发生反应,间接氧化即臭氧分解产生具有极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无选择性发生氧化反应。通过以上作用,臭氧使剩余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破坏,富含碳源的胞内物质溶出。但是,已有技术往往关注臭氧与剩余活性污泥的作用,缺乏对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高效固液分离的过程。例如,公开号为CN10667338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其中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分配池、抽吸泵、接触池和碳源转化池,碳源转化池内的下部安装有臭氧曝气器,上部设有尾气出口和碳源溢流出口,碳源溢流出口处连通碳源储存池。在碳源转化池内,控制臭氧浓度25~150mg/L使得污泥细胞壁刚好被氧化分解,促进细胞内溶解性的细胞质被释放出来,溶解性细胞质作为碳源向上流动,并溢流排出,而细胞壁碎片向下沉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该现有技术中,污泥与臭氧反应后由于胞内物质和胞外聚合物的释放,细胞碎片的表面点位、粘附性能等会发生改变,沉降性能随之会急剧下降,若仅利用重力进行固液分离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并且细胞碎片随溶解性碳源流出后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固体颗粒并不能被反硝化利用,而且会加剧污水处理系统的固体负荷和剩余污泥产量。此外,传统的曝气盘式曝气产生的臭氧气泡直径较大,上升速度快、破裂时间短,造成传质效率较低、臭氧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其利用微气泡臭氧氧化剩余活性污泥,将污泥内碳源释放至液相,并利用微网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从而实现剩余污泥中的碳源回收。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包括储泥池、反应柱、微气泡发生系统、臭氧发生器、微网组件和出水泵,所述反应柱下部区域内部装有套筒,所述储泥池的进泥管伸入所述套筒底部,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接入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所述微网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柱上部区域,所述出水泵与微网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应柱由下至上包括泥斗、反应区、过渡区和分离区,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反应区,所述微网组件安装在所述分离区。
优选地,所述反应区内的套筒的上部为圆台形、下部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分离区的直径大于过渡区的直径,所述分离区与过渡区连接部分的倾斜角度大于60°。
优选地,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包括依次串联接于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的循环泵、压力计、流量计以及微气泡喷嘴,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喷嘴的进气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气泡喷嘴内部为两端截面积大、中部截面积小的管状结构形式,且所述微气泡喷嘴后设置直管段,以使微气泡与污泥液体充分混合。
优选地,所述微网组件包括衬板和微网,所述衬板两侧有凹陷的导流槽,上方安装出水头,所述导流槽与出水头连通,所述微网粘贴在衬板两侧,所述出水头与所述出水泵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储泥池的污泥从反应柱的反应区的套筒底部进入,使其在套筒内与微气泡臭氧进行混合反应;
步骤S2,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过渡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
步骤S3,在分离区利用微网组件进行进一步的高效固液分离,最后利用出水泵将碳源抽吸出去。
优选地,于步骤S1中,将污泥由套筒的顶部流出,循环污泥流经微气泡喷嘴时,产生负压吸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并且形成微气泡,在直管段微气泡臭氧与污泥混合后再进入套筒底部。
优选地,于步骤S3中,经步骤S2后溶解性的细胞组分和细小颗粒释放至液相中,继续向上流动进入分离区,在出水泵的驱动下,包含溶解性碳源的液体透过微网网孔进入到微网组件内部,并被抽吸出去,而细小颗粒被拦截在微网组件外,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及方法通过利用微气泡发生系统使微气泡臭氧氧化剩余活性污泥,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过渡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将污泥内碳源释放至液相,并在分离区利用微网组件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从而实现剩余污泥中的碳源回收,本发明具有剩余污泥碳源释放迅速、固液分离彻底、可连续运行、兼具剩余污泥减量功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包括储存池1、反应柱2、微气泡发生系统3、臭氧发生器4、微网组件5和出水泵6,其中,反应柱2由下至上包括泥斗24、反应区23、过渡区22和分离区21,反应区23内部装有套筒25,储泥池1底部的进泥管伸入套筒25底部,同时套筒25顶部和底部通过管道与微气泡发生系统3连接,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气体接入微气泡发生系统3。微网组件5安装在分离区21,出水泵6与微网组件5的出水头连接。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泥斗24为倒置锥形,其有效容积应大于1个排泥周期中产生的沉淀污泥体积。反应区23内部安装套筒25,较佳地,套筒25上部为圆台形、下部为圆柱形,反应区23的污泥停留时间最好不低于4小时。一般地,分离区21的直径应大于过渡区22的直径,分离区21与过渡区22连接部分的倾斜角度最好大于60°,分离区21应能容纳所需微网组件5且预留一定水面超高,微网组件5的插槽固定在分离区21内。
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3包括依次串联接于套筒25顶部和底部的循环泵31、压力计32、流量计33和微气泡喷嘴34,循环泵31驱动方向为污泥由套筒25顶部流出,经过微气泡发生系统3后流入套筒25底部,微气泡喷嘴34内部为两端截面积大、中部截面积小的管状结构形式,能够吸入气体并形成微气泡。微气泡喷嘴34后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管段,使微气泡与污泥液体充分混合。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4出气管道与微气泡喷嘴34的侧方进气口连接,提供的臭氧量不低于50 mg/g MLSS。
所述微网组件5由衬板51和微网52组成,衬板51两侧有凹陷的导流槽,上方安装出水头,导流槽与出水头连通,微网52粘贴在衬板两侧,其材质可以为涤纶网。
以下说明本发明之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储泥池1的污泥经过其底部的进泥管从反应柱2的反应区23的套筒25底部进入经过微气泡发生系统3与微气泡臭氧混合反应,具体地,污泥由套筒25的顶部流出,循环污泥流经微气泡喷嘴34时,由于喷嘴内部截面积变化,产生负压吸入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臭氧,并且形成微气泡,在直管段微气泡臭氧与污泥混合后进入套筒25底部。
