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2563U -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2563U
CN216612563U CN202123143925.6U CN202123143925U CN216612563U CN 216612563 U CN216612563 U CN 216612563U CN 202123143925 U CN202123143925 U CN 202123143925U CN 216612563 U CN216612563 U CN 216612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bag
side wall
storag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39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志敏
徐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1439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2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2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2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垃圾袋存储盒包括存储容腔,其内可存储垃圾袋,所述存储容腔至少包括,适于从下方支撑所述垃圾袋的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一开口,以及第一内、外侧壁,所述第一内、外侧壁之间形成无断点垃圾袋的第一堆叠空间;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顶压结构,存储于所述存储容腔中的堆叠完好的、无断点垃圾袋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顶压结构,保持堆叠状态的、完整的转移出所述存储容腔,直至脱离,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垃圾袋的批量存储的需要,方便垃圾袋的批量更换,节约成本、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人们常用的垃圾存储工具,传统垃圾桶内的垃圾袋是套装在垃圾桶内部,每次更换垃圾袋时需要提出旧垃圾袋打包后再重新套设新垃圾袋。垃圾袋往往与垃圾桶分离设置,每次套袋时,需要从别处找来垃圾袋再套上在垃圾桶上,步骤繁琐,效率低。市面上,为了简化使用步骤,应运而生了许多款包括智能垃圾桶、自动套袋垃圾桶在内的垃圾桶结构。
中国专利CN202022011647.8公开了一种替换盒、存储结构及智能垃圾桶,应用于智能垃圾桶。包括:无断点垃圾袋;环状盒体,设有环形凹槽,用于收容所述无断点垃圾袋;以及盖体,盖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处,以与所述盒体和所述无断点垃圾袋形成一整体;其中,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采用成本低于所述垃圾袋盒的材料制成;所述盒体、所述盖体和所述无断点垃圾袋在形成一整体后,能够承装于所述垃圾袋盒内用以作为耗材配合所述垃圾袋盒使用。
中国专利CN201920475873.6公开了一种垃圾袋存储结构及智能垃圾桶,垃圾袋存储结构用于存放垃圾袋组件,垃圾袋组件包括垃圾袋盒和填充在垃圾袋盒内的垃圾袋,垃圾袋盒设有供垃圾穿过的第一通孔,垃圾袋存储结构包括设置在垃圾桶内的存放架,及盖在垃圾袋盒上的压盖,存放架和压盖上分别开设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存放架包括侧壁和位于侧壁底部的存储台阶,侧壁上开设若干个卡槽和若干个定位台阶;压盖包括压板和侧板,侧板的底端通过定位台阶支承并定位,且侧板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弹性卡扣。
中国专利CN201810711673.6垃圾袋组件及智能垃圾桶,包括有存储主体和盖体,存储主体设置有第一通孔、环绕于第一通孔外侧的用于存储垃圾袋的环形凹槽;盖体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盖体盖在环形凹槽的开口处,盖体与环形凹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垃圾袋出口。如此设置,其能够适用于智能垃圾桶、以便于实现垃圾袋的全自动铺设、打包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垃圾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而且,有效地避免垃圾袋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垃圾袋出现破损现象;更换垃圾袋时操作简便,有利于提升效率;垃圾袋组件为一体式结构,方便装配,利于降低生产安装成本。