混有微气泡臭氧的污泥在反应区23的套筒25内向上流动,同时与微气泡臭氧持续接触反应。在流出套筒后,混合液进入过渡区22,在过渡区22,破裂后的污泥细胞碎片和大颗粒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且经过套筒25上部的斜板滑落至套筒25与反应柱2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沉积在泥斗中,通过定期排放维持反应柱中固体量恒定,溶解性的细胞组分和细小颗粒释放至液相中,继续向上流动,经过过渡区22后进入分离区21,在出水泵6的驱动下,包含溶解性碳源的液体透过微网网孔进入到微网组件5内部,并被抽吸出去,细小颗粒被微网拦截,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污泥上清液向上流动可以在分离区21内为微网组件提供一定的水力冲刷,减少微网表面的颗粒沉积,延长微网清洗周期。当微网污染较为严重、无法维持稳定运行后,应取出微网组件进行清洗。
图2为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储泥池的污泥经过进泥管从反应区的套筒底部进入,使其在套筒内与微气泡臭氧进行混合反应。具体地,将污泥由套筒的顶部流出,循环污泥流经微气泡喷嘴时,产生负压吸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并且形成微气泡,在直管段微气泡臭氧与污泥混合后再进入套筒底部。
步骤S2,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过渡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也就是说,混合液进入过渡区后,破裂后的污泥细胞碎片和大颗粒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经过套筒上部的斜板滑落至套筒与反应柱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沉积在泥斗中,通过定期排放维持反应柱中固体量恒定,溶解性的细胞组分和细小颗粒释放至液相中,继续向上流动进入分离区。
步骤S3,在分离区利用微网组件进行进一步的高效固液分离,最后将碳源抽吸出去。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溶解性的细胞组分和细小颗粒释放至液相中,继续向上流动进入分离区,在出水泵的驱动下,包含溶解性碳源的液体透过微网网孔进入到微网组件内部,并被抽吸出去,而细小颗粒被拦截在微网组件外,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及方法通过利用微气泡发生系统使微气泡臭氧氧化剩余活性污泥,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过渡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将污泥内碳源释放至液相,并在分离区利用微网组件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从而实现剩余污泥中的碳源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了微气泡发生系统,能够产生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臭氧气泡,停留时间长、传质速率快,可以有效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在剩余污泥与微气泡臭氧接触的过程中,强氧化性的微气泡臭氧可以高效地裂解污泥细胞并释放细胞组分,将碳源快速释放到液相;
2,本发明使用微网组件实现固液分离功能,并由出水泵控制进泥流量,相比于重力沉降等方式,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并且使装置可以连续运行,无需停机进泥或反应后停机沉降排泥。
3,本发明可以将剩余活性污泥所含碳源释放至液相并回收,溶解性碳源可以强化AAO、AO、SBR、氧化沟等工艺的生物脱氮效果,弥补南方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厂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泥斗中收集的处理后剩余污泥固体量低于装置进泥,本发明同时兼具了剩余污泥减量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7)

1.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包括储泥池、反应柱、微气泡发生系统、臭氧发生器、微网组件和出水泵,所述反应柱下部区域内部装有套筒,所述储泥池的进泥管伸入所述套筒底部,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接入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所述微网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柱上部区域,所述出水泵与微网组件连接;
所述反应柱由下至上包括泥斗、反应区、过渡区和分离区,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反应区,所述微网组件安装在所述分离区;
所述反应区内的套筒的上部为圆台形、下部为圆柱形;
所述微气泡发生系统包括依次串联接于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的循环泵、压力计、流量计以及微气泡喷嘴,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道与所述微气泡喷嘴的进气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区的直径大于过渡区的直径,所述分离区与过渡区连接部分的倾斜角度大于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喷嘴内部为两端截面积大、中部截面积小的管状结构形式,且所述微气泡喷嘴后设置直管段,以使微气泡与污泥液体充分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组件包括衬板和微网,所述衬板两侧有凹陷的导流槽,上方安装出水头,所述导流槽与出水头连通,所述微网粘贴在衬板两侧,所述出水头与所述出水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储泥池的污泥从反应柱的反应区的套筒底部进入,使其在套筒内与微气泡臭氧进行混合反应;
步骤S2,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过渡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
步骤S3,在分离区利用微网组件进行进一步的高效固液分离,最后利用出水泵将碳源抽吸出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1中,将污泥由套筒的顶部流出,循环污泥流经微气泡喷嘴时,产生负压吸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并且形成微气泡,在直管段微气泡臭氧与污泥混合后再进入套筒底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中,经步骤S2后溶解性的细胞组分和细小颗粒释放至液相中,继续向上流动进入分离区,在出水泵的驱动下,包含溶解性碳源的液体透过微网网孔进入到微网组件内部,并被抽吸出去,而细小颗粒被拦截在微网组件外,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CN201810453489.6A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8383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3489.6A CN108383349B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3489.6A CN108383349B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3349A CN108383349A (zh) 2018-08-10