然而,上述垃圾袋组件的存储结构,主要适配于智能垃圾桶,采用与垃圾桶一体设置或者装配连接的方式,当垃圾桶内部存储的垃圾袋用完时,需要连带存储主体一并拆卸、或者更换,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生产成本高、通配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袋替换存储盒,以及一种与垃圾袋替换存储盒配套使用的垃圾桶,本申请提供的垃圾袋替换存储盒,替换垃圾袋简单、快捷,生产、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通配性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包括存储容腔,其内可存储垃圾袋,所述存储容腔至少包括,适于从下方支撑所述垃圾袋的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一开口,以及第一内、外侧壁,所述第一内、外侧壁之间形成无断点垃圾袋的第一堆叠空间;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顶压结构,存储于所述存储容腔中的堆叠完好的、无断点垃圾袋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顶压结构,保持堆叠状态的、完整的转移出所述存储容腔,直至脱离。此处“完整”是指堆叠存放的无断点垃圾袋大体以保持存储时的堆叠状态的,被整体移出,转移至垃圾桶中或者其他收纳容器中,但不排除在垃圾袋的堆叠的首端和末端,个别垃圾袋形状发生改变,不再保持堆叠状态的情形,只需要大体上是以保持初始的堆叠存储状态被转移即可。
实际使用时,无断点垃圾袋需通过往复折叠、堆叠压紧的方式被存储、收容于存储盒中,这一操作并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很容易实现的,往往需要借助出厂厂家的专用设备完成。而现有的带垃圾袋存储盒的智能垃圾桶,用完一盒垃圾袋后,需要重新购买新的垃圾袋存储盒加装于智能垃圾桶,或者自己动手,通过复杂的替换过程装配垃圾袋存储盒后,才能继续使用。一方面,由于垃圾袋存储盒形状、大小的限制,将存储盒整体加装于垃圾桶的安装方式,对于垃圾桶、存储盒的特异性都要求很高,仅能适配少量智能垃圾桶用,导致垃圾袋存储盒的通配性不足,生产厂家少、成本高昂;一方面,对于某些智能垃圾桶,换装垃圾袋存储盒的工序复杂,不易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袋存储盒仅作为一个存储容器,通过设置顶压结构,可将内部保存完好的无断点垃圾袋整体移出,转移至垃圾桶或者其他收纳容器中,操作简单、通配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容腔的截面形状为跑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外侧壁的高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堆叠空间为窄缝,便于堆叠、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1、所述存储容腔的宽度L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0.1*L2<L1<0.2*L2。通常垃圾桶的口径宽度在10cm~50cm之间,将第一堆叠空间设置在1cm~5cm之间较适于适配不同的垃圾桶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压结构为顶压孔,所述顶压孔的大小与手指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压孔不少于两个,两两对称设置,使用者可通过将手指伸入所述顶压孔,将所述垃圾袋从所述第一开口顶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压结构为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壁的顶压柱,使用者可通过按压所述顶压柱,将所述垃圾袋从所述第一开口顶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容腔的内表面光滑,适于所述垃圾袋的脱出。
一种垃圾桶,包括收纳容腔,其内可存储垃圾袋,所述收纳容腔包括与第一开口适配的第二开口,所述垃圾袋存储盒可倒置于所述垃圾桶上,其内存储的垃圾袋可被保持堆叠状态的、完整的转移至所述收纳容腔。使用时,将垃圾袋存储盒倒置,保持垃圾袋存储盒的第一开口与收纳容腔的第二开口对齐,施加外力于顶压结构从底壁顶压存储于垃圾袋存储盒内的无断点垃圾袋底部,使得垃圾袋从垃圾袋存储盒的存储容腔中被完整的转移至垃圾桶的收纳容腔中,随后,撤去垃圾袋存储盒,即完成垃圾袋的整体换装,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纳容腔还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内、外侧壁,所述第二内、外侧壁之间形成垃圾袋的第二堆叠空间,所述第二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3小于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1,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垃圾袋存储盒的第一开口至少部分的伸入所述收纳容腔的第二开口中,使得垃圾袋的顶压、转移、脱出更加顺畅,通配性更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纳容腔的容积或者开口形状与所述存储容腔相适配。此处“适配”包括收纳容腔大于存储容腔,以及收纳容腔与存储容腔容积相等的两种情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纳容腔的中部形成有垃圾投放口,所述第二内侧壁的端部设有翻边。实际使用时,垃圾袋存储盒在完成垃圾袋的转移后被撤离,垃圾袋从收纳容腔的第二开口处不断被抽拉出来,并人为撕断后,铺展于收纳容腔形成的垃圾投放口上。翻边的设计可以使得垃圾袋的边缘第二内侧壁钩挂力度增强,防止垃圾袋受投放的垃圾的重力作用挂落桶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第二外侧壁设置较高,可以进一步起到导引、定位的作用,防止存储容腔和收纳容腔在转移垃圾袋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偏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抽袋间隙,所述垃圾袋可自所述抽袋间隙中被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可满足垃圾袋的批量存储的需要,方便垃圾袋的批量更换,节约成本、使用方便;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袋存储盒通过设置顶压结构,可通过倒置存储盒后,将其内堆叠存放的无断点垃圾袋,完整的转移至其他容腔,操作便捷、结构简单,通配性强;
又一方面,采用对称设置的、可容纳手指通过的顶压孔作为顶压结构,便于操作、结构简单,顶压效果好;
又一方面,所述第二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3小于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1,使得第一开口至少部分的伸入第二开口中,使得垃圾袋的顶压、转移、脱出更加顺畅,并且通配性更强,可适用更多型号的垃圾桶;
又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外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侧壁,使得存储容腔在转移垃圾袋的过程中,不易倾斜或者偏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存储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存储盒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存储盒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存储盒与垃圾桶上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存储盒与垃圾桶上部的安装剖视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的部分示意图(移除顶盖);
图7为又一种实施例的压板与垃圾桶上部的安装剖视图(移除顶盖);
图8为又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桶的部分示意图(移除顶盖)。
附图说明:
存储盒1,存储容腔11,第一底壁111,第一开口112,第一内侧壁113,第一外侧壁114,顶压结构115,顶压孔115A,第一堆叠空间116,跑道形孔117;
垃圾桶2,收纳容腔21,第二底壁211,第二开口212,第二内侧壁213,翻边2131,第二外侧壁214,第二堆叠空间215,垃圾投放口216;
压板3,抽袋间隙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设”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如无相反提示,一部件“设有”、“设于”、“设在”、“连接”另一组件,并不排除该两组件为一体结构。
当安装方式被描述为“相连”或者“连接”等词语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居中组件间接相连。本文所称的“垂直”“水平”“平行”等类似词语是指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的大致垂直或者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不必须十分精确;“顶”“底”亦是仅仅为了描述方便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3所示,一种垃圾袋存储盒1,包括截面形状为跑道形的存储容腔11,其内可存储堆叠放置的无断点垃圾袋。存储容腔11包括从下方支撑垃圾袋的第一底壁111,与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一开口112,以及第一内、外侧壁(113、114),第一内、外侧壁(113、114)之间形成无断点垃圾袋的第一堆叠空间116。第一堆叠空间116成环状凹槽,无断点垃圾袋可采用横向折叠的方式、压紧存储于第一堆叠空间116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纵向折叠的方式、压紧存储,垃圾袋存储盒1主要适于存储压紧、折叠堆放的无断点垃圾袋,并保持垃圾袋以同样的存储方式被转移至垃圾桶或者其他存储容器中,因而垃圾袋具体的堆叠方向,仅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第一堆叠空间为窄缝116,便于堆叠、压紧。如果第一堆叠空间116过宽,容易导致垃圾袋堆放不整齐、易倒塌,转移不顺等。优选的,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1、存储容腔的宽度L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0.1*L2<L1<0.2*L2。此处L2=0.12*L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比例尺寸,只需便于垃圾袋的堆叠存放即可。