CN108383349B true CN108383349B (zh) 2023-06-09

Family

ID=6307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3489.6A Active CN108383349B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3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2005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同济大学 利用臭氧强化污泥气浮浓缩减量和无害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1103A2 (en) * 1995-03-31 2002-10-23 Edwards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N202430085U (zh) * 2012-01-06 2012-09-12 华南再生资源(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绝量化的污水处理系统设备
CN104817233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常州大学 机械刀削废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5854372A (zh) * 2015-01-22 2016-08-17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杂质分离的多格式多功能平板微网元件
CN105948436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崔恩喜 一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稳定和资源化利用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601656A (zh) * 2017-10-13 2018-01-19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造粒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二次流气提流化床的装置
CN208327776U (zh) * 2018-05-14 2019-01-04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8276A1 (en) * 2006-01-10 2007-07-12 Navalis Environmental System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d Batch Advanced Oxid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1103A2 (en) * 1995-03-31 2002-10-23 Edwards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N202430085U (zh) * 2012-01-06 2012-09-12 华南再生资源(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绝量化的污水处理系统设备
CN105854372A (zh) * 2015-01-22 2016-08-17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杂质分离的多格式多功能平板微网元件
CN104817233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常州大学 机械刀削废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5948436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崔恩喜 一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稳定和资源化利用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601656A (zh) * 2017-10-13 2018-01-19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造粒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二次流气提流化床的装置
CN208327776U (zh) * 2018-05-14 2019-01-04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3349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494A (zh) 洗车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3866080U (zh) 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
CN202529925U (zh)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3332784A (zh) 三级循环好氧反应器
CN101591118A (zh) 多功能通用污水处理系统
CN111392920A (zh) 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102363537B (zh) 一种二级生化系统污泥回流处理系统
CN106966490A (zh) 一种高效好氧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
CN108383349B (zh)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CN201722171U (zh) 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03890088U (zh) 一种高效溶气气浮系统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111186966A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和工艺
CN214114976U (zh) 一种微气泡气浮机
CN202881047U (zh) 一种气浮接触氧化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8087256U (zh) 一种高效高塔式气浮机
CN103030229A (zh) 一种钢铁行业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8327776U (zh) 一种新型剩余活性污泥碳源回收装置
CN205115091U (zh) 一种工业废气治理的气浮法处理设备
CN204714550U (zh) 含油污水处理用微纳米气浮装置
CN2097976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10480920U (zh) 一种带污泥回流的气浮系统
CN110422953B (zh) 微波常温湿式氧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209735041U (zh) 一种处理污水用斜板沉淀池
CN209481230U (zh) 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