第一内、外侧壁(113、114)的高度相等,美观整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盖片、盖板等盖合结合,盖合于第一开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跑道形的存储容腔11中部自然形成有贯通的跑道形孔117,与垃圾桶的垃圾投放口216形状位置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该贯通孔,而采用其他盖板结构将其封堵。只需保持垃圾袋存储盒1具备有凹槽状、可堆叠放置垃圾袋的存储容腔11即可。
继续参见图2所示,第一底壁111上设有顶压结构15,存储于存储容腔11中的堆叠完好的、无断点垃圾袋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顶压结构15被完整的转移出存储容腔11,直至脱离存储容腔。此处“完整”是指堆叠存放的无断点垃圾袋被整体移出,转移至垃圾桶中或者其他收纳容器中,此处,完整并不排除在垃圾袋的堆叠的首端和末端,个别垃圾袋形状发生改变,不再保持堆叠状态的情形,只需要大体上是以保持初始的堆叠存储状态被转移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顶压结构15为顶压孔15A,顶压孔15A的大小与手指适配。优选的,对称设置有6个顶压孔15A,均匀排布于第一底壁111上。使用者可通过将手指伸入顶压孔15A,将垃圾袋从第一开口112顶出。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压孔15A的位置、数量均可以适应性的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压结构15还可以设置为活动连接于底壁111的顶压柱(图中未示出),使用者可通过按压顶压柱,将垃圾袋从第一开口112顶出。
进一步的,为了适于垃圾袋的脱出,存储容腔1的内表面光滑。第一内、外侧壁(113、114)的宽度均匀,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内、外侧壁(113、114)的宽度L1设置成渐宽、以方便倒置后垃圾袋的脱出也是完全可行的。
请参阅图4至6所示,一种垃圾桶2,包括截面形状为跑道形的收纳容腔21,其内可存储堆叠放置的无断点垃圾袋。收纳容腔包括与第一开口112适配的第二开口212以及第二底壁211和第二内、外侧壁(213、214),第二内、外侧壁(213、214)之间形成垃圾袋的第二堆叠空间215。第二堆叠空间215成环状凹槽,第二堆叠空间215的形状、大小略大于第一堆叠空间116,可以容纳从第一堆叠空间116转移过来的垃圾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堆叠空间215设置为容积更大的空间也是完全可行的,只需能容纳从第一堆叠空间116转移过来的堆叠整齐的垃圾袋即可。
从第一堆叠空间116转移过来的垃圾袋,以同样的堆叠方式,收纳、堆叠于第二堆叠空间215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3小于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1,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垃圾袋存储盒的第一开口部分的伸入收纳容腔的第二开口中,使得垃圾袋的顶压、转移、脱出更加顺畅,通配性更强。
继续参见图5,第二外侧壁214的高度大于第二内侧壁213。第二外侧壁214设置较高,可以进一步起到导引、定位的作用,防止存储容腔11和收纳容腔21在转移垃圾袋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偏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将二者设置为等高也是完全可行的。
收纳容腔21的中部形成有贯通的垃圾投放口216,第二内侧壁213的端部设有翻边2131。实际使用时,垃圾袋存储盒1在完成垃圾袋的转移后被撤离,垃圾袋从收纳容腔的第二开口212处不断被向上抽拉出来并人为撕断后,铺展于收纳容腔21形成的垃圾投放口216上。翻边2131的设计可以使得垃圾袋的边缘与第二内侧壁213钩挂力度增强,防止垃圾袋受投放的垃圾的重力作用挂落桶底。
实际使用时,将垃圾袋存储盒1倒置、扣合于垃圾桶2上,使得第一开口112与第二开口212位置对应,部分第一堆叠空间116与第二堆叠空间215重叠,在第一底壁的顶压孔15A处施力,使得存储于第一堆叠空间116中的垃圾袋,以大体保持原有堆叠状态的方式的状态被转移至第二堆叠空间215中,直至完全进入第二堆叠空间215。随后,撤去垃圾袋存储盒1,将存储于第二堆叠空间215中的垃圾袋的端头找出,自第二开口212处抽出,向下铺展于垃圾投放口216处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垃圾桶2还包括压板3。
请参见图7至8所示,压板3盖设于第二开口212处,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的面积略大于第二开口212。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板3还可以采用诸如卡合、螺丝、磁吸等其他常见的装配方式安装于垃圾桶2上。
请继续参见图7所示,压板3和第二开口212之间形成抽袋间隙31,实际使用时,将垃圾袋存储盒1倒置、扣合于垃圾桶2上,使得第一开口112与第二开口212位置对应,部分第一堆叠空间116与第二堆叠空间215重叠,在第一底壁的顶压孔15A处施力,使得存储于第一堆叠空间116中的垃圾袋,以大体保持原有堆叠状态的方式的状态被转移至第二堆叠空间215中,直至完全进入第二堆叠空间215。随后,撤去垃圾袋存储盒1,将存储于第二堆叠空间215中的垃圾袋的端头找出,自抽袋间隙31处抽出,向下铺展于垃圾投放口216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包括存储容腔,其内可存储垃圾袋,所述存储容腔至少包括,适于支撑所述垃圾袋的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一开口,以及第一内、外侧壁,所述第一内、外侧壁之间形成无断点垃圾袋的第一堆叠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顶压结构,存储于所述存储容腔中的所述垃圾袋,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顶压结构,保持堆叠状态的、完整的转移出所述存储容腔,直至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容腔的截面形状为跑道形,和/或,所述第一内、外侧壁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空间为窄缝,和/或,所述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宽度L1、所述存储容腔的宽度L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0.1*L2<L1<0.2*L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结构为顶压孔,所述顶压孔的大小与手指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孔不少于两个,两两对称设置,使用者可通过将手指伸入所述顶压孔,将所述垃圾袋从所述第一开口顶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结构为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壁的顶压柱,使用者可通过按压所述顶压柱,将所述垃圾袋从所述第一开口顶出;和/或,所述存储容腔的内表面光滑,适于所述垃圾袋的脱出。
7.一种垃圾桶,包括收纳容腔,其内可存储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容腔包括与第一开口适配的第二开口,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的所述垃圾袋存储盒可倒置于所述垃圾桶上,其内存储的垃圾袋可被保持堆叠状态的、完整的转移至所述收纳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容腔还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内、外侧壁,所述第二内、外侧壁之间形成垃圾袋的第二堆叠空间,所述第二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3小于第一内、外侧壁之间的距离L1;
和/或,所述收纳容腔的容积或者开口形状与所述存储容腔相适配;
和/或,所述收纳容腔的中部形成有垃圾投放口,所述第二内侧壁的端部设有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抽袋间隙,所述垃圾袋可自所述抽袋间隙中被抽出。
CN202123143925.6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Active CN216612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3925.6U CN21661256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3925.6U CN21661256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2563U true CN216612563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3925.6U Active CN21661256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2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97317U (zh) 一种垃圾桶
CN216612563U (zh) 一种垃圾袋存储盒及垃圾桶
CN216835430U (zh) 一种垃圾袋换袋结构及垃圾桶
CN106586324A (zh) 一种便于套袋的垃圾桶
CN209051896U (zh) 一种垃圾桶
KR101848444B1 (ko) 압축 쓰레기통
JP2012140217A (ja) ゴミ箱
CN205257121U (zh) 便于存放垃圾袋的垃圾桶
CN218464157U (zh) 一种堆叠医疗吸塑盒
CN214987721U (zh) 一种新型收纳垃圾桶
CN214086010U (zh) 一种替换盒、存储结构及智能垃圾桶
JP4870879B2 (ja) ごみ箱
JP4700231B2 (ja) ごみ箱
CN214731339U (zh) 一种带有储存点火结构的易取烟香烟盒
CN214650891U (zh) 一种垃圾袋存放机构
CN211618850U (zh) 一种使用便捷的垃圾桶
EP1604917B1 (en) Container for a disposable trash or bin bag
CN210681467U (zh) 一种垃圾袋收纳盒
KR200389933Y1 (ko) 다단 재활용 쓰레기통
KR20190068835A (ko) 종량제봉투용 쓰레기통
CN220549376U (zh) 多功能收纳箱
CN220713108U (zh) 结构简单且便于打开的存钱罐
CN214191087U (zh) 一种便携式垃圾袋收纳装置
CN213355670U (zh) 一种便于存放垃圾袋的垃圾桶
CN214877377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放置自动打包专用连续垃圾袋